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减轻老人骨质疏松的药膳
三款减轻老人骨质疏松的药膳
1、鲤鱼汤
活鲤鱼1条,去鳞、鳃及内脏,加葱末、姜末、料酒和盐,稍腌顷刻,加水煮至汤白鱼烂,分次饮用。适用于晚年骨质疏松、肾炎水肿、黄疸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晚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等。
2、乌豆猪骨汤
乌豆(黑豆)20~30克,猪骨200~300克(猪排骨150~200克)。将乌豆洗净、泡软,与猪骨同置深锅中,加水煮沸后,改文火慢熬至纯熟,调味后饮用。有补肾、活血、祛风、利湿之成效。适用于晚年骨质疏松养生、风湿痹痛等。
3、山药杞子王八汤
怀山药10~15克,枸杞子5~10克,王八1只(约500克)。王八放入热水中宰杀,剖开洗净,去内脏,与各用料一同炖熟,参加姜、盐、酒少许调味,即可享用。有滋阴补肾、益气健脾成效。适用于阴虚偏胜的骨质疏松症病人。
山药排骨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钙强身
山药排骨汤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磷脂以及钙元素物质,适量食用可以增强骨骼强度与密度,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具有补钙的功效,可以预防老人骨质疏松或者是幼儿佝偻病的发生。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补充适量钙质。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片,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各种发酵类谷类食品,各种乳类,以牛奶为例,250克的牛奶中含钙量为250克。鸡、鱼、瘦肉、蛋类、绿叶蔬菜,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豆制品、虾皮含钙量都很高。
3、骨质疏松患者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知道一些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家里老人骨质疏松患者增加营养,减少老人骨质疏松带来的伤害。很多老人的全身痛疼很可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应该引起重视的哦。
天天吃钙片为什么还缺钙
在越来越注重健康的时代,各种保健品、补钙产品应运而生。专家表示,腰背疼痛、身高变矮、驼背都是骨质疏松的常见表现,但很少有人因此到医院就诊,直到出现骨折甚至是反复骨折,才知道自己得了骨质疏松。目前该病的就诊率只有发病率的九百分之一,而且超过半数的人选择用补钙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用钙片治疗骨质疏松其实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它属于营养素,在治疗中多发挥辅助作用,比如在钙片基础上用抗骨质疏松药可加强疗效,但单吃钙片对骨质疏松无缓解,已确诊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增加抗骨质疏松药。”专家说。
为什么有的人天天吃钙片最后仍查出骨质疏松,而且缺钙只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之一,不同类型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所用药物也不一样,并非人人都要吃钙片。相反,盲目补钙还可能引起高钙血症。目前,在抗骨质疏松药物中阿仑膦酸盐被证实是双磷酸盐中安全性最高的药物。
另外,是否患有骨质疏松除留意腰背疼痛、驼背等症状外,只要到医院做1次骨密度检测即可在早期发现,建议35岁以上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最好1年做1次骨密度检测。如果骨折反复出现,不要只去骨科就诊,而应到内分泌科查明骨折原因,一旦确诊骨质疏松,就不仅仅是补钙问题,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骨质疏松饮食禁忌 钙、磷元素
钙、磷元素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老人骨质疏松大多是因为钙元素流过过多,导致骨骼内部空隙增大,易出现骨折等情况,因此老人骨质疏松需要即使足量的补充钙、磷元素,注意钙磷比为2:1利用率才最好,也不会相互影响吸收。
常见的富含钙、磷元素的食物有:荠菜、牛奶、白芝麻、桑葚干、枸杞、蛤蜊、鱼类等。
治疗骨质疏松症不只是简单补钙
误区1有钙就不会得骨质疏松症了
正解:钙少不得,但却治不了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必须辨明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很多患者不把骨质疏松症当病,即便出现腰背腿部疼痛、频繁抽筋等明显骨质疏松症状,也误以为是缺钙,觉得吃点钙片,买点补钙保健品,喝点牛奶就行。
骨质疏松症有原发的,有继发的,有跟缺钙有关的,也有跟身体激素水平有关的。骨质疏松症中有一种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甲状腺问题、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是其发病原因。对这类骨质疏松症,患者除必须治疗其他疾病外,还得做骨质疏松方面的治疗,两者结合才有好疗效。
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为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人两类患者,两种病况的机理并不一致。绝经女性的骨质疏松症跟雌激素有关,更年期体内雌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导致破骨细胞的活性大大强于成骨细胞,这种患者不仅要补钙,还得吃抗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
而老年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跟钙的吸收密切相关。钙的吸收依靠维生素D,阳光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体内脏器能将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强的维生素D3,帮助钙吸收。老年人的皮肤角质化,肝肾功能也会下降,导致钙的吸收能力差,骨钙容易流失。因而,老人除补钙外,还得通过加强运动、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同时也需要吃一些促进成骨细胞生成的药物。
误区2 钙吃得多,就不会缺钙
正解:只吃不动,钙会被大量排出体外。钙确实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基础,钙含量高的食物也很多,如牛奶及乳制品、虾皮、豆类及豆制品、海带、坚果等。现在的食物品种丰富,大家饮食稍微注意一点,不会吃不到钙。更何况很多人生怕钙不够,会额外吃钙片,吃补钙保健品等。
但钙吃得多,未必吸收得就多,钙的吸收从不“坐享其成”,必须有充足的运动量,要晒足够的阳光。从临床看,久坐不动的白领,即使天天吃钙片,仍是缺钙的高危人群。这是因为,阳光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而运动就等于给大脑发出指令:身体需要钙,快快储存多点钙吧。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指令,大脑认为身体不需要很多钙,吃进的钙多数就会通过代谢系统(如大小便)排出体外。
从补钙角度讲,频繁地喝咖啡、浓茶也不是好习惯,因为咖啡、浓茶中的鞣酸含一种叫磷酸盐的成分,会阻碍钙的吸收。
此外,补钙也不能临时抱佛脚。人的骨钙量在35岁时达到峰值,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钙不断流失,补钙效果也会差很多。所以,补钙应该从小开始,注意含钙食物的摄取,注意运动锻炼,多在户外活动,并坚持下去。如此一来,到了中老年,钙就不会缺得厉害。相反,如果从小就不注意为身体储存钙,骨钙峰值比较低,将来患骨质疏松症的概率就会更高。
