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瓜蒌子应用配伍

瓜蒌子应用配伍

用于痰热咳嗽。栝楼子寒甘清润,化痰泻热,为治热痰燥痰之要药。

用于热痰内结,咳嗽喘急,痰黄稠粘,每与其它清热化痰之品如黄芩、杏仁、半夏配伍,如《医方考》清气化痰丸;或与黄连、杏仁、竹沥等配用;若肺痈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薏苡仁等配伍,如《济生方》桔梗汤。用于肠燥便秘。

栝楼子质润多脂,有滑肠通便之功,单用或与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于燥热便秘。用于痈疽恶疮。

栝楼子能化痰散结消肿,可配伍乳香、没药等活血祛瘀药,如《百一选方》神仙灵宝膏。

延胡索要怎么服用

单用

1.《中国药典》中记载延胡索的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5~3g。

2.《中药学》中记载延胡索的一般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每此三分至一钱。

配伍

1.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2.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3.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4.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5.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6.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7.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

瓜蒌子食用禁忌

脾胃虚冷作泄者勿服瓜蒌子,瓜蒌子反乌头,瓜蒌子恶干姜,瓜蒌子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瓜蒌的相关配伍

1、热病烦渴。本品甘寒,既能清肺胃二经实热, 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热病烦渴,可配芦根、麦门冬等用或配生地黄、五味子用,如天花散(《仁斋直指方》);取本品生津止渴之功,配沙参、麦门冬、玉竹等用,可治燥伤肺胃,咽干口渴,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2、肺热燥咳。本品既能泻火以清肺热,又能生津以润肺燥,用治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肺热燥咳证,可配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等药用,如滋燥饮(《杂病源流犀烛》);取本品生津润燥之功,配人参用治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咳喘咯血,如参花散(《万病回春》)。

3、内热消渴。本品善清肺胃热、生津止渴,可用治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证,常配麦门冬、芦根、白茅根等药用(《千金方》);若配人参,则治内热消渴,气阴两伤者,如玉壶丸(《仁斋直指方》)。

4、疮疡肿毒。本品既能清热泻火而解毒,又能消肿排脓以疗疮,用治疮疡初起,热毒炽盛,未成脓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常与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同 用,如仙方活命饮(《妇人大全良方》);取本品清热、消肿作用,配薄荷等分为末,西瓜汁送服,可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如银锁匙(《外科百效全书》)。

瓜蒌的营养知识

瓜蒌果实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至15厘米,直径6至10厘米,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其,基部具残存果梗。质脆,易破碎。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具焦糖气,味微酸、甜。同属植物中华栝楼(双边栝楼)的果实在四川等部分地区亦做栝楼入药。以完整、皮厚柔韧、皱缩、色杏黄或红黄、糖性足者为佳。

瓜蒌补充信息:

1.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瓜蒌、蜜瓜蒌,古时尚有炒、焙、烧、煨、煅、蒸等法,今多不用。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蜜瓜蒌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2. 瓜萎壳称瓜蒌皮,其籽称瓜蒌仁,生用或炒用,皮仁合用称全瓜蒌。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瓜蒌适合人群: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寒痰、湿痰者慎服。

瓜蒌食疗作用:

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质润散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宽胸散结,解渴利肠,消肿的功效

主治痰热咳嗽,肺痿干咳,胸痹,结胸,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瓜蒌食物相克:

瓜蒌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瓜蒌做法指导:1.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而见胸闷咳嗽,痰黄粘稠密不易咯出者,可与黄芩、枳实、贝母、桔梗等到配伍。

2. 痰浊痹阻,胸阳不振,而致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者,可与薤白、白酒配伍。

3. 肺胃阴虚有热,渴饮不止、小便多者,常与黄连、甘草配伍。

4. 治乳痈肿痛可与乳香配伍,或与穿山甲、甘草同用。

延胡索粉一次吃多少 延胡索配伍推荐

本品活血力弱,止痛力佳,既能治血瘀疼痛之治,又能治气滞疼痛,故称其功用活血行气止痛。适应广泛,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单味用亦效,也可配伍其它药物入于煎剂。

例如:

1.治疗胃脘疼痛,可配伍川楝子同用;

2.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胸痹疼痛,可与瓜蒌、薤白同用;

3.治疗痛经,可与当归、川芎、白芍、香附同用;

4.治小肠疝痛,可配伍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5.用于跌打伤痛,可配伍当归、川芎、乳香、没药;

6.四肢血滞疼痛,可与当归、桂枝、赤芍等药同用。

7.此外,近年来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伍活血行气药同用。

化痰的中药哪个效果好 瓜蒌润燥化痰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咳嗽,燥痰咳喘,胸痹,解胸,乳痈肿痛,肺痈,肠痈,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瓜蒌皮6-12g;瓜蒌仁9-15g;全瓜蒌9-20g;瓜蒌皮长于清肺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长于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全瓜蒌兼具两者功效。

常用配伍:

