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强心
应用快速洋地黄制剂以改善心肌状况。孕妇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耐受性较差,需密切观察有无毒性症状出现。
2.利尿
常用呋塞米静脉注射,以利尿而降低循环血容量及减轻肺水肿。可重复使用,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3.扩血管
心力衰竭时,多有外周血管收缩增强,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应用扩血管药可起“内放血”作用。选用硝酸异山梨酯、巯甲丙辅氨酸或哌唑嗪。
4.镇静
小剂量吗啡稀释后静脉注射,不仅有镇静、止痛、抑制过度兴奋的呼吸中枢及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作用,且可抗心律失常,常用于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抢救。
5.减少回心静脉血量
用止血带加压四肢,每隔5分钟轮流松解一个肢体。半卧位且双足下垂可起相同作用。
6.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由心力衰竭所致,亦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严重者应及时纠正。快速房性异位节律,用电击复律安全有效,亦可选用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快速室性异位节律多用利多卡因、盐酸美西律(慢心律)、苯妥英钠。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原则上安装临时起搏器,亦可静脉滴注异丙基肾上腺素。
先天性心脏病怀孕要注意什么
从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医院一年中会收治这样的产妇十多位,医师介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现在能够矫正,让患者顺利通过儿童期,青春期,结婚生子。”
妊娠合并心脏病共分五类,分别是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和妊娠合并心肌炎。它们已经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因为怀孕以后到了妊娠晚期,正常孕妇的血容量要增加30%-50%,作为一个有心天性畸形的心脏,她的心脏功能是减弱的,可能会出现心衰,肺水肿,严重的引起猝死。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三个危险期,个妊娠晚期,32-34周,第二分娩期,第三个是产后72小时之内。”
医生提醒,虽然先心患者能正常怀孕,但怀孕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脏病的育龄妇女,怀孕之前就要对心脏进行评估,只要有肺动脉的高压,有紫绀,都不宜妊娠。如果评估可以妊娠,要动态观察评估她的心脏功能,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妊娠晚期提前住院。
大家一定非常的清楚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些问题,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先天性心脏病是非常的有危险的,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是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的,所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人一定要注意,仔细的询问医生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
由于正常妊娠的生理性变化,可以表现为一些和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短、踝部水肿、乏力、心动过速等。且心脏检查时可能会有出现轻度扩大、心脏杂音。妊娠还可使原有心脏病的某些体征发生变化,增加心脏病的诊断难度。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诊断依据:
1、过往病史
妊娠前有心悸、气短、心力衰竭史,或曾有风湿热病史;体检、X线、心电图检查曾被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
2、临床症状
(1)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经常性夜间端坐呼吸、咯血,经常性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
(2)有发绀、杵状指、持续性颈静脉怒张。
3、心电图检查: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情况。
4、X线检查:显示心脏显著扩大,尤其个别心腔扩大。
5、B超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肌肥厚、瓣膜运动异常,心内结构畸形。
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分级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依据患者生活能力状况,将心脏病孕妇心脏功能能够分为4级:
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II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活动后心肌、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
III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肌、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理衰竭史者。
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不能进行人和体力活动,休息时有心肌、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表现。
其中,心脏功能I-II级,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也没有其他并发症者的可以妊娠。心脏功能III-IV级,既往有心力衰竭史,有心脏疾病病史者,妊娠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不宜妊娠。
妊娠合并心脏病要怎么治疗?
妊娠合并心脏病致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机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关键处理措施。
妊娠合并心脏病合并心衰的内科处理:治疗时首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同时选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进一步减轻心脏的前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心衰的处理以洋地黄类药物为首选,它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心衰严重者可加用氨力农及(或)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与洋地黄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妊娠期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常有严重的水钠潴留,可出现稀释性低血钠和低血钾,此时应选用可扩张容量血管、降低肺动脉压的利尿剂(速尿)。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是治疗心衰的关键。血管扩张剂可使心室充盈压降低,心搏出量增加而改善症状,首选药物为酚妥拉明和硝普钠,宜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但须注意硝普钠对胎儿有潜在的氰化物毒性作用,适合在产后使用。此外,动态观察心功能变化和心功能分级对预防心衰有重要意义,心功能监测包括临床观察、辅助检查如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就是上面说的了,怀孕期间准妈妈们要特别的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要是发现有一点点的不适的症状就要及时去看医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妊娠期心脏病并不可怕,只要准妈妈们都遵循以上说的几点要求去做,相信不管是对自身还是对胎儿的影响都是很小的。
归脾汤有何功效
归脾汤适用于心血虚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治疗。临床表 现为:妊娠期间,心悸怔忡,面色少华,头晕,心烦少寐,唇甲色 淡,甚则胎动不安,舌质淡红,脉象细弱。归脾汤具有养血益阴,宁心安胎的功效。方由白术15g,茯神妊娠合并心脏病15g,黄芪15g,龙眼肉15g,酸枣仁15g,人参10g,木香1Og,炙甘 草6g,当归10g,远志3g,生地黄15g,麦冬15g,沙参15g组成。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如果不是很重要的话,一定要注意做好产检,至少每两个星期一次。而且患者应该要有足够的休息,不要做太重的体力活,在饮食方面更要注意。如果是严重的患者,也就是有心力衰竭情况的患者,应该要在控制之后,选择绝育。这个时候心里安慰很重要,家人应该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妈妈们也要清楚到心脏病怀孕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应该视情况而定要不要继续妊娠。否则怀孕之后宝宝再出现生命危险,妈妈的心情会更痛苦。