误区3年轻人不得治疗骨质疏松症
正解:人们通常以来,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疾病,殊不知,在年轻时危险就已经潜伏在你周围了。
人在25—30岁会达到最大骨量,即骨峰值。因此,人老以后会不会得骨质疏松,什么时候得,或者骨质疏松的程度,都和儿童、青年时期骨头的生长息息相关,所以要注重这个时期的预防。
而且,某些特殊类型的骨质疏松,包括不明原因的特发性骨质疏松和因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会发生在某些年轻人,甚至青少年身上,例如库欣综合征、甲亢、甲旁亢等内分泌疾病,或者接受特殊的药物治疗,如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会很大。虽然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很低,但对患者影响时间长、危害严重。
原发性骨质疏松一般是发病以后才开始用药,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则应当提前用。比如年轻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会影响女性激素的水平,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很高,可以“防患于未然”,即尽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再辅以必要的骨密度测定,适时开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另外,这些病人在选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时,一定不能乱用,否则还会导致原发病恶化。例如,患有雌激素相关性肿瘤者,如患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时,就不能选用雌激素类药物。虽然现在大多数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毒副作用都很小,但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对于这类年轻人,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相似,都要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但是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在使用抗骨吸收的药物及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时,要非常谨慎。一般来说,只使用经过严格临床验证的、相对安全、对骨骼的生长发育无不利影响的药物。而且,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用药时机的选择也和老年人的不一样,其诊断需要将骨密度与同龄人骨量平均值相比,如果低于2.0个标准差,就可以认为存在骨质疏松。而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开始用药的标准,是与青年人骨量最高时的骨密度的平均值相比,降低2.5个标准差。
当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如嗜酒、过度吸烟等。
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症状
1、骨质疏松活让患者出现身体变矮、出现驼背的症状。一般都出现在痛疼以后,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2、骨折也是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表现有什么中常见的一种,这一般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做好常见的症状,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
3、骨质疏松可以造成患者出现疼痛,骨科专家说,这一般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症,多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为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
骨质疏松疼痛
想到骨质疏松,脑海常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一条脊柱,原本健壮挺拔,但随着年岁增高,越来越弯,最终曲近直角;又或是,一根结构致密的骨头,空隙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后来变成像蜂巢一般千疮百孔,轻轻一碰,便断成两截。
骨质疏松会导致身材变矮、驼背,甚至骨折。但你可知道,疼痛——一种贴膏药、搽药酒无法缓解的的彻骨之痛,也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一种症状。
骨质疏松疼痛最常发生在脊背、髋及四肢等部位,特征表现是夜间休息时疼痛依然无法缓解。
抗骨松,才能解骨痛
不同于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骨质疏松之痛的根源是骨骼老化。
骨骼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并承受着一举一动带来的应力。大量丢失会破坏骨组织微结构,带来微骨折,骨骼变形后会导致肌肉、韧带受力异常,从而造成身体疲劳、疼痛。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就开始出现骨痛症状。
擒贼先擒王,治疗骨质疏松疼痛,根本在于抗骨质疏松,防止骨折发生,其后才是缓解疼痛。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抗骨质疏松药包括:双膦酸药物、降钙素、雌激素类药物受体调解剂、硒盐以及甲状旁腺类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整骨代谢平衡改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达到降低病人骨折风险的目的。其中,降钙素类药物具有显著的缓解疼痛作用。
破解骨松的密码
骨质疏松疼痛可止可治,这自是好事;然而,不少病人面对的问题是,明明患了骨质疏松,却不自知。
老人驼背可能是骨质疏松前兆
老人驼背可能是骨质疏松前兆——人到中老年发生骨质疏松比例会相对增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超过60%。骨质疏松症的很主要的一类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病变。这类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两类人群,一类是绝经不久的妇女,另一类就是老人。骨科疾病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
老人驼背可能是骨质疏松前兆——老年人的“缩个”、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随着年龄增大,骨质疏松加重,脊椎前倾,背曲加重,形成驼背,而驼背严重时,膝也会显著挛曲。老年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身高可平均缩短3—6厘米。
老人驼背可能是骨质疏松前兆——驼背还可能影响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因为驼背造成的胸廓畸形,肺活量减少,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此导致肺气肿的发生率也很高。因此,驼背不要单纯的认为是人到老年发生的正常转化,也要警惕某些疾病的前驱症状,防止驼背引起严重疾病。
希望家人为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对老人驼背现象引起重视。祝大家身体健康.
