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早期肝癌的症状呢
如何发现早期肝癌的症状呢
01消化道功能失调
早期肝癌在消化道可以找到一些变化,可以出现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饱胀、甚或恶心、呕吐或腹泻,因此很容易误诊,一般出现腹泻都会联想到肠炎,这样就容易贻误病情。
02上腹部有包块
如果年龄在30岁以上的成年人,在右上腹部及上腹部可以轻易触摸到包块,而且质地硬,表面不平不光滑,移动性差,并且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增大趋势明显,但是病人却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和不适,应该做全面的检查,很可能是肝癌。
03出血倾向
早期肝癌会有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倾向,而到了中晚期,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在临床上,出现消化道出血不能及时抢救就会导致死亡。
04不规律的发烧
患了肝癌,抵抗力就下降,可能合并感染,就会出现发烧的现象,但是又很不规律,不寒战,常见于午后。温度的上升和下降都没什么规律。
如何发现肝癌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肝癌多发生于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之上。多次反复的肝炎发作使肝细胞的遗传物质
基因逐渐变异,演变为肝癌。这种演变过程一般为肝硬化再生结节——低度非典型结节——高度非典型结节——非典型结节伴微灶性肝细胞肝癌——小肝癌——大肝癌在这一过程中,结节的肝动脉血液供应逐渐增多,门静脉供血逐渐减少。多期ct扫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来发现早期肝癌的。早期肝癌是指肝脏内只有一个癌灶,其最大直径不超过3公分,或同一肝叶内有两个癌灶,其直径之和不超过3公分。现在ct检查发现直径2公分的癌灶是不困难的。
因此,肝硬化患者出现不典型结节要进行严密观察,定期检查甲胎蛋白,行b超检查,观察结节有无增大,性质有无变化,必要时进行ct、mri、和dsa检查。只要用心留意,早期肝癌是不难发现的。
肝癌晚期病人还能活多久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标准,即使到了晚期,根治的可能性很小,只能延长时间,但长期带瘤生存也不是不可能。现在的治疗理念中非常提倡目的为带瘤生存的治疗。很多肝癌患者的家属发现,肝癌经常是一发现就已经到晚期了。为什么肝癌早期难以发现呢?专家解释说,肝癌的症状在早期很不明显,甚至患者在患病后较长时间毫无感觉,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逐步产生一些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到晚期则会有黄疸、腹水、呕血、昏迷等表现。肝癌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肿块,但此时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处转移。肝癌总的病程大约2年半时间,其中2年时间都是在没有症状的早期阶段,一旦出现症状就只有半年的存活时间。
如何发现小肝癌
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亦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环节。
临床上由于小肝癌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早期更是难以发现。肝癌发展速度快,且治疗上比较棘手,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小肝癌是防止小肝癌向恶性肝癌纵向发展的关键环节。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小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专家介绍,首先对于罹患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做到定期复查并详细了解及提高小肝癌症状的警觉意识,应注意年龄在40岁以上,有5年以上的肝炎病史或乙肝病毒抗原阳性者,或是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表现者及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若患者出现无诱因肝区疼痛、体重及食欲下降、疲乏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其次,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测定,若检查发现AFP升高但低于200微克/升时,再结合其他相关检查辅助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若未发现肝癌建议此类人群应每半月复查1次甲胎蛋白并进行动态观察直至排除或明确诊断,对肝癌早期发现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小肝癌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手段,有条件者可以B超与甲胎蛋白同步检查,互补检查不足与误差,有利于早期发现小肝癌。
专家介绍,认真做好肝癌的定期检查及对肝癌早期症状的警惕意识,对于早期发现小肝癌,改善肝癌患者预后有很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临床上,对于小肝癌的治疗,常采用手术联合生物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一般小肝癌早期手术治疗可使一部分肝癌患者获得长久生存率,但还有一部分患者术后容易复发转移,这往往是导致小肝癌术后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因此专家建议术后联合生物免疫治疗,通过提高自身免疫细胞活性,达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联合生物免疫治疗不仅能有效防止小肝癌术后复发转移,还能提高患者抗肿瘤免疫能力,增强患者术后体质,促进术后尽快恢复,提高患者整体身体状况,最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铁蛋白偏高患者有哪些不适