如果是病情不严重的准妈妈们在日常饮食中就要注意,不要吃一下的一些食物,包括食盐、酱油、味精、乌醋、蕃茄酱、泡菜、酱菜、豆腐乳、卤味、香肠、火腿、腊肉、罐头食物等等。每天进餐不要吃太饱,七分饱就可以了。也不要摄入太多热量,避免油腻、油炸的食物,还要避免摄入过多糖分以及淀粉食物。
妊娠合并心脏病症状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是中国孕产妇死亡的第3位原因,占非直接产科死因中的第一位。由于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分娩时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产后循环血量的增加,均易使有病变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同时,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临床上以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征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多见,约占65%到80%,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0%到35%),为贫血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均较少。此病应引起足够重视。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妇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产科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因为孕妇的妊娠子宫增大,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心脏负担,生孩子的时候子宫及全身骨骼肌收缩使大量血液涌向心脏,会增加产后循环血量,很容易心脏病发,还会心力衰竭。同时,因为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和胎儿窘迫。
最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多见,尚有先天性、妊高症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贫血性心脏病等。孕妇在妊娠的时候血液总量增加约30~40%,心率加快,每分钟心搏出量增加。等到怀孕32周的高峰期的时候,心脏负担最重,水、钠的潴留、氧耗量会增加,子宫血量会增加,胎盘循环的形成以及因横膈上升使心脏位置改变等,心脏负担随着妊娠期增长而加重。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原因
目前,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是患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代偿失调的准妈妈,可因长期慢性缺氧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也可因缺氧引起子宫收缩,发生早产。
按照妊娠合并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不同,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依次排列如下:
1、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约占65%-80%)
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最多见,约占其中2/3-3/4,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近年逐渐减少。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20%-35%)
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成功妊娠的先心病育龄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妊娠合并先心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以往无心脏病病史及体征,突然发生以左心衰竭为主的全心衰竭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
4、围产期心肌病
只发生于妊娠晚期至产后6个月的扩张性心肌病。其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5、心肌炎
为心肌本身局部病变或弥漫性炎性病变,可发生于妊娠任何阶段,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6、其他类型
如贫血性心脏病、梅毒心脏病以及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母体循环、呼吸系统工作量加重,均使氧消耗量不断增加,至分娩时达高峰(比未妊娠时增长20%)。妊娠期全身含水量逐渐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子宫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使下腔静脉压上升;加上重力的缘故,大多数孕妇的小腿及脚踝处发生水肿。妊娠晚期,子宫明显增大,致横隔抬高,心脏呈横位,血管屈曲,右心室压力升高等,以上变化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
(1)保证产妇休息促进康复过程,产后3天特别是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后采用渐进式增加日常活动,充分休息与睡眠可以有效的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保持产妇安静休息,避免一切引起情绪波动的刺激,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饮食宜清淡,防止发生便秘,可适当的应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而引起心力衰竭。
(2)严密观察预防感染,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以及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按医嘱继续使用抗生素,定时查血象,并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做好会阴护理。
(3)鼓励并指导正确执行母乳喂养过程,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不宜哺育新生儿,给予退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哺乳的利害关系,并指导家属协助人工喂养,心功能允许的条件下,指导其参与哺乳新生儿的护理活动。
先天性心脏病怀孕要注意什么
妊娠合并心脏病共分五类,分别是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和妊娠合并心肌炎。它们已经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第二大“杀手”。“因为怀孕以后到了妊娠晚期,正常孕妇的血容量要增加30%-50%,作为一个有心天性畸形的心脏,她的心脏功能是减弱的,可能会出现心衰,肺水肿,严重的引起猝死。妊娠合并心脏病,有三个危险期,个妊娠晚期,32-34周,第二分娩期,第三个是产后72小时之内。”
医生提醒,虽然先心患者能正常怀孕,但怀孕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脏病的育龄妇女,怀孕之前就要对心脏进行评估,只要有肺动脉的高压,有紫绀,都不宜妊娠。如果评估可以妊娠,要动态观察评估她的心脏功能,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妊娠晚期提前住院。
大家一定非常的清楚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些问题,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先天性心脏病是非常的有危险的,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是不可以进行剧烈的运动的,所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人一定要注意,仔细的询问医生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的危害
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均可能使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心力衰竭,从而造成孕产妇死亡。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危害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等有关。
1、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的准妈妈,胎儿相对安全,剖宫产机会多。
2、妊娠后心脏功能恶化者,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围产儿的死亡率是正常妊娠的2-3倍。
3、药物影响:某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对胎儿也存在潜在的毒性反应,如地高辛可自由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4、心脏病遗传:多数先天性心脏病为多基因遗传,双亲任何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后代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机型的发生机会较对照组增加5倍,如室间隔缺损、肥厚型心肌病等具有较高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