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检查诊断
近视眼检查诊断
检查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诊断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
怎么测试眼睛散光
散光和近视不是一回事:
散光和近视的成因不同,表现也不同。 简单说来,近视就是看近清楚看远模糊;而散光则是看近看远都不清楚,且看东西有重影。
散光在75度以上就需要配戴散光镜片进行视力矫正。如果矫正不当,眼睛就会因为不断调节以寻求最佳聚焦点最佳视力,从而导致视力模糊、下降、眼睛疲劳,斜颈等。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症状与散光有关。
怎样判断自己眼睛散光:
(1)视力检查:通过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可以发现散光。散光较重的患者,远视力和近视力都不好。
(2)散光表检查:散光表上有很多放射状条纹,检查时如果被检查者感到某一条子午线的条纹不清楚,说明有散光。
(3)检查屈光度:通过验光即可诊断散光眼。这是最常用的诊断散光眼的方法。
(4)角膜曲率检查:通过角膜曲率计检查,发现角膜表面在不同子午线方向的弯曲度不一样。
(5)角膜地形图检查:还可检查和记录角膜弯曲度的情况,以及角膜表面是否光滑,可以发现不规则散光。
近视眼手术好吗
近视眼的治疗手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任何手术的成功率都不可能是100%,就像隐形眼镜会轻易感染危害视力,而框架眼镜会因为镜片破裂引起外伤一样。
近视眼的手术不仅仅是单纯的屈光矫正手术,还涉及到眼睛的各方面。如眼压、眼底、角膜厚度的情况都与手术的效果直接相关。因此,近视患者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应选择眼科综合诊疗水平高的医院。这些医院的医师对各种眼科疾病检查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对近视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把握得更为准确,可以降低手术风险,能够迅速、准确的处理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各种情况。
所以,其实近视眼手术还是十分可靠和安全的,只要患者及早明白了手术的一些过程,并采取治疗的措施,那么手术的效果往往是可以确保的。当然还需要做好术前的检查,帮助医生排除患者自身的不利情况,这样才有利于及早治疗好恢复健康。
以上是对“上海做近视眼手术好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近视眼的专业诊断方法
视力诊断:即凡近视力≥1。0、远视力<1。0者均属近视(使用的视力表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如为标准对数视力表,则低常远视力的记录应为<5。0)。年龄男性<0岁、女性<45岁者,近视力正常应为1。5,标难检查距离均为25cm。
屈光诊断:即于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0。25D)者。理论上的诊断标准应为:远视力<1。0、眼球轴长>24mm,调节麻痹下视网膜捡影为近视屈光(最低屈光度至少为≥-0。125D)者。但是,就目前条件与水平来说,如此准确与明确尚难以做到。
眼底诊断: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近视眼,都应检查眼底,可初步估计近视眼的轻重及真假近视眼。一般有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改变,可诊断为真性近视眼,其屈光度在-300D左右或更高。有的伴着黄斑变性和出血等,如果眼底正常,可能是轻度近视或假性近视眼。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可根据眼底镜上的屈光度估计大概的屈光状态。
近视眼应该做哪些检查
近视眼检查项目有哪些,近视眼应该如何检查诊断: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1、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近视眼手术前需要了解的检查措施
1、波前像差检查:检测人眼的整体像差,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和用眼镜无法矫正的高阶像差,根据不同的个体确定个性化切削方案。这是近视眼的检查之一。
2、眼底检查:术前必须散瞳仔细检查眼底,排除视网膜裂孔、脱离、变性、出血等眼底疾病。
3、眼前段检查:瞳孔直径的测量,包括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前段。
4、视力检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5、眼前段检查:瞳孔直径的测量,包括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前段。这种近视眼检查也比较有效。
6、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厚度对于手术的选择及切削量大小的设计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角膜厚度的测量,将使手术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这种近视眼检查比较少见。
老年人眼部检查的重要性
1.青光眼检查
