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大小便失禁的家庭护理
艾滋病患者大小便失禁的家庭护理
1、使用吸水垫应及时更换,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引发皮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2、鼓励病人自我护理,如在床旁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专用便器(小巧、便利)。
3、如果病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地排泄大小便,家人可通过观察病人的二便规律,有目的、有准备地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尿、便的次数。
4、若效果不好,女性可在床上(对不穿内裤者)或内裤中的会阴部放置吸水垫子,材料可选用海绵类吸水力强、的物品,外用纯棉布包裹,以吸附尿液。男性可谨慎地用塑料饮水瓶套在阴茎上。
5、使用凡士林保护皮肤。
大小便失禁的日常护理
护理用品
⑴一次性尿垫是较早用于肛门失禁病人的护理用品。它可缩小潮湿污染的范围,降低皮肤的受损程度,但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⑵肛门失禁病人采用丹碧丝肛门塞入,其优点:①感觉舒适无异味;②卫生方便容易操作;③任意体位不会滑脱。缺点是:排气不畅,费用较高;
⑶用22号粗肛管插入乙状结肠中部18~22cm,肛门周围不固定,另一端装上塑料袋,根据排便的量随时更换塑料袋;
⑷用聚氨基甲酸酯海绵制成的肛门控制塞,将其留置于肛直肠交界处,遇水膨胀后可截留住粪便。
⑸用一次性气囊导管插入直肠15~20cm,使管头端的气囊达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即可有效地阻止粪便流入直肠,且此处无便意感受器不易引起排便动作,有利于导管的固定。但粪便的引流缺少动力,易滞留于结肠内;
⑹用自制气囊肛管护理肛门失禁病人。
皮肤护理
做好皮肤护理对肛门失禁及卧床病人是极其重要的,最具有预防性的措施仍集中在减轻压力、更换体位、加强营养、注意卫生预防感染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地对肛门失禁的护理。肛门失禁病人的床应垫塑料布及布单,再用旧布等将病人臀部兜住,或用硬纸壳做成簸箕式样,里边垫上废纸放在臀下,使后取出倒掉,以节省布类和清洗的麻烦。最好是掌握病人排便规律,按时接便盆排便。便后用温水肥皂洗净会阴及肛门周围,发现臀部有发红现象时,可涂以凡士林油、四环素药膏或氧化锌软膏等,夏天可补些爽身粉
心理护理
对老年人、危重病人的大便失禁处理不是一个简单的卫生方面的考虑,当他们经历了直肠功能丧失后,经常有难以启齿、意志消沉、孤僻、害怕被发现的灰色心理,如不及时防治,则会使他们精神颓废,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退化。对于老年人,护士应通过充分认识大便失禁的有关问题,有能力帮助这些病人,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给他们精神上的理解,同时及时处置肛门失禁的困窘,鼓励他们回到社会 ,可穿收腹裤或紧身衣裤,以增加肛门的节制能力,从而增加病人的生活信心,帮他们度过难关。对于患儿,护士应协助家长做好生活护理,帮助勤换衣裤、清洗会阴部;对年长儿要态度和蔼,耐心讲解病情,取得合作。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向家长讲解疾病的发生、病因、需何种手术治疗,手术前、手术后需注意的问题,详细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术后护理措施,耐心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让家长理解我们的工作,了解病儿的病情动态变化,减轻家长术前紧张,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饮食护理
改善饮食结构,出院后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利于排便通畅。增加膳食中食物纤维的含量,平均每日供应6.8g。食物纤维不会被机体吸收,但可增加粪便的体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加强排便的规律性,有效地改善肛门失禁状况。
目前,我国对肛门失禁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尚未见详细报道,但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其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调查和防治工作。
大小便失禁可根据病因
大小便失禁可根据病因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1、压力型失禁
4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有五分之一都有过这种类型失禁的经历,这是由于腹部的压力增加,膀胱括约肌和盆骨不能保持膀胱的紧密性。压力型失禁通常会发生在人大笑、咳嗽、打喷嚏或者运动的时候。
2、膀胱过敏
如果膀胱肌肉出现不受控的痉挛,膀胱会突然要抽空从而会引起失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膀胱过敏。
3、严重便秘
由于粪便堵塞肠道,所以当通便药物经过堵塞的位置时,就会引起失禁性腹泻。
4、感染
肾脏或者尿道感染都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控制能力。
5、神经组织损伤
由于神经系统受损也可以引起大小便失禁,例如脊髓受损或一些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6、疾病
疾病不但使人体功能受损而且还会增加失禁的风险。直肠或者肛门肿瘤都会引起大便失禁。
如何应付大小便失禁?
