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血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得了白血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白血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一旦患上白血病,对一个人对一个家庭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尤其是白血病患者在等待骨髓的那段时间,内心充满着希望,可是有可能要被狠狠地摔进地狱,但是作为白血病患者,我们要知道生活中要注意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等待和我们匹配的骨髓。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得了白血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白血病是血细胞发生了病理改变所致的,而这类病人蛋白质消耗量远远超过普通人,所以,白血病患者应多摄入蛋白质,如禽蛋、乳类、鱼虾、瘦肉、动物血、动物内脏、豆腐、豆腐脑、豆腐于、腐竹、豆浆等都对补充身体蛋白质有很大帮助。
2白血病患者经常也是贫血者,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鼓励病人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甲鱼、豌豆、黑豆、绿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酱、蛋黄等。
3白血病患者应卧床休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应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极等,另外要防止日常生活中出血感染。
注意事项:1:注意卫生 2:防止激烈运动 3:多吃高蛋白食品
白血病有多少种类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当今少数几种能通过化疗彻底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95%以上的患儿可获得完全缓解(即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骨髓中白血病细胞《5%),获得完全缓解者继续治疗3年左右,在缓解后5年仍处于无病生存状态(称无病生存率)的占80%左右。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也达70%左右,5年无病生存率为30%左右。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为60%~70%,5年无病生存率儿童为30%左右,成人为20%左右。
多数病人经联合化疗可获得完全缓解,缓解后继续多疗程治疗2~3年,有30%~70%的病人于5年时仍健康生存,其中相当部分的病人可能已治愈。此外,完全缓解的病人如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还能进一步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更多的病人将得以根治。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自然病程为3年左右,单纯化疗后其“中数生存期”(即一半的病人仍存活的时间)提高至4~5年,但无长期生存及治愈者。近10余年应用干扰素α治疗,中数生存期延长至6年左右,但同样不能长期生存及治愈。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病程的第1年内如有条件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则60%~70%可治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所有白血病中进展最缓慢的类型,且大多又发生于老年患者。由于半数病人进展十分缓慢,几乎不影响寿命,因此,其相对预后最好。不同类型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自然病程相差很大,最好的可达10~20年,最差的仅为2年左右,平均病程在5年以上。需强调指出的是半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也可享受正常健康生活10年以上。
白血病并不可怕
近年来,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疗效,尤其是儿童白血病的疗效明显好于成人。儿童白血病90%以上是急性的,急性白血病中70%~80%是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来势很凶,进展很快,但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疗效还是很不错的。目前,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已达90%以上,我国也达到了80%以上。
老人得白血病能活多久
1、老人得白血病能活多久
老人白血病寿命是多久主要取决于病人的治疗情况,不同的患者,因为治疗的情况不同,所以寿命也是不确定。老人患者们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治疗,合理的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
老人得白血病能活多久
2、老人得白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约三分之二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缓慢,早期常常没有症状,多在体检或查血象时被发现,临床以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老年白血病的症状多是综合性的,不仅有贫血的症状,同时也会伴随有其他的一些并发症:老年白血病发病率会比较高,其发病与成年人相比,会比较缓慢、隐匿,发病时主要症状是贫血,很少出现其它症状。有的老年白血病患者表现为低增生性白血病,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老人的白血病类型多是慢性淋巴白血病,这种疾病早期一般没有症状,发展的较为缓慢,很多都是在体检或查血象时发现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因为病程的进展缓慢,很多的患者生存期会比较长。一些老年人会患上毛细胞白血病,它是一种比较罕见、比较缓慢的白血病。它起病隐匿,患者容易出现乏力、巨脾等症状,其血象为全血细胞减少。
3、老人得白血病的的发病机制
老年人白血病发病率比较高。首先,急性白血病以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慢性白血病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为常见。其次,急性白血病的特征是不成熟白血球剧增,这些不成熟的白血球一般在骨髓中约占5%以下。这种不成熟白血球剧增的现象使得骨髓无法制造健康的血细胞,而由不成熟的白血球取代。急性白血病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比较普遍。由于恶性细胞的剧增和扩散急性白血病必须立即治疗。在不治疗的情况下病人在数月甚至数周内死亡,骨髓增生低下。
白血病传染吗传染途径是什么 白血病会遗传吗
白血病一般是不会遗传而发生的,但仍然无法排出一些家庭中父母患病后,子女也患病的案列,但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现象,所以很难说明白血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只能说明父母或长辈患白血病,子女得白血病的几率稍高。
吃什么会得白血病
1.妊娠期每天吸10支烟以上的孕妇,其后代患癌症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50%,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增加一倍。
2.长期接触化学药品者,其子女患白血病的机会较大。儿童白血病的发生除了与本身服用氯霉素等有密切联系外,与其父母长期接触汽油、甲苯、煤油、农药有关.
