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静脉淤血的症状
盆腔静脉淤血的症状
盆腔静脉淤血的症状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范围广泛的慢性疼痛、极度的疲劳感和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其中以慢性下腹部疼痛、低位腰痛、快感不快、极度的疲劳感、白带过多和痛经为最常见。
1.下腹部疼痛
多数为慢性耻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两侧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侧较重,并同时累及同侧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开始于月经中期。有少数病人偶尔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腹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泡破裂、异位妊娠破裂。
2.低位腰痛
疼痛部位相当于骶臀区域水平,少数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久站立和性交后加重。
3.痛经
特点是月经前数天即开始出现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内坠胀痛,有的还逐渐转为痉挛性疼痛,到月经来的前一天或第一天最厉害,月经第二天以后明显减轻。
4.性感不快
常诉称性交时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多为深部性交痛,有的几乎难以忍受,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带多等症状都明显加重,病人对性生活产生了厌烦。
5.极度疲劳感
疲劳感,无力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
6.白带过多
半数病人有白带过多的症状。白带的性状多为清晰的黏液,无感染征。
7.月经改变
部分病人有月经过多的改变,常因其子宫肥大被误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肥大症。还有部分病人月经量反较前减少。但伴有明显的经前期乳房痛。
8.淤血性乳房痛
多数病人伴有淤血性乳房疼痛、肿胀。患者自己能摸到乳房硬结,并有压痛,多于月经中期以后伴随上述症状同时出现,至月经前一天或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达高峰,月经过后,随同上述症状有所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其乳房疼痛较盆腔疼痛为重。
9.外阴阴道肿胀、坠痛
盆腔淤血症患者常有外阴和阴道内肿胀、坠痛感,或有外阴烧灼、瘙痒感。外阴可表现着色,阴唇肿胀或肥大,以至某种程度的静脉充盈、怒张或曲张。
10.膀胱和尿道症状
约有1/3以上患者在经前期有明显的尿意频数及排尿痛症状,但尿常规检查正常。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进一步做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三角区静脉充盈、充血和水肿。个别患者由于淤血的小静脉破裂可导致血尿。
11.直肠坠痛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坠感、直肠痛或排便时直肠痛,以经前期较明显,尤以子宫Ⅲ度后位者较多见。
12.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
绝大多数盆腔淤血症患者都伴有某些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例如,心情烦躁,易激动,夜梦多,白天疲劳感及精神体力上的无能感常很严重,常有头痛,多为枕后部痛而非一般经前期头痛的类型。可有心悸、心前区闷胀不适、气短感,常需呃气、腹胀及排气不畅的感觉。自觉食欲很差,消化不良,此外,全身出现酸痛不适,如肩关节痛、髋关节痛、手指紧感。
13.体征
腹部检查的惟一发现是压痛,部位多在耻骨联合上区,或在下腹部两侧有深压痛,一般来说并不显著,甚至没有一个恒定的特别明显的压痛点,即使在病人感到最痛的部位,也没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部分病人自觉乳房内有硬结,但检查所见只是乳头下方弥漫性肿大的乳腺组织,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触痛。
静脉曲张的种类
1、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又称为阴囊静脉曲张,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立位时阴囊肿胀,局部坠胀疼痛感,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后腰部放射,劳累或久站后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2、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其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一般较轻,手术后能得到很好地治疗。
