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使HBV DNA水平很高,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要坚持定期检测,不能掉以轻心。
治疗原则:
一是HBv复制活跃,HBeAg阳性、HBv DNA阳性;
二是肝脏组织有炎症改变。
对第一条,乙肝带毒者都可掌握,化验单上是一目了然的。对于第二条,乙肝带毒者自己就难于掌握,没有症状,转氨酶不升高,也只有通过肝穿刺来证明了。
分类:
1、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
该类药物的优点是有固定疗程、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HBsAg血清转换率高且应答持久、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功效;缺点:需皮下注射、价格较高、不良反应较多等(流感样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异常等)有妊娠、精神病、酗酒、失代偿期肝硬化、甲状腺疾病等禁忌症。
采用干扰素治疗病情阶段:病毒载量低于109、高ALT水平、HBeAg低滴度、女性、非母婴传播、病程短
2、核苷(酸)类似物
这类药物的优点是:三性“有效性、易行性、安全性”,但是也有疗程不固定、易发生病毒耐药、停药后易复发等的缺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克拉夫定等。
拉米夫定(贺普丁)优点:上市时间最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进入医保;缺点:持久应答率低、病毒耐药率高(14%,38%,49%,66%)。
阿德福韦(贺维力、名正、代丁等)优点:耐药变异率低(0、3%、11%、18%、29%),对拉米夫定耐药者仍有效;缺点:抗病毒作用较弱,起效慢,有潜在的肾毒性。
恩替卡韦(博路定)优点:作用强,耐药率低(5年累计耐药率1.2%);缺点: 价格较贵。
替比夫定(素比伏)优点:作用强,HBeAg转换率高(22%);缺点:变异率较高,有肌酸激酶升高等副作用,上市时间短,抗病毒作用,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都有待证实。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优先选择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不推荐交替使用阿德福韦酯和换用高剂量的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可改用或联合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临床研究显示,核苷类似物耐药患者改用干扰素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3、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优点是作用机理全面,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抗炎抗肝纤维化等多重作用,但是却起效慢,抗病毒的速度难以和西药相比。
中药治疗乙肝主要适用症状明显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轻度乙型肝炎、联合西医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
用药注意事项:
在口服抗病毒中,63%患者自行停药,其中57%的患者病情加重。专家指出,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吃药,通常情况下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停药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不然病情不稳固的情况下停药,不仅起不到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而且还可能加速耐药的发生,甚至使病毒的复制反弹,导致病情加重。
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有什么区别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它属于RNA病毒;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属于DNA病毒,它们的传播途径是不一样的。甲肝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及消化道传播,乙肝则是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一些体液以及性生活接触传播;它们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甲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肝炎,一开始出现发烧、消化道的症状,比方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同时还伴有一些乏力、小便黄。乙肝可以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还有乙肝携带者,他们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治疗也不一样。甲肝主要是保肝治疗,因为病情相对来说比较轻,乙肝除了保肝治疗之外,还需要长期服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但是有些乙肝患者暂时是不需要治疗的。
甲型肝炎和乙肝有什么不同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它属于RNA病毒;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属于DNA病毒。具体区别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传播途径不一样:甲肝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及消化道传播,乙肝则是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一些体液以及性生活接触传播。
2.临床表现不一样:甲型肝炎表现为急性肝炎,一开始出现发烧、消化道的症状,比方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一些消化道的症状,同时还伴有一些乏力、小便黄。乙肝可以表现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还有乙肝携带者,
3治疗不一样:甲肝主要是保肝治疗,因为病情相对来说比较轻,乙肝除了保肝治疗之外,还需要长期服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是有些乙肝患者暂时是不需要治疗的。
