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6种夏季常见疾病及预防办法

6种夏季常见疾病及预防办法

■ 细菌性痢疾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据专家介绍,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症状严重的可出现高热并伴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

它除了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外。还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一般是通过饮用或食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食物传播,易发生食源性暴发,也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如何预防

预防细菌性痢疾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制作食品时应生熟分开,已经烹调好的食品,不要再放回盛过生食品的碗内。餐具、食物等要做好洗涤消毒工作。另外,要少吃油腻、多吃清淡食物,不要吃隔夜菜,打开的水果,如西瓜尽量要一次吃完或用保鲜膜将其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即使放到冰箱里,时间最好也别超24小时。

■ 手足口

除了细菌性痢疾,夏季还有一种高发于儿童的肠道传染病就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或者疱疹,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脑炎、心肌炎等,甚至导致死亡。除了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外,患者说话、打喷嚏、咳嗽等都可以传播该病。另外集体生活中使用共用的玩具、餐具、密切接触都可能造成疾病传播。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

如何预防

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家长要尽量减少带儿童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护理、接触儿童前,注意洗净双手;儿童的衣被要勤晾晒;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婴儿的奶瓶使用前后要洗净消毒;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如果出现手足口病例,患儿使用过的玩具物品要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感染他人。

■ 热中风

每当炎炎夏日,中风病人就会剧增,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脑血管病,中风的两个高峰期,一个是零度以下的严冬,一个就是30度以上的盛夏,而在夏天发生的中风俗称“热中风”。

夏季气温高,人体会大量排汗,丧失水分,如果未得到及时补充,容易造成“脱水”,“脱水”会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血循减缓、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发生中风的概率自然会增高。

如何预防

专家提醒,老年人夏季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不渴也要多饮水,并且适当补充盐分(每天每人摄盐量不得超过5克)。半夜醒来时适量喝点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预防血栓形成大有好处。空调温度控制在27至28摄氏度,注意不要直吹,同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热感冒

夏天许多人为图凉快,喜欢在热得满头大汗时冲冷水澡,睡觉、工作都长时间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加之夏季许多人食欲减退,运动减少,抵抗力下降,这些都容易引起夏季感冒。

如何预防

高温天气会消耗大量体液,所以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毫升至500毫升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其次,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要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膳食上也要合理饮食,多吃一些瘦肉,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 中暑

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引起中暑,这主要是因为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热量过度积蓄,水盐代谢紊乱造成。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下,中暑后轻则出现多汗、头昏、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厥或痉挛,威胁生命。

如何预防

夏季中暑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没留意,经常被忽视。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有中暑表现时,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多饮用淡盐水;还可以在额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

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风油精等;衣服也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 皮肤病

夏季由于天气潮热,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皮肤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有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排汗量大有关。如果出汗后,不及时清洗,真菌会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对于婴幼儿来说,夏季最常见的皮肤病就是痱子,痱子是婴幼儿常见夏季皮肤病,是汗液堵塞汗孔导致的皮肤异常。好发于颈部、前胸、后背、腋下,针头至米粒大小的丘疹,周围皮肤发红,处理不当易继发感染。

如何预防

不管是成人的夏季皮肤病还是婴幼儿的痱子,都是由于出汗多,不能及时清洗,保持干燥所致,因此,预防此类皮肤病最关键的还是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爽。大人和孩子都要勤洗澡,出汗的衣服要及时更换,成人可选择一些质地清爽、透气的衣服和袜子,生活用具尽量分开使用。婴幼儿可以适当开点空调,涂擦痱子粉。

夏季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小知识

夏季幼儿常见病之疾病种类

夏季幼儿疾病种类繁多,说说以下几种夏季小孩子常见的疾病吧。

肠炎:

夏季,食物中的细菌滋生的速度极快,要是小孩子吃了变质的食物,就很容易拉肚子,如果是患了急性肠炎的话,就会发烧、腹痛、腹泻。

预防小知识:通常腹泻都会产生脱水的现象,要及时给小孩子补充口服补液盐,维持体内平衡。有些小孩子喜欢把手放进嘴巴里,家长们要经常给小孩子洗手,保持清洁,争当干净小标兵。

感冒:

夏季高温,室内一般都会开空调降温,然而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但是也有存在弊病,室外高温与室内低温这个温度差,很容易使得小孩子感冒。

预防小知识:室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4℃~26℃,减少室内外温度差,这样也可以减少小孩子的不适感,注意小孩子的体温。天热不愿意盖被子,家长们最好是用薄薄的浴巾盖着宝宝的肚子,避免着凉。

流行性结膜炎:

这是由于被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患此症的小孩子会眼睛发红、发痒、流眼泪,但是切勿让小孩子用手去抓,抓伤眼睛了可不是件小事。

