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痧疗法的具体操作
拍痧疗法的具体操作
我们的身体有排污口,但这里也是毒素淤积的地方,就是人们所说的“窝”了,那窝在那里了,拍打它又能去除什么毒素了?请看看下面段话:
1.去心火:淋巴排毒之腋窝。一说起腋窝,可能很多朋友第一会想起狐臭,相信你也曾有过在公共场合遭遇这种使人不愉快味道的经历,人们常用窒息来形容那种感受。这种让你如此难受的气味就是腋窝这口排污井所散发出来的,腋窝的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郁毒素,应常常去按揉,以疏通这口井。
2.去肺火:排心淤之肘窝。肘窝是一个经络密集的部位,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心经三条经络通过,所以这个部位可以排出心肺的火气和毒素。如果当你近期出现咽喉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等问题,都属于心肺、火毒、庸盛的表现,可以用我们前面讲过的朱砂掌的方法,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每一到二周一次,可保这口排污井的通畅,排除心肺毒素。
3.去湿毒,排淤热之膝窝。膝窝又称腘窝,在窝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排毒出现问题,湿毒废气排不顺畅,就会导致体内湿淤化热,热郁化毒,毒郁成瘤等病理问题,同时侵入体内的风寒、湿等外邪淤在这里排不出去,也是导致关节炎的主要原因,可见这个排污口的重要性,平时一定要常清理,不使它堵塞,方能保持排毒顺畅,身心常安。方法是朱砂掌连续用力拍打5 —10分钟至瘀斑痧点等病理反应物显出,每一至二周拍打一次,则身体会以自我排毒机制来消灭这些毒素垃圾。
拍痧疗法为什能治病
1.拍打为什能治病?
通过拍打将体内代谢产物“痧”这种毒废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同时这种过程又增强了人体的“自我免疫”。因此医学专家们进一步发掘这种保健养身法,将其与经络学针炙学进一步结合起来保健养身。
拍皮肤就能治病。为什么?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界限,皮肤具有呼吸功能。防御功能,分泌功能,排泄废物功能。皮肤被拍打刺激后。汗孔开泄,毛细血管扩张,加强血液循环,可以活化细胞。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加快废物排泄,排毒解毒。经络学说认为皮肤与经络、四肢、五脏、六腑、九窍均有密切关联。拍打皮肤产生刺激后,皮肤局部的良性改变会使人整个机体发生良性反应,增强免疫加强自我修复功能,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
拍打到底疼不疼?
一般情况下,会有一点微痛,有的人拍的非常红,但感觉不痛。还非常舒服,而有的轻轻的拍拭即感疼痛,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紧张,二是经络不通,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什么是拍打?
拍出的痧的颜色呈紫暗为出痧,用同等力拍健康组织不会出痧。拍有病或潜伏疾病的组织或穴区会出现痧斑。根据出痧的部位可以判断出相应经络脏腑发生的疾病或潜伏的病症。基本原则为:有病就出痧,无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轻痧就轻。
拍痧疗法八虚部位拍痧
八虚("八"是指人体的八个关节,即两肘、两腋,两髀、两腘),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五脏有病又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缓解和治疗的作用。拍打八虚就是通过经筋来调整人的气血,融养生保健治病于一体。通过拍打将体内代谢产物“痧”这种毒废物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排出体外,达到保健养身的目的,同时这种过程又增强了人体的“自我免疫”。
一、拍两肘窝——拍散心肺邪气病气
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古人认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
肘窝部分实际上还藏着两个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尺泽穴有清宣肺气、泻火降逆的作用,对口腔异味、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腹胀、口干,以及咳嗽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曲泽穴有降逆、镇惊、泄热、宁心的作用,对中暑、平时有心慌气短的症状,以及心肌炎、急性胃肠炎、身热、心烦、呕吐等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通过拍打肘窝,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一举两得。