1.瓜蒌配白僵蚕,甘草:咽喉肿痛属痰热者。

2.瓜蒌配杏仁,桔梗:痰热壅肺,咳嗽喘促。

注意事项:本品寒凉润滑,故脾虚便溏,寒痰或湿痰者忌服;反乌头,不宜与乌头类药同用。

野蒜的营养价值 散寒祛痹

野蒜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治寒痰阻滞、胸阳不振所致胸痹证,常与瓜蒌、半夏、枳实等配伍,如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金匮要略》);若治痰瘀胸痹,则可与丹参、川芎、瓜蒌皮等同用。

絮瓜瓤的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该品味甘性平,入肺、胃、肝经,为医用、食疗佳品,具有通经活络、清热化痰功效,《本草再新》记载:“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可用于:①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②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③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此外,本品又能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瓜蒌皮的营养价值

1.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瓜蒌、蜜瓜蒌,古时尚有炒、焙、烧、煨、煅、蒸等法,今多不用。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蜜瓜蒌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2. 瓜萎壳称瓜蒌皮,其籽称瓜蒌仁,生用或炒用,皮仁合用称全瓜蒌。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瓜蒌适合人群: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及寒痰、湿痰者慎服。

瓜蒌食疗作用:

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质润散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宽胸散结,解渴利肠,消肿的功效;

主治痰热咳嗽,肺痿干咳,胸痹,结胸,消渴,便秘,痈肿疮毒。

瓜蒌食物相克:

瓜蒌恶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瓜蒌做法指导:

1. 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而见胸闷咳嗽,痰黄粘稠密不易咯出者,可与黄芩、枳实、贝母、桔梗等到配伍。

2. 痰浊痹阻,胸阳不振,而致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者,可与薤白、白酒配伍。

3. 肺胃阴虚有热,渴饮不止、小便多者,常与黄连、甘草配伍。

4. 治乳痈肿痛可与乳香配伍,或与穿山甲、甘草同用。

沥,溢于节中,凝固而成,但浪费太大。现已不采用这种方法。经产地群众发现被竹蜂咬洞居后的竹节中,多有竹黄生成。经采用人工钻孔法促使竹黄生成并取得成功。

丝瓜络配伍应用

丝瓜络

第1步配海风藤,常可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胸胁疼痛,以及乳汁不通等症。

第2步配银花解毒消肿。银花味甘性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邪热,又可清解心胃之热毒,故为散热解毒之良药。二者相须为用,共奏解毒消肿之效。

方剂制剂

第1步治妇女血脉壅滞,乳汁不通方(《简便单方》) :丝瓜络用法:以之烧存性研末酒服。

第2步治痰多咳嗽方(《摄生众妙方》) :丝瓜络,用法,以之烧存性为末,枣肉为丸,温酒送服。

第3步胸胁疼痛:丝瓜络、白芍、延胡索各15克,橘络10克,郁金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第4步关节痛:丝瓜络15克,忍冬藤20克,威灵仙12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14天。

第5步坐骨神经痛:丝瓜络15克,秦艽10克,羌活6克,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第6步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5克,桑枝、黄芪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第7步痔漏:丝瓜络烧存性,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香油调和后敷患处,每晚一次。

第8步子宫脱垂:丝瓜络48克,炙黄芪25克。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用白酒送服,7天为一疗程。

第9步乳腺炎:丝瓜络50克,蒲公英25克,研末,用醋调匀后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两次。

第10步咳嗽痰多:丝瓜络、橘络、桔梗各15克。研末混匀,蜂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第11步治湿疹:丝瓜络60克。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第12步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第13步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15克,酒下。(《(鱼孚)溪单方选》)

第14步治乳少不通:丝瓜络30克,无花果60克。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第15步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第16步治尿道炎:丝瓜络水煎,加蜜少许内服。

第17步治慢性腰痛:丝瓜络切碎,焙成焦黄,研末,每日1个,分2次服,加黄酒少许冲服。

中药止咳化痰配方 天南星

性味: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临床应用:1.湿痰或风痰喘咳,痰多清稀,胸膈胀闷,较半夏化痰之力强,常与半夏,枳实配伍;2.肺热咳嗽,痰黄粘腻,亦可配伍黄芩,瓜蒌同用。

注意:本品有毒,性燥伤阴坠胎,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生南星一般不作内服。

瓜蒌子的介绍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和中华栝楼的成熟果实。栝楼为多年生攀援藤本,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田边路旁,在自然分布区广为栽培,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中华栝楼生于山坡林下、灌丛及草丛,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

果实开始有白粉并变淡黄色时采收,成熟一批采摘一批,用剪刀在距果实15厘米处连茎剪下,悬挂通风干燥处晾干。

瓜蒌果实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至15厘米,直径6至10厘米,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其,基部具残存果梗。质脆,易破碎。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具焦糖气,味微酸、甜。同属植物中华栝楼(双边栝楼)的果实在四川等部分地区亦做栝楼入药。以完整、皮厚柔韧、皱缩、色杏黄或红黄、糖性足者为佳。