3、上肢静脉曲张
上肢静脉曲张又称为静脉综合症,可引起完全或不完全的上腔静脉阻塞,使血液回流受阻而发生一系列综合征。多发生于面部、颈部、躯干上部和两上肢。症状表现为水肿。
4、胃底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门脉高压、血流阻力增加而形成的门体侧枝循环。主要症状为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牙龈或皮下及黏膜出血等。
5、盆腔静脉曲张
盆腔静脉曲张又称为盆腔淤血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慢性盆腔静脉淤血所引起,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临床症状为腰骶部、下腹部坠痛,并在经前加重以及月经紊乱,经量多色暗红,经期延长等。
什么是盆腔静脉淤血症
盆腔淤血症是由于长期慢性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一组综合性病症,主要表现有下腹部坠痛,并伴有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低位腰痛,白带增多,疲劳等。症状在经前期或长久站立及性交后加重。患者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出现心烦、易怒、多梦、惊悸等非特异症状。
症状体征:慢性腹痛、腰骶痛、性交痛、易疲劳乏力、白带过多、痛经、阴道直肠坠痛和全身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体检 可见宫颈肥大,呈紫蓝色,子宫大而软,有时有移动痛,宫旁附件区及后穹窿柔软如海绵,压痛明显。
注意慢性腹痛、腰骶痛、性交痛、易疲劳乏力、白带过多、痛经、阴道直肠坠痛和全身性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检查方法
1.腹腔镜检查:
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同开腹手术,但因盆部抬高,有些病例不一定能看出曲张的静脉,但能与其他病变如炎症等鉴别。
2.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
阴道彩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螺旋CT :
在病人深呼吸时拍摄动脉时像的螺旋CT,因为深呼吸时引起腹腔静脉压增高,导致肾静脉血逆行,充盈子宫和卵巢周围的曲张静脉,曲张静脉的直径>5mm就可显影。
4.盆腔静脉造影术:
作为辅助诊断盆腔淤血征的一个方法。盆腔静脉造影术原理是:在盆腔静脉血运正常时,造影剂通常20s内完全流出盆腔;而在盆腔淤血征时,静脉回流速度明显变慢,造影剂流出盆腔,要20s以上的时间。
5.放射性核素盆腔血池扫描
利用此方法诊断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淤血。其原理为盆腔静脉淤血时局部静脉曲张,血液淤积形成“血池”,从而获得放射性可读性核素浓聚的扫描图像。
6.体位实验。
胸膝卧位时,盆腔静脉压力降低,无下腹疼痛或轻微疼痛,若立刻改为臀部向后紧紧坐在足跟部,保持略高于腹部的位置,由于腹股沟屈曲较紧,髂外动脉向股动脉血流受阻,从而髂内动脉血流增多,使盆腔静脉压力升高而产生淤血,出现下腹疼痛回到胸膝卧位时则症状减轻,称为“体位实验阳性”。
盆腔淤血综合征病因
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静脉淤血。
1.解剖学因素
女性盆腔循环的特点,主要是静脉数量增多和构造薄弱。
2.内外力因素
内外力因素证明能够影响盆腔血液的流速,从而改变局部血管的压力,静脉更易受其影响。
(1)长期从事站立或坐着工作者、习惯于仰卧位睡眠者易于致成盆腔淤血综合征。
(2)便秘影响直肠的静脉回流,而直肠和子宫、阴道静脉互相吻合。痔丛充血必然引起子宫阴道丛充血,故习惯性便秘易于产生盆腔淤血。
(3)妊娠期间因大量雄、孕激素的影响,再加上增大的子宫对子宫周围静脉的压迫,可引起子宫周围静脉扩张。
(4)子宫后倾时,卵巢丛血管随子宫体下降弯曲在骶凹的两侧,使静脉压力增高,回流受到影响,以致使静脉处于淤血状态。如再有仰卧位睡眠习惯,则久而久之便可引致盆腔淤血综合征。
(5)阔韧带筋膜裂伤使得构造上薄弱,缺乏弹性,缺乏固有血管外鞘的静脉更失去支持,而形成静脉曲张,还使子宫后倒。
(6)输卵管结扎术:具体形成因素并不明确,与手术的因果关系也无明确证据证实。
3.体质因素
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的因素,血管壁组织显著薄弱,弹力纤维少,弹性差,易于形成静脉血流淤滞和静脉曲张。即使第一次妊娠,平时不从事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工作,就可能出现下肢及/或盆腔静脉曲张及盆腔淤血综合征。
4.精神因素
而长期抑郁、久病、失眠等精神影响,及经前期雌、孕激素水平波动者,也有类同盆腔淤血症的症状。这一类情况则可考虑为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加重因素。
5.其他
临床上发现了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尤其是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者)、哺乳期闭经、中、重度子宫颈糜烂等患者,在做盆腔静脉造影时,有的也显示盆腔静脉淤血现象。