乙肝用药要讲究安全性
乙肝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与乙肝患者进行接触,这严重给乙肝患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对于消极的乙肝患者而言,如此下去,是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的,如:自我封闭、抑郁等。专家提示,乙肝患者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正确指导,切忌随意用药。
治疗乙肝尚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大约20%~30%乙肝患者病情加重与不合理用药有关。不少病人因为误治、乱治以及“自治”导致病情加重。
现在不少乙肝老药,例如口服的泛昔洛韦、无环鸟苷等已被证实为无效,现已逐渐淘汰。目前作为治疗乙肝的主打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公认的只有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几种,其他标榜具有抗乙肝病毒性质的药物,目前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追求有效性
现在不少乙肝老药,例如口服的泛昔洛韦、无环鸟苷等已被证实为无效,现已逐渐淘汰。目前作为治疗乙肝的主打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公认的只有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几种,其他标榜具有抗乙肝病毒性质的药物,目前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另外,成百上千种所谓“保肝药物”,只有一部分具有改善肝功、减轻肝脏炎症反应的作用。所以患者用药,必须认真选择,千万不能草率鲁莽,万不可轻信广告和其它各种宣传。
讲究安全性
治疗乙肝用药首先要强调安全性,乙肝患者病情易变化,疗程漫长,单一用药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现多采用联合治疗,用药安全是首要的。多年以前曾经使用的多种肝炎用药,后来被证实是不安全的,例如阿糖腺苷、膦甲酸等,都有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目前使用的干扰素、拉米夫定等,同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使用不当,选择不当或擅自停药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中药也同样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有些中草药和中药制剂被证实具有明显的肝损作用,例如中草药苍耳子、贯众、雷公藤、天花粉、肉豆蔻、薄荷、川楝子等;中成药有小柴胡汤、复方青黛丸、消核片、克银丸等。因此,要避免滥用和超期、超量服用,对于民间验方、偏方一定要慎用,以防中毒。有药物过敏史或属过敏体质的患者,一旦出现药物性肝损害,一定要终止该药物使用,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诊疗。
乙肝患者可以吃姜吗
乙肝小三阳患者一般临床医生要吃一些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一般目前临床上面常用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是三大类。第一类是拉米夫定,第二类是恩替卡韦分散片,第三类是阿德福韦酯。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确定用哪种药。
乙肝小三阳患者除了要吃必须的抗乙肝病毒,还有一点就是要吃一些护肝类的药物。因为肝细胞受损导致,护肝的药物可以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同时减轻因为长期吃西药造成的毒副作用,还有一点就是要配合吃一些抗氧化抗纤维化的药物。
3 乙肝患者可以吃一些维生素之类的,因为维生素是作为乙肝的辅助治疗的手段,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之类的,是很有必要的。还有一点就是要补充矿物质。为乙肝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是什么
肝病医生指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干扰素类乙肝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抗病毒效果虽显著能使一部分人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不过这个少数。而长效干扰素一支的价钱则在1000~1400元之间,所以被临床医生誉为-疗效与麻烦同在的"富人药",是一般家庭所不能承受的。因此临床上很少使用。
其次、核苷类药物乙肝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药物。这些药物在乙肝治疗方面容易出现一些副作用和耐药性的出现。最后、由于每位乙肝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所适合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知道下进行。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这类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而且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会出现低热、脱发、腹泻、精神恍惚、停药反弹等不良症状。所以患者在使用抗病毒治疗时,一定要慎重。
总之,目前对乙肝的治疗药物是越来越多了,大家在用药的时候第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第二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第三不盲目的跟风用药,做到这三点,病情就能很快的得到恢复的。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何反复发作
(1)选择的适应症不对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最近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①有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阳性、HBVDNA阳性或≥105拷贝/ml,或HBeAg阴性、HBVDNA≥104拷贝/ml。②ALT≥2×ULN(二倍正常值上限),如果ALT<2×ULN,应当进行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肝脏组织学显示明显炎症者也可抗病毒治疗。