铁蛋白偏高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由于肝癌是肝脏细胞癌变,所以会出现肝区隐痛或间歇性的钝痛或胀痛,上腹胀痛等。
2、初期的肝癌症状隐匿极深,往往只是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闷涨和乏力,B超检查会出现轻度肝肿大。
3、四肢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易疲劳等症状,中晚期往往通常是卧床不起。
肝癌早期的临床表现
近几年来,我国肝癌的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之首,了解肝癌的早期症状能帮助我们及时的发现疾病,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防止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可是肝癌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甚至得病很长时间都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这让人们感觉很可怕,那么肝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肝癌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肝区疼痛:最常见,多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发一在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3、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晚期少数病人可呈恶病质状。
4、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或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并发胆道感染。
5、转移灶症状: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症状,有时成为发现肝癌的初现症状。提醒:这些症状是引发肝癌患者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
6、其他全身症状: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地机体发生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称之为伴癌综合症,有时可先于肝癌本身的症状。常见的有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其他罕见的有高脂血症。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当出现肝区疼痛时,不要总以为是由于饮酒或者吃的不好而引起的一时不适,也不去检查和治疗,不把这种身体不良现象当做一回事,我们现在了解了肝癌常见的症状就更加需要多加注意肝癌的预防,一旦出现以上的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因为盲目而使病情加重,也要避免延误治疗.
肝癌有传染性吗
到目前为止,可以肯定地说,癌症不会传染。当然肝癌也不会传染了!
如果有乙肝会传染所谓传染,简单地说,就是某种疾病从一个人身上通过某种途径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三者缺一不可。临床资料证明,癌症病人本身并不是传染源。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从癌症病人身上取下的癌组织直接种植在另一个人身上,并不能成活生长。尽管目前认为某些癌症的发生与某些病毒有关,如: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但至今还不能证实感染上某些病毒就一定地得某种癌症的说法。
再说,目前世界上未将癌症列为传染病,收治病人也没有采取像传染病那样的隔离措施。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一般人群高。动物实验也证,将患癌动物和健康动物长期关在一起,经过反复观察和检查,也未见有任何传染现象。
任何癌症到了晚期时,都会转移到其他器官并造成该器官功能的衰竭而逐渐导致死亡。肝癌也不例外,但晚期的肝癌在发生其他邻近器官的转移之前,便已经出现生命危险,主要是由于85%以上的肝癌是原发于以肝硬化为基础的肝脏上。因此,肝癌在晚期不仅因为其本身已侵入正常的肝细胞,使得原有肝硬化的肝功能出现衰竭的现象,如黄疸、腹水以及肝性脑病变(肝昏迷)的出现,甚至会出现某些致死的并发症,如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引发肝衰竭而死亡。虽然肝癌晚期患者的病况甚为凄惨,但假若病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病毒的感染率并不会较其他病程的慢性肝炎高,然而此时,表面抗原的阳性出现率却较其他病程的肝病低。
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来说,有个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肝癌晚期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没有绝对标准,即使到了晚期,根治的可能性很小,延长生存期是非常可能的,而且长期带瘤生存也不是不可能。现在的治疗理念中非常提倡的就是带瘤生存的治疗。
