脑垂体功能低下术后如何护理
脑垂体功能低下术后如何护理
1、出血护理
护士应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变化。了解手术中出血情况,认真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病情变化。
2、脑脊液鼻漏护理
护士应了解手术中的情况,掌握有无鼻漏发生的潜在因素。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防止诱发鼻漏
有鼻漏者遵医嘱平卧1-2周。嘱病人不可用棉球或手纸堵塞鼻腔,不可用手抠鼻孔,不可向鼻腔内滴药液,以免引起感染
3、 尿崩、水电解质紊乱
护士应严格记录每小时尿量及入量,每小时尿量大于200-300ml应及时通知大夫用抗利尿剂
评估病人出入量情况, 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和量。
向病人解释尿多的原因。鼓励病人适当进食含钾,含钠高的食物,有利用补充钾钠离子
每日抽血查肾全,根据回报结果,调整补液量和电解质量
4、垂体功能低下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的焦虑,有利于病情的恢复。病人恶心呕吐,心慌乏力等表现,应与电解质紊乱相鉴别
月经不来也没怀孕怎么回事
卵巢原因
也称卵巢性闭经。正常月经的发生,女人不来例假的原因是由于卵巢分泌的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之发生变化,然后脱落、出血而形成。如果卵巢不能分泌激素,则子宫内膜不发生变化,月经将自然停止,例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等。这种原因的闭经,常伴有女性特征退化现象,如乳房变平等。
垂体原因
称垂体性闭经。脑垂体位于大脑的下方,体积很小,但统帅着全身的内分泌器官,当垂体功能变化时,卵巢功能降低。常见的脑垂体病变是肿瘤和垂体功能低下症。
经期量少是什么原因 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
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促使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卵巢功能低下,从而使得月经量越来越少。
脑垂体功能低下怎么治疗好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12.5~37.5mg/d;或强的松5~7.5mg,分清晨和午后两次服用,早晨用2/3量,午后用1/3量。遇应激情况(如感染、手术、外伤、分娩等)应将用量临时加大2~3倍,严重时按危象处理。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大多无需用盐皮质激素。
2、甲状腺激素:L-甲状腺素片,从50ug/d开始,逐渐增加至100~200ug/d。也可口服甲状腺片。为防止加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宜在用药前或用药时合用糖皮质激素。
3、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①男性:丙酸睾丸酮25~50mg,肌注,1~2次/周,或庚酸睾丸酮200mg,肌注,3~4次/周。为促使精子生成可合用HMG和HCG,前者隔日肌注1~2支,疗程3个月以上;后者每周肌注2~3次,每次1000IU。②女性:绝经期前用人工周期疗法。口服乙烯酚0.5~1mg/d,连用24天,第21~25天加用黄体酮10mg,肌注,撤药后月经来潮。也可加用小剂量雄激素,如丙酸睾丸酮12.5mg,肌注,1~2次/周。
女性月经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月经失调不孕之月经量少原因为何?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常见的原因如下:
流产因素:多次人工流产术或手术粗暴,损伤子宫基底层内膜或宫腔黏连,都会引起月经过少,另外产后大出血有时先表现为月经过少,继而出现闭经。
药物因素:有些药物可引起月经过少,如避孕药、治疗精神病药、抗肿瘤药
排卵因素:无排卵型功血单纯月经过少的情况比较少见,有时是无排卵闭经的先兆。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可见月经过少,常伴月经后期,体重增加,继而闭经。卵巢早衰者也是先表现月经过少,继而闭经。
脑垂体功能低下:月经量少应警惕是脑垂体功能低下,导致卵巢雌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增生不够而引起的,建议去医院进行抽血检查,检查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黄体酮,来确定是卵巢还是脑垂体的激素出问题。
脑垂体微腺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 垂体瘤对正常垂体组织的压迫及放射性治疗的损伤造成垂体功能低下,影响了人体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至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进一步导致功能低下。
2.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女性表现为停经、泌乳、不孕,男性表现为功能减退,这与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降低了垂体反应性并减少睾酮生成有关,这种情况下单纯补充睾酮制剂是不能奏效的。
3. 促甲状腺素腺瘤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全身代谢缓慢,使体内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代谢随甲状腺素的缺乏而减少。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和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所引起的肥胖亦是夫妻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如何刺激脑垂体来增高呢
1、泌乳素型脑垂体瘤,这是引起脑垂体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女性表现为停经、泌乳、不孕,男性表现为阳痿、性功能减退,这与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降低了垂体反应性并减少睾酮生成有关,这种情况下单纯补充睾酮制剂是不能奏效的。
2、脑垂体瘤的病因还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和生长激素型脑垂体瘤患者所引起的肥胖亦是性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3、内分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人体的代谢以及相应的脏器就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这个病理变化就会带来一些临床症状,肿瘤可以包裹脑垂体,也可以从脑垂体体内生长出来,挤压脑垂体,导致脑垂体功能异常。
