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风寒感冒中药方剂 荆芥解表散风

风寒感冒中药方剂 荆芥解表散风

荆芥药性辛,微温,归肺,经。

功效主治:解表散风-外感表证;透疹-风疹瘙痒,麻疹不透;消疮-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止血-吐衄下血。

用法:煎服5-10g,不宜久煎。

荆芥轻透力强,微温不燥,药性和缓,表寒表热而用之,且能消散疮疡。

风寒感冒吃什么中药

麻黄:发汗解表-风寒感冒;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散寒通滞-风寒痹症,阴疽,痰核。

桂枝:发汗解肌-风寒感冒;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症;助阳化气-心悸,痰饮,蓄水症。

紫苏叶:解表散寒-风寒表证;行气和胃-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妊娠呕吐。

荆芥:解表散风-外感表证;透疹-风疹瘙痒,麻疹不透;消疮-疮疡初起兼有表证;止血-吐衄下血。

风寒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感冒流鼻涕眼泪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治感冒的偏方有哪些

偏方一

用料:生姜 10 克,葱白 15 克,白萝卜 150 克,红糖 20 克。

制法:水煎服,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偏方二

用料:紫苏叶 10 克,生姜 10 克,陈皮 12 克,红糖 20 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散风、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偏方三

用料:荆芥 10 克,紫苏叶 10 克,生姜 15 克,红糖 20 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风、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偏方四

用料:金银花 15 克,竹叶 9 克。桑叶 6 克,甘蔗 100 克,白糖 20 克,白萝卜 120 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偏方五

用法:桑叶 6 克,白菊花 10 克,竹叶 10 克,薄荷 6 克,淡豆豉 10 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散风清热。主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

偏方六

用料:紫苏叶 6 克,荆芥 10 克,山楂 10 克,冰糖 20 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风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如何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0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02治疗方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03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04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可见: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05治疗方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中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06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表现为流清鼻涕,痰多且浠.威泠.风热感冒表现为口干喉澡.鼻塞.心闷.这是中医对感冒的认识,风寒感冒主张用祛寒解表之类的药物,风热感冒,主张用清凉解表退热之类的药物.而西医认为,以查清感冒的病原物是病毒还是病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区别它们的性质.视其是否用抗菌素或抗干扰等.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 克,每日一剂。

治疗感冒的小药方

风寒感冒

患风寒型感冒的人除了有鼻塞、打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伴有怕冷、头痛、发困、流清水鼻涕等症状,这时候,吃一些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作用的中药最管用了。

方药可用荆芥、防风各15克煎水服用,早晚各一次。

荆芥具有解表散风的作用,而防风具有发汗散邪的作用。并且,这两味中药都是味辛性温,煎成水喝也不会因為太苦而不被大家所接受。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风寒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与受寒有狠大关係。因此,早晚服药后半小时,再喝些热粥或热汤效果会更好。

风热感冒

风热型感冒的人除了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痰黄、舌苔黄厚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為原则。而金银花和连翘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治疗风热感冒效果不错。

可用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这两味药用水煎好后即可饮用。

风热感冒要比风寒感冒难受多了,而且还不分季节。夏天的感冒多半属於风热感冒。

以上这两个药方都狠简单便宜,治病狠管用。一般情况下,一次抓两服,每服泡上半小时,然后加200毫升水,煎15分鐘,药汁大概就剩下一半了。每天早晚各一剂,一般喝上两天就可见效了。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好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寒感冒加风热感冒怎么办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因为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病,基本上都是在冬春季常见,主要是由于天气的原因,但是患病之后,有些人吃药没什么效果,但是有些人吃药很快就好,和体质虽有也有关系,但是还是要选对药,所以大家还是很有必要去医院检查一下的。

热感寒感区别怎么治疗呢

风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风寒感冒的治疗:

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很多时属于阳明经症。

通常情况是这样的,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然后出现感冒症状,这就是风热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热邪,首先犯肺)。为什么便秘会引致感冒?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啦。同样反过来,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治疗中老年人发烧偏方

民间治疗发烧的偏方:

发烧偏方一

用料:金银花15克,竹叶9克。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发烧偏方二

用法:桑叶6克,白菊花1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散风清热。主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

发烧偏方三

用效:紫苏叶6克,荆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风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发烧偏方四

