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教你中医治低血糖妙招

教你中医治低血糖妙招

第一点,大家都知道的,低血糖要多吃甜的

大家都知道,低血糖,要多吃糖,最好随身带糖,尤其是巧克力。

但是也不要吃太甜的,楼楼又一次低血糖发作,赶快含了一块巧克力,结果差点没恶心吐出来。

第二点,按时吃饭

这点是很重要的,至少可以有效减少低血糖发作。

我们要荤素搭配,不要吃清淡的食物。

所以一定一定要好好吃饭,荤素是都要吃的。

教你中医治疗干眼症

干眼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疲劳、异物感、眼干涩、有的还有烧灼感、眼胀痛、眼红、畏光等。症状时轻时重,早期症状为异物感,病情发展则有灼热感。眼部干燥感是最明显的症状,特别是在户外、风吹时、或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机、电子游戏机等,注意力集中瞬目减少时更明显。夜间或清晨醒来时,眼的干涩症状更显著。有的干眼的症状为一过性,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则称干眼症。经过休息和治疗则可恢复正常,但有的干眼症患者,因工作性质、环境、年龄等影响,也给患者带来一些痛苦。影响工作和学习,也有的久治不愈。

中医认为本病属“神水将枯”范畴。其治疗根据证候分为:

一. 肺阴亏虚证

眼干涩,灼热,畏光,频频眨眼,眼疲劳,视力下降,荧光素染色早期结膜上着色,病情进一步发展则角膜上着色。舌质红,少苔。治法:滋阴祛风。加减地黄丸加减:生地、熟地、赤芍、丹皮、玄参、麦冬、防风、菊花、蝉蜕、甘草。

二.阴津枯竭证

眼干涩,灼热,畏光,口干咽燥,皮肤干燥,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着色,舌质红,干燥无苔。治法:滋补肝肾。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白参、麦冬、天花粉、石斛、菊花、蝉蜕。

针刺治疗

一.取穴;承泣、攒竹、太阳、迎香、风池。每日1次,每次行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二. 取取穴;承泣、攒竹、太阳、迎香、四白、百会、少泽、后溪等。每日1次,每次行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

此外,在使用电脑1小时左右,休息10分钟,眺望远方的景色或闭目做眼保健操,使眼睛得到休息。适当地活动身体,解除紧张,也是很有益的。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萝卜葱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适用:宣肺解表,化痰止咳。

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白萝卜蜂蜜

做法: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丁,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发汗散寒,止咳化痰。

鲜梨贝母

做法: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适用:清热化痰,散结解表。

冰糖燕窝粥

做法: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

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

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适用: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燕窝梨

做法: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

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

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手太阳小肠经之支正穴

腕横纹上五寸,就是支正穴。

这个位置在侧面,小肠经都在侧面,这个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

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

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它是一个络穴。

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这些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

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

通过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这些赘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因为支正穴呢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

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五大妙招助你降低血糖

日常饮食中如何才能控制血糖水平?

1、肥胖者要计算饭量

肥胖者往往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对于过度肥胖的人而言,减掉5%左右的体重可以将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降低70%。日常可以根据热量计算,算一下每日三餐的营养摄入量,看看自己应该吃多少。

2、早餐少吃半流质食物

由于稀饭、粥等半流质食物加热的时间较长,其中的淀粉更易转化和分解为萄萄糖,另外半流质食物进食后需要的胃排空时间比较短,所以吃半流质食物比吃一般主食更易领餐后血糖上升。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饭,要吃点“稠的”食物,坚持以吃主食为主。

3、餐具用小号

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4、增加维C摄入

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有预防动脉血管壁破坏、减少血管斑块堆积的作用,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抗氧化剂的最佳来源。

5、多喝水

喝水太少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每人每天都应该摄入大约2升左右的水,注意不要将汽水、茶、咖啡等饮料当做水喝。当血糖升高时,喝水除了可以调整血糖水平还能避免食物过多摄入。

吃什么降血糖?

1、苦瓜

味极苦,性寒,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解毒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苦瓜含苦瓜甙、5—羟色胺、谷氨酸、丙氨酸及维生素B1等成分。苦瓜的粗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南瓜

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的功能。现代研究发现,南瓜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3、洋葱

味甘、辛,性微温,与葱、蒜性味相近,具有健胃、增进食欲、行气宽中的功效,与大蒜一起食用有降糖效果。经常食用洋葱,既可充饥,又能降糖治病。

4、黑木耳

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5、紫菜

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着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

6、魔芋

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食物。因其分子量大,粘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魔芋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又能减轻体重,所以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7、麦麸

味甘,性平、偏凉,除充饥、补充营养外,也可养心安神。麸小麦可益气、除热、止汗;麦麸调中、清热、止虚汗,可根据病情所需而选用。用麦麸、面粉按6:4的比例,拌和鸡蛋,做成糕饼,可作为糖尿病病人正餐或加餐食品。