预防小知识:洗浴用品要保持清洁,特别是毛巾,最好不要和其他人共用;勤洗手,不要因为揉眼而把手上的细菌传染到眼睛里;尽量避免去游泳池或者是公共浴室。

宝宝秋季常见疾病

一、秋季感冒

原因:

有些宝贝,一入秋就经常感冒发热、咳嗽气喘,经治疗后稍有好转,可停药后又反复出现。这是因为宝贝自身的抵抗力差,而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妈咪还是要从增强宝贝的体质着手,增加宝贝的抗病能力,减少发病次数。

预防:

天气由暖变冷,不要急于给孩子添加衣服,因为加上后就不好减掉了,只能是越加越多。最好的办法是:您与孩子穿一样厚薄的衣服,您静坐时不感到冷,孩子就不会冷。要知道,孩子虽没有大人耐寒,但他始终是在运动状态。即使是睡着了,也不要盖得太多。天气由冷变暖,也不能急于给孩子减衣服,可根据父母自身感受,比自己稍晚几天减衣服,如果您没有因为减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给孩子减也不迟,但要比大人少减一件单衣。

掌握“春捂秋冻”原则,再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变化、您自己的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随心所欲,想给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听孩子的。有些父母,惟恐孩子冻着,天气一凉,就不让出屋。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等到春暖花开时节,或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因对病原菌抵抗力差,很容易患病。

贴心建议:

1.坚持带宝贝到室外活动。

宝贝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接受阳光照射会使宝贝的抵抗力增强。

2.室内要经常通风,常晒被褥。

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对宝贝的健康很有好处。在阳光好的日子里,把宝贝的被褥晒一晒,既可以起到消毒去味的作用,又能让宝贝用得更舒适。

3.初秋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贝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

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等。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以宝贝能够适应为原则。注意擦洗完要用干毛巾擦干宝贝的身体,轻轻擦至皮肤轻度发红。

宝宝夏季常见疾病食疗

1.预防暑热症食谱荷叶冬瓜粥

用料:取新鲜的荷叶两张,洗净后煎汤500毫升左右,滤后取汁备用。

制法: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块状,加入荷叶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早、晚服用。

功效:冬瓜可清热生津、利水止渴,荷叶清热解暑。

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不退,口渴,尿少的宝宝。

蚕茧山豆粥

用料:取蚕茧10只,红枣10个,山药30克,糯米3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蚕茧煎汤500毫升,滤液去渣,再将红枣去核,山药、粳米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蚕茧止渴解毒,山药、红枣健脾和胃。

适合人群:适用于低热、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大便溏薄。

益气清暑粥

用料:取西洋参1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

制法:先将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服用。

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北沙参、石斛、知母养阴清热止渴。

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的患儿。

2.清暑解热食谱:鲜虾冬瓜汤

材料:鲜虾10只,冬瓜300克,盐,香油适量。

做法:1、鲜虾洗净去壳,挑去虾线,盛盘备用。

2、冬瓜洗净切成小块备用。

3、将洗净的虾壳放入水中煮,水开后再煮一小会儿,然后将虾壳捞出。

4、放入剥好的虾仁继续煮,随后放入切好的冬瓜,煮至冬瓜熟即可。

5、加入适量的盐,出锅前滴入几滴香油即可。

3. 健脾开胃食谱:金沙山药条

食谱原料:山药500克、咸蛋黄3只、红菜椒1个、蒜末、鸡精、糖、香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山药洗净去皮,切条状,放入水中浸泡着,防止变黑;咸蛋黄蒸熟,凉透后捏成末;红菜椒切小丁备用。

2、炒锅加油烧五成热,放入山药条炸透,捞出,待油温升热,再放入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3、平底锅加适量香油烧热,放咸蛋黄炒散炒透,加红菜椒丁、蒜末炒香,关火把炸好的山药条放进去翻炒均匀,使山腰条沾满蛋黄后。

4、加少许鸡精、糖开火翻炒片刻便可以出锅装盘。

适用人群:疳积厌食儿童。

健康提示: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的功效。其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

4.预防痱子食谱: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

功效: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

制作方法:

1.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

2.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宜常服。

健康提示:如汤中加薏米20克,效果更好。

宝宝已起了痱子,可用冬瓜60克,加水煎汤饮用,每天一剂,连服7~8天;绿豆适量,鲜荷叶一张,加水煎服;冬瓜、海带、绿豆适量共煎汤,加白糖少许,连服7~10天,对治疗痱子有一定疗效。

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呼吸道疾病

包括过敏性和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水痘、哮喘及感冒等。要为孩子建立牢固的防病屏障,就要从重点保护呼吸道开始,截断细菌、病毒进入人体内的传播途径。