1、皮肤护理
做好皮肤护理对肛门失禁及卧床病人是极其重要的,最具有预防性的措施仍集中在减轻压力、更换体位、加强营养、注意卫生预防感染的方面的护理。对大小便失禁者,还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经常用温水擦洗会阴部、肛门周围及大腿内侧皮肤,可撒布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燥。要保持床单和衣服干燥、清洁平整而无褶皱,随湿随换,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避免排泄物刺激引起的合并症。若肛门周围发红,则涂以氧化锌软搞,以使收敛,并用软纸或洁净的旧布把双侧臀部隔开,避免相互摩擦,加剧创面的破裂。
2、心理护理
对老年人的大便失禁处理不是一个简单的卫生方面的考虑,当他们经理了直肠功能丧失后,经常有难以启齿、意志消沉、孤僻害怕被发现的灰色心理,这种心理会使他们精神颓废,社会适应力进一步退化。因此,在处理老年人大小便失禁问题时,要尽量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情况,避免让老年人产生不良的心理负担。
除了以上内容,下面小编继续为您介绍如何应付大小便失禁。
3、饮食护理
老年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是要改善老年人的饮食结构,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以纤维素多的食物为主,以利于老年人的通便顺畅。
1)增加膳食纤维
食物纤维不会被人体吸收,增加膳食中的食物纤维,可以增加粪便的体积,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老年人恢复肠道功能,加强排便的规律性,有效改善肛门失禁的情况。
2)摄取足够水份
每天饮用6-8杯水(大约2公升)或其他饮料,维持一定的排尿量,以加强泌尿道的天然抵御功能,有助预防尿道感染。此外,减少喝酒、咖啡、浓茶及汽水等利尿饮品,亦有助改善小便失禁的情况。身体水分充足也有利于预防便秘,防治大便失禁。
4、盘骨底肌肉训练
透过运动令盘骨底肌肉加强收缩和控制力,防止小便流出,可改善失禁情况。
5、保持适当体重
过胖会增加腹部压力,因此保持适当体重,有助预防压力性失禁。
6、养成良好排尿习惯
有小便失禁的患者可每隔2-3小时排尿,来训练控制膀胱的能力,及提高患者对排尿的知觉。每次小便时应尽量排空膀胱的尿液。
7、进行肛门括约肌锻炼
让老年人有意识的进行收缩肛门(提肛),每天提肛500次左右,每次坚持数秒钟,这样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8、清除粪块嵌塞
对粪便嵌顿者须及时清除,单纯洗肠不能奏效者应戴手套用手将直肠内干粗的粪块分割后再灌肠排出。清除粪块嵌塞的目的不仅是缓解嵌塞,更主要的是防止复发,不能完全清除结肠内的粪块是复发的最常见的原因。
老人大小便失禁护理注意事项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
2、肛门失禁的人的床应垫塑料布及布单,再用旧布等将病人臀部兜住,或用硬纸壳做成簸箕式样,里边垫上废纸放在臀下,使后取出倒掉,以节省布类和清洗的麻烦。
3、最好掌握老人排便规律,按时接便盆排便。
4、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一但发现有粪便污染,用柔软卫生纸擦净后再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用毛巾擦干,并涂油膏于肛门周围皮肤,防止发生皮疹或压疮。
5、便后用温水肥皂洗净会阴及肛门周围,发现臀部有发红现象时,可涂以凡士林油、四环素药膏或氧化锌软膏等,夏天可补些爽身粉。
6、在可能情况下,与医生协商每日定时为老人使用导泻剂或灌肠,以帮助建立排便反射。
了解了如何应付大小便失禁,小编提醒您,老年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是,子女应该小心护理,爱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区别 临床表现不同
脑血栓:脑血栓的病情相对比较轻,神志一般比较清楚,大多数患者没有小便失禁的症状发生。
脑出血:脑出血的病情大多比较严重,部分患者大小便失禁、昏迷等症状的发生,更严重的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艾滋病的危害有哪些
个人:艾滋病的最大受害者肯定是艾滋病患者本人,因为一旦感染艾滋病,前期无法察觉,到了发病期患者的健康状况会急速恶化,患者将会受到疾病的折磨,同时也命不久矣。患上艾滋病之后,患者将终日处于恐惧之中,而且还会受到社会的歧视,甚至众叛亲离。
家庭:艾滋病不仅对个人有危害,对其家庭更是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由于艾滋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使患者无法获得经济来源,很多艾滋病患者的家庭分崩离析。很多艾滋病人的子女都无人照顾,父母也无人赡养。
社会: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往往处于青年或壮年,这些人本来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却因为患上艾滋病而长期卧床,无法投入劳动,这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而社会上普遍对艾滋病人有歧视心态,不利于社会安定,也损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艾滋病的护理
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歧视,因此常常出现情绪异常,甚至自杀倾向。这就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注意倾听患者诉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家庭护理:艾滋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传染病,家属应了解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如何防治等基本信息,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注意自我防护,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
饮食及生活注意:每日摄取足够的能量,需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好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尤其不进食生冷肉食。对于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者应保持足够水分摄入,多进食液体食物。
戒烟酒。适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得了艾滋病要怎么进行生活保健
家庭护理:
艾滋病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的传染性病,患者的家属应该充分的了解有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以及如何去防治等基本的信息,同时也要给患者精神上一定的支持,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自我防护,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
