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1、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3、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心悸按摩什么穴位
1、心悸按摩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2、心悸按摩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3、心悸按摩郄门穴
郄门穴此穴位于手臂上,以线连结手腕内侧的横纹中央和手肘内侧的横纹(小指方向)的边缘。距此线的中央约2厘米,靠近手腕方向之外即是。
用手指一压,连手腕部分都会感到刺痛,很容易找到。一发生心悸,压痛(压时的痛感)会增强,会更好找,此穴以大母指加压刺激。心悸时,稍稍用力压郄门穴,可止住症状。此穴也以刺激左前臂者效果较佳。
4、心悸按摩少冲穴
一天刺激少冲穴2、3次,每次指压20秒左右。但是,突然心悸的很厉害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在咬住的期间,心悸会受到抑制。
少冲穴虽两手皆有,但消除心悸较有效的是左手的少冲穴。
5、心悸按摩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按摩注意事项
心悸多见于心脏疾病中,要分清疾病的性质,找出发病原因。若是功能性的疾病,大多呈阵发性,经按摩治疗很快缓解;若是器质性病变所致的心悸,在按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按摩治疗原则
中医认为,心悸主要是由于气血虚弱,痰热内庭,气滞血瘀等所致,治疗应以温阳益气,化饮涤痰,活血理气为原则。
心慌心悸按摩哪里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五胸椎棘突旁开二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立于一旁,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按摩功效:治疗心慌,心悸气短,心痛,咳嗽,吐血,胸背痛,失眠,健忘等症。
按穴位治疗失眠心悸
睡眠不好是都市人群的典型症候。,失眠时不妨按按手腕上的内关、神门两穴(见资料图片3)。两穴均可缓解心血管系统的不适,并各有侧重。内关穴的定位为“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骨)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有个简单的测量办法,即先握拳屈腕,可摸到手臂正中的两根最为凸起的筋,内关穴约在两筋之间,再以手掌与手腕相接的横纹到肘部的距离为12寸,则选择靠近手腕一端的六分之一处为内关穴。按此穴可缓解胸闷、心慌、眩晕、晕船、胃痛、呕吐。
神门穴对失眠的缓解效果更为突出。其位置是“手腕关节手掌侧,尺(骨)侧腕屈肌腱的桡(骨)侧凹陷处”。简单来说,先拳屈腕,摸到手臂上最靠近小指一侧的一根筋,神门穴的位置在这根筋近大拇指方向且在手腕横纹上。
有些为人们所熟知的急救穴位,其实也有保健防病的效果。例如合谷穴,即虎口处正中略偏向第二掌骨处,可刺激人从混沌中立即清醒,其实,该穴还有缓解腹痛和便秘的效果。此外,经常按压耳甲腔(即外耳廓与耳道之间的空间),可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效果。
要提醒的是,上述保健穴位,除了任督脉上的穴位外,分布上一般为对侧的两处,例如神门、内关在左右手腕就各有一处,按压时切莫遗漏了一个。此外,按压穴位时应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力度,一般建议一次按压持续五至十分钟。
是不是很神奇呢,马上给自己按一按,赶走失眠。
心悸按摩哪个位置
心悸可以按摩特效穴位来进行缓解:
少冲
本穴为手少阴心经的起始之处,具有清热个熄风,醒神开窍的作用,按摩此穴,对心脏疾病,热病神昏,心悸等症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腧穴定位:在手掌,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每天2次,每次20秒左右,突然心悸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小指,用以刺激此穴,使心悸得到抑制。
郄门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经气出入的门户,按压此穴有明显的安心宁神,通络止血作用。
腧穴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伸臂,用拇指指尖按压穴位,每次30秒,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痛感为度。
心火旺怎么按摩
心火旺的按摩法1:探按大陵穴穴位:大陵穴是心包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方法:用拇指沿顺时针方向揉按大陵穴,一直揉按到从手腕到肘部都有温和的通气感即可。
功效:通过揉按大陵穴可有效缓解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痛、心悸、惊悸、癫狂等症,配合按压劳官穴还可起到辅助缓解心绞痛、失眠的功效。
心火旺的按摩法2:点按神门穴穴位:神门穴是心经的一个穴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方法:①用大拇指端偏峰对神门穴进行有节奏地点压按摩,力度先轻后重,以穴位处有略微酸、麻、胀的感觉为佳。②连续点按神门穴4~5分钟,可用较轻柔的力度再轻柔神门穴3~5分钟。
功效:心火旺盛的人可以经常点按神门穴,即可起到很好的疏通心气、泻火清热的目的,有助于缓解心火旺盛引起的心烦、惊悸、健忘、失眠等症。
心火旺的按摩法3:弹拨极泉穴穴位:极泉穴是心经的一个穴位,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方法:外展手臂,用示指、中指以比较柔和的力量弹拨极泉穴,弹拨时会感觉到手指微微发麻,每次弹拨10次即可。
功效:心火较旺,有口干舌燥、烦渴异常、老想喝水的人可以试试弹拨极泉穴,能够有效缓解不适。
心悸按摩哪些穴位
指推膻中穴
位置: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自下而上推擅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按揉厥阴俞
位置:肩胛骨内侧,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厥阴俞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局部发热为佳。
按揉心俞穴
位置:肩脚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位,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心俞穴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指掐神门穴
位置:掌心向上,腕关节靠小指侧之腕横纹上。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掐住被按摩者神门穴约1分钟,至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点按内关穴
位置:手臂的内侧中间,腕横纹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右手托住被按摩者前臂,左手拇指点按内关穴2分钟,以酸胀感向腕部和手发散为佳。
文中小编为大家推荐了5个治疗心悸的穴位,但是如果你经常出现心悸的情况,那么一定要重视起来,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做到保健身体的最佳效果。
教你失眠穴位按摩睡个好觉
