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自配治小儿泄泻腹膨隆特效药的配方是什么

自配治小儿泄泻腹膨隆特效药的配方是什么

年龄在8天至4岁的小儿,如果泄泻已3 ~ 15天了,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 样,腹部膨胀,脱水不明显,可自配温脐散贴脐处治疗。用法:取丁香5~10克,肉桂4~6克,木香6~10克,研细末置纱布袋 内,用绷带缚小儿脐上一夜。一般1~3次即可见效。

小儿腹泻吃什么药好 推荐4种止泻药

一、小儿功劳止泻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二、儿童益生菌冲剂

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营养消化吸收差;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饮食不当;水土不适。

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儿童益生菌冲剂加入到适量温水或牛奶(37℃以下)中冲服。

三、丁桂儿脐贴

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四、健儿止泻颗粒

功能主治:固脾止泻。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一次6克,一至五岁一次6-12克,五岁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小儿肠胃比较脆弱,对于小儿腹泻吃什么药,一定要慎重选择,以上几种止泻药对小儿使用副作用相对较小,如果小儿腹泻比较严重的,还可以服用一些其他止泻药物,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糖浆。

小儿推拿中脘的作用是什么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推拿中脘具有健脾养胃,降逆利水的作用,主治小儿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嗳气,食积等病症。

推拿时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自中脘向上推至喉下或自喉往下推至中脘推中脘,又称推胃脘。

揉100-300次;摩5分钟;推100-300次。

针灸太白穴怎么操作正确

太白针灸方法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趾跖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方法:伸足,在第1跖骨小头后下方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

太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原穴,五腧穴之一,配属五行属土。针刺太白透涌泉,具有健脾和胃,活络止痛,降低血糖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痛,腹胀,腹痛,呕吐,肠鸣,泄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等症。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公孙,足三里,足三里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脾胃不和,食少腹胀。

2.配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调和脾胃,行气止痛,治疗饮食停滞之胃痛,饮食不化。

3.配厉兑,中脘,胃俞,丰隆,足三里,针刺泻法,清泻胃热,调理脾胃,治疗胃火炽盛之消谷善饥,口渴引饮,脘腹胀痛。

4.配中脘,天枢,脾俞,章门,足三里,针刺补法,或加灸,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泄泻等。

5.配脾俞,中脘,气海,中脘针刺先泻后补,以补为主,气海穴以雀啄灸法,余穴针刺补法,健运中州,养血止血,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便血。

6.配合谷,曲池,上巨虚,腹结,针刺泻法,清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7.配大肠俞,陷谷,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活血除痈,治疗大肠实热之肠痈。

8.配肺俞,列缺,合谷,尺泽,脾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化痰,健脾化湿,治疗痰浊阻肺之咳喘,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9.配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阴陵泉,太溪,针刺泻法,或加灸,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膝股内,足跗疼痛,小腿沉重疼痛,足大趾运动障碍。

10.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针刺泻法,治疗脾虚湿阻之湿脚气。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病因

1.感受外邪:本病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寒湿暑热之邪皆能引起本病,而尤以湿邪引起的为多。

2.内伤乳食:因喂养不当,饥饱五毒,或突然改变事物性质,或恣食油腻,生冷,或饮食不洁,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而致腹泻。

3.脾胃虚弱: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受外邪而损伤脾胃。

小儿腹泻四种常用中成药盘点

小儿腹泻用药一:小儿功劳止泻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五周岁以下一次2.5克,五周以上一次5克,一日3次。

小儿腹泻用药二: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功能主治:疾病、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的儿童及婴幼儿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营养消化吸收差;腹泻、腹痛、腹胀、便秘;饮食不当;水土不适。用法用量:每日一至二次,每次一包;取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加入到适量温水或牛奶(37℃以下)中冲服。

小儿腹泻用药三:丁桂儿脐贴,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外用。贴于脐部,一次1贴,24小时换药一次。

小儿腹泻用药四:健儿止泻颗粒,功能主治:固脾止泻。用法用量:开水冲服,周岁以内一次6克,一至五岁一次6-12克,五岁以上一次12-18克,一日3次。

以上药物主要是对小儿肠粘膜要加以保护,腹泻极其严重时,可以服用一些止泻的药物,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糖浆。