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老人骨质疏松是一种较常见的病,老人骨质疏松骨头内里会出征象蜂窝一样的空洞,老人在生存中稍稍的不注意就会产生骨折,这种骨折是没有措施接起来的,老人只能带着骨折生存,骨折没法手术会有许多的并发症产生,老人的继承生存时间会很短,生存时间里老人一样通常必要卧床。
老人骨质疏松可以是没有任何的症状,老人必须养成定期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测的好习惯,老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必须在大夫的引导下治疗,同时饮食调治,老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呢?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补充适量钙质
目前国内市场各类钙片很多,除饮食补充外,可适当补充钙片,只有膳食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后,才能充分的被机体所利用,所以提倡膳食中补钙。应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各种发酵类谷类食品,各种乳类,以牛奶为例,250克的牛奶中含钙量为250克。鸡、鱼、瘦肉、蛋类、绿叶蔬菜,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豆制品、虾皮含钙量都很高。
老人补钙吃什么好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骨基质的原料,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储存,对防止和延缓骨质疏松有利。如奶中的乳白蛋白,骨头里的骨白蛋白,核桃中的核白蛋白,蛋类的白蛋白,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故老年人应有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C。
2、补充适量钙质
中老年人骨质流失较快时最大的问题,骨质流失的话,对行动是极为不便的。走路吃力,腰膝酸软,都是很常见的。想要改善的话,最基础的就是平时多吃一些钙片,每日饮食上可以多以吃骨汤、虾蛋之类的补钙食物,就可以很好地改善了。
3、骨质疏松患者注意多食用维生素D、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
如蛋黄、动物的肝脏、黄、红色蔬菜、水果等,都有助于补充体内维生素A。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多知道一些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家里老人骨质疏松患者增加营养,减少老人骨质疏松带来的伤害。很多老人的全身痛疼很可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应该引起重视的哦。
老人腰背痛要警惕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代谢性障碍,老年人群里患病较多见,尤其是60岁以上的女性,70%以上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腰背痛要警惕骨质疏松
专家介绍,腰背痛是老年骨质疏松症常见的症状,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而在疼痛之后出现的身长缩短、驼背,则是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正常人24节椎体,每一个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个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此外,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显着。骨质疏松症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桡骨远端骨折多见,老年期以后以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见。而且老年人补钙是一个长时间的、经年累月的过程。
骨质疏松药膳菜肴
罗汉大虾
[原料]对吓12个,鱼泥60克,鸡蛋清1个,豆苗12棵,火腿末3克,油菜末3克,油菜叶150克,清塘150毫升,味精适量,料酒12毫升,玉米15克,白糖15克,熟猪油45克,姜丝6克,食盐适量。
[制法]:对虾去头、皮、肠子,留下尾巴,片干。剁断虾筋,挤干水分,撒些味精。先将对虾两面蘸玉米粉,再放在鸡蛋清(已打在碗中)中蘸一下,最后把背面蘸上面包渣,码在盘子里。将色泥用蛋清、玉米粉、昧精、盐、熟猪油拌成糊,抹在对虾上,在糊面中间放1根火腿丝,用筷子按一遍,然后将对虾用干净温油炸熟。盘中先放好生菜叶,把对虾剁成两段,对齐码成圆圈即可。
[功效l补肾兴阳,强筋壮骨。
