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应如何正确诊断
禽流感应如何正确诊断
禽流感的诊断:
1、流行病学: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鸡,火鸡,鸭,鹅,鹌鹑和雉鸡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其中以鸡和火鸡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危害最为严重,而在鸭中分离到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各种日龄的禽均可感染。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与患禽(包括与患禽接触的器具)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此外,带毒的飞鸟或水禽常常成为传染源,引起家禽大批发病和死亡。
2、临床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3天不等,潜伏期的长短依赖于感染病毒(病毒【译】: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的毒力和剂量,感染途径,被感染禽的种别和禽体的状态,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呼吸道症状,下痢,后期出现神经症状,伴随大量死亡。
3、病理变化:禽流感的病理变化因感染毒株毒力的强弱,病程长短和禽种的不同而变化不一,主要表现为头肿,肉髯,冠出血,小腿和趾部皮下出血,腺胃乳头出血及输卵管炎等。
4、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需由国家规定的实验室完成。
5、血清学诊断:目前用于禽流感检测的方法有禽流感病毒分离技术,琼脂扩散(AGP)试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 (NI)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中和试验(SN),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荧光技术(IF)及核酸探针技术,其 中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是OIE推荐使用的方法。
禽流感需做的检查项目: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5、胸部影像学检查: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h7n9禽流感做哪些检查
(一)诊断原则
依据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有类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有赖于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最可靠的方法是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亚型。
(二)诊断标准
2004年卫生部发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将人禽流感病例分为以下三类。
1.医学观察病例 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有过接触,或与人禽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症状。
2.疑似病例有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甲型流感病毒H5N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H5N1病毒抗原阳性者。
3.确诊病例有禽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5N1病毒,或用反转录PCR法检测到禽流感病毒特异性H型病毒基因,且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呈4倍或以上升高者。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4.胸部影像学检查
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注意与流感、普通感冒、SARS、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等鉴别。
1.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3日,短煮九小时。起病多急骤,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发热通常持续3~4天,但疲乏虚弱可达2~3周。流感的临床表现和严惩程度差异颇大。急性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流泪、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的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2)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
(3)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4)在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到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5)收集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后查到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2.普通感冒
是一组呼吸道急性自限性常见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为散发。急性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感冒。感冒大部分由病毒引起,鼻病毒是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原体,占50%,15%~20%由冠状病毒、15%~20%由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余由腙病毒和肠道病毒等引起。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在人之间的手一鼻一手途径,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感冒病毒也可以通过喷嚏的微粒传播。
3.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ffie,SARS)
SARS是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临床综合征。重症病例易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死亡。现研究已明确SARS与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关。
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1)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者。
对于被诊断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2)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甲型流感病毒m1或np抗原检测阳性或编码它们的核酸检测阳性者。
(3)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床检验标本或实验室检查证据,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并能够排除其它诊断者。
(4)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它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它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可以诊断确诊病例。
专家教您如何防控禽流感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感染。
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患者多表现为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起病5至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人一旦发病,诊治不及时,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
如何确诊并治疗?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接触史(家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史,尤其是病、死禽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有效,但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如何识别禽流感禽类
长期从事禽病学等研究的北京农学院副教授阮文科4日告诉记者,禽流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禽类病毒性疫病之一,它在禽类中传播很广,对养禽业危害很大。禽流感病毒的宿主很广,鸡、火鸡、鸭、鹅、鹌鹑等家禽以及野鸭、天鹅等野禽均可感染,但以鸡、火鸡、鸭、鹅最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野鸟类携带病毒最为常见。
据阮文科介绍,禽流感分为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以H5或H7亚型为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禽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饲料和饮水消耗量及产蛋量急剧下降,病禽极度沉郁,头部和脸部水肿,冠和肉髯浮肿,严重者整个腹部皮肤变成紫黑色,脚鳞片出血,产蛋鸡严重减蛋,死亡率可达100%。鸭、鹅等水禽有明显神经和腹泻症状,可出现角膜炎症甚至失明。
阮文科说,由于禽流感病毒的毒性、数量、感染途径、感染的禽类品种、并发感染疾病的种类等不同,潜伏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异,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不等,最长可达21天。怀疑有禽类患H5或H7亚型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应尽快确诊,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和全群扑杀等综合措施。
科学防控是关键
日常生活应注重增强体质,增加营养,室内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有效洗手,尽量到正规销售点购买禽类产品,禽肉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与家禽密切接触的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受伤。要随时关注疫情动向,一旦出现流行强度明显增加,要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甲型h7n9流感症状
1.临床表现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2.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H7N9禽流感病因病源了解
由于中国此次出现H7N9禽流感为世界首次,目前还未有疫苗研制用以应对,几名患者一部分曾密切接触过禽类,另外几名未曾接触。目前密切接触者尚未检验出感染。因此病因、病源不明,但暂时排除人传人的可能性,更多进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可防可控几小时就可确诊
上海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从发病到死亡,最后确诊,其间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上海卫生行政部门的解释是,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发病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差不多,但病情转变很快,在一周之内可转变为肺炎。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上述病例时,及时开展相关实验室筛查,先后排除了感染季节性H1N1和H3N2流感、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以及非典、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
再做进一步检测,发现患者可能感染H7流感,之后将相关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29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送检的病例标本中分离到3株H7N9禽流感病毒;再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3月31日判定上述患者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
也就是说,开始压根没想到感染的是H7N9病毒。因为是首次发现,所以确诊过程费了一番周折。
现在,H7N9禽流感病例已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已加强对不明原因可疑病例的排查,特别是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一旦发现可疑病例,会第一时间上报至疾控部门。加上经过上海安徽病例后,疾控部门现在已经掌握了该病原特征,确诊时间会大大缩短。
现在临床诊断该病人是否感染H7N9病毒,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连半天都不需要。医院一旦发现该病人感染H7N9病毒,完全有充足的救治时间。并且当我们对这种病毒越来越了解,治疗的手段也会越来越有效。
此次出现危重和死亡病例也是因为之前人体没接触过这种病毒没有抵抗力。
流感应该做哪些检查
感染禽流感后千万不要慌张,做好检查必不可少,那么禽流感应该做哪些检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
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
2、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3、胸部影像学检查
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4、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5、rt-pcr法检测
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6、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人和人之间会传染吗 禽流感挂什么科室
禽流感应该挂传染科,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早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咽痛、流涕、鼻塞、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的症状。若怀疑自己有禽流感,需要去医院的传染科就诊,通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禽流感可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禽流感应该如何进行治疗?禽流感的治疗方法是什么?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关于禽流感的治疗我们看看下面的介绍。
(一)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Reye综合征。
(三)抗流感病毒治疗 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试验研究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成人剂量每日150mg,儿童剂量每日3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金刚烷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副作用。肾功能受损者酌减剂量。有癫痫病史者忌用。
(四)中医药治疗参照时行感冒(流感)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论治。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禽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统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发病情况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极其多样,主要取决于带病体的抵抗力及其感染病毒的类型及毒力。
禽流感的危害
说起禽流感,在人们的意识里,仿佛就是由于家禽的病毒感染,然后我们吃了病毒感染的家禽的肉才会患上此病,这是许多人对禽流感的误解,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禽流感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禽流感的病毒传播呢?
一、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感染者以直接接触者和幼儿居多。
二、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看了以上的介绍之后,大家是否明白了禽流感的危害呢?禽流感不但有很强的传播性,更是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威胁,所以杜绝禽流感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要做到尽量避免和禽类的接触,接触了禽类要及时的用消毒液洗手,不吃半生不熟的鸡蛋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