意舍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意舍穴常用配伍

1.脾俞,肝俞,胆俞,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治疗湿热黄疸。

2.配丰隆,内关,章门,公孙,中脘,丰隆,针刺泻法,化湿降浊,治疗脾虚痰饮呕吐,纳呆。

3.配足三里,天枢,针刺平补平泻法,化湿健脾理肠,治疗湿滞胃肠之腹胀,泄泻,肠鸣。

4.配脾俞,肾俞,照海,三阴交,足三里,太溪,针刺补法,健脾化湿,益肾生津,治疗脾肾阴虚之消渴。

涌泉针刺深度 涌泉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百会,水沟,十宣,丰隆,太冲,针刺泻法,十宣点刺出血,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治疗风痰阻窍之中风昏迷。

2.配水沟,大椎,曲泽,委中,百会,针刺泻法,曲泽,委中点刺出血,泄热苏厥,治疗热毒蒙心之昏厥,暑厥等。

3.配前顶,印堂,神门,针刺泻法,镇惊熄风,治疗惊恐小儿惊风。

4.配风池,百会,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5.配大陵,合谷,中脘,丰隆,针刺泻法,豁痰开窍,清热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6.配神门,大陵,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清心安神,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

7.配鱼际,廉泉,太溪,照海,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阴虚火旺之咳嗽,咽喉肿痛,喑哑,失音等。

8.配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利水,治疗肾气不足之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

9.配脾俞,中脘,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涌泉,温肾健脾,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

10.配百会,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针刺补法,益气补血,治疗气血虚弱之头晕,眼花等。

11.配关元,太冲,公孙,针刺泻法,平肝降逆,治疗肝热奔豚气。

12.配少府,太溪,昆仑,照海,针刺补法,补肾通络,治疗肾虚之足跟痛,手足心热,足趾麻木等。

新生儿可以用肚脐贴的吗

丁桂儿脐贴长时间用不会有依赖性,它不经肝脏代谢,没有副作用。也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受食物影响,不加重肠胃负担。一般来说只要宝宝肚脐没有新鲜创面或者不过敏就可以给小宝宝用丁桂儿脐贴。

2丁桂儿脐贴,是纯中药做的,健脾温中,散寒止泻。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丁桂儿脐贴是外用贴于肚脐部位的药,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但一般有皮肤破溃或过敏都禁用。还有宝宝肚脐如果不脱落或者干水不彻底,都不能够用。在用贴膜后如发现脐部瘙痒、红肿有皮疹者即应停用。

3新生儿腹泻是很常见的,但又令人头疼的病。如果爸爸妈妈怕宝宝吃药贴药有副作用的话,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就是用苹果蒸水给小宝宝喝,这样就不用担心什么副作用之类的,止泻效果还是可以的。

注意事项:

丁桂儿脐贴是外用贴于肚脐部位的药,适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但一般有皮肤破溃或过敏都禁用。还有宝宝肚脐如果不脱落或者干水不彻底,都不能够用。在用贴膜后如发现脐部瘙痒、红肿有皮疹者即应停用。

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奶瓣蛋花样便

婴儿的胃肠道如果对蛋白质、脂肪消化不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出的稀便如蛋花汤,其中夹有淡黄色如半颗米粒大小的奶瓣。如果孩子出现奶瓣蛋花汤样大便,就应该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同时适当延长哺乳的间隔时间,缩短喂奶时间,以减少食量。

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延长牛奶煮沸的时间,这样可以使牛奶中的脂肪颗粒变小,以利吸收。同时,可按孩子月龄大小,在牛奶中加入1/3~1/2的米汤或水,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变小,利于消化。

对于增加辅食的婴儿,应减少喂辅食的次数和数量,暂停增加从未吃过的食物品种,使胃肠道得到休息。

发酵性腹泻

婴儿喝过甜的糖水、牛奶或其他饮料,或过多喂食含淀粉量高的食物,如米糊、面条、甘薯等,或用炼乳喂养(炼乳含糖40%),导致胃肠消化吸收不了,就会发酵,产生气体。排出的大便稀,颜色发绿,混有泡沫,散发出酸臭味,并可夹杂少量食物残渣。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8次或更多。