4、脑垂体瘤对正常垂体组织的压迫及放射性治疗的损伤造成垂体功能低下,影响了人体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以至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进一步导致性腺功能低下,是常见的一种脑垂体瘤的病因。
5、促甲状腺素腺瘤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全身代谢缓慢,使体内雌激和雄激素的代谢随甲状腺素的缺乏而减少,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垂体瘤的发病原因之一。
脑垂体功能低下
保养自己的身体不仅仅是要到老年才开始,要从每一刻开始保养,因为这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出现了一种脑垂体功能低下,也称作全垂体功能低下,这是一个人类面临的新问题。
全垂体功能低下症可能突然出现且显著,但大多情况下逐渐出现,可能很长时间不为病人所察觉。
1、单一促皮质激素缺乏少见,但可导致肾上腺功能低下,出现疲乏、低血压、低血糖及对应激(如大型手术、创伤、感染等)缺乏耐受力。
2、可能出现一种、数种或全部垂体前叶激素缺乏。绝经前妇女缺乏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缺乏)可出现闭经、不孕、阴道干燥及某些女性性征退化。
3、男性则会出现阳痿、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随即出现不育症及某些男性性征如机体生长、面部胡须的退化等。促性腺激素缺乏亦见于卡尔曼综合征,本征患者常有唇裂或腭裂、色盲、嗅觉丧失。
4、成人生长激素缺乏往往症状少或无症状。但在儿童则可引起生长迟缓,甚至成侏儒。
5、促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出现意识模糊、怕冷、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
脑垂体功能低下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首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尤其是伽玛刀能有效地破坏病灶,尤其对颅内多发的生殖细胞瘤,以分次治疗及剂量分割代替单次大剂量照射即可使病灶内的放射剂量分布更加均匀,又保护了病灶周边正常颅内重要结构,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辐射耐受性,从技术手段上来讲减少了单次大剂量照射带来的副反应。
其次,从照射剂量及照射范围选择来讲,目前(2010年)发现对于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生殖细胞瘤,肿瘤部位与脑脊髓轴分别应用较小剂量的照射也能取得满意疗效,发生原位复发及种植播散的可能性都较小。而全脊髓照射的选择也在多项研究中证实对于疾病的完全缓解并没有增强作用,反而带来一些副反应。
最后,放疗联合化疗是有效避免放疗后遗症的重要方向。单独应用化疗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的研究也有不少,但复发率高且有一定副反应。2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取长补短,在治疗儿童肿瘤患者,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可加以选择。
脑垂体功能低下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可有分娩大出血,下丘脑d 垂体肿瘤,颅内感染、创伤、手术、血管病变、放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浸润性疾病史。
2.可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如颅内肿瘤所致的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及颅内压增高等。
3.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畏寒、头昏、无力、性欲减退,女性分娩大出血后无乳汁分泌、闭经。
4.皮肤苍白、干燥、发凉,腋毛、阴毛脱落,体温低,血压低,心动过缓。女性乳房、子宫、卵巢及外生殖器萎缩,阴道细胞涂片示雌激素水平低落。男性阳萎、不育、女性化表现。
5.低血糖、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对胰岛素异常敏感。
6.垂体前叶激素及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下。
垂体瘤的症状有哪些
随着垂体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发垂体瘤典型的有视力障碍、头痛头晕等多重症状。女性甚至还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闭经等症状, 由于垂体瘤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早期易被误诊。那么它的具体表现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视神经受压。
由于脑垂体瘤生长在蝶鞍内,向上发展则压迫视交叉或视神经而造成视力、视野的改变,90%以上的病人都有视力减退,也可为单眼视力减退,甚至造成一目或双目失明。
2.内分泌及代谢障碍。
是典型的垂体瘤症状。垂体腺内分泌功能很复杂,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通过内分泌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及性器官、性功能等生理活动的调节。肿瘤向上可使丘脑下部,向后可使垂体后叶受累。垂体后叶含有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等,故垂体后叶受累可出现尿崩症。
3.垂体功能低下。
垂体功能低下的程度与正常垂体腺细胞受压的程度有关。由于垂体前叶机能低下以致其所控制的内分泌腺萎缩,表现多方面的功能障碍:①性功能低下及第二性征的改变;②甲状腺功能减退;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4.垂体功能亢进。
嗜酸性细胞能产生生长激素及催乳激素。嗜碱性细胞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等。因此,这类肿瘤可造成垂体功能亢进,尤其是在早期。嗜酸性腺瘤虽可有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但又可挤压嗜碱性细胞,造成其功能低下。
5.垂体后叶及丘脑下部受累。
脑垂体瘤影响垂体后叶或丘脑下部则可产生嗜唾、多饮、多尿、体温低下以及水、电解质及脂肪代谢障碍等。
由上可见,垂体瘤是不容忽视的,而它所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小的。所以患者朋友们要高度重视,及早医治尽早摆脱困扰,相信患者们在医治过程中结合良好的心态的话,是有很好的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