在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中,每50人中就有一个患病者,而有些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大多无任何自觉症状,就是靠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查出来的。出现青光眼时可以发现眼底的视杯扩大,杯盘比值增加,再进一步检查眼压和视野、房角等,就可以确诊了。
应对方法:作为子女要了解青光眼会有哪些表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表现出眼睛胀痛、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看灯光周围有彩环,甚至视力骤然下降等明显症状。
2.远、近视力检查
如果远视力好而近视力不好,可以初步考虑为老花眼。一般人40岁以上就可能出现老花,但年轻时为近视眼者,老花的年龄可能后延。如果远、近视力都不好(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如此),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如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查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部位的情况。
3.白内障检查
50~60岁的人有60%~70%患有白内障,白内障特别要看晶状体是否混浊。该项检查有时需要滴眼药水扩大瞳孔后,才能进行。
4.眼底检查
眼科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进行眼底检查,最好是扩瞳后查,怀疑有青光眼者除外。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时,都需要查眼底,一方面可帮助诊断,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眼底视网膜的病变情况。
近视眼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1、视力检查: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2、眼前段检查:瞳孔直径的测量,包括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前段。
3、眼底检查:术前必须散瞳仔细检查眼底,排除视网膜裂孔、脱离、变性、出血等眼底疾病。
4、眼前段检查:瞳孔直径的测量,包括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前段。这种近视眼检查也比较有效。
5、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厚度对于手术的选择及切削量大小的设计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角膜厚度的测量,将使手术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这种近视眼检查比较少见。
6、波前像差检查:检测人眼的整体像差,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和用眼镜无法矫正的高阶像差,根据不同的个体确定个性化切削方案。这是近视眼的检查之一。
如何判断孩子假性近视
检查:视力:右:0.9.左:0.8.双眼结膜轻度出血,角膜清,晶体、眼底及眼位正常。鼻窦X线片正常。
初步诊断:近视眼前驱症候群。
诊断依据:青少年在发生近视前,往往有先兆症状,开始并不足表现为视力下降,因青少年的眼睛似乎不易疲劳,即使视力有一定的下降也往往不易发觉。
近视眼诊断的重点在于区分近视与近视眼的不同含义。近视是视力概念,近视眼是屈光概念,两者不可混淆。前者为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的一种近视现象,后者为一类近视性屈光不正。近视眼表现有近视,但有近视者不一定都是近视眼。
严格说来,近视眼均应以眼的屈光学诊断(静态屈光度)为准。目前,诊断依据可小结为:
视力诊断:即凡近视力≥1.0、远视力<1.0者均属近视(使用的视力表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如为标准对数视力表,则低常远视力的记录应为<5.0)。年龄男性<0岁、女性<45岁者,近视力正常应为1.5,标难检查距离均为25cm。
屈光诊断:即于睫状肌麻痹下视网膜检影呈现近视屈光(≥-0.25D)者。理论上的诊断标准应为:远视力<1 0="">24mm,调节麻痹下视网膜捡影为近视屈光(最低屈光度至少为≥-0.125D)者。但是,就目前条件与水平来说,如此准确与明确尚难以做到。
眼底诊断: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近视眼,都应检查眼底,可初步估计近视眼的轻重及真假近视眼。一般有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改变,可诊断为真性近视眼,其屈光度在-300D左右或更高。有的伴着黄斑变性和出血等,如果眼底正常,可能是轻度近视或假性近视眼。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可根据眼底镜上的屈光度估计大概的屈光状态。
熊猫眼检查诊断
眼圈发黑,通常有三种情况:
1、第一种是上下眼睑近睫毛部位皮肤呈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有时伴有该皮肤的轻度粗糙增厚或有皱褶。此型较少见,多在中年后才出现。这一类眼圈发黑引起的原因较复杂,有的因外伤后,局部容易遗留较显著的色素沉着斑;有的因在眼睑部的皮肤有脂溢性皮炎、黑病变、上眼睑部神经性皮炎、皮肌炎或重症睑缘炎之后,即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粗糙、增厚及色素沉着。
