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养胃
中医怎么养胃
对于平时没有胃部不适,只是暴饮暴食而吃撑了的人,规律而清淡的饮食是最好的治疗建议。若是餐后的饱胀感依然不消,中医称为“食滞”,意即消化不良。短期服用帮助消化的消食之品可以获得缓解,如山楂、麦芽、谷芽等,每次各二钱左右,热水冲泡后饮用或直接服用皆可,但症状消除后必须停服。
若是平时容易胃部不适,加上饮食不节制,而导致症状复发或加重,出现胃部闷胀疼痛、频繁的嗳气或放屁、胸闷难抑、呕酸水、胸口灼热甚至疼痛等不适者,在治疗上,最重要的还是饮食上的节制,而适当的药物介入也是必须的。
前述的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之品并不建议服用。可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平胃散、逍遥散、旋覆代赭石汤等,并随证酌加贝母、牡蛎、良姜等单味药。并依据个人体质状况,从调整胃酸分泌、肠胃蠕动功能、促进胃粘液的分泌,以保护胃粘膜及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等来治疗,效果更甚于单纯的制酸剂。
除了药物治疗,胃部不适时应该特别注意一些饮食方面的宜忌,以免加重胃的负担。例如避免一次进食吃大量的肉类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少吃糯米类制品、甜食、含咖啡因的饮料、酸菜、竹笋、巧克力、柑橘、烈酒等。
经常胃痛或吐酸水的患者,应少吃稀饭并且在两餐中间及睡前,吃一些苏打饼干缓解。营养学专家也建议胃病患者,可多吃包心菜类及使用橄榄油、葵花油及鱼油。可少量饮用鲜奶则是无碍,但大量饮用并不建议,至于调味奶则不适合。
中医怎么养胃
若是平时容易胃部不适,加上饮食不节制,而导致症状复发或加重,出现胃部闷胀疼痛、频繁的嗳气或放屁、胸闷难抑、呕酸水、胸口灼热甚至疼痛等不适者,在治疗上,最重要的还是饮食上的节制,而适当的药物介入也是必须的。
前述的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之品并不建议服用。可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平胃散、逍遥散、旋覆代赭石汤等,并随证酌加贝母、牡蛎、良姜等单味药。并依据个人体质状况,从调整胃酸分泌、肠胃蠕动功能、促进胃粘液的分泌,以保护胃粘膜及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等来治疗,效果更甚于单纯的制酸剂。
除了药物治疗,胃部不适时应该特别注意一些饮食方面的宜忌,以免加重胃的负担。例如避免一次进食吃大量的肉类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少吃糯米类制品、甜食、含咖啡因的饮料、酸菜、竹笋、巧克力、柑橘、烈酒等。
经常胃痛或吐酸水的患者,应少吃稀饭并且在两餐中间及睡前,吃一些苏打饼干缓解。营养学专家也建议胃病患者,可多吃包心菜类及使用橄榄油、葵花油及鱼油。可少量饮用鲜奶则是无碍,但大量饮用并不建议,至于调味奶则不适合。
中医养胃要讲究辨证论治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方法,调节患者的体质,并根据“通则不痛”的原理以理气、活血、和胃、止痛,达到治疗的目的。俗语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调养的重要。中医养胃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季节、所患的不同胃病进行辨证调养,以达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尽快康复、减少复发的目的。
中医养胃方法颇多,概括起来有:
中药调养护胃法: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白术、黄芪、人参、淮山、薏米、灵芝、黄精、刺五加、沙参、大枣、甘草等。
针灸推拿法:针推法是养胃的有效方法,针灸能促进胃肠蠕动,可每晚灸足三里及中脘穴,亦可针刺足三里,有显著的养胃功效。也可自我推拿胃腹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作顺、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50次),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每天早晚两次,养胃作用显卓,能治病防病。
自然疗法:
一是饮食调理。食宜清淡、温热熟软,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类制品、粗粮等,令大便通畅,脾胃和健。饮食要有节制和节度。
二是精神调摄。情志刺激可损伤脾胃,故调摄精神是养胃的重要条件之一,可用各种方法使情志怡畅,如寄情于各种文艺、书、画、花卉、会友清谈等,使精神愉快,食欲旺盛。
三是运动养胃。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而且能增强脾胃健运功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散步、慢跑、保健操、跳舞、太极拳、太极剑等。
因此,中医专家认为,我们在养胃的时候,要利用好辨证论治法。中医里的养胃方法有很多,根据你的具体身体状况,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养胃方法,只要方法得当,你又能坚持使用,那么,养胃就不是难事了。
中医养胃的方法 适当运动
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运动能够帮助身体健康,并且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起到健胃的作用。最简单的养胃运动是坚持嘴巴运动,每天早晨用舌头搅动出津液,并且吞下去,这样可以起到生津和胃的功效。还有,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会有相对应的穴位,从经络上来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根脚趾和第三根脚趾之间,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胃养胃的作用。活动脚趾的时候,可以采取站立或者坐立的姿势,双脚要放平,紧贴在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动作,再对脚部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可以起到养胃的效果。
中医养胃有5个小技巧
1、喝粥
粥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养胃的最佳食品,应该适量的喝一些温热的粥,最好是每天喝一次粥,这是最简单而且最实惠的养胃妙招。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的体质,可以在白粥中加一些药材或者食物,如果体虚偏热的人,可以加一些蒲公英或者夏枯草来煲粥喝。体质偏寒凉的人,可以适当的加一些黄芪和党参。早餐可以吃牛奶,燕麦粥,可以起到养胃和脾的作用,晚餐吃小米粥能够起到暖胃安神的作用。牛肉粥可以起到补充益气和滋养肠胃的作用,羊肉粥能够起到益气补虚和温中暖下的作用。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2、学会喝汤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喝汤的习惯,但是很多人习惯于喝滚烫的热饮和热汤,其实这些热汤随着消化道一路流到胃里,就很容易引起消化道和胃黏膜受到损伤,就而久之就会出现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喝温热的汤,不能喝滚烫的汤。
