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怎么区分上火症状 肝火
中医教你怎么区分上火症状 肝火
肝火最主要的表现是头痛、面红目赤有严重上火者还可能出现吐血的情况。但是男女肝火旺的表现也有一些差异,男性肝火旺会出现易怒口苦之状,而女性肝火旺可能导致月经失调,特别是对于孕妇,怀孕期间肝火旺会严重出现眩晕、食欲不振和呕吐现象。
中医教你去胃火
调理胃火原则
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太过热气的东西少吃,甜腻的食物少吃。
饮食上应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并且适当注意口腔卫生。
药疗方面,可用川莲、灯芯花、莲子芯、麦冬等泻火。
降火食方
鲜萝卜汁、绿豆粥、西瓜。
现代研究表明,萝卜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太玄养生专家提示,萝卜汁性味辛、甘、凉,归肺、胃经,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治疗。
但属脾胃虚寒型口疮者不宜服用。绿豆粥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清心泻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
莲子、芡实、淮山等皆为健脾开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麦菜、西红柿、枇杷等都是利于消化的食物。
胃火过热者,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
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
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
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
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
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胃热证的临床表现及宜忌食物临床表现
以胃热为主者,胃脘灼热疼痛明显,并伴有能食易饥。
有面红身热、口干、口苦、口臭、喜欢冷饮食、心烦、小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宜食食物
性质寒凉,具有清胃火、泻肠热作用的食物,如小米、小麦、豆腐、绿豆、绿豆芽、苦瓜、冬瓜、黄瓜、苋莱、白菜、芹菜、茭白、西瓜、香蕉、枇杷、梨、桃子、兔肉等。
忌食食物
1、性质温热,具有补阳助热作用的食物,如籼米、核桃仁、狗肉、羊肉、鸡肉、河虾、海虾、龙眼肉、荔枝、链鱼、草鱼、薤白、芥菜、刀豆、红糖、红枣等。
2、味辛辣性温热的食物,如辣椒、韭菜、茴香莱、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茴香菜、大蒜、白蔻等。
西瓜饮
以榨汁机榨取西瓜汁150毫升、梨汁80毫升、白菜汁50毫升,混合后凉饮。
中医教你区分感冒类型
中医将感冒分成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湿感冒、风燥感冒等。一般冬季多见风夹寒,春季多见风夹热,夏季多风夹湿,秋季多兼燥邪。
风寒感冒
表现:多为怕冷怕风,甚至寒战头痛,周身酸痛,发热轻,一般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色白,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措施: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比如喝热水、热粥、生姜汤后盖厚被。
风热感冒
表现:多为发热重,轻微怕冷,鼻子堵塞,咳嗽声重,或有黄痰黏稠,头痛,口渴喜饮,咽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措施:应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可喝板蓝根冲剂等清热解毒类药物以缓解症状。
风湿感冒
表现:身热重,轻微怕风,汗少,肢体酸痛,头昏重,胀痛明显,咳嗽,痰黄黏稠,鼻涕黄黏,口渴但饮水不多,时犯恶心、胸闷,尿黄量少,舌苔薄黄腻。
措施:感冒后一定注意饮食清淡,大便通畅,辛辣刺激食品少吃,如有必要,可吃些山楂丸助消化。
风燥感冒
表现:干咳且呛咳,咽喉干痒疼痛,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初起还伴有鼻塞,头痛,微寒,微热,舌苔薄白质红、干而少津等。
措施:肺燥后要多喝白开水,可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
肝火旺的原因
肝火旺,中医称“肝火上升”,是属人体内脏气血调节出了问题,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
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中医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
不严重时,会出现皮肤干裂,口舌生疮,心烦肺热等。因此,肝火上升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调节营养,去火养肝。平时有人在与人争执时大发雷霆,所以也比作大动肝火,肝火旺。
中医教你怎么区分上火症状 心火
心火又为虚实两种。若是身体出现了心烦口干、盗汗等不适症状,可以考虑是虚火。若是出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等症状实火的表现。
中医教你怎么区分上火症状 胃火
胃火跟心火一样也是分虚实的。虚火主要表现在食欲不振、腹胀且出现便秘、舌红并伴有咳嗽等症状上面,而实火就表现在口干舌燥、大便干硬上面。