二、拍两腋——---治疗肝病、心脏病
肺经出了毛病,比如肺气被壅滞的话,会出现烦心胸满的现象,这属于阳邪,就是上壅而不降的象。
心包经位于下腋三寸处,如果这里出现腋窝肿胀就是心包经出了问题。
腋下还走胆经,胆经出现毛病以后,有的人会出现严重心脏病的感觉,叫心胁痛不能转侧,就是连睡觉转个身都很难做到。这种病一般还伴有口苦,且喜欢长吁短叹。如果腋下长了一堆东西,也是胆经被郁、生发不起来的象。
心经会造成整个手臂的麻痹,手臂冰凉,活动不便,同时感觉咽喉特别干燥,想喝水。手臂前缘走的经脉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是肺经、心包经和心经。手臂前缘的上部由肺经所主,一直通到大拇指,达少商穴。中线走的是心包经,通到中指。下线走的是心经,通到小拇指。所以在人的五指当中,大指走的是肺经,中指走的是心包经,小指的里侧走的是心经。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有掌中热的毛病,这一般是跟肺经、心包经或者心经有关。
肝有邪聚于两腋,使心经受损,平时所说的气急攻心,实际就是干活滞留于两腋阻滞了心经气血运行,人就会导致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严重的危机自己的生命,生气不但是伤肝还伤心。
三、拍两髀(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治疗一切妇科病。
拍两髀胖人能拍瘦,瘦人能拍胖
拍打两髀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两穴,气冲--冲门,气冲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在人体腹股沟外侧,有治疗奔溃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的时候不需要找穴位,就可以刺激到这两个穴位的。拍打两髀不仅能健脾胃,还能治疗男科和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
拍打两髀时,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气冲穴、冲门穴。
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儿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有治疗崩漏、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两髀时,不需要特别寻找穴位,只要拍打两髀就能刺激到这两个穴位。
拍打两髀不仅有健脾的作用,还能治疗男科病、女科病,效果也非常好。
拍打两髀的具体方法就是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腹股沟,逐渐加力,直至两髀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两到三次,每次3~5分钟。
四、拍两腘——治疗一切腰腿痛
肾有邪---留于两腘每天坚持5分钟,不但能治疗腰背疼及坐骨神经痛,同时还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拍痧:五指并拢成勺状,在肌肉丰满或关节部位适度有力扣拍,使深层不易刮出的毒素排出来。
经络拍打疗法:一种传统的绿色疗法,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拍打疗法临床适应范围十分广泛,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保健的方法,许多疾病都可以应用,甚至有很多医学上难以治疗的疾病,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种疗法具有简单、携带方便、操作容易,行之有效的特点。即可免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又可节省医药费,所以流传既久又广。疗法疗效神奇,但并不神秘,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方法。它集针炙、按摩、放血疗法为一体,而且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有效,故此极易普及,使之造福于全民。
拍痧疗法常见的病理反应
1-痒:病气外溢的表现 ,微循环畅通的现象。
2-凉:寒凉湿气在排出。
3-烦闷:过去郁结的情绪被激发。
4-嚎哭:情绪宣泄、释放压力,不必压制,尽情释放,释放后会感觉从没有过的舒畅。(冲击过程中允许大喊大叫或者嚎 啕大哭、放声大骂,这种情绪的释放有助于疗病。)
5-抽筋:经络不通,存在寒湿,身体内的寒湿在顺着经络下行时,也会引起腿部抽筋。
6-排气、打嗝、呕吐、拉肚:身体排出浊气、宿食、肠胃排毒。
7-紫痧:瘀毒、寒湿排出体表。
8-出汗:拍打后身体出现大量出汗,属于排毒现象,血气增强,毛孔打开,身体排毒。
9-疲倦:身体进入自动修复状态。
10-头晕:脑供血不足(拍痧之后血液分配需要短期调整)。
11-出入冷风:出冷风是身体往外排寒,经络畅通,但有时血气不足(暂时),寒湿就会乘虚而入,身体很敏感.
