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作用和功效 刮痧的正确方法
刮痧的作用和功效 刮痧的正确方法
直接刮法: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后,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反复进行刮拭,直至皮下呈现痧痕位置。此法以受力重,见效快为特点,多用于体质比较强壮的患者。
间接刮法:先在患者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毛巾或棉布,覆盖在其刮拭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毛巾或棉布上进行刮拭,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呈现出斑点来;此法以受力轻,动作柔为特点,多用于小儿,年老,体弱,高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抽搐及某些皮肤病患者。
中医刮痧可治疗风寒感冒
取坐位,或俯卧位。将生姜、葱白各20克捣烂如泥,用纱布包裹,蘸热白酒先擦前额和太阳穴,再刮背部脊椎两侧,刮至皮肤潮红为度,最后在肘窝、腘窝推刮。生姜和葱白都有发汗解热的功效,可以明显提升刮痧的效果。如感冒伴有恶心,一般加刮胸部、腹部。刮痧后,微微出汗,效果较佳。
只要正确恰当的操作,就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首先,正确选用刮痧器具,尽量选取边缘钝而圆滑的器具,如牛角梳子背脊、瓷汤匙,刮痧板等,其厚度要适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伤皮肤;其次,刮痧方法要得当,刮痧板与皮肤成90度角,垂直下压,单方向刮,力道由轻渐重,就不会痛,每处约刮3—5分钟即可;最后一点,就是在刮痧时要涂抹润滑剂,一般常用食用植物油作为润滑剂,如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等,有时还可以用清水作为润滑剂,临床上也常常使用按摩乳。
四个提高刮痧疗效的方法
四个提高刮痧疗效的方法
要用专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
因为专用刮痧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形态设计的,适合人体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的刮拭,达到应有的刺激强度。刮痧乳的润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于皮肤的中药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提高疗效。
正确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补泻手法
体质强弱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发病时间长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区别。
选取刮拭部位要正确
哪疼刮哪是民间刮痧的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刮痧的效果才会显著。
充分利用刮痧的诊断作用和防病作用
坚持保健刮痧,未病先防,提前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
刮痧的九个禁忌
刮痧的九个禁忌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3、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4、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因为这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因为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7、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8、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四个提高刮痧疗效的方法
要用专用的刮痧板和刮痧乳、刮痧油
因为专用刮痧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形态设计的,适合人体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的刮拭,达到应有的刺激强度。刮痧乳的润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于皮肤的中药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提高疗效。
正确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补泻手法
体质强弱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发病时间长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区别。
选取刮拭部位要正确
哪疼刮哪是民间刮痧的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刮痧的效果才会显著。
充分利用刮痧的诊断作用和防病作用
坚持保健刮痧,未病先防,提前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
刮痧的作用
刮痧是中国古代流传到现在的养生方法之一,是经过历代人们研究出来的历史经验,从而总结得来的历史结论,是古代留给现在的养生瑰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刮痧养生的知识,下面看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刮痧前你需要先懂点经络
刮痧和针灸不一样,刮痧方便实行,操作简单,很多人在家里面就可以刮痧养生了。正确的刮痧手法可以治疗疾病,预防感冒,肩周炎、颈椎病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效果。刮痧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而且还可以治疗疾病。若果刮痧操作不当,会耽误病情。在使用刮痧养生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些刮痧的知识才好。
原理:刺激经络排出“痧毒”
在现代中医中,刮痧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刮痧板来刺激经络穴位,并打开毛孔,排除“痧毒”,达到疏经通络、排除淤积在体内的毒气的作用。