(2)发生了重叠感染
病人具备了抗病毒的指标,但发生重叠感染也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重叠感染就是慢性乙肝病人又感染了丙肝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仍然需要抗病毒治疗,但效果很差。在治不好的乙肝患者中,乙、丙肝病毒重叠感染比较多见,治疗也非常麻烦,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请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给予处理。
(3)饮酒
轻、中度病情的慢性乙肝病人,活动自如,有的患者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继续饮酒。第一,可损害肝脏。第二,酒精还能激活体内的乙肝病毒,也就是说酒精能够抵消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一边抗病毒治疗,一边饮酒,那就是瞎子点灯——白废蜡。酒是肝病之敌,啤酒、低度酒、果酒等都不可以饮用,否则慢性乙肝的治疗是没有希望的。
(4)过度治疗和不规范治疗
过度治疗是一个非常多见的现象,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病人要服用6~8种药物,最多的达10种,其中有的药物是医生让用的,有的药物是病人擅自用的,盼望将自己的乙肝立即治好。结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治好病,反而使自己的病情更加缠绵。实际上,患者可能已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另外,多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发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作用。不规范治疗就是不按医嘱用药,特别是抗乙肝病毒药物的非规范应用后果更为严重,如随意联合应用、漏服、随意停服、擅自终止治疗、加量服用、减量服用等,都要出问题。
(5)其他原因
我们还发现,少数慢性乙肝可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依从性差、病毒变异、乙肝合并糖尿病或肾炎等原因而使治疗不满意。
乙肝大三阳如何治疗 乙肝抗病毒医治
乙肝抗病毒医治是医治乙肝对比重要的一步,也是最中心的一部分。由于只需耐久抑制或许铲除乙肝患者体内的病毒,乙肝患者的病毒才调耐久安稳。其时我国医治乙肝主要是抗病毒药物医治和干扰素医治,而药物医治主要是用来抑制病毒的拷贝,并不能彻底杀灭病毒,铲除病毒,缓慢乙肝患者需求长时间服药,很简单构成患者的耐药,病毒基因的变异和病况的重复。
尽管乙肝很难彻底治好,但现有的两大类抗病毒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能够有效地把疾病控制住,如抑制乙肝病毒到最低水平甚至在血中检查不到,完结e抗原的转阴或血清改换(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转氨酶康复正常等。坚持长时间标准的抗乙肝病毒医治,守时复查,病况就能够得到极好的操控,乙肝患者能够正常地工作和学习。
乙肝会变成肝癌吗?从乙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 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
乙肝就是一场发生在肝脏的战争,即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细胞的战斗;慢性乙肝就是这样一场你争我夺的拉锯战,长期战乱使得肝脏组织反反复复发生炎症坏死,肝脏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不断纤维化,最后逐渐形成肝硬化,一部分患者进一步恶变成肝癌。
由此可知,要想有效切断“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恶性传变链,首先是控制肝炎的发展,抑制乙肝病毒大量复制,因而抗乙肝病毒治疗无疑是最关键的治疗方法。
虽然说现在应用的抗乙肝病毒药,尚未能彻底地将乙肝病毒从人体清除,只能抑制其泛滥。但应用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可减轻肝组织炎症,阻止和减轻肝纤维化,抑制了这些促癌因素,也会起到预防肝癌的作用。
有些慢性乙肝病人应当义无反顾、态度坚决地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把乙肝病毒一直控制在最低水平,并把病毒耐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样才有可能预防严重肝硬化发生,并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
肝病情反复发作的原因有哪些
虽然乙肝病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听说的一种疾病,但是人们对于乙肝病认识并不全面,对乙肝的了解也是不够的,乙肝病的症状人们要注意了解,这样可以及时的治疗。很多的患者治疗后有复发了,那么乙肝病情反复发作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滥用药物:很多乙肝患者听迷信神医,大量的购买偏方药物,最后病情没治好,钱也花光了。因此,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在适应症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抗病毒药物,药物治疗有严格的剂量与疗程的保证,擅自停服将导致乙肝病情复发且加重。
二、基因变异:乙肝患者长期用抗病毒药,或者其他能杀乙肝病毒的药,在加上免疫系统的攻击,在这强大的压力之下乙肝病毒为了生存,将乙肝病毒基因重组,这时躲过了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系统的攻击,导致基因变异。
三、饮食不当:有些乙肝患者暴饮暴食,乱吃补品,喝酒以及常食用辛辣、油腻、油炸等食品,引起脂肪肝,消化不量、肝功能异常等症状,不仅加重肝脏负担而且容易郁结肠胃、损害脾胃,进而诱使乙肝病情复发。
四、酗酒:饮酒是引起乙肝复发最主要乙肝病因之一,酒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乙醛,可以直接损害肝脏,酗酒极易导致乙肝病情复发。
患上了乙肝以后,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很多的问题,乙肝患者的往往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做好乙肝治疗工作,非常的关键。临床上,乙肝治疗方法多样,人们要注意选择。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小孩吗
