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种类
蛇毒种类
血液循环毒素
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经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不能站立。鼻出血,尿血,抽搐。如果咬伤后4小时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最后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神经毒素
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等蛇分泌的毒素。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最后卧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混合毒素
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的蛇毒属于混合毒素。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毒素被吸收后,全身症状严重而复杂,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循毒素造成的损害,最后,全死于窒息或心动力衰竭。
细胞毒素
属眼镜蛇近亲的海蛇属于细胞毒素。海蛇毒液对人体损害的部位主要是随意肌,而不是神经系统。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又有一段潜伏期,被海蛇咬伤后30分钟甚至3小时内都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然而这很危险,容易使人麻痹大意。实际上海蛇毒被人体吸收非常快,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颌部强直,有点像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多数海蛇是在受到骚扰时才伤人。
蛇胆到底能解蛇毒吗
蛇胆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味苦寒,有小毒。蛇胆中含有胆汁酸、胆固醇、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对改善人体微循环、调节内分泌、促进毒素分解和排泄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毒蛇本事的蛇胆是肯定不可以解其蛇毒的。解毒要外服蛇药片或者内服蛇药。
生蛇胆内含有许多由肝脏输出的有毒物质,甚至还有不少寄生虫。只有用高浓度酒、长时间浸泡鲜蛇胆,才有可能杀死寄生虫。如果喝了没有经过严格加工的蛇胆酒,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伤寒、副伤寒、寄生虫感染等疾病,严重的会诱发肝、肾功能衰竭。
蛇毒的作用类型,大体上分为神经毒和血循毒两大类:
1.神经毒类:金环蛇、银环蛇均属神经毒类。
2.血循毒类:竹叶青、龟壳花蛇、蝰蛇、五步蛇等均属这一类。常引起溶血、出血、凝血、毛细血管壁损伤及心肌损伤等毒性反应。
蛇胆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民间。最先记载见于汉朝《名医别录》,有蚺蛇(蟒蛇)胆和蝮蛇胆两种。蛇胆性凉、味苦微甘,有行气祛痰、搜风祛湿、明目益肝的功效。对咳嗽多痰、目赤肿痛、神经衰弱、高热神昏、小儿惊风等症都有良好效果。据临床报道,蛇胆汁用于治疗各种角膜溃疡、浅层点状角膜炎、浅层弥漫性角膜炎、角膜斑等症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另外,蛇胆应用方便,既可以开水吞服,也可以用黄酒送服。
此外,按中医的观点,不同的蛇胆其搜风部位不同,协同作用可收到更好的疗效。如灰鼠蛇胆能搜上部风,眼镜蛇胆可搜中部的风,金环蛇胆可搜下部的风。还有蕲蛇是我国特有的药用动物,蕲蛇胆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在民间也是备受推崇。要是三蛇胆再加银环蛇、白花锦蛇的胆而成五蛇胆,其效果更佳。
以上这篇文章就是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蛇胆能解蛇毒吗,其实蛇胆一直以来都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只不过蛇胆对于蛇毒并没有任何解毒的作用,只能够对角膜炎,咳嗽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的。
被五步蛇咬后能走几步
五步蛇的学名为尖吻蝮,是蝰蛇科尖吻蝮属的一种毒蛇,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偶尔也会去人们的厨房里溜达溜达,平时喜欢捕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等小动物。作为中国十大毒蛇之一,尖吻蝮的单位毒性并不强(单位毒性是指每单位量蛇毒的毒性,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每一滴蛇毒的毒性),但尖吻蝮一次能分泌很多的蛇毒,这就导致了它的毒性比眼镜蛇还要强烈。
尖吻蝮的蛇毒是一种溶血毒素,被咬后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现象,继而出现血肿胀、起泡、组织坏疽、溃疡,随后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最终丧命。
给它起名“五步蛇”“七步蛇”“百步蛇”,其实是有些夸大了它的毒性。从传统意义上而言,蛇毒分三类:神经毒、血循毒和混合毒。其中神经毒是指对神经组织有毒性或破坏性的内毒素,可使周围神经有髓鞘、脑和脊髓及其他组织产生脂肪性变;而血循毒是跟随血液循环破坏各组织器官,引起组织器官病变、坏死的毒素。
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和五步蛇都属于血循毒毒蛇类,被这些毒蛇咬伤后,受害者受到惊吓会心跳加速、立刻逃跑,这都促进了血液循环,使毒素更快的蔓延至全身,所以毒发时间特别短。
在被毒蛇咬后,应该第一时间用打火机、铁丝等物品灼烧伤口,高温可以使毒素变性;然后结扎伤口,通过绳子、绷带的结扎,阻止静脉血带着毒素流回心脏;此外,蛇毒的清理可以用冲洗、吮吸等方法处理掉,冲洗要冲洗干净,吮吸时一定要注意吮吸者的口腔、嘴唇不能有创伤和溃疡。在应急措施做完后,要立刻打110等报警电话,寻求专业人员进一步处理。
当然了,万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五步蛇也一样。虽然它的蛇毒能伤人,但处理过的蛇毒也能救人。有研究表明,五步蛇的蛇毒具有很好的凝血作用,从它的毒液中分离出的一种类凝血酶已经成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医院里用的一种叫“苏灵”的药就是由这种类凝血酶制造而成。