12-饿:身体开始补充能量,制造血气.
13-体味加重:身体在排除以前的药物残留和身体的垃圾.
14-白色粉末:经常吃西药和吊瓶的患者会出现此现象.
15-清爽:卸掉负担、身体轻松、情绪平静。
16-发烧:身体的免疫力提升的现象,有时候发烧持续3到7天,通常吃退烧药是没有效果的。身体好的恢复得快,身体虚 弱的恢复时间略长。17-局部疼痛加重:因为该部位有疾患,导致该部位微循环障碍严重,经拍打后血流量增大,血流 速度加快,冲击病灶所致,这是正常的良好反应。
三伏灸要连做几天
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三伏灸是养生疗法,具体操作以个人体质为准,不能自己瞎做,一般是去正规中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贴敷,一般一个疗程是7-10次,如果一个疗程没有好,可以继续艾灸。
七步洗手法具体操作方法
洗手揉搓步骤可简单归为七字口诀:内外夹攻大力丸(即内外夹弓大立腕)。
步骤
1、(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攻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5、(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力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丸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盘点刮痧的手法
以刮痧板的薄边、厚边和棱角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称为刮痧手法。针对身体部位变化不断调节刮痧时的手法,才能更好的全面的刮拭到全身每个部位,常见的刮痧手法有边揉法、解揉法等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的刮痧手法、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体表穴位、病灶点附近进行回旋摆动运动,称为角揉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厚边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厚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穴位或病灶点),并附着其上(吸附在皮肤表面不移动,但带动皮肤下面的组织搓揉活动,且用力可轻可重。)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
注意事项:用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于患部皮肤穴位处或刮痧、走罐出痧后的病灶点处。
边揉法
用刮痧板厚边在施治皮肤上或刮痧出痧部位并以“病灶点”附近为其重点,进行前后左右、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称为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薄边对掌心,厚边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将手腕及臂部放松,使手握刮痧板,腕部灵活自如的旋动。动作应连续,着力由轻渐渐加重,再由重渐渐减轻,均匀持续而轻柔的旋转,具体施治部位局部软组织及肌肉的薄厚,决定施力之轻重。
注意事项:用刮痧板厚边着力于患部,以腕的回旋随之移动,避免触打或跳跃。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局部操作时间以20~30次或5~10分钟为宜。
角推法
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肤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点)稍施压力,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运动,称为角推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体表穴位或病灶点,施术者上肢肌肉放松、沉肩、垂肘、悬腕,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并有节奏地往返呈直线向前推进,注意用腕部的摆动带动刮痧板厚边棱角的摆动,使之产生持续均匀的推力与压力作用于经络、穴位、病灶点。
注意事项: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于体表,施推过程中,腕部要摆动自如、灵活、不可跳跃或略过。此法可为用刮法刮痧出痧后的配套手法。亦可单独使用(但需先涂刮痧润肤油或乳)。
用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着力于一定的腧穴或体表部位上,逐渐加深施力,按而留之,谓之按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由浅入深而缓慢地着力,以臂腕之合力以贯之。用力平稳,逐渐加重,当达到一定深度(以受术部位有明显酸麻胀痛感为度),稍作停留(约5~10秒左右),然后轻缓提起,一起一伏,反复10余次。
注意事项: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与肌肤做直上直下的按压,胸肋部一般禁用。
点法