“刮痧”这一名词在中医典籍中最早出现是在元代,其历史之悠久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黄帝内经》中曾将针、砭、灸、药列为中医四大独立疗法。到了明代,刮痧疗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效果:能增强免疫力和消炎
正确的刮痧手法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养颜排毒的功能。现在的医学认为,刮痧可以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从而毛细血管得到扩张。刮痧的过程就是促进皮肤血管的扩张一直到脉细血管的破裂为止。刮痧本来就是一个消散血液凝聚块的过程,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杀菌消毒的作用。
操作:懂经络才能刮痧
与其他的中医外疗法一样,经络理论是刮痧疗法的基础。只有找准经络的位置、走向,以正确的方向刮痧,才能很好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临床上,将刮痧分为补刮和泻刮,以及平补平泻等多种刮法。一般来说,补刮可以提高机体和细胞的兴奋度;而泻刮能够抑制细胞和机体的活力;平补平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刮法。对于以上几种刮痧法,都有各自的适应症,而且手法、速度、方向都不同,如果没有选对方法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人担心不会刮痧,而影响疗效。专家指出,刮痧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样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技术不重要,但是您得知道怎么样刮才是正确的。你或许会问手法不会怎么办?这没关系,只要记住刮痧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经络刮这一点就够了。
刮痧的手法并不重要。手法用不好,顶多是不会出多少痧,另外就是有点痛,不会有其他什么问题。而手法好,顶多出痧比较多、不太痛而已。但要是您不懂经络,刮痧对您来讲就有副作用。比如有一种刮痧方法,我就觉得是很有副作用的。
刮痧不顺着经络方向刮,有副作用
有些人刮痧时,横着刮。就是刮到中间一条以后,马上往两边分着刮,结果全是横着的。但是看看经络图,横着是没有经络走向的,都是顺着膀胱经走的,只有这样刮才会很顺畅,这样刮出来的淤血才可以顺着膀胱经及时排出去。而横向给它分散以后,就没有排毒的通路可以出去,只是暂时出来,又被吸收进去了,根本没有循环。所以,刮痧一定要顺着经络刮。
刮痧手法:出不出痧不是取决于手劲
刮的时候要轻轻地刮,出不出痧不在于用多大的劲。大家一定要记住,痧不是您“刮”出来的,而是您体内的气血推出来的。如果您的气血不足,就是再使劲刮也不会出痧。如果刮得非常痛,身体就会产生抵触,往里收,紧绷着肌肉,这样较上劲,您的力量就完全是一种内耗了。
所以,刮痧一定要舒其所欲发,勿强开其所闭,痧想从这儿出来,您就顺势刮一下,被刮的人感到很轻松,还希望您再使点劲,这样才会非常舒服,就跟挠痒痒一样,这时多刮几下,痧就很容易出来了。
结语:通过上文小编写的中医刮痧的知识,经络贯穿身体的每一部分,刮痧与经络息息相关。刮痧几乎没有副作用,刮痧经络可以缓解人们的疲劳,治疗疾病等功能。若果你的小伙伴好不知道抓紧告诉他吧。
眼部刮痧流程及技巧
面部刮痧日渐盛行,并逐渐成为美容院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美容项目。面部刮痧虽然是一种比面部按摩更有效的排毒养颜方式,但它对于美容师的手法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刮痧工具选择方法和刮痧手法,才能保证面部刮痧的安全性和功效。今天就来学习一下眼部刮痧的操作手法。在学习手法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眼部刮痧的注意事项。
Point1:面部有炎症、过敏和痤疮的人不能做刮痧;
Point2:开始刮痧前要对刮痧工具进行详细检查,刮痧过程中手法要轻柔;
Point3:刮痧前必须要在顾客面部涂抹眼部按摩霜和美容油等,刮痧时碰到阻碍,要及时补充按摩霜,不能用蛮力硬刮;
Point4:刮痧后不能出现血丝及淤青,但稍许的泛红现象属于正常。
在了解了基本注意事项后,我们开始学习具体的操作手法:
Step1:检查工具
先对刮痧中需要使用的刮痧板和各种按摩油进行检查,确保刮痧板边缘平滑圆润,没有裂纹。
Step2:涂抹按摩油
在正式开始前,将眼部按摩霜和按摩油涂抹在顾客眼周范围内,并用手进行适当的按摩,让顾客眼睛周围的穴道得到适当的放松,并打通眼部穴位,为刮痧做准备。
Step3:按穴位进行刮痧
眼部刮痧主要采用平刮手法,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先从眉毛开始,将眉毛分成四到五段,用轻柔的力度来回刮动,并重复该步骤。接着刮上眼皮部分,按照从眼头到眼尾,再到太阳穴的方向重复刮动。在眼部下方,也按照同样的方法,从眼头刮至眼尾,然后向斜上方刮到太阳穴附近。
Step4:按摩放松
刮痧完成后,我们要用手指按摩顾客眼周的穴位,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
刮痧有六大误区
误区一: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1.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2.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3.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4.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5.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6.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7.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刮痧前你需要先懂点经络
刮痧前你需要先懂点经络
刮痧和针灸不一样,刮痧方便实行,操作简单,很多人在家里面就可以刮痧养生了。正确的刮痧手法可以治疗疾病,预防感冒,肩周炎、颈椎病等症状都有一定的效果。刮痧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而且还可以治疗疾病。若果刮痧操作不当,会耽误病情。在使用刮痧养生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些刮痧的知识才好。
作用:刺激经络排出“痧毒”
在现代中医中,刮痧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刮痧板来刺激经络穴位,并打开毛孔,排除“痧毒”,达到疏经通络、排除淤积在体内的毒气的作用。