白血病病人在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食物不能吃:
1、白血病病人忌食:生冷、寒凉,如冷食、冷菜、生瓜、生果等。如发现水肿,应忌食过量的食用盐。而糖尿病病人忌食糖。
2、白血病病人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煎、油炸的肉类以及腊肉、鱼干、年糕、韭菜等。
3、白血病病人忌食:热性食品,如羊肉、狗肉、驴肉、马肉、鹿肉等。
4、白血病病人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生姜、酒类。
得白血病一般多大年龄
1、得白血病一般多大年龄
虽然各种白血病在各个年龄组都可以发生,但在不同的年龄组,白血病的好发类型却有明显区别,一般来说:小儿白血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占所有年龄组急性白血病总数的35%,以2~5岁最多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70%~85%,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占15%~3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高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特点。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成人居多,40岁以上人群是发病高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小儿发病率仅占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是典型的老年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得白血病一般多大年龄
2、白血病的病因
病毒因素
RNA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化学因素
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3、白血病的分类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以原始及早幼细胞为主,疾病发展迅速,病程数月。慢性白血病细胞分化较好,以幼稚或成熟细胞为主,发展缓慢,病程数年。按病变细胞系列分类,包括髓系的粒、单、红、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细胞系。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细胞白血病、混合细胞白血病等。
儿童白血病应该如何治疗
白血病虽为恶性肿瘤,但儿童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经过几十年努力后,在今天已不是不治之症,儿童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和治愈率,已取得了显著、稳定的增长。
不同种类、型别的儿童白血病在治疗方法、治疗反应和预后上是不相同的,所以对白血病进行正确的MICM诊断是合理治疗的前提。如果单独采用形态学对白血病进行分型,则不能全面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治疗存在盲目性,因而会出现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倾向,严重影响小儿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和治愈率,因此要结合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抗原、染色体和融合基因进行MICM分型,既可准确地诊断,也有助于制订策略性个体化化疗方案及评估预后。近3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骨髓体外培养等技术的进步,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儿童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和治愈率已显著提高。
目前认为低危型和中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是其首要的根治方法,5年无病生存率已高达80%以上,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 年无病生存也仅达70%-80%,所以对低、中危型急淋,目前首选联合化疗,而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型儿童急淋,由于强化疗方案的改进,其5年无病生存率也达50%,应进行规范化疗,择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进行分型,对中危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选用包括大剂量阿糖胞苷在内的规范化疗,对高危型急非淋应在第一次完全缓解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由于采用维甲酸、三氧化二砷等的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已达 70%以上,目前首选化疗,而不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白血病治疗是一个非常细致、策略性很强的过程。联合化疗包括诱导、巩固、维持、强化和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等髓外白血病预防等多个环节,各治疗环节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消灭体内白血病细胞并达到根治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要求专业人员具有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从治疗开始就要将争取长期持续缓解作为工作的既定目标,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开始的诱导缓解或短期的成功。医务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血液学知识外,还应具备沉着、熟练地紧急处理重症感染以及某些严重并发症的能力。
儿童白血病的治疗同时又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任何治疗的中断或疏忽都会导致患儿病情的复发,使以往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且给患儿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我们在不断完善儿童白血病策略性个体化治疗的同时,加强对白血病患儿及其家长的管理和随访,重视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均将病情向家长详细交待。通过座谈会、联欢会的形式达到相互交流、彼此理解、增强信心,以配合治疗。即使对于已经临床停药的患儿,我们也要求定期来院随访,做全面体格检查,监测并尽量清除可能存在的微小残留病。白血病患儿在经过早期的强化疗阶段以后,应恢复上学,尤其是停药后更应调整心态,象其它儿童一样学习、玩耍、交际。因为必要的校园生活和社会交际可以激发积极上进的心态,从而调整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达到清除体内微小残留白血病的目的。
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可能大家对这点不是很了解:汽车驾驶员与含苯的汽油长期接触,造成患白血病的几率高。因此,长期开车的人应经常到医院验验血常规,如果过去血常规正常,在开车后出现白细胞下降,又不是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就说明对苯很敏感,要格外小心。这是常见的引起白血病的原因。
临床上发现,白血病病人通常有长期染发的历史。在这点上,儿童、老年人与怀孕妇女尤其需要注意。这是白血病的原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经常有这方面工作和生活的人群是需要注意的:生活在油田、化工厂附近,或长期接触化工制剂的人群更易患病。这也是常见的引起白血病的原因。
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1)放射因素
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及辐射部位有关,一次较大剂量(1~9Gy)或多次小剂量均有致白血病作用。
全身和放射野较大的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导致骨髓以致和免疫以致,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重组,放射线能导致双股DNA可逆性断裂,从而使细胞内致瘤病毒复制和排出,放射可诱发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未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
(2)化学因素
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苯致急性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为主,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也较肯定,多数继发性白血病是发生在原有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和易产生免疫缺陷的恶性肿瘤经长期烷化剂治疗后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肺癌化疗后也易发生继发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