用刮痧板棱角(厚面、薄面均可运用)着力于施治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压深层组织的手法,称之点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以刮痧板薄棱角边侧靠棱角端为着力点,着力于体表一定的穴位。本法是一种较强的手法,用力要逐渐加重,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得气感(酸、麻、胀、痛的感觉)。点法在治疗中,一般都针对肌肉较丰厚的穴位或病灶点,以及关节缝隙、骨头之间的狭小部位等,如环跳穴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点,膝眼穴可用刮痧板薄边棱角点。
注意事项:本法作用于人体上,刺激都是很强烈的,一般以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为主,薄边棱角着力少用(仅用于膝眼等穴)。操作中忌用暴力,而应按压深沉,逐渐施力,再逐渐减力,反复操作。亦可在使用时略加颤动,以增加疗效。
拍法
以刮痧板面为工具拍击需施治穴位或部位,称为拍法。
操作要领:施术者以单手紧握刮痧板一端,以刮痧板面为着力点在腕关节自然屈伸的带动下,一落一起有节奏地拍而打之。一般以腕为中心活动带动刮痧板拍打为轻力,以肘为中心活动带动刮痧板拍打为中力,在拍打施力时,臂部要放松,着力大小应保持均匀、适度,忌忽快忽慢。此法常用于肩背部、腰部及上下肢如肘窝和窝。
注意事项:操作中不宜用暴力,小儿及年老极虚者慎用。
刮痧的手法图片大全 刮痧的操作方法
根据临床应用不同,刮痧法又分为直接刮法和间接刮法两种。
直接刮法:是用刮具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在体表的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拭,这是刮痧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间接刮法:先在病人将要刮拭的部位放一层薄布,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刮拭,称为间接刮痧法,这种方法除了具有刮痧的功效外,还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
挑痧法也称“挑痧疗法”,是施术者用针刺挑病人的体表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在挑刺部位上,用手捏起皮肉,右手持针,最好对准皮下有青筋的地方,然后轻快的刺入并向外挑,每个部位挑3下,同时用双手挤出紫暗色的淤血,反复5-6次,最后用消毒棉球擦净淤血。
放痧法又称“刺络疗法”,“刺血疗法”,与挑痧法基本相似,但这种方法刺激性更强烈,多用于发热患者及重症急救。
具体操作方法:施术者用消毒好的三棱针,缝衣针,注射针头或毫针快速点刺皮肤血脉,放出毒痧以治疗疾病。通过放痧可使血流加速,淤血和痧毒从血液里放出,病情迅速好转,进而恢复正常。
刮痧常见的方法
角推法
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肤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点)稍施压力,做单方向直线推移运动,称为角推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体表穴位或病灶点,施术者上肢肌肉放松、沉肩、垂肘、悬腕,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并有节奏地往返呈直线向前推进,注意用腕部的摆动带动刮痧板厚边棱角的摆动,使之产生持续均匀的推力与压力作用于经络、穴位、病灶点。
注意事项: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于体表,施推过程中,腕部要摆动自如、灵活、不可跳跃或略过。此法可为用刮法刮痧出痧后的配套手法。亦可单独使用(但需先涂刮痧润肤油或乳)。
边揉法
用刮痧板厚边在施治皮肤上或刮痧出痧部位并以“病灶点”附近为其重点,进行前后左右、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称为边揉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薄边对掌心,厚边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将手腕及臂部放松,使手握刮痧板,腕部灵活自如的旋动。动作应连续,着力由轻渐渐加重,再由重渐渐减轻,均匀持续而轻柔的旋转,具体施治部位局部软组织及肌肉的薄厚,决定施力之轻重。
注意事项:用刮痧板厚边着力于患部,以腕的回旋随之移动,避免触打或跳跃。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局部操作时间以20~30次或5~10分钟为宜。
角揉法
用刮痧板厚边棱角在人体体表穴位、病灶点附近进行回旋摆动运动,称为角揉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厚边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厚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穴位或病灶点),并附着其上(吸附在皮肤表面不移动,但带动皮肤下面的组织搓揉活动,且用力可轻可重。)施以旋转回环的连续动作。
注意事项:用刮痧板厚边棱角着力于患部皮肤穴位处或刮痧、走罐出痧后的病灶点处。
拍法
以刮痧板面为工具拍击需施治穴位或部位,称为拍法。
操作要领:施术者以单手紧握刮痧板一端,以刮痧板面为着力点在腕关节自然屈伸的带动下,一落一起有节奏地拍而打之。一般以腕为中心活动带动刮痧板拍打为轻力,以肘为中心活动带动刮痧板拍打为中力,在拍打施力时,臂部要放松,着力大小应保持均匀、适度,忌忽快忽慢。此法常用于肩背部、腰部及上下肢如肘窝和窝。
注意事项:操作中不宜用暴力,小儿及年老极虚者慎用。
点法