心理护理:
艾滋病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歧视,因此常常出现情绪异常,甚至自杀倾向。这就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注意倾听患者诉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饮食及生活注意:
每日摄取足够的能量,需肉、蛋、奶等高能量、高蛋白、好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尤其不进食生冷肉食。对于腹泻及消化不良的患者应保持足够水分摄入,多进食液体食物。戒烟酒。适当锻炼。保持良好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自我防护工作:
除注意HIV的消毒隔离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并发症的不同病原,作好呼吸道、体液及接触隔离。要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带好手套、口罩或防护眼镜、穿好隔离衣,做好自我防护。另外,针对艾滋病患者出现的不同临床症状,如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进行不同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除HIV外,还包括并发症的护理。除注意HIV的消毒隔离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并发症的不同病原,作好呼吸道、体液及接触隔离。
要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时,应带好手套、口罩或防护眼镜、穿好隔离衣,做好自我防护。
另外,针对艾滋病患者出现的不同临床症状,如发热、腹泻、皮肤疾病、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等进行不同护理。
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和歧视,因此常常出现情绪异常,甚至自杀倾向。这就需要加强心理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注意倾听患者诉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家庭护理:艾滋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传染病,家属应了解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如何防治等基本信息,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同时注意自我防护,防止HIV的进一步传播。
艾滋病感染者应该怎么护理
家庭护理
1. 不要与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发生性接触。夫妻间性生活应该使用避免套。
2. 被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3. 手上有创伤、皮肤病(包括温疹、皮炎等)时,最好不要去照顾患者或感染者。如确有必要接触沾有他们的他们的分泌物、排泄物等的物品时要戴橡皮手套,发生直接接触时应及时消毒被污染部位。
4. 患者或感染者的衣物勿与家人衣物相混,应分开洗涤。有血液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应先消毒,再洗涤。
5. 与患者和感染者有性接触者应定期到医院作临床和血清学检查。
6. 患者、感染者出现精神失常,不能保持环境卫生、拒绝与家人合作时,应送医院治疗。
建议您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自立(即使是在已经出现艾滋病症状的时期),例如,可以帮助家里做一些家务,这样可以融洽自己与家人的关系,还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调节情绪,有利自身健康。
艾滋病虽然在目前不能治愈,但药物能很有效地控制病情。目前的药价很高。但经各方努力,药价会降下来的。而且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有较长时间才可能发病,一般要7~15年。因此,尽管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仍能生活很多年,所以自己有理由安排好生活,好好地活下去。
脑梗病人的护理
1、当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可以让患者平卧,头高在30度左右,不管用什么方法要把患者及时的送往附近的市级医院,以免小医院没有良好的设备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再上车后患者出现呕吐的现象,可以将头转向一边,以免呕吐的饿食物吸入肺部。
2、临床上脑梗塞患者都合并法有糖尿病或者是肥胖症,但是如果发生脑梗塞就会出现半身不遂的症状,因此,患者如果长时间卧床,就会出现褥疮或者是皮肤溃烂,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患者要用温水定时的擦拭身体。患者如果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还要及时的勤换尿布,然后再用温水洗干净,并擦上爽身粉。
3、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但是一定要禁止有过大的精神刺激或者是严重的外。
4、患者如果出现吞噬困难的症状,应在医生的配合下给脑梗塞患者吃些米汤、牛奶以及蔬菜汁等半流质的食物。
5、脑梗塞的护理之家庭护理还包括,脑梗塞患者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及时的报告医务人员,以免病情严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
艾滋病该怎么护理
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伴随着HIV感染和艾滋患者的增加,将会有愈来愈多的病人在家中护理,这样既可以减少因住院带来的经济负担,又可减弱和亲人的分离感。家属要晓得怎样保护患者,如:
1.谢绝息有感冒等传染病的亲友探访患者。
2.各类注射要采取无菌技术与一次性注射器。
3.接触患者前后要用肥皂洗手,必要的时候戴手套。
4.各类食物要洗干净,肉类要新鲜、煮透。
5.注意患者的营养情况,给予合理、平衡的饮食。
6.活动受限和卧床的患者要注意保护肌肉和关节的作用,注意被动锻炼,勤翻身,按摩受压位置,保持皮肤卫生等。
家庭成员亦要把握本身防护的知识和方式,特别是直接参与护理患者的人要注意:
1.保护自己皮肤完整,在皮肤有破损或者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大小便时要戴手套或者用不透水的胶布包好。
2.不共用尖锐工具,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理发工具等生活用品。
3.患者的血液、体液、大小便污染过的衣物、被服等应用温水加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
4.被患者污染的用物不要随便丢弃.整理,要按指导分别消毒或者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