“刮痧”这一名词在中医典籍中最早出现是在元代,其历史之悠久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黄帝内经》中曾将针、砭、灸、药列为中医四大独立疗法。到了明代,刮痧疗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效果:能增强免疫力和消炎
正确的刮痧手法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养颜排毒的功能。现在的医学认为,刮痧可以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从而毛细血管得到扩张。刮痧的过程就是促进皮肤血管的扩张一直到脉细血管的破裂为止。刮痧本来就是一个消散血液凝聚块的过程,可以增强免疫力和杀菌消毒的作用。
操作:懂经络才能刮痧
与其他的中医外疗法一样,经络理论是刮痧疗法的基础。只有找准经络的位置、走向,以正确的方向刮痧,才能很好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临床上,将刮痧分为补刮和泻刮,以及平补平泻等多种刮法。一般来说,补刮可以提高机体和细胞的兴奋度;而泻刮能够抑制细胞和机体的活力;平补平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刮法。对于以上几种刮痧法,都有各自的适应症,而且手法、速度、方向都不同,如果没有选对方法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有些人担心不会刮痧,而影响疗效。专家指出,刮痧其实很简单,并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样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技术不重要,但是您得知道怎么样刮才是正确的。你或许会问手法不会怎么办?这没关系,只要记住刮痧的时候一定要顺着经络刮这一点就够了。
刮痧的手法并不重要。手法用不好,顶多是不会出多少痧,另外就是有点痛,不会有其他什么问题。而手法好,顶多出痧比较多、不太痛而已。但要是您不懂经络,刮痧对您来讲就有副作用。比如有一种刮痧方法,我就觉得是很有副作用的。
刮痧不顺着经络方向刮,有副作用
有些人刮痧时,横着刮。就是刮到中间一条以后,马上往两边分着刮,结果全是横着的。但是看看经络图,横着是没有经络走向的,都是顺着膀胱经走的,只有这样刮才会很顺畅,这样刮出来的淤血才可以顺着膀胱经及时排出去。而横向给它分散以后,就没有排毒的通路可以出去,只是暂时出来,又被吸收进去了,根本没有循环。所以,刮痧一定要顺着经络刮。
刮痧手法:出不出痧不是取决于手劲
刮的时候要轻轻地刮,出不出痧不在于用多大的劲。大家一定要记住,痧不是您“刮”出来的,而是您体内的气血推出来的。如果您的气血不足,就是再使劲刮也不会出痧。如果刮得非常痛,身体就会产生抵触,往里收,紧绷着肌肉,这样较上劲,您的力量就完全是一种内耗了。
所以,刮痧一定要舒其所欲发,勿强开其所闭,痧想从这儿出来,您就顺势刮一下,被刮的人感到很轻松,还希望您再使点劲,这样才会非常舒服,就跟挠痒痒一样,这时多刮几下,痧就很容易出来了。
刮痧可治风寒性感冒
中医指出,刮痧可治风寒性感冒,尤其是轻度和初期的风寒感冒,刮痧效果非常明显。具体的刮痧技巧方法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取坐位,或俯卧位。将生姜、葱白各20克捣烂如泥,用纱布包裹,蘸热白酒先擦前额和太阳穴,再刮背部脊椎两侧,刮至皮肤潮红为度,最后在肘窝、腘窝推刮。生姜和葱白都有发汗解热的功效,可以明显提升刮痧的效果。如感冒伴有恶心,一般加刮胸部、腹部。刮痧后,微微出汗,效果较佳。
首先,正确选用刮痧器具,尽量选取边缘钝而圆滑的器具,如牛角梳子背脊、瓷汤匙,刮痧板等,其厚度要适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伤皮肤;其次,刮痧方法要得当,刮痧板与皮肤成90度角,垂直下压,单方向刮,力道由轻渐重,就不会痛,每处约刮3—5分钟即可;最后一点,就是在刮痧时要涂抹润滑剂,一般常用食用植物油作为润滑剂,如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等,有时还可以用清水作为润滑剂,临床上也常常使用按摩乳。
知道了刮痧可治风寒性感冒,只要正确恰当的操作,就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
刮痧保健的误区
误区一、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①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②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③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④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⑤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⑥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⑦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刮痧后很累是怎么回事
刮痧、按摩,其实是一种被动的运动,当刮痧板、罐子、按摩师的手,作用于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他的气血就会从身体的其他的部位向这里集中,同时,由于患者的身体较弱,身体无法快速生成新的气血补充,这就使得原本供应脏器的气血量一时减少,人就会感觉到累和乏了。
因为专用刮痧板的形状是根据人体的解剖形态设计的,适合人体经络穴位和全息穴区的刮拭,达到应有的刺激强度。刮痧乳的润滑性好,加之其中含有益于皮肤的中药成分,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感染,提高疗效。
正确掌握刮痧的方法和补泻手法。体质强弱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发病时间长短不同,刮拭手法要有区别。选取刮拭部位要正确,哪疼刮哪是民间刮痧的方法,只有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相应的经络穴位,刮痧的效果才会显著。充分利用刮痧的诊断作用和防病作用,坚持保健刮痧,未病先防,提前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
刮痧疗法对疼痛性疾病,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防病保健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很好的疗效。对于严重的脏腑功能失调、骨关节明显变形等病症刮痧起辅助治疗作用。可以按照刮痧教材中各种病症的提示部位去刮拭,前提是明确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刮拭效果不明显时,要请医生诊断清楚,再刮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