3、适当运动
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运动能够帮助身体健康,并且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起到健胃的作用。最简单的养胃运动是坚持嘴巴运动,每天早晨用舌头搅动出津液,并且吞下去,这样可以起到生津和胃的功效。还有,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会有相对应的穴位,从经络上来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根脚趾和第三根脚趾之间,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胃养胃的作用。活动脚趾的时候,可以采取站立或者坐立的姿势,双脚要放平,紧贴在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动作,再对脚部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可以起到养胃的效果。
4、自我按摩
在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按摩,这是最好的一种养胃方法,可以改善肠胃功能。每天早晚应该进行自我推拿胃脘部,在上腹部按照顺时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按摩30次,这样能够提高胃肠动力和免疫功能,就可以起到养胃护胃的作用。
5、要有更好的精神情绪
一个人心态跟疾病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医书籍上说过: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这就可以说明你在生活当中,如果进行状态不好的话,就会影响脾胃功能,特别是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的人,对肠胃健康是会极不好影响的,在平时还要保持细嚼慢咽的吃饭方式,这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中医养胃运动
1、脊柱转动式
●坐姿,两腿并拢向前伸直。
●吸气,将一侧腿收回,脚掌放在另一侧膝盖外的地面上。手扶脚踝。保持脊柱自然伸展。
●呼气,另一侧手轻扶臀部后侧地面,略微推动,使脊柱向后拧转。眼睛尽量看向身体后侧,控制姿势,保持均匀呼吸。
2、侧腰伸展式
●莲花坐或简易莲花坐,脊柱保持自然挺展,双手合十胸前成起始式。
●吸气,将合十的手掌高举过头,呼气,向两侧平展手臂。
●再吸气,保持臀部不要离地,将一侧手臂高举,另一侧手臂弯曲轻扶地面。身体向扶地一侧手臂方向弯曲。眼睛看向手掌根或通过大臂看向天花板方向。
3、前屈伸展式
●坐姿,脊柱自然伸展,两脚两腿并拢向前伸直,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在大腿上。
●吸气,两臂向前伸直,两手并拢两肩向后收,拇指相扣,掌心向下。将你的两臂高举过头部,紧贴双耳。微微向后略仰使整个脊柱向上延展。
●呼气,由腹部开始向前向下贴近大腿上侧,两手抓住两脚脚趾,保持顺畅呼吸。注意力集中在腹部。(感觉动作困难可弯曲双膝)
●吸气,由后背开始,带起整个上身。呼气,回到起始坐势。放松10~20秒的时间。
中医养胃三大方法
1.饮食疗法。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要定时定量,宜食清淡温软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令大便通畅健脾养胃。
2.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能增加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
3.按摩疗法。适当的自我按摩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经常按摩胃部和足三里,能增加肠胃动力,促进消化。
中医养胃六不原则
1、不要吃饭太快
凡是吃饭快的人,不用说都是肠胃吸收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吃饭快,必然每一口的咀嚼就要少,唾液分泌的就少,消化也自然不好,肠胃自然有问题。长时间下去只会造成消化不良、肥胖、甚至增加患慢性病风险等情形的发生。
2、不要经常宅在家里
应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要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气功、跳舞等,吸收新鲜空气,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对肠胃健康很有帮助。
3、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咖啡、浓茶、碳酸性饮品(汽水)、酸辣等这些都是伤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恶寒,因而冷饮和雪糕也必须要戒,食物以温热为好,天热时,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控制住了,受益的也是自己。此外可多喝牛奶和热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层胃的保护膜,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再喝牛奶,吃东西,是再好不过的。平时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注意补水,特别是热水,因为人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把缺水误认为是饥饿。
4、不要抽烟喝酒
肠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抽烟喝酒。人在进食后,身体各个器官开始兴奋,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饭后吸烟会促使胆汁分泌增多,引起胆汁性胃炎,还能使胰蛋白酶的分泌受到抑制,妨碍食物的消化,并给胃和十二指肠造成直接损害,影响胃黏膜血管收缩或直接刺激黏膜,引起酸碱度失衡,使胃肠功能紊乱而影响消化和吸收。饮酒后抽烟或边饮酒边抽烟也会给人体带来诸多危害,因烟碱会溶于酒精。
然后要适量多吃一些对胃没有刺激的,或者有养胃护胃作用的食物,如葡萄、海带、柑橘类、柿子、黄瓜、胡萝卜等等,对中和胃酸有很重要的作用。
5、不要让胃部受冷
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寒气的加重也会导致胃的不舒服,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晚上睡觉有些人喜欢不盖被子,其实这是对身体伤害很大的,尤其是对胃,再热的天也要拿一些东西护住腹部。
6、不要不注重养胃
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机器,食物在消化的过程中会对黏膜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另外,高度精神紧张也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司机、建筑工人、办公室工作人员等的胃病发生率都很高,所以这些人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精神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