另外,五步蛇的蛇毒还含有两种蛋白质,一种叫纤维蛋白原溶酶,简称纤溶酶,它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另一种不具有酶活性,两种蛋白结合起来能表现出明显的抗栓作用。随着了解的深入,人们后来又发现,五步蛇的蛇毒还有抗癌活性,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内血管增生及肿瘤之间的黏着、直接杀伤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等三种途径对癌细胞进行打击。除此之外,五步蛇的蛇毒还能改善微循环、降压。
虽然说五步蛇的蛇毒有这么多好处,但不管怎样,如果你在野外遇见了五步蛇,还是躲得远远的吧。
长期吃蜂胶有副作用吗 蜂胶的作用
蜂胶具有抗菌、抗霉变和抗病毒的作用。其能抑制和杀灭的细菌、病毒种类较多,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黑曲霉、马铃薯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等。蜂胶及蜂胶提取物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蛇毒的分类
简介:
蛇毒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约占干重的90%至95%。酶类和毒素约含二十多种。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蛇毒成分十分复杂,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
介绍:
毒蛇产生的用于致猎物于死地的剧毒物质,它并非生存逼迫它们产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测地在它们身上调制而成的物质,分为神经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经性毒液主要由一种非洲树眼镜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响尾蛇产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经性毒液更加有效,对诸如鼠类地猎物,它几乎立即会起作用。
性质:
蛇毒是毒蛇分泌出来的一种含有多种酶类的毒性蛋白质、多肽类物质,也是毒蛇咬人后引起中毒反应的物质。新鲜的蛇毒为略带腥味的蛋清样粘稠液体,呈黄色、淡黄色、绿色,甚至无色。新鲜时呈中性或弱酸性反应,放置稍久可变成碱性,含水量50%~75%,比重在1.030~1.080之间。新鲜毒液接触空气易产生泡沫,室温下放置24小时易腐败变质,丧失其毒性。冰箱中可以保持15~30天,在-40℃保存时间较久,经过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处理后的蛇毒可于室温下保存20~30年,但毒性强度和一些酶的活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遇水仍能溶解。蛇毒经紫外线及加热后毒性消失。凡能使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强酸、强碱及重金属盐类,均能破坏蛇毒。蛇毒还易受氧化剂、还原剂、蛋白水解酶类等的分解、破坏,从而失去其毒力。经甲醛处理后也会丧失其毒性,但抗原仍能保留。
蛇咬伤后,残留DNA可鉴别毒蛇种类 蛇DNA有助于鉴别蛇种类
现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发现,通过对被咬者的伤口DNA分析获知毒蛇种类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准确地给伤者注射抗蛇毒血清。这项研究的初步发现公布于11月4日,于新奥尔良举办的美国科学医药卫生主题年会上。
五步蛇吃什么食物
五步蛇吃什么食物?
五步蛇属广食性蛇种,饲料种类较多,如蛙类、鼠类、昆虫类等,幼蛇捕食能力差,食物以泽蛙、棘胸蛙、蟾蜍的幼体及大白鼠、小白鼠的乳鼠为主。一般出壳后10天到第1次冬眠前的1龄幼蛇,食物以平均体重1.6克左右的泽蛙幼体为主,辅以2克左右重的乳鼠。第1次冬眠苏醒后到第2次冬眠前的2龄幼蛇食物以成体泽蛙为主,小鼠为辅,第2次冬眠苏醒到第3次冬眠前的3龄幼蛇食物以小白鼠为主,泽蛙、青蛙为辅,成蛇的饲料主要是人工饲养的小白鼠、大白鼠、青蛙、蟾蜍等。
五步蛇毒性有多大?
五步蛇的毒性大于眼镜蛇。五步蛇的毒液的单位上的毒性并不强烈,但并不妨碍该蛇种在事实上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在湖南辰溪石碧乡一带被此蛇咬伤者基本都死亡了,而被眼镜蛇咬伤者基本都能救活,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由尖吻蝮的咬击所导致的危险事件甚至死亡事件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确实是较为常见的。这一方面是由于该蛇种个体较大,性格凶猛,毒牙较长,咬伤的情形较为严重,另一方面也由于该蛇属于排毒量较大的蛇种。
我国常见的毒蛇
中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剧毒、危害大的有10种,如眼镜王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蝮蛇、竹叶青蛇、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死亡。这些毒蛇夏秋季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野外作业时易被毒蛇咬伤。蛇毒主要含蛋白质、多肽类及多种酶。依成分作用不同可分为神经毒、血液循环毒和混合毒。含神经毒素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含血液循环毒素的毒蛇有蝰蛇、五步蛇及竹叶青蛇;含混合毒素的毒蛇有眼镜蛇及蝮蛇等。
毒蛇的头部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毒蛇最重要的标志,是牙裂前端有两颗又粗又长的毒牙,被蛇咬后观察其伤口,可发现被咬的地方留下两排牙痕,如果其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印儿,就说明是被毒蛇咬的。如果只有两排细小的牙印,就可能不是毒蛇,但还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中毒症状。如果被蛇咬的牙印看不清楚, 就应按被毒蛇咬伤急救。
银环蛇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台湾、安徽和四川等省区;多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脚近水的地方,特别是长有稀疏树木或小草丛的低矮山坡、坟地、田埂、路旁、菜畦等处更是它们经常活动的场所。昼伏夜出,尤以上半夜活动更为频繁。该蛇性怯,行动敏捷,容易伤害人畜,其毒液神经毒为主。
眼镜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常栖息于丘陵山坡、坟堆、灌木林或山脚水边。多表现为向阳性,常于白天活动,耐热性较强,气温在35-38℃的阳光下也能忍受。被激怒时攻击性强,常发出"呼呼"声。毒液为混合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