[适应证]适用于肾阳虚型老年骨质疏松症。
生地黄鸡
[原料]乌骨鸡1只,生地黄250克,怡糖150克。
[制法]鸡宰杀后除去鸡毛及内脏,洗净。将生地黄洗净切成细条,与怡糖相混合,放入鸡腹中,用棉线扎紧。将鸡放入瓷锅中,文火烛熟,不加盐、醋等调味品。
[功效l填精补髓,益肾滋阴。
[适应证l适用于老年骨质增生属肾虚者,症见腰背酸痛、不能久立、乏力少气、身重盗汗等。
法制黑豆
[原料]黑直500克,山英、袄苍、当归、桑惧、熟地、补骨脂、菟丝子、旱莲草、五味子、枸杞子、地骨皮、黑芝麻各10克,食盐100克。
[制法]黑豆用温水泡30分钟。将诸药装纱布袋中,扎口,放铝锅内煮,每半小时取汁1次,共取4次。将液汁合并,放铝锅中,加入黑豆、盐,先用武火煮沸,转用文火煎至药液干涸。将黑豆晒干,装罐备用。随意嚼食。
[功效]补肾益精,强筋壮骨。
[适应证]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属阴精不足者,症见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
苁蓉虾球
[原料]虾仁250克,肉苁蓉10克,鸡蛋2个,面粉150克,植物油500毫升,发酵粉及调料适量。
[制法]肉苁蓉用少许水煮20分钟,去渣取汁。鸡蛋打入碗内搅匀,与肉苁蓉汁、面粉、姜汁、葱花、精盐、发酵粉搅成蛋粉糊。虾仁加黄酒、盐、味精略渍,拌入蛋粉糊中。锅置火上,加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时,用小汤匙将虾仁糊下锅内炸至金黄色,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
[适应证]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肾阳不足者,症见腰膝酸软、冷痛、筋骨不健等。
地黄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250克,熟地30克,山药30克,山茱萸15克,猪肉150克,白菜心250克,绍酒25毫升,蒜苗50克,豆瓣40克,酱油50毫升、调料适量。
[制法]熟地、山药、山茱萸肉干燥后研成细末。水发海参洗净,切成斧形片。猪肉洗净,切成颗粒。豆瓣剁细,蒜苗切成节,白菜心洗净。将沙锅置旺火上,加清水250毫升,入海参、绍酒、精盐少许,沸后再煮片刻,倒出锅内汤。如此反复煮2-3次。将猪油50克下锅,烧至四成热时,下猪肉50克,加绍酒、盐适量,炒至肉粒散后,盛于盘内。熟猪油50克入锅,烧至五成热,大白菜心、绍酒、盐适量,炒至白菜刚去生,入盘。下猪肉50克,大豆瓣,炒出香味、油呈红色,加大清汤、药末,烧开,除去豆瓣渣,下海参片、肉粒,加入绍酒、酱油、味精、蒜苗同煮,至汁亮,用湿淀粉勾荧,最后将白菜心放在上面即成。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适应证]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属肝肾不足者,症见筋骨痿弱、下肢凄软、腰膝无力、眩晕耳呜等。
中老年人全身疼痛探因和治疗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的事实。
首先,所有人,从25岁左右到终老,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的程度会加重。因此几乎所有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但不是每个老年人又都有周身疼痛或某处难以忍受的疼痛。
其次,同一个老人,骨质疏松始终存在,其疼痛也不是始终存在。而是一段时间出现,一段时间消失。或者疼痛持续存在,时轻时重。同等程度骨质疏松的老人,有的有疼痛,有的没有。
因此,可以说,骨质疏松与老年人的疼痛几乎没有关系。为什么留个“几乎”?是因为骨质疏松的人,骨质脆,在外力下容易骨折。骨折虽然是疼痛的原因,但材料不好(骨质疏松),多少有点关系。
再说一个所有书上没有写,几乎所有医生都不知道的事情:骨头(骨组织)中没有神经,因此骨头不会痛。神经都在骨的管道中和骨的外面。骨折的疼痛是骨折之后,骨管道中和骨外的小神经损伤和出血刺激神经引起的。不是骨自身的疼痛。比如,身体外露的骨头并不疼痛。碰触外露的骨头也不会有疼痛。但碰触外露骨的管道内容(髓腔、松质骨)或骨与肉的结合部,就会疼痛。因此,常说的“痛到骨头”这句话是不对的。
骨质疏松药膳
淮杞甲鱼汤
材料:淮山药15g,枸杞子10g,骨碎补15g,甲鱼1只,姜片、精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在热水中宰杀,剖开洗净,去内脏备用;将淮山药,枸杞子,骨碎补一起放入纱布袋中扎口,与甲鱼同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文火炖熟;加姜片、精盐、料酒,煮至甲鱼熟烂,加调料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益气。适用于骨质疏松症偏肾阴虚引起的腰腿痛。
桂枝狗肉煲
材料:熟附子6g,干姜15g,狗肉250g,调料适量。
做法:将狗肉洗净,切成块,红烧至半熟后加入附子、干姜煨烂,调味即成。
功效:温肾壮阳,补虚益气。适用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