2、第二种是从内眼角向下方约呈45度角的棕褐色或浅灰黑色月弯形条状,年轻时不明显,到中老年时期开始走向外上方一直达到外眼角,呈完整半圆形,约数毫米。此型多见,青年至老年几乎均可见到,只有色泽深浅不同之分。这一类的眼圈发黑,一般是随着年龄及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形成,多因患严重失眠、贫血或某些妇女病,如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性生活不节制等,色泽会加重而明显。
3、第三种是某些病理变化在眼周毛细血管上的反映。如动脉硬化、更年期、大病之后体质较差时,都会造成眼周充血,进而瘀血,也会使眼周变黑。
近视眼怎么诊断
近视眼怎么诊断,近视眼大家都不陌生,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近视眼分为真性和假性近视!主要症状有视力障碍 ,有的可出现眼球突出或眼球凹陷!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下面看下近视眼怎么诊断:
近视眼怎么诊断
检查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测定等,并用电脑验光、散瞳检影。还采用角膜地图仪、角膜测厚仪、裂隙灯等检查角膜、屈光间质、眼底、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等。
诊断
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除到医院验光外,简便的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如视力依旧或反而下降,你可按这种方法每天进行一次,连续重复三天,如视力仍无改善,就可以确定为真性近视。
老人保护视力做哪些检查
1、老花检查
如果远视力好而近视力不好,可以初步考虑为老花眼,这是多数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较多见,但年轻时为近视眼者,老花的年龄可能后延,这种情况下应检查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部位的情况。
2、青光眼检查
有些类型的青光眼患者,大多无任何自觉症状,就是靠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查出来的,青光眼预防和早期发现是关键。出现青光眼时可以发现眼底的视杯扩大,杯盘比值增加,再进一步检查眼压和视野、房角等,就可以确诊了。
3、白内障检查
这是老年人需要做的一项检查,部分老年人可能要在滴眼药水扩大瞳孔后,才能进行这项检查,所以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做白内障检查,以确定自己是否患病,如果患病,及时治疗为宜。
4、眼底检查
老年人怎样预防眼病,眼底检查是眼科体检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最好是在扩瞳后检查,中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时,都需要查眼底,一方面可帮助诊断,另一方面也能了解眼底视网膜的病变情况,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重视眼病的预防。
近视眼手术前需检查的项目
1、波前像差检查
检测人眼的整体像差,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低阶像差和用眼镜无法矫正的高阶像差,根据不同的个体确定个性化切削方案。这是近视眼的检查之一。
2、眼底检查
术前必须散瞳仔细检查眼底,排除视网膜裂孔、脱离、变性、出血等眼底疾病。
3、眼前段检查
瞳孔直径的测量,包括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前段。
4、视力检查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5、眼前段检查
瞳孔直径的测量,包括角膜、结膜、前房、晶体、玻璃体前段。这种近视眼检查也比较有效。
6、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对于手术的选择及切削量大小的设计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角膜厚度的测量,将使手术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这种近视眼检查比较少见。
近视眼与青光眼有关吗
许多近视眼病人因同时患有青光眼而使视功能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害,但由于近视眼的青光眼诊断因两种病理状态同时存在,往往会以为是近视眼引起的视力损害,从而掩盖了其真正的病因青光眼,贻误了诊断。造成医生诊断困难的原因如下,①近视眼者筛板与视网膜间的距离比正视眼明显短。此距离的平均值正常为0. 7毫米,而近视眼者为0.2~0. 5毫米,所以近视眼的完全性青光眼凹陷的深度只是一般凹陷的二分之一;②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常被视乳头斜入和视乳头周围萎缩所掩盖。因巩膜硬度低,用修氏眼压计所测眼压如未经矫正则常偏低。③生理盲点扩大常被认为是由于近视性弧形斑,眼底后极部或周边部的巩膜葡萄肿可能产生不规则的屈光不正而影响视野检查,尤其是在现代视野检查用低强度的视标时,应戴适当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所致的暗点。因这类病人中青光眼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医生应仔细检查,注意及时发现近视患者中的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