子宫脱垂的危害有哪些 月经过多
子宫向后倾倒,常可引起卵巢输卵管向后下方下垂。卵巢输卵管位置的变异,可引起盆腔静脉扭曲,血流不畅,产生盆腔静脉淤血症,导致月经过多,并可出现腹部坠胀、腰酸背痛,有的女性还可发生性交痛等症状。
继发性痛经的症状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
本病是由慢性盆腔静脉淤血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官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盆腔坠胀、下腹部及腰能部疼痛,并常伴有月经过多白带增多及痛经。劳累、性交久坐、久立后或便秘时,症状往往加重有的患者还有乳房胀痛及膀胱、直肠刺激症状等。
产后小腹疼的原因是什么
1、解剖学因素。女性盆腔循环的特点主要是静脉数量增多和构造薄弱。一般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静脉伴随一条同名动脉,有较多的吻合支及静脉丛,血流缓慢,如盆腔的中等静脉子宫静脉、阴道静脉和卵巢静脉,大多是2~3条静脉伴随一条同名动脉,卵巢静脉甚至可多达5~6条,形成蔓状静脉丛,弯曲在子宫体两侧后方,直到它们流经骨盆缘前才形成单一的卵巢静脉。在子宫、输卵管、卵巢静脉之间有许多吻合支,在输卵管系膜内,有子宫静脉和卵巢静脉的吻合支,并形成环状的静脉循环,再与外侧的卵巢静脉丛吻合。
起源于盆腔脏器黏膜、肌层及其浆膜下的静脉丛,汇集成两支以上的静脉,流向粗大的髂内静脉。盆腔静脉数量上的增多是为了适应盆腔静脉流动缓慢的需要。
盆腔静脉较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壁薄,缺乏筋膜组成的外鞘,没有弹性,大多没有瓣膜,且一些经产妇的瓣膜功能常不全。穿行在盆腔疏松的结缔组织中,且女性盆腔静脉血容量多,故容易引起盆腔内、外生殖器、膀胱、直肠及肛门周围静脉淤血,造成血管迂曲、扩张、淤血。同时合并外阴、宫颈、下腹静脉曲张。另外膀胱、直肠、生殖器三个系统静脉彼此相通,任何一个系统发生障碍,均可以影响到另外两个系统。
2、体质因素。有些患者因体质因素,其血管壁组织显著薄弱,弹力纤维少,弹性差,容易形成静脉血淤滞。
3、力学因素。因早婚早育者,在其生殖器未完全成熟时负担过重,或房事不节、孕产频繁都容易产生盆腔静脉淤血,因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再加上子宫周围静脉的压迫,可引起子宫周围静脉扩张。长期站立或久坐体位、由于子宫体的重力作用及膀胱充盈使子宫体向后移位,也可影响盆腔静脉的流出。习惯仰卧睡眠者,盆腔大部分静脉的位置均低于下腔静脉,不利于盆腔静脉血液流出盆腔。
4、输卵管结扎术。由于输卵管的血供为双重供应,动脉源于子宫动脉的输卵管支及峡支,漏斗部由卵巢动脉的伞支分布而来,两者之间相互吻合,而静脉一部分入卵巢丛,一部分入宫颈阴道丛,这样就形成了输卵管动脉与静脉走向不同的特点。在输卵管结扎的过程中,如果损伤了输卵管系膜静脉或局部病变,使血供的平衡关系受到了破坏,就会影响盆腔静脉循环动力学的改变。使系膜内血管网血液循环受阻,造成静脉血管曲张。可以认为输卵管结扎术造成的损伤或局部病变是发生盆腔静脉曲张的众多因素的主要因素之一。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不少学者认为本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容易疲劳,腰痛,性感不快等,并发生失眠、抑郁、癔症与盆腔静脉淤血关系密切,因此,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去平衡而导致盆腔局部静脉淤血。
6、其他因素。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尤其是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者)、哺乳期慢性闭经宫颈炎等,造影时可显示盆腔静脉淤血影像。
产妇小腹疼检查方法
产妇小腹疼检查方法:
1、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
2、腹腔镜检查:同开腹手术,但因盆部抬高,有些病例不一定能看出曲张的静脉,但能与其他病变如炎症等鉴别。
3、螺旋CT 最近有文献报道,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在病人深呼吸时拍摄动脉时像的螺旋CT,因为深呼吸时引起腹腔静脉压增高,导致肾静脉血逆行,充盈子宫和卵巢周围的曲张静脉,曲张静脉的直径>5mm就可显影。常规CT仅显示一些扩张的静脉,与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无关。
4、盆腔静脉造影术:盆腔静脉造影术是将造影剂注射在子宫腔底肌层内,使子宫静脉、卵巢静脉及部分阴道静脉、髂内静脉显影,并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连续拍片,了解盆腔血液(主要是子宫静脉及卵巢静脉)流出盆腔的时间,作为辅助诊断盆腔淤血征的一个方法。在盆腔静脉血运正常时,造影剂通常20s内完全流出盆腔;而在盆腔淤血征时,静脉回流速度明显变慢,造影剂流出盆腔,要20s以上的时间。
在对产妇小腹疼检查方法认识后,进行检查的时候,产妇都是要积极配合,而且对不懂的地方,都是可以进行咨询,这样在进行检查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使得检查过程中,对产妇身体不会有任何损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