春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传染性疾病

这一类与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发病率增加。

春季是儿童疾病高发期,家长朋友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如有孩子身体出现不良状况,及时就医。当然做好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也是非常必要的。

春季常见疾病的症状

1、溃疡病:春季机体代谢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种种,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或诱发溃疡病。溃疡病人应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防寒保暖、稳定情绪。

2、过敏性疾病:春暖花开常见病,杨柳吐絮万物复苏,微生物、花粉、杨柳絮等致敏原容易使过敏性体质者产生变态反应,由此罹患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3、心血管病:春季,人的情绪处于旺盛期,加之春寒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体内脱水而血液黏稠,易引起心血管病。这段时期应注意保暖、补水,稳定情绪。

4、甲型肝炎:凡出现发热,吃不下饭,感到恶心、呕吐、乏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5、结核病:随着阳气上升,体内阴、阳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菌可能乘虚而入。

6、流行性出血热:突然畏寒,继之高热、面红、胸肩部红,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和皮肤出血点的病人,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痛失抢救良机。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现突然高热、头痛、喷射击状呕吐、惊厥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征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8、风疹:此病多发热,体温不太高,1-2天后面部、颈部皮肤出现淡红色疹子,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至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子。

9、哮喘:春季是哮喘病的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了植物花粉、微尘等物质后,就会诱发此病。主要症状:咳嗽、咳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鼻痒眼发痒、皮肢过敏等症状。

预防:应减少到有花粉的地方去,外出应戴口罩。

10、肺炎:春季气候转换快,日温差、气压、湿度变化幅度大是肺炎的多发季节。主要是在气候的影响下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受凉,细菌、病毒趁机侵入呼吸道而致肺部炎症。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预防: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预防肺炎的有效途径,在气温变化大的时候要随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上面介绍的十种疾病就是全系常见的疾病,其实这些疾病看起来很小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还是会发生很严重的后果。群聚最主要就是要,注意饮食方面还有就是经常出去锻炼运动,春游什么的都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

宝宝秋季常见疾病食疗

(一)宝宝秋季腹泻食谱

1、小米红糖粥

食谱原料:小米30克,红糖3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小米淘洗干净,晾晒至半干。

(2)用文火炒至焦黄。

(3)加适量清水煮至成粥,加入红糖搅匀,略煮片刻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12—18个月宝宝

健康提示:本品具有补脾益肾、散寒止痛之功效,适于脾胃虚寒所致腹泻患儿食用。

2、滋补南瓜食谱

食谱原料:南瓜、大米、白菜叶、食盐、食油。

制作方法:

1、将南瓜去皮,取一小片切成碎粒。

2、大米洗净,加水浸泡后,放入电饭煲,待水沸后加入南瓜粒、白菜叶。

3、煮至米、瓜糜烂时,加适量油、盐即成。

适用人群:6~9个月宝宝

健康提示:南瓜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转化成维生素A,可有效增强免疫力,保护呼吸道与消化道,使宝宝少受感冒、腹泻之害。(二)宝宝秋燥食谱

1、奶菠菜土豆汤

食谱原料:牛奶750毫升,菠菜750克,土豆250克,葱白150克,黄油50克,鸡汤1500毫升

调料:食盐2克,胡椒粉1克,香叶2片

制作方法:

(1)葱白切碎;土豆切片;

(2)鸡汤和牛奶分别煮沸备用;菠菜用开水烫熟后剁成泥;

(3)在炖锅内放入黄油烧热,加入葱白、香叶焖2分钟,再加入食盐、胡椒粉调匀后,倒入菠菜泥、鸡汤、牛奶、土豆煮熟即可。

适用人群:一岁半以上宝宝

健康提示:主治秋季肺燥伤阴所致的皮肤干燥、干咳少痰、咽喉痒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便秘等;也可用于肺痨所致的干咳、胸痛、舌红少津。

2、秋燥滋润粥:紫薯粥

食谱原料:紫薯、大米

工艺做法:煮。

配菜专区:宝宝食谱;热菜、素菜;粥的做法。

相关推荐

警惕五种冬季常见疾病

肝病易患人群:有不良生活方式者,如酗酒、暴饮暴食、不爱运动等。 冬季天气寒冷,人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并吃一些辛辣、油腻、肥厚的饭菜,而这些习惯都容易引起肝脏损伤,导致酒精性肝病,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主要症状:全身乏力、腹胀、厌食、厌油腻、低烧、黄疸等症状,此外患者还有发胖迹象。 预防措施:生活规律,注意饮食,适量运动。 消化系统疾病 易患人群: 暴饮暴食者,大量饮酒者,原本患有溃疡病者。 冬天里早晚温差较大,而且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骤然变冷,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

三伏天祛湿的好处

预防冬季疾病的发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自然界和人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这时候顺应节令能更快更好的将身体中的寒气、湿气排出去,既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冬季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的作用。