用刮痧板棱角(厚面、薄面均可运用)着力于施治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压深层组织的手法,称之点法。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棱角边侧为着力点或以刮痧板薄棱角边侧靠棱角端为着力点,着力于体表一定的穴位。本法是一种较强的手法,用力要逐渐加重,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得气感(酸、麻、胀、痛的感觉)。点法在治疗中,一般都针对肌肉较丰厚的穴位或病灶点,以及关节缝隙、骨头之间的狭小部位等,如环跳穴可用刮痧板厚边棱角点,膝眼穴可用刮痧板薄边棱角点。
刮痧部位变黑是怎么回事
别小看刮痧:古代医家常用的特色疗法
古代医家认为刮痧法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散邪毒,这与现代研究刮痧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和加强新陈代谢等功能基本吻合。现代刮痧疗法是在古代刮痧基础上治疗范围更为广泛的一种外治法,是中医临床特色技能之一,与针灸、按摩、拔罐一并列入中医临床适宜推广技术,已广泛应用。
研究“刮”和“痧”的概念及刮痧疗法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可发现古今对于痧的表现、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以及刮痧的工具、方法、刮拭部位、适应症和宜忌等方面既有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别小看刮痧:刮痧后红斑反应病情轻重
明代医学家张凤逵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阻塞人体脉络和气血,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直到刮出皮肤凝结成砂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痧毒”排出体外。不过,现代有些西医理论认为,刮痧后皮肤上留下的红色,是痧板刮破了皮肤内大量毛细血管,导致机械性皮下出血,并不是“毒”。然我们觉得,老祖宗的东西,其中的奥秘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是现代医学所不能解释得通的。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这些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中医生指出,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这种刮痧方法可活血化瘀,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
别小看刮痧:刮痧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痧。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
科学认识刮痧疗法的禁忌很重要,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刮痧。尽管刮痧疗法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但也与其他任何一种疗法一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禁忌,如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者应禁刮或慎刮。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要求,如果操作不规范就容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但是现在满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有刮痧服务提供,好奇君提醒你,睁大眼睛辨别刮痧场所真假,要寻找正规的中医院和专业的医生刮痧,才能让身体里真正的“毒气”排出。
香薰精油怎么用 直接吸入法
这是最简便的吸入方法,具体操作是将香薰精油滴在手帕或是纸巾上,或者直接打开精油瓶盖,也可以做成精油挂坠,用鼻子吸闻,这种方法对缓解头痛,失眠,呼吸道感染最为有效。
丰隆按压时酸疼是怎么回事 丰隆穴怎么操作对咳嗽有痰有效
丰隆穴是健脾祛痰的主要穴位,凡是与痰有关的病症,如:痰浊阻肺之咳嗽,哮喘,痰浊外溢于肌肤之肿胀,痰浊流经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痰浊上扰之头痛,眩晕,痰火扰心之心悸,癫狂等,都可以配取丰隆穴治疗,当出现哮喘、咳嗽、痰多时,宜多揉丰隆穴,用刮痧的方式更有效,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除湿化痰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腹点按丰隆穴3-5分钟,长期按摩,还可以改善胸闷、眩晕等。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丰隆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咳嗽、痰多、胸闷。
拔罐疗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痰多、胸闷、眩晕。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往下刮拭丰隆穴,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治疗热病、下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