炒瓜蒌子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散结消痈

瓜蒌子食用后能起到散结消痈的作用,在热证痈疡,肺痈、乳痈、肠痈均可应用,肺痈患者可配鱼腥草、贝母、桔梗等;乳痈患者,配蒲公英、银花等;肠痈配败酱草、丹皮、薏苡仁等。

相关推荐

附子有没有毒

附子有毒,中毒者屡见不鲜,但其疗效卓著而应用极广,大剂量应用者也大有人在。如何避免中毒,我在教学中常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辨证准确 药证相应才能取效。若药不对证,只能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产生副作用。离开病人谈药物是毫无意义的。附子为大热之品,只能用于里寒证或阳虚证。倘若辨证不明,用于热证或虚热证,即便不中毒,也会对机体产生隐性的副作用。前贤明示:“有病病当之,无病体当之。”中药的副作用相对于西药而言,更可怕,很多是隐性的,而非显性的,很容易产生误解。这可能就是老百姓对于“中药无副作用”的一种错误的认

半夏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王果、燕子尾、地文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基本介绍:半夏属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中国和日本。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于水半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常用的半夏分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生半夏4种。 功效与作用: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清肺润肺的中药有哪些 知母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清肺润燥,滋阴生津,清热泻火。配伍瓜蒌壳,大贝母,胆南星,黄芩以清肺化痰止咳,治疗肺热咳嗽,痰黄粘稠;若阴虚肺燥,干咳烧炭,配伍川贝母,以养阴润肺。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6-12g。或入丸,散剂,生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盐水炒入肾, 滋阴降火。 注意:脾胃虚火,大便溏泄者禁服。

川贝并非人人适合吃

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咳痰黄稠之证,临床常与知母、黄芩、瓜蒌皮等清热化痰之品配伍。 因其又兼甘味,所以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黏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常与沙参、麦冬、天冬、百合等相配。 中医指出,像咳痰清稀色白、白泡沫痰等属寒痰者及痰多色白、苔厚腻的患者不宜用。有些家长见到孩子咳嗽,动不动就用川贝煲瘦肉或川贝炖雪梨,其实不一定正确。 另外,川贝母也会引起过敏,因此,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中药乌梢蛇的应用配伍

祛风湿,通经络本品善行走窜,专人肝经,能祛风湿而通经络,故常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喁、半身不遂诸证。凡痹证日久,偏寒者,可与麻黄、桂枝、附子、威灵仙等相伍,以增祛风散寒通络之功;偏热者,可与地龙、秦艽、鸡血藤、络石藤相配,以增祛风清热通络之效。《圣惠方》乌蛇丸,乃与天南星、干蝎、白僵蚕、羌活等同用,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伸举者。 熄风止痉本品有小毒,善入肝经,以熄风定惊止痉,故常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凡小儿惊风,或破伤中风,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者,可与蜈蚣、白花蛇配伍,如《圣济总录》定命散;或加

郁金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1、清利肝胆湿热 郁金性寒入肝胆经,能清利肝胆湿热,可治湿热黄疸,配茵陈蒿、栀子;配伍金钱草可治胆石症。 2、凉血降气止血 郁金辛散苦热,味苦能降泄,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降气止血,用于气火上逆之吐血、衄血、倒经,可配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解郁降火,如生地黄汤(《医学心悟》);用于热结下焦,伤及血络之尿血、血淋,可与生地、小蓟等药同用,如郁金散(《普济方》)。 3、解郁开窍 郁金辛散苦泄,能解郁开窍,且性寒入心经,能清心热,故可用于痰浊蒙蔽心窍、热陷心包之神昏,可配伍石菖蒲、栀子,如菖蒲郁金汤(《温病

五灵脂配伍

五灵脂配伍半夏、瓜蒌: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半夏化痰散结、降逆下气;瓜蒌利气宽胸化痰.三药伍用有活血化淤、散结降逆之功效 用于治疗痰血凝结之心痛胸痹、痰浊甚者. 五灵脂配伍干姜:五灵脂活血化淤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伍用共奏温中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寒凝血滞所致之胃脘疼痛. 五灵脂配伍降香:二者皆可活血化淤.但五灵脂功擅活血散淤止痛;降香长于活血祛淤、行气止痛.相伍为用其功效更显著 用于治疗血淤所致之胸胁疼痛、胃脘痛、心绞痛等. 五灵脂配伍蒲黄:二者皆活血祛淤.但五灵脂苦甘性温生用活血散淤、行气止痛

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疾病本来就和我们的生活很近,可是当我们生病时我们第一去看的就是西医,西药虽然见效快,但是却不能治根,以后还是会复发。 半夏的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半夏的作用: 1. 用于痰多咳嗽: 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湿,聚而成痰者为主,为治湿痰的要药,适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症,常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因其性温,故又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

瓜蒌子的营养价值 化痰泻热

瓜蒌子寒甘清润,化痰泻热,为治热痰燥痰之要药。用于热痰内结,咳嗽喘急,痰黄稠粘。

瓜蒌子的功效与作用 润肠通便

瓜蒌子当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成分,食用后能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因此食用后能加速大便排出,起到较好的通便泻下效果,非常适合经常性便秘以及大便干结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