腐败性腹泻

当婴幼儿进食过多鸡蛋、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或食物烹调不当、加热不够,可使大便呈糊状,褐色或淡黄色,混有鼻涕样粘液,散发出臭鸡蛋味,每天大便3~8次,量时多时少。

脂肪过食性腹泻

婴幼儿进食油腻过多,或过食巧克力(巧克力含脂肪41.5%),或母乳含脂肪量较高,或反复消化不良,肠道内消化酶减少,会使大便变稀,呈糊状,白色,夹有小米粒样白色奶瓣,外观发亮似奶油,量较多,臭味较重。每日排便3~4次或更多。

其实腹泻的症状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不相同的,我们应该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症状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希望了解了小儿腹泻的这些症状表现,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患有了疾病及早的做好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小儿腹泻的发生带来太多的健康危害和影响才好。

四个月宝宝拉肚子可以用肚脐贴吗 腹部着凉引起的拉肚子可以用

四个月宝宝拉肚子首先要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腹部着凉引起的宝宝拉肚子,那么是可以用肚脐贴的。因为肚脐贴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等症,0-3岁的孩子都可以用。

四个月宝宝腹部着凉后,通常大便次数会增多至5-10次,大便略稀,偶有绿色、奶瓣等。

如使用肚脐贴没有好转则需要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查。

运脾止泻法治疗小儿腹泻病

小儿拉肚子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要素致使的粪便次数增多和粪便性状改变为特色的儿科多见病,属中医“泄泻”领域。拉肚子拖延不愈可构成小儿养分不良和生长发育妨碍等疑问,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拉肚子病的操控列为全球性战略。

小儿拉肚子病也是中国要点防治的疾病之一。现在中国对小儿拉肚子病的医治存在着乱用抗生素的疑问。抗菌物医治对很多拉肚子不光无效,还会杀死体内正常菌群,损坏微生物平衡,乃至构成患儿免疫力降低,使拉肚子拖延不愈,或继发两层感染。

为充沛发挥中医在医治小儿拉肚子病方面的效果,近40年来,儿童医院依据专家的经历和理论打开研讨,选用一法(健脾运脾)为主,一方(运脾止泻汤)专用,医治急性、缓慢及秋季拉肚子等各种类型的小儿泄泻病,取得了满足的效果。临床标明,中医医治小儿拉肚子病优势显着。

小儿厌食症中药良方来帮忙

厌食症属于中医所说的脾胃病(也就是消化系统病)。常常表现为宝宝几个月,甚或更永劫间不爱用膳。一到用膳时父母发愁,想方设法追着喂、逗着喂、骗着喂也吃不了几口饭。在小儿童园虽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总剩饭。有的孩子是因为慢性疾病引起厌食,比如贫血、佝偻病、肝炎等慢性病,有可能造成永劫间厌食,这时候应该检查清晰,把慢性病疗治好了以后,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

1.山楂陈皮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山楂6克,陈皮5克,白术4克。

[制用法] 将上述3味共研细粉,米汤调糊,敷于脐窝,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3~5日为1疗程。

[功 效] 治疗小儿厌食。

2.白术茯苓饮治疗小儿脾虚厌食

[配 方] 白术6克,茯苓6克,党参6克,陈皮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健脾和胃。治疗脾虚型厌食。症状表现为面色苍黄,形体消瘦,不思饮食,好卧懒动,疲倦少语,大便稀不成形,舌质淡,苔少,脉象细弱无力。

3.韭菜籽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韭菜籽9克,面粉适量。

[制用法] 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 3次服用,连服3-5日。

[功 效] 适用于兼见自汗、面白等症的小儿食欲不振症。

4.木香治小儿厌食

[配 方] 木香15克,砂仁15克,六曲60克,炒麦芽60克, 焦山楂60克,炒槟榔40克,炒莱菔子40克,炒青皮30克,胡连 20克,黄芪90克。

[制用法] 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4克,每服1丸,每日 2次,奶水各半送服。如服药面亦可,每次服2克,日2次。