三伏天晒太阳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三伏天调理身体好得快

因为三伏天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较盛,而且身体里面热气也比较重,此时身体新陈代谢快,有利于疾病预防和治疗,在三伏天,运用中医养生疗法可以对冬季常见疾病和慢性疾病进行一个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就会给人一种三伏天调理身体好得快的感觉。

绿豆汤需要提前泡吗

一般建议泡一下。 绿豆汤是一种夏季常见的降暑食物,主要食材为绿豆,而在熬制绿豆汤之前,一般建议将绿豆泡制一会,这样不仅能够将绿豆表面残留的灰尘等有害物质清除,还能使绿豆有所软化,在煮的时候熟得更快,营养成分的析出也比较快;但是需注意,不要用铁锅煮绿豆汤,以免绿豆汤发黑,在口感和营养上较差,一般建议用砂锅较好。

宝宝冬季常见疾病食疗

(一)宝宝便秘食疗:紫薯茶干材料:紫薯3个,豆沙泥适量。 制作方法: 1.紫薯洗净,切开,蒸15分钟; 2.紫薯剥皮,捣烂成泥; 3.取手心适量紫薯泥放保鲜膜上,擀扁,放适量豆沙泥; 4.紫薯泥收口,再将保鲜膜扭紧收口,拆开保鲜膜,完成。 适合人群:1岁以上宝宝 健康提示: 紫薯富含纤维素,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腔内滞留的粘液、积气和腐败物,排出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保持大便畅通,改善消化道环境,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二)宝宝肺炎食疗: 1.萝卜排骨汤 组成:肋排骨250克,萝卜2

夏季用什么泡水喝好 第1种:荷叶泡水

主要功能:荷叶具有平肝火以及清热养神、清暑利湿以及保健作用。 荷叶泡水喝,对“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有不错的改善,并且无副作用,适合长期引用。 炮制后的荷叶味微咸,属于凉性特别适合夏季喝,具有清暑利湿的作用,对多种夏季常见病均有一定效果。 荷叶泡水喝对肝、脾、胃、心脏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老年人可以那他来作为日常饮品比较适宜。

秋季养生要预防6种疾病

1、防心脑血管病 当气温升至32℃以上时,一方面人体汗液大量蒸发,散热降暑,其代谢是通过皮下血液循环比平时高出数倍的血流量来完成的。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下,可因情绪不稳定造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体液丢失使血液粘度增高;血管为散热而扩张,诱发出血。 另一方面,人体有限的血液在短期内纷纷涌向皮肤,势必造成大脑血流骤然减少,对心血管调节功能不良及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来说,也易诱发心脑梗死性卒中。 2、防热伤风 立秋之后,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鼻塞、流涕、鼻痒、打喷嚏,发烧,

秋季养生要预防常见的几种疾病

1鼻炎 肺开窍于鼻:鼻是气体出入之信道,与肺直接相连。肺气正常,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有病则可出现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甚则出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等 症。特别是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秋季由于很难适应这一气候的变化,因此很容易患上鼻炎或者鼻炎发作。如果出现有频频打喷嚏直打得头疼、胸疼、肚子疼等情况 的话,一定要提高注意了因为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这个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且保证饮食的清淡,这样才能远离过敏原。 2皮肤瘙痒 肺合皮毛:皮毛指人体的肌表与毛孔,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肺能将卫气和津

女性预防尿道炎的九种方法

尿道炎主要是由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及不洁性糊口所引起,因此预防尿道炎工作的重点也便落在了防尿道炎的感染上。夏季是尿道炎的高发季节,为了防感染,女性朋友须严格留意自身清洁,学好以下九个预防尿道炎的方法。 尿道炎预防办法一:讲究个人卫生 要勤洗澡,不提倡洗盆浴,衣物要单独存放;要常常换洗内裤,特别是新内裤或长久不穿的内裤,穿之前要清洗晾晒;穿透气好、吸湿性强的棉织品内裤,尽量少穿紧身裤或牛仔裤,多穿透气性好的裙装,这对保护女性身体健康长短常重要的。 尿道炎预防办法二:选择棉质内裤 避免穿紧身裤及内裤,选择吸

秋季预防七种常见疾病有妙招

1.鼻炎 特别是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秋季由于很难适应这一气候的变化,因此很容易患上鼻炎或者鼻炎发作。如果出现有频频打喷嚏直打得头疼、胸疼、肚子疼等情况的话,一定要提高注意了因为这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这个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且保证饮食的清淡,这样才能远离过敏原。 2.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秋季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情况下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而且肥皂以及沐浴露也不能使用一些碱性较大的成分。 3.感冒 秋季忽冷忽热的气候特点让人体免疫系统很难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