失眠按摩的穴位有:神庭、神门、内外关、三阴交 、太冲等穴。
内关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保护心脏穴。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腰部疼痛等病症。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经常按摩内关穴,就可以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可以治疗晕车、晕船等,对怀孕前3个月的妊娠反应疗效也很好。
取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月经痛等。
按摩方法: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神门
神门穴就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作用,还是治精神病和心脏病的要穴。
取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烦、心悸、惊悸、怔忡、健忘、失眠。
按摩方法:中午和晚上睡前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15-20次即可。点按刺激神门穴,用力不要过重,以有酸胀感为宜。
三阴交
三阴交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脚踝处的交叉点,故此而得名。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肾藏精,三阴交最终归属于脾经,但是因为和另外两条经脉的关系,所以经常按揉此穴位可健脾益肾,调肝补肾,另外还有安神、促进睡眠的效果。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主治: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等。
按摩方法:一只手的四指握住足外踝,大拇指曲屈垂直按在三阴交穴位上,使之有阵阵酸麻胀感。
太冲
太冲穴属足厥阴心肝经之穴位的重要穴道之一。
取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口喎等头面五官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等妇科病证。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点按。生气(肝火)时按太冲穴 。
神庭
神庭穴,作为脑神居住的地方,神庭保身护身的功力当然也更强。尤其是对于神智方面的疾病,更是它的独门绝技,如惊悸不安、头痛、癫狂、痫症等,非神庭莫能治。
主治:癫痫,惊悸,失眠,头痛,头晕目眩,流泪,目赤肿痛,吐舌,角弓反张,失眠,泪囊炎,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
取穴: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左右,感觉有个凹下去的地方。
按摩方法:每天顺时针按摩此穴50-100次。
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可以按摩穴位吗
孕妇是可以按摩穴位的。
多数孕妇再怀孕期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还会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变差,容易伤风感冒,并且还不能吃药。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打到治疗的目的。
临床研究发现,孕妇感冒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治好的,并且给孕妇进行穴位按摩还能改善孕妇妊娠期的一些不良症状,如水肿、易疲乏等。如果孕妇睡眠状态不佳,也是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的。
需要注意的是,给孕妇按摩穴位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因为按摩的穴位不对是会伤害到孕妇自身和胎儿的。因此在给孕妇按摩穴位以前,必须要先请教专业的医师,要对所按摩的穴位要有清楚的了解。另外,按摩的力度也要轻重适宜,手法要温柔。
当在按摩过程中孕妇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按摩。
孕妇适宜按摩的穴位
给孕妇按摩穴位需要谨慎对待,那么孕妇适宜按摩的穴位主要哪些?按摩哪些穴位是能够改善孕期症状的?按摩哪些穴位又是能够增强抵抗力的?一起来了解下。
缓解孕吐,可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条横纹中央直上2寸,当按摩的时候,可以用大拇指指腹轻轻按揉。
缓解头痛,改善失眠,可按摩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头和眼眶的交界处。按摩的时候,可以用是指指腹轻轻按揉5分钟。
血压低按摩哪里最管用
按揉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按摩主治:低血压眩晕,眼花,头痛,心悸,健忘,中风,耳鸣,失眠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在其身后,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放散为佳。
按揉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背部,两肩胛骨内侧,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宽处。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头晕,心慌,心痛,心悸气短,困倦乏力,易疲劳,咳嗽,吐血,失眠,健忘,梦遗等症状。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站于一旁,双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心俞穴2分钟,再逆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发热为佳。
指推膻中穴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心悸,心慌,呼吸气短,咳嗽,胸部疼痛,乳腺增生,乳房疼痛,缺乳症,肥胖,消瘦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于一旁,用拇指自上而下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两侧乳房放散为佳。
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贫血,腹胀,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症。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先用拇指或中指点按中脘穴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点按关元穴
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取穴。
按摩主治:治疗低血压,四肢不温,神经衰弱,失眠症,遗尿,尿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遗精,阳萎等。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站立于一旁,用拇指或中指点按关元穴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