很多肝癌患者的家属发现,肝癌经常是一发现就已经到晚期了。为什么肝癌早期难以发现呢?专家解释说,肝癌的症状在早期很不明显,甚至患者在患病后较长时间毫无感觉,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逐步产生一些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到晚期则会有黄疸、腹水、呕血、昏迷等表现。肝癌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肿块,但此时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处转移。肝癌总的病程大约2年半时间,其中2年时间都是在没有症状的早期阶段,一旦出现症状就只有半年的存活时间。
6个常见的肝癌晚期死前症状
症状一、呼吸困难
这是肝癌晚期病人,比较难以处理的症状,严重的呼吸困难易造成恐惧,而恐惧本身又加重呼吸困难,若没有及时处理易造成休克死亡。中医中药治癌可减轻病人的症状、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这是肝癌晚期死前,患者亲身体会的症状。
症状二、消化道出血
肝癌晚期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导致肝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主要由于肝癌晚期门静脉高压,而导致的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而且由于肝癌晚期患者的肝脏,出现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等,容易发生食管,胃底或癌结节破裂出血,因此肝癌患者晚期,如果出现此症状,应该引起特别注意。
症状三、肝区疼痛
很多肝癌晚期患者,由于体制及其微弱承受不住疼痛,而导致出现昏厥和休克,由于肝组织长期会受到肿瘤的破坏与侵润及肝组织的局部缺血坏死等因素,导致肝癌患者出现肝区疼痛,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肝区疼痛症状也会持续加重,若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这也是患者较明显的症状之一。
症状四、体重下降
肝癌晚期患者体重严重下降。可能癌瘤本身造成的疼痛不适、便秘和情绪紧张抑郁,以及肠胃道念珠菌病等有关,对食物缺乏兴趣,并且常因胃、食道下段或肝的肿瘤刺激横膈膜,造成时候呃逆现象,在精神和营养的摄取上的匮乏,更加重了癌肿病人的病情。这是病人身体体态表现。
症状五、恶性腔内积液
恶性腔内积液,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病,肝癌晚期发生恶性腔内积液的部位有:胸腹腔、腹膜腔、心包腔等,若处理不当,可致迅速恶化导致死亡。
症状六、严重恶心呕吐
是肝癌晚期病人常见的症状,可能是治疗造成的的副作用,也可能是癌症侵犯消化,或神经系统而造成的,其症状往往比癌症疼痛更令人苦恼。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表示病人生命危在旦夕,这个家属尤其要注意。
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
肝癌病人80%以上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大多数肝硬化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长期肝炎病毒的感染致使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不能消除病毒,引起反复的肝细胞坏死、增生,最终演化成肝硬化。在肝细胞增生的过程中,可出现局灶性腺瘤样增生,易受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从而演变为肝癌。当然,并非肝硬化患者都会发生肝癌,只有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而不足以消除恶变的肝细胞时,才会发生肝癌。发霉的食物能否引起肝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多发于温暖、潮湿、容易滋生黄曲霉菌的地区,尤其是食用玉米、花生多的地区。动物实验证明,被黄曲霉素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能引起肝癌,这是由于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用elisa方法检测afb1和afm1提示,afb1、afm1与肝癌死亡率相关。而afb1的主要来源是玉米和花生油。食谱调查显示,肝癌死亡率与进食玉米、花生及花生油相关,而与大米、水果、蔬菜、蛋白质及纤维素无关。由于黄曲霉毒素(aft)具有致突变、致畸、致癌作用,1990年国际癌症中心将aft正式定为致癌剂。值得重视的是黄曲霉毒素不是肝癌唯一致癌因素,不少资料显示,黄曲霉毒素与hbv有协同作用。如国内用树鼩作实验,hhbv阴性、afb1阴性对照组未发现肝癌(0%);hhbv阴性、afb1阴性组1/9肝癌;hhbv阴性、afb1阳性组125%有肝癌;而hhbv阳性、afb1阳性组则529%发现肝癌。除黄曲霉毒素外,黄米霉、杂色曲霉、乌青霉等的毒素均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肝癌病程分几期
肝癌病程大约两年半时间,其中两年都是在没有症状的早期阶段,一旦出现症状就只有半年的存活时间。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单个癌结节直径小于2厘米的肝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66.3%,10年生存率为48.9%。肝癌的自然病程分为早期亚临床期、亚临床期、中期和晚期四个阶段。早期亚临床期,无任何症状,影像学也难以发现,时间约10个月;亚临床期,常由影像学发现,有些病例可能出现慢性肝病的临床表现,一般10个月。此时若能早期诊断,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60%—70%;中晚期肝癌除了原来慢性肝病的症状外,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发热,查体可以发现肝肿大、结节状、有压痛或叩痛、恶液质等,时间约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