中医教你预防流感的妙招

第一、注意个人锻炼

合理地安排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爬山、打球、练太极拳、做中华通络操等都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

第二、注意充分休息

人的休息和睡眠状况会直接影响抵抗力水平,所以任何活动都应适可而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感到身体疲劳时要及时安排休息,保持精力充沛才有能力抵御外邪。

第三、注意日常饮食

合理安排饮食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荤多素少、热量过高、脂肪过剩的饮食对人体非常不利,会使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身体抗病毒的能力下降,让流感病毒乘虚而入。所以要合理安排饮食,均衡地搭配蛋白质、糖分、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有助于增强体质的营养素,还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饮食一定要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另外,还要注意多饮水,因为上火后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袭。

第四、注意防寒保暖

冷暖交替比较频繁的时候,人体由于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易于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人们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早春季节早晚都比较寒冷,更要特别注意,如早晚适当添加衣服,夜间睡眠时换厚被等,睡眠时室内温度在18℃—22℃为宜。另外,阳光既有助于室内保暖,又有利于杀菌消毒,应充分利用,保证室内接受日光充分照射。

第五、注意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在预防流感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流感病毒很容易通过手部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专家称约一半的流感发病就是通过手部接触患病的,所以勤洗手、保持手部的卫生十分重要,平时还应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口鼻等。另外,洗手时不要简单地在水龙头下面冲一冲,而要用肥皂来认真清洗,时间也要尽可能长一些。另一个是外出时注意戴口罩,虽说戴口罩不能起到完全阻隔病毒的作用,但就目前来说是减少被传染的最好办法之一,至少可以让我们少吸入一些空气中飘散的病毒。

第六、注意空气流通

流感病毒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尤其在密闭的环境中更容易传播,所以我们要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从而降低房间内病毒的浓度,减少人与病毒接触的机会。平时的活动场所尽量选择露天或是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到密闭的环境中逗留,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在露天或是空气流通的地方,即使周围有流感病人,空气中的病毒也会随风飘散,阳光中的紫外线也有能很好杀灭病毒的作用;密闭的环境中病毒更容易传播,所以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少乘坐飞机、空调火车或是空调大巴,少去有中央空调的大酒店或大商场;人多拥挤的地方空气混浊,空气中病毒存在的几率大、浓度高,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要到这类地方去。

第七、注意预防性用药

在流感流行期间预防性用药能减少流感的发病机会。

第八、注意接种流感疫苗

在重点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是防治甲流的有效措施之一。专家建议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个月-3岁的儿童每年都应该接种。接种疫苗后需要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身体才会产生抗体,可以起到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值得提醒的是,流感疫苗并不是接种一次就可以一劳永逸,而是每年都需要接种,因为疫苗配方是在对当年流行病毒毒株预测的基础上制成的,而流感病毒毒株几乎每年都发生变异。

上文介绍的养生方法,对预防流感都有好效果。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做好这些方面的养护工作,那你的健康就能得到更多保障了。专家提示,对老年人、孩子等体质比较差的朋友来说,更需要注意预防流感。认真使用今天介绍的高招,预防流感就不再是难题。

防治鼻炎中医教你几个妙招

1、冷水洗鼻

用冷水或生理盐水洗鼻,能够清除吸入鼻腔的过敏原和病毒,保持鼻黏膜湿润,对纤毛的正常运动非常有利,可有效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而且没有副作用。

准备一碗生理盐水,然后慢慢地吸入鼻腔内,再像擤鼻涕一样将清水带出。一般来说,首次清洗可能会出现呛水情况,建议最好到医院购买专业的鼻腔清理设备。

2、按穴位

日常对鼻部进行按摩保健也能达到减少流鼻涕、鼻塞的作用。用两手指缓慢按摩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一天两次,每次5 分钟,切忌用力过大和过猛。其中,迎香穴位于鼻之两旁,鼻唇沟中;鼻通穴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印堂穴位于两眉连线中点。此外,搓鼻梁可以改善鼻腔局部及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指腹放在鼻尖部,沿鼻梁至印堂上下搓鼻梁30 个来回。

中医教你薄荷治疗感冒小妙招

薄荷茶

薄荷6克,党参9克,芦根30克,炙麻黄、生姜各3克,共为细末,加水适量,煎取药汁,弃渣饮汁。

功效:薄荷茶具有益气解表、清热化痰的作用,用于体虚感冒之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不爽。

薄荷粥

薄荷10克(鲜者30克),大米50克,调味品适量。先将薄荷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水煎沸数分钟,去渣取汁;再将大米放入锅中煮粥,待粥熟时对入薄荷汁,再煮二三沸,加入调味品即可。

功效:薄荷粥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解表透疹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痘疹初起。

