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性肝炎患者应该怎么护理

急性肝炎患者应该怎么护理

急性肝炎的患者在目前的社会中还是比较多见的,对于急性肝炎这种疾病赶来我们都应该知道什么样的知识点才能提高我们临床的治疗效果,再者对于这种疾病来说我们还需要怎么做才能提高我们患者对生活的态度,这就需要我们为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急性肝炎分为两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三期:

(1)黄疸前期:平均5~7天

表现:1)消化: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

2)全身:畏寒、发热、疲乏及全身不适等。

甲型及戊型肝炎:起病较急,常38℃以上的发热。

乙型肝炎:起病较缓慢,多无发热或发热不明显

(2)黄疸期:持续2~6周

1)尿色加深如浓茶样

2)巩膜和皮肤黄染,约2周达到高峰。

3)有短暂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肝内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体征:肝大质地软,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人有轻度脾大。

(3)恢复期:平均持续4周,黄疸逐渐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我们专家对于肝炎这种疾病从几个方面做了相关的内容阐述和总结,希望我们在护理急性肝炎患者的时候能够发现我们治疗患者的不足之处,还应该知道急性肝炎这种疾病的其他知识点和临床症状表现,能够根据临床症状和表现对症处理,处理好患者的心理,增强患者战胜肝炎的信心。

急性肝炎的早期表现

急性肝炎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及时治疗可被完全有效治疗。感染急性肝炎的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厌油腻、呕吐、低热、全身疲惫乏力、尿黄、腹痛、腹泻及肝区不适等症状。而急性肝炎又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其早期症状表现也有些不同

(1)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急性肝炎的症状):食欲减退,厌油腻是大多数患者都会有的症状,而黄疸型肝炎患者比较严重。患者在早期有发热表现,多为低热,少见高热,持续时间大概3-5天。小部分重型肝炎患者有腹胀、尿少症状。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多数患者发热,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呕吐恶心严重者腹胀,腹泻。还有小部分患者会有上呼吸道症状,关节痛,皮疹等症状。

急性肝炎患者发病期间应节制性生活

肝炎有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之分,急性肝炎患者发病期间症状一般比较明显,不宜进行性生活,否则可能引起病情加重。

(1)肾藏精,肝肾同源,肝脏在肾精的滋养下才能正常的工作,纵欲之后产生的肾精亏虚则可能导致肝失其所养,肝血不足,从而使病情加重。

(2)急性肝炎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升高,全身乏力、黄疸等症状明显时应严格卧床休息,以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性生活属于大体力消耗运动,据说,一次性生活所付出的能量相当于参加100米短跑比赛,这对需要休息的急性肝炎患者来说则极为不利。性活动(包括自慰行为)都应禁止。

(3)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往往具有传染性,通过性接触会使性伴侣有感染肝炎的机会。

特别提示:如需进行性生活,急性肝炎患者病情应恢复到临床治愈,慢性肝炎患者应基本达治愈标准、病情稳定半年以上,但应节制。急性肝炎临床治愈后随诊1年无异常、慢性肝炎观察2年无异常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急性肝炎可以治好吗

急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导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感觉肝区不适,肝区隐痛,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泻等.

急性肝炎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与休息,多数可以治愈,但仍有部分病人转为慢性肝炎,甚至还有少数病人转化为重型肝炎而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生活护理:

1,避免劳累.在急性肝炎时期,休息是治疗的基本措施.

2,禁酒.急性肝炎时期,肝损伤明显,饮酒可促使其转为重型肝炎.

3,调理饮食.急性肝炎患者需补充适量蛋白,以利病变的肝细胞修复与再生.

4,严防感染.感染会加重病情及引起肝损害,内毒素血症,微循环障碍等.

5,科学治疗.急性肝炎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避免出现病情迁延不愈,用药不当等状况.

急性肝炎传染吗

急性肝炎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期,一般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但急性肝炎毕竟是血液传染疾病,如果身上没有伤口、皮肤黏膜破损,病毒无法进入血液,就不会造成传染。

由此可知,急性肝炎是会传染的,由于急性肝炎的传染性一般较强,为了避免传染给家人,急性肝炎患者最好与家人隔离,分开用餐。急性肝炎患者暂时不要过性生活。

如果感染的是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人可以及时去医院接种乙肝疫苗,但在产生足量乙肝表面抗体前,还应注意避免传染。祝您健康。

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有哪些区别

1、临床症状方面

肝炎的许多症状如乏力、厌食、恶心、腹胀等,在急性肝炎患者身上都表现得经较明显,在慢性肝炎患者身上就不那么明显,甚至有些患者有效没有这些症状。但慢性肝炎患者可出现蜘蛛痣、牙龈出血等一些症状。