首先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是可以生孩子的,但是关键是要在妊娠第24到28周的时候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孕妇血液里面乙肝病毒载量,推荐24到28周的孕妇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并在分娩之前检查孕妇的乙肝病毒载量。宝宝出生以后需要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且接种的时间也是有严格控制。
乙肝治疗药物
①过多使用保肝药:这些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肝作用。
②无证据用药和滥用药:目前不主张乙肝病毒携带者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是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都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有的还用两种以上。此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不能用于儿童,干扰素不能用于肝硬化患者,但是临床上见到不少患者在违规使用。
③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有的乙肝患者打干扰素的同时,还口服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例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这种联合用药是非常不合理的。
④中西药联合:中药和西药如何搭配、怎样联合,非常有讲究,搭配不好药效会减弱,甚至有害。很多乙肝患者使用西药的同时又加服中药,这种组合未必对治疗有益。
⑤重复使用功效一样的同类药物:乙肝患者使用最多的是降酶药物,此类药物的主要成分和功效大多类似。例如,含有中药五味子的降酶药就有几十种,五酯胶囊、联苯双酯、降酶灵胶囊等。含有甘草酸成分的降酶药物也有几十种,例如甘利欣、美能、甘草酸苷等。这些药物最好只用一种,不宜联合使用。
乙肝病毒为什么会变异
乙肝是一种传染病,乙肝病毒容易传染,乙肝病毒变异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乙肝病毒为什么会变异呢?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乙肝病毒为什么会变异呢?肝病专家总结到以下几点:
乙肝病毒变异原因一:在乙肝患者体内生物细胞复制过程当中,DNA的合成需要一种叫DNA多聚酶的物质参与,而这种多聚酶除了合成DNA外,还随时要对所复制的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一旦发现所复制的产品与原件不相同时,就及时需要进行校正,以保证复制件与原件相同。由于乙肝病DNA的多聚酶比较特殊,本身只具有合成功能,而缺乏校正活性,所以复制的产品常常与原件发生差异,时间一长,病毒的基因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异情况。
乙肝病毒变异原因二:乙肝病毒在机体免疫功能或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强大压力下,只有改头换面,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才可能逃避体内机体免疫功能和抗乙肝病毒药物等的打击,继续在体内生存下去。
病毒是变异率最高的一种微生物,病毒在生长繁殖过程当中常常有一些基因错配,出现相应的病毒变异。肝病专家解释这种变异随时随地在发生,病毒的复制越活跃,发生频率也就越高。所以病毒变异的发生是永远存在的。了解了乙肝病毒变异原因乙肝患者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其实以往乙肝久治不愈最大的误区就是不规范的乙肝治疗以及病毒变异现象的产生。不科学的治疗方法是导致乙肝不能治愈的罪魁祸首。
乙肝病毒为什么会变异?通过专家的讲解,患者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若感染了乙肝,为了防止乙肝病毒发生变异,最好选择到正规的医院就诊。
怎样才能更好的诊治乙肝
药物治疗乙肝: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国内报告可使部分乙肝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白细胞介素2(IL-2)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用法为每日1000~2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部分乙肝患者HBeAg转阴。
免疫调节治疗乙肝:免疫治疗是在治疗乙肝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一般采用抗免疫治疗,疗程长,须联合用药。免疫调节细胞比例失调或免疫调节分子消长失控常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并可引起疾病。
保肝降酶法治疗乙肝:保肝降酶法用于肝热,肝火实证,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因肝火内燔,游行于三焦所致一身上下内外皆可患病。主要针对肝胆湿热型,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怎样才能更好的诊治乙肝?适用于乙肝患者脘腹胀满,口苦口干,纳呆食少,厌油恶心,心烦不宁,两肋隐痛,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多腻,脉弦数。
抗病毒治疗乙肝: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有耐药基因的突变和耐药都可以通过临床上专业医师的调整得到避免和减少。乙肝抗病毒治疗还有一个远期效果的问题,就是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远期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比率,可以延长生命周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干扰素针剂(IFN)和抗病毒口服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抗乙肝病毒药,抗病毒口服药有直接抗乙肝病毒作用,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较强,控制症状较快,极大多数病人都能获得治疗效果。干扰素也有抗病毒作用,但主要是免疫调节剂,每个乙肝病人对激发免疫的反应不一样,不是每个病人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