用料: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发烧偏方五

用料:紫苏叶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散风、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发烧偏方六

用料:荆芥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风、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什么是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风寒感冒的症状

1、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3、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

4、舌无苔或薄白苔。

5、如果你会把脉,你应该可以测到脉像是浮紧,浮脉的意思是阳气在表,轻取即得。

风寒感冒的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提示: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对对症也会外邪内进引致便秘或拉肚子,其实风寒感冒后拉肚子,在中医属于变症,属于病由外入里,大家不要随便使用止泻药。

相关推荐

孕妇患上寒感冒的症状是怎样的

孕妇患上寒感冒的症状是怎样的?孕妇怀孕以后体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气候变冷,就容易患上寒感冒。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寒感冒的症状,孕妇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危害。以下这些就是孕妇患寒感冒的症状,一定要注意了。 孕妇寒感冒的症状: 寒感冒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1、后脑强痛,就是后脑袋疼,连带脖子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3、鼻涕是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寒感冒热感冒的区别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寒感冒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流黄涕为火,流清涕为寒,有曰:寒极生火,贵公子,有可能为寒感冒,并发病菌侵入呼吸道请速去就医。 寒感冒表现为流清鼻涕,痰多且浠微泠,热感冒表现为口干喉澡,鼻塞、心闷、这是中医对感冒的认识,寒感冒主张用祛寒解表之类的药物,热感冒,主张用清凉解表退热之类的药物。而西医认为,以查清感冒的病原物是病毒还是病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区别它们的性质。视其是否用抗菌素或抗干扰等。 寒感冒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

寒感冒热感冒的区别

寒感冒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寒。患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热感冒是热之邪犯表

荆芥有什么功效

中医认为,荆芥的性味辛、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透疹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寒感冒导致的恶寒、发热、出汗不多,感觉头紧、痛、发烧等症状,同时对热毒郁于肌表当中所引起的皮肤病也具有缓解作用。 从食用价值来看,荆芥有强烈香气,且富含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成分,其鲜嫩茎叶可供作蔬菜食用,同时其中的芳香油物质还可以达到驱虫灭菌的功效。

中成药感冒药都有哪些 寒感冒用中成药

该药由紫苏叶,葛根,前胡,枳壳,木香,陈皮,茯苓,法半夏,党参,甘草,生姜组成。 方中紫苏叶,葛根,前胡能发散寒,宣通肺气;配木香,枳壳疏通气滞,宽敞胸膈;陈皮,茯苓,法半夏利气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桔梗,甘草祛痰止咳,清利咽膈;生姜可助苏叶和葛根散寒解表,又可协助茯苓和半夏化痰;党参重在补中益气,防止因出汗出多耗伤气阴,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所以参苏理肺丸具有益气姑表,化痰理气的功效,适宜于素日身体虚弱或久病体弱而患寒感冒者。 服法用量: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该药由紫苏叶,葛根,麻黄,前胡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散

对于寒邪入侵所导致的寒感冒,用石胡荽可以起到一定的发散寒的效果,石胡荽是温性的,对于寒感冒能有一定的解表散寒效果,但是由于其发散功效较弱,单独使用的话作用不大,不是寒感冒的首选药。

吃完感冒药来碗热粥

霜降过后,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骤降,新一轮的感冒高峰又要到来。 中医认为,感冒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邪,关于治法,《内经》概括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此总的方法都是以发汗为主。如寒感冒者发表兼散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热感冒者发表兼清热,可选用银翘散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中医有丰富的治法,但要取得好的疗效,少不了重要的一味“佐药”———热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伤寒论》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在谈到桂枝汤的服法时,特别强调“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还要盖被子待一会儿,达到全身微微出汗的程度。

发烧消炎药有哪些呢

偏方一 用料:金银花15克,竹叶9克。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偏方二 用法:桑叶6克,白菊花1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制法:水煎服。 功效:散清热。主治热感冒、发烧头痛。 偏方三 用效:紫苏叶6克,荆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两次。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偏方四 用料:生姜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 制法:水煎服,

寒感冒热感冒的区别

寒感冒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寒。患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热感冒是热之邪犯表、

寒感冒热感冒的区别 治疗方法的区别

寒感冒的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苏叶等解表散寒药;而热感冒治法常以辛凉解表为主,多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可以辛凉解表的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