中医教你区分宝宝热咳和寒咳
1、病因
寒咳: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两季。
热咳: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
2、表现
寒咳: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热咳: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中医教你怎么区分上火症状 肺火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肺火的表现也常表现为呼吸系统带来的不适,比如干咳、痰中带有血丝、咽疼、声音沙哑等等症状
春节后频上火 中医教你4步降火
1、调整作息规律。
室内常开窗换气,也要常参加户外活动,熬夜过后次日要多睡一会儿,不可夜以继日地连轴转,要劳逸结合,才能保障机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2、餐饮以清淡为主,蔬果杂粮胜良药。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新鲜蔬菜水果是一种碱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可解油腻,维持胃肠正常蠕动,预防便秘,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早上可饮一杯五谷豆浆(黄豆、花生、玉米、小米、燕麦各适量)、一杯蔬果汁(苹果、番茄、胡萝卜汁)。也可自己动手煲一些苹果山楂水,可健脾、助消化;节日中饮酒较多的市民用葛花、甘草、陈皮煲水进行饮食调理。脸上长了痘痘别着急,赶紧把芹菜、西红柿、雪梨、柠檬洗净后榨汁喝,或者用胡萝卜、芹菜、洋葱榨汁也可以,都有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
3、降火小偏方对症选材。
不同类型的火,去火方式也不同:肝火旺者用龙胆草、白芍、黄芩和雪梨煮水喝;心火旺者吃莲子、百合汤;胃火旺者喝绿豆粥或用山栀子、知母、石斛煲廋肉水喝;肺火旺者用莲子、银耳泡软和冰糖、雪梨一起放在一个大碗里,加水蒸两小时后食用,可以清肺、祛痰;肾火旺者喝点淡盐水。
4、药物降火
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龙胆泻肝丸、三黄片、导赤丸、青果丸等清火中成药。对清火药的使用要慎重,绝不能见了清火药就吃,这种不管用,再吃那种,那样会吃出病来,务必遵照医生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不会损害身体。
中医教你巧吃降肝火
中医所谓的五脏是藏象的概念,藏象就是将人体的生命现象用「功能系统」来分类,与现代医学主要用「器官组织」划分大相径庭。其中,中医认为,肝的功能系统主要为负责人体疏通、生发、升散等作用;若以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上述作用则泛指消化系统的蠕动、分泌与吸收、水分的新陈代谢、血液的运行、女性的月事与贺尔蒙分泌稳定、以及情绪的控管等。
中医理论中,肝所负责掌管的人体作用和对应西医认为的器官,则和大脑的边缘系统、下视丘与脑下垂体,以及肝胆消化分泌则较为相关。简单来说,中医指称的肝这个脏腑涉及了现代医学的神经、精神、内分泌、消化、生殖、乃至于免疫等诸多系统的功能,其中又以自律神经与内分泌功能最为主。
肝火过旺的患者临床症状上,常会伴随有头痛、冒痘痘、肩膀僵硬、小便黄热、便秘等问题。
丹参粉吃了会上火吗 上火时要注意些什么
如:辛辣、油炸、油腻的食物应少吃,这类食物会导致体内虚火上炎,使上火症状更加严重,上火期间,饮食宜清淡。
如:苦瓜、豆芽、冬瓜、绿豆等,这类食物均有清热下火的功效,上火期间多食用清热下火的食物能都帮助缓解上火症状。
有一部分上火的原因是由于天气干燥,体内缺乏水分的原因造成,上火期间可以尽量多喝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轻上火症状。
生气暴躁的情绪也是导致上火的原因之一,如果情绪处于大起大落中,或者持续生气,就会导致体内肝火旺盛而引起上火,所以上火期间要注意稳定自身情绪,保持身心愉悦。
注意:如果上火症状比较严重,自身无法控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清热降火的药物。
中医教你去胃火
按摩治疗
有的人牙龈经常出血,尤其是每天早晨或者晚上刷牙的时候,这种情况很明显。
中医解释说,龈为肉之余,为阳明所主,上龈属足阳明胃,下龈属手阳明大肠,而牙龈出血,多是由于胃热引起。
胃热炽盛的话,它腐熟功能也会过于亢进,会过多消耗掉体内的津液,而导致燥热内结。胃火循经上炎,就出现牙龈肿痛或出血。
如果烧坏了我们胃的脉络,甚至会出现血上涌,而呕血的症状。
生活中,如果你是个爱吃辣、口味重,甚至有点儿“贪杯”的人,那么就要小心胃火咯。
一般这样的人多少有胃热。或者是积食、血淤、气滞也可能郁结化热、化火。
肝胆之火,横逆犯胃的话,也可能引起胃火。
症状要么表现为牙龈轻度红肿,要么就是刷牙时容易出血,颜色比较显眼,但是血量倒不多。
如果要选择穴位按摩的话,颊车穴和合谷穴对于这方面比较厉害。
都是主治口腔牙齿这一块,像牙周炎、口腔炎都有不错的效果,毕竟牙龈出血也算是牙周炎的一个症证。
对了,它们俩联手,尤其对于牙痛,效果显著。
颊车穴
顾名思义,那就是长在脸上的穴位,所以按摩起来灰常方便。
你只要拿出双手,同时用大拇指指腹按压在同侧的面部颊车穴上就可以了。
慢慢由轻到重按压大约1~2分钟即可。
如此反复多做几次,每天大约有按摩3~4次就可以缓解口腔等症状,它可以起到解痉止痛、活血消肿的作用。
我们把颊车穴比作一辆洒水车,它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胃经的气血物质一路运送到马路上去。
胃经干燥、有火,马路自然也就干燥,而气血物质为水湿气态物。
水湿浓度较大,胃火、胃热遇水,自然也就干燥不起来了。火灭了,牙齿也就会不出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