[功 效] 用治小儿厌食,症见见食则烦,体弱发稀。

5.党参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党参3~6克,白术3-6克,茯苓6—10克,陈皮3—6 克,苍术3-6克,山楂6—10克,鸡内金3-6克,枳壳3~6克,甘草 2~3克。

[制用法] 药物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15~20分钟,上药 可研细末,6克空腹服,日服两次。

[功 效] 健脾开胃。用治小儿厌食。

6.大黄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大黄3克,槟榔6克,陈皮6克,砂仁5克,焦山楂 10克,建曲10克,炒麦芽10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 效] 理气醒脾,消食开胃。用治小儿厌食症。

7.山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山药200克,神曲150克,茯苓100克,丁香20克。

[制用法] 为细末,每次冲服15克,日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8.香薷治小儿厌食。

[配 方] 香薷、砂仁、草果、陈皮、五味子、甘草各10克。

[制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冲服3克,日2—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9.苍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苍术1份,陈皮1份,鸡内金1份。

[制用法] 共研细末,以适量蜂蜜调和后开水冲服即可。1日3 次,2岁以下每次1克,3-5岁每次1.5克。

[功 效] 治小儿不思饮食,腹胀,泄泻,舌苔白腻。

10.山药山楂治小儿厌食

[配方] 山药10克,山楂、鸡内金、白扁豆各5克,甘草4克。

[制用法] 用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日1剂。

[功 效] 治小儿厌食症。

小儿推拿中脘的作用

推拿中脘具有健脾养胃,降逆利水的作用,主治小儿泄泻,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嗳气,食积等病症。

小儿中脘的准确位置 小儿中脘特效推拿

用手掌紧贴中脘,与穴位之间不能移动,而皮下的组织要被揉动,幅度逐渐扩大,揉按100-200次,每天推拿,可缓解小儿泄泻,呕吐,腹胀,腹痛等病症。

相关推荐

宝宝过敏奶粉推荐

蔼儿舒(深度水解乳清蛋白方):雀巢特殊方奶粉 雀巢蔼儿舒 a. 产品关键信息: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一线饮食疗方案/慢性泻患儿理想营养支持方案 b. 产品特点: * 深度水解乳清蛋白方(80%小分子短肽 / 20%氨基酸): √ 把致敏性高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分解成不具致敏作用的短肽和氨基酸 √ 蛋白质平均分子量低于普通深度水解方 * 特有具抗炎作用的DHA/GLA(伽马-亚麻酸):缓解因过敏导致的炎症反应 * 不含乳糖和蔗糖: √ 避免乳糖和蔗糖不耐受。因为食物过敏常可引起婴儿的慢性泻,可能导 致乳

鸡的功效与作用

鸡蛋:性味甘平,可镇心、安五脏、止惊安胎。醋煮食之,赤白久痢、产后虚痢;熟蛋调酒服之,产后耳鸣、耳聋;单服醋煮蛋黄,产后虚弱。 鸡肝:性味甘温,可补肝肾,痛,安胎止血;肝虚目暗患者多食鸡肝大有裨益。 鸡胆:性味苦,微寒。可泻肝火,理肺气,水化搽痔疮可迅速消除炎症;小儿百日咳有特效。 鸡血:性味咸平,有安神定志、解毒作用。热血服之,小儿下血及惊风,解丹毒盅,安神祛风。 鸡肉:黄母鸡肉能助阳气、暧小肠、止泄精;母鸡肉可风寒湿痹、病后产后体弱身虚;公鸡肉有益于肾虚阳痿者服用;乌骨鸡肉既营养珍

大都的意思和作用 大都常用

1.中脘,胃俞,足三里,上巨虚,内庭,合谷,针刺泻法,清泄胃热,和胃通腑,疗脾胃蕴热之胃痛,便秘等症。 2.脾俞,天枢,中脘,上巨虚,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湿,疗脾虚泄泻,体重肢肿等症。 3.中脘,丰隆,神门,隐白,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胃安神,疗胃腑不和之心烦不得卧。 4.中脘,丰隆,内关,公孙,针刺泻法,化痰降浊,降逆止呕,疗痰饮呕吐。 5.膻中,巨阙,心俞,丰隆,太白,针刺泻法,化痰降浊,通痹止痛,疗痰浊厥心痛。 6.经渠,针刺泻法,疏风解表清热,疗热病汗不出。 7.肾俞,横骨,

