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挟提大椎清热解表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挟提大椎清热解表

定位: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推拿手法: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

功效主治:挟提大椎具有清热解表,祛风止咳的作用,主治项强,热病,咳嗽,感冒,气喘,落枕等病症。

婴儿湿疹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小儿湿疹可以推拿以下穴位

按揉曲池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揉板门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按揉血海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按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

推按脾俞

定位: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掌心搓热,速度稍快,用力较轻,推按脾俞穴五分钟。

穴位解析:曲池解表退热,宣肺止咳;板门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风市祛风化湿;血海调经同学,健脾化湿;足三里是常用保健穴之一;脾俞健脾和胃,止吐止泻。六穴配伍,长期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湿疹。

小儿推拿穴位图 天河水

天河水位于小儿前臂内侧,掌横纹与肘横纹的中点连线上。推拿是主要使用指腹由掌横纹直线上推至肘横纹处,为清天河水。清天河水的推拿手法较为平和,可以清热解表,泻火除烦,主要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能够清热而不伤阴分。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揉按胃俞和胃助运

定位:胃俞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回旋揉动胃俞50-1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主治:揉按胃俞具有和胃助运,消食化积的作用,主治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疳积等病症。

小儿感冒怎么按摩 儿童感冒护理注意

1.患病期间,宜给患儿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感冒流行期间可应用食醋熏蒸法,有消毒空气,预防感冒的作用。

小儿推拿通便手法图解,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

小儿推拿大椎的治法 小儿大椎特效推拿

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力度由轻至重,长期推拿,可缓解落枕,感冒,咳嗽等病症。

小儿腹部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腹部推拿禁忌证

1.各种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2.各种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等。

3.某些急性损伤:如脑或中枢神经的急性损伤,内脏的挫裂伤,皮肤劈裂等。

4.各种出血症,如外伤出血,便血,尿血等。

5.烧伤,烫伤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

大椎按压痛什么原因 治感冒按摩法

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长期坚持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落枕,感冒,咳嗽等病症。

手足口病推拿方法怎么推

对于手足口的防治,除了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注意饮食,及时治疗外,也可以采用推拿法辅助治疗:

清心经300次

位置:中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

清肝经300次

位置:在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肝经一般宜清不宜补,若要补可用补肾经代替。

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100-300次,用力宜均匀柔和有节律。

清小肠经200次

位置:小指外侧面边缘,自指尖到指根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由指根推向指尖,推200-300次。

掐揉小天心100次

位置:掌根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又叫鱼际交。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00-300次。

清天河水2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二指指腹自腕部推向肘部,推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要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退六腑3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食指,中指指肚,自肘推向腕,推200-300次。

按揉合谷1-3分钟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1-3分钟。

在上述推拿穴位中,肺经宣肺理气,清热止咳;合谷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小天心镇惊安神,消肿止痛;天河水清热解表,泻火除烦;肝经熄风镇惊,养心安神,与其他穴位配伍长期推拿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手足口病。

相关推荐

小儿腹部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腹部的作用

通过推拿上述穴位,摩腹等手法,均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降逆止呕,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所常用,穴位推拿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或胃脘胀满,食积不化等症;摩腹主要用于消化功能,腹泻,便秘等症。

便秘推拿手法法 足部推拿治便秘

1,选择肾,肾上腺,脾,胃,肛门,直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反射区。 2.屈曲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按推脾及肾反射区,然后垂直点压肾上腺反射区,屈曲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按推胃反射区,屈曲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按压肛门反射区,拇指直推脾反射区;屈曲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直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反射区,每反射区操作2分钟,每日1次,推拿结束多饮水,促进剂代谢废物的排出。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 小儿阴虚发热推拿

小儿阴虚发热,可选择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云内劳宫各1分钟,揉二人上马2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推涌泉1分钟,按揉足三里2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肾经,补肺经,揉二人上马,按揉足三里以帮助促进脾,肺和肾的功能,促进人体内脏的功能,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有助于退虚热;而推涌泉可以达到使内热自人体内下行,可通过促进小便的排出而达到清虚热的目的。

孩子发烧的治疗方法 发烧后这么做

孩子发烧,家长别着急,教你治疗发烧的方法 发热是小儿在感冒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发热的情况也很多。家长们总是怕遇到小儿发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儿发热该如何辩证和处置。 小儿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38℃以下称为低烧,高于38.1度就是高烧了。中医认为凡遇外感、肺胃实热、阴虚、惊吓、常见传染性发热疾病都会导致小儿发热。 1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出现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鼻息凉,喷嚏,喉痒,苔薄白等症状说明孩子是外感发热。 调理思路:温中散寒,发汗 重点穴位:三

小儿推拿手法 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用力(或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到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捏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小儿推拿风热感冒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手法

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自指尖方向向指根方向推揉100-300次。 清天河水:将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100-300次。 推天柱骨: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推25-50次。 捏挤天突:用中指指端揉按天突10-15次。 运太阳:用中指指端或拇指指端揉太阳30-50次,以皮肤潮红为度,即运太阳,也可称揉太阳。 揉风池:用拇指与食指合作,将两侧风池同时捏起而之,揉5-10次。 揉风府: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端揉按风府2-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揉小天心:用拇指或中指螺纹面

小儿推拿大椎的治法 小儿推拿椎的治法

小儿推拿大椎具有清热,祛风止咳的作用,主治项强,热病,咳嗽,感冒,气喘,落枕,头痛,身痛,鼻塞,无汗等病症。

小儿背部推拿的好处 揉按风门通络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推拿手法: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风门20-30次,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主治:揉按风门具有通络,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等病症。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 肺胃实热推拿手法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食。 推拿处方:清肺经,胃经,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 推拿方义:清肺经,胃经以清肺,胃两经实热,配清大肠,揉天枢疏调肠腑结滞,以通便泻水;清天河水,退六腑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理气消食。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 虚寒腹痛推拿手法

主证:脘腹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温喜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饮食稍有不慎则易诱发腹泻,或见各型疳积之症,舌淡或光红无苔,脉细,指纹色淡。 治疗原则: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止痛。 推拿处方:调五脏,补脾经,补肾经,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推上三关,摩脐与丹田,揉中脘,建里,巨阙,石关,梁门,天枢,关元等穴,推上七节骨,捏脊,揉足三里。 推拿原理:补脾经功在补脾,补肾经功在补肾,运土入水与运水入土为调整先后天关系的配伍,该型属虚;病程较长,气血亏损,而气血之源在先天与后天,故其治在脾肾,辅以调五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