薄荷小米汤

薄荷6克,小米(炒黄)30克,水400毫升,共煮稀粥,加白糖20克,趁热饮服,微覆取汗。

功效:薄荷小米汤主治感冒,汗后热除。

这几款简单的薄荷药膳,都有良好的疏散风热、疏肝理气,防治感冒的功效。中医认为薄荷味辛性凉,入肝肺二经,辛能发散,凉能透热,有疏肝理气、清热散风的功效,因气味芳香,又有辟秽开窍的作用。看来我这薄荷还种对了,以后吃甜品要是再有薄荷,千万别浪费了。而且上述的这几款药膳,制作工艺也是相对简单,经常感冒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在家动动手,改善改善体质了。

相关推荐

中医去火小妙招

春季和夏季是人体最容易上火的季节,会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今天小编带认识中医去火小妙招吧。 中医去火小妙招 中医去火小妙招--喉干嗓哑时: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中医去火小妙招--咽喉肿痛时:常吃生梨能防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中医去火小妙招--口长水泡时: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

中医去火小妙招

中医去火小妙招--喉干嗓哑时: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中医去火小妙招--咽喉肿痛时:常吃生梨能防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中医去火小妙招--口长水泡时: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中医去火小妙招--鼻塞难通时: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

冬天吃甘蔗的好处 补充糖分

甘蔗可为机体补充充足的热能,对防低血糖、消除疲劳、中暑等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一招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常见女人疾病之一,尽早疗才能减少困扰。外阴瘙痒,中医一招。 方药 杏仁150克。 用法 炒枯研成细末,加麻油75克调成糊状,用时先将桑叶煎水冲洗外阴、阴道,然后用杏仁油糊涂搽,每日1次;或用带线棉球蘸杏仁油糊塞人阴道,24小时后取出。 说明 《滇南本草》谓杏仁“疳虫”,《本草纲目》谓之“杀虫,诸疮疥”。外阴瘙痒多因湿热虫蚀所致,杏仁能杀虫,虫匿则痒不作矣。 因此,患有外阴瘙痒疾病,不妨试试这个外阴瘙痒方法。

简单妙招头痛

多按摩。按摩后,头痛会略有缓解,之后也应该坚持。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接受6周按摩后,疾病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按摩时,双手食指弯曲成钩状,双手同时顺时针旋转按揉太阳穴。另外,按摩脖颈、后背、头部或肩膀同样也有效果。 常舒展。舒展疗法可以放松头部紧张的肌肉,进而缓解头部疼痛,每个舒展动作做2次,每次20分钟。具体动作:1.颈部舒展:下巴依次向前、向上、向左和向右伸展。2.耸肩:耸起肩膀,双肩向前运动,再交替耸肩向后运动。每个拉伸动作持续5秒,放松5秒,重复3—5次。 热敷颈部。热敷或冷敷疗头

中医这么调理低血压

低血压的中医饮食调养 1、人参6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水煎后频服,每日1剂,连服1周。方中人参以野山参或高丽参为佳,也可用生晒参、红参。气阴虚损者,则可用西洋参代之。 2、肉桂、桂枝、甘草各10克,开水浸泡作茶饮,频服,连服10—20天。 3、黄精30克、党参3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低血压的日常饮食调养 除了上述所说的饮食调养,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

如何降低血糖中医7个小偏方

1、鲜柠檬 用药方法:每日取鲜柠檬30—50克,将鲜柠檬绞汁或泡水,分3次服。10—15天为1个疗程,也可在间隔10—15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疗。 2、马齿苋 用药方法:取干马齿苋100克,用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服。本方对于未曾服用过疗糖尿病的西药与刚发病不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3、瓜皮 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加水煎服。每日次,每次半杯。清热祛湿、利水。用糖尿病之口渴、尿浊。 4、僵蚕散 用药方法:取僵蚕适量,将其研成细末,每次服用僵蚕末2克,每天服3次,饭前用白开水送服

中医痔疮

1、润滑肛门:一旦增加纤维及水分的摄取量后,的粪便将变得较软,也较利排出。还可在肛门内涂些凡士林,进一步促进排便顺利和减少疼痛。用棉花棒或手指沾些凡士林,涂在肛门内半寸处。 2、勿蹲马桶太久:每次坐在马桶上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尤其不要一边厕所一边看书,这是极不卫生的习惯。

中医妙招排尽五脏之毒

●表现在 1.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 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3. 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 偏头痛, 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

中医专家妙招弥补熬夜伤害

熬夜吃啥夜宵 如果经常熬夜,适当补充夜宵是有必要的,“粥品是首选”,她说,猪肝粥、黑米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八宝粥里面有糯米、谷类再加上核桃、豆类,可以益气补身缓解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煮粥加白莲可调节失眠,加山药益气,加花生、桂圆补血益气。 熬夜过后,人经常会陷入一种失眠的状态之中,不妨提前准备好酸枣仁粥,可以选择在粥里面放一点百合,在熬夜完之后喝上一些,这样有助于镇静安眠,宁心安神。在熬夜的时候,像膨化食物、烟酒、甜食这样一些食物最好不好碰。因为甜食会消耗维生素B群,不但让人感到累,体重也会增加。 咋为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