小儿泻伴发热该如何处理

西医 首先我们先谈谈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发热。临床最常见的引发小儿泻的病原体病毒和细菌。若病发于5-8月份,大便呈蛋花汤样,色较黄,有粘液,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性大。对由此引起的泻及发热,应控制感染,临床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感染较重者可予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注射。但此类感染仅占小儿泻病的30%左右,临证应细心鉴别,不要冒然使用抗菌素。病毒引起的小儿泻多发于秋、冬季,通常起病较急,大便呈水样,患儿一般情况相对较好。对病毒导致的泻伴发热,不须使用抗菌药物,而应通过微生态疗法及思密达等控制病

什么乳糖不耐受性

乳糖母乳、哺乳动物乳汁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婴幼儿泻后因肠道黏膜受损,会使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遭到破坏,导致奶中乳糖消化不良,引起乳糖不耐受性泻。特别轮状病毒性肠炎后,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 无乳糖专为乳糖消化不良/不耐受婴儿所制的特殊婴儿方粉。乳品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为乳糖。婴幼儿泻致肠道黏膜受损的同时,会破坏其表面消化乳糖酶,造成暂时乳糖消化障碍,加重泻。 无乳糖方粉,不不含碳水化合物,而用麦芽糊精等替代,其营养效果与普通方相同,绝对能够满足婴儿需求。严重泻时,普通方粉应换成不

白术的作用与功效什么

白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本性喜凉,因此如果种于非洲地带肯定不行的。我们通常将它拿来入药的部分取之根茎。它的药用价值非常多。白术的作用与功效对于人体的脾脏有非常好的调理功能。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燥湿健脾,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慢性泻、水肿、止汗,安胎。本文导读: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

小儿推拿寒湿泄泻 小儿泄泻预防调理

1.小儿泄泻以夏秋季多发,以一岁半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在饮食上应以少食为主,以清淡,细软和易消化食物为宜。 2.可在煮粥时加些薏米,山药,以健脾护胃,利水止泻。 3.要注意保持清洁,注意观察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的变化,可外用金霉素软膏以防溃破。

婴儿泻奶粉的功效

婴儿泻奶粉的功效一些妈妈选择的奶粉在摄入营养方面与宝宝本身相互排斥,造成婴儿泻。有的宝宝泻却因天气因素。婴儿一旦泻,一般情况下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因此婴儿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为了保证婴儿泻期间婴儿的营养吸收和缓解婴儿泻的症状,很多妈妈会选择让婴儿服用一些婴儿泻奶粉,婴儿泻奶粉的功效有哪些呢? 1、在宝宝泻与泻恢复期,常规疗的同时,进行专为泻食用的奶粉喂养,婴幼儿可以减轻泻症状,减少泻持续时间,预防泻迁延,总有效率在95.0%以上。 2、大多数婴幼儿方奶粉乳糖含量过高,宝

按摩上脘的作用与好处 上脘伍疗法

1、上脘穴丰隆穴:纳呆; 2、上脘穴天枢穴、中脘穴:嗳气吞酸、胀、肠鸣、泄泻。

针刺商阳有什么作用 商阳常用伍疗法

1.本穴经伍,针刺泻法,商阳点刺出血,清泄阳明之火,利咽消肿止痛,如内庭,天突,丰隆,疗阳明火热咽喉肿痛;内庭,合谷,颊车,下关,承浆,翳风,疗阳明火邪上壅之齿痛,颌肿。 2.少商,合谷,翳风,针刺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疗风热上攻,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痄腮等。 3.听会,翳风,丰隆,劳宫,内庭,针刺泻法,清热化痰,通窍益聪,疗痰热郁结之耳鸣,耳聋等。 4.本经穴伍,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泄热开窍,苏厥醒神,如水沟,少商,丰隆,疗中风闭证昏迷;水沟,内关,中冲,劳宫,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