2、生化检查方面

由于肝脏受损的程度不同,对人体各种功能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急、慢性肝炎在各项化验指标的表现上亦有侧重。如急性肝炎患者的ALT升高明显,而有些慢性肝炎患者ALT升高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在正常范围内,又如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白/球蛋白比例(A/G)和蛋白电泳等指标均可发性异常,而急性肝炎患者此项指标发性异常的不多。

3、发病的持续时间方面

一般来说,急性肝炎患者只要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在1~2个月内肝功能即可恢复正常,再经过2个月左右的积极休息即可治好,可持续数年以至终生。

哪些人不宜服用滋补品

慢性肝炎患者大部分属于虚证,虚证时期的肝炎患者适当服用滋补品,可起到一定的益处。但是慢性肝炎患者常可出现虚实夹杂症,此时的肝炎患者服用滋补品要掌握一定的尺度,不可一味盲目的服用。

无论是慢性肝炎还是急性肝炎患者出现黄疽时是不宜服用滋补品的,尤其是参茸类,如红参、别直参、鹿茸美。

慢性肝炎患者出现纳盖、形寒肢冷、便溏时,服用滋补品时应注意不可进补西洋参类的补品。体形肥胖、食欲尚可的慢性肝炎患者不宜长期服用蜂蜜等舍糖较高的滋补品。肝炎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时,如肚胀、纳差等,不宜服用鳖类滋补品。

急性肝炎能吃什么

1、木耳

患有急性肝炎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多吃一些木耳,木耳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患者吃了这种食物以后有助于排肝毒,而且木耳还有滋养肝脏的作用,因此,急性肝炎患者平时应多吃木耳。

2、胡萝卜

胡萝卜是我们平时经常会吃的一种蔬菜,胡萝卜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胡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A有很好的预防癌变的效果,患有急性肝炎的患者多吃胡萝卜对于身体的康复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患者可以引以为鉴。

3、豆角

豆角是非常适合急性肝炎患者日常食用的一种食物,豆角中富含植物凝血素,这种物质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这对于急性肝炎患者的治疗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空心菜

对于患有急性肝炎的患者来说,在日常饮食方面还要多吃一些空心菜,这种蔬菜中所含的蛋白、脂肪、无机盐、烟酸等营养物质有很好的解毒、清热凉血等功效,急性肝炎患者吃了这类食物对于病情的缓解是非常有利的。

肝炎怎么样治疗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或延长活动时间,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公道饮食,以流食为主,少量多餐,保证水分的供赐与利于利尿排黄,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黄疸严重者留意维生素K的补充。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这是肝炎的治疗方法。推荐阅读: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

2.药物治疗:早期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应用干扰素,皮下注射或肌注。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这也是肝炎的治疗方法。

3.急性肝炎患者应避免劳累,在急性肝炎时期,休息是治疗的基本措施。调理饮食,急性肝炎患者需补充适量蛋白,以利病变的肝细胞修复与再生。禁酒,急性肝炎时期,肝损伤明显,饮酒可促使其转为重型肝炎。严防感染,感染会加重病情及引起肝损害、内毒素血症、微循环障碍等。科学治疗,急性肝炎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专科医院就诊,避免出现病情迁延不愈、用药不当等状况,这也是肝炎的治疗方法之一。

急性肝炎转为慢性肝炎的原因

1、与个人自身免疫力有关:也就是说如果急性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正常,病毒被消除,病情可迅速痊愈。但如果免疫反应低下,病毒就不能被清除就转化为了慢性肝炎。

2、与发病年龄有关:通常情况,感染急性肝炎的患者年龄越小,就越容易转成慢性肝炎,统计表明新生儿急性肝炎转成慢性肝炎几率为71%-90%,学龄前儿童急性肝炎转成慢性肝炎几率为25%,而青少年和成人急性肝炎转成慢性肝炎几率则在3%以下。

3、与治疗的时间方法有关:一般而言,急性肝炎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都是可以取得痊愈的,而如果耽误治疗时机,造成病情延误,或者治疗方法不当,都可能导致急性肝炎转成慢性肝炎。因此急性肝炎患者一旦发现病情,就该及时到正规的肝病医院接受科学治疗,避免慢性化。

4、与患者饮食有关:如急性肝炎患者大量饮酒就是导致急性肝炎转成慢性肝炎重要原因。酒精对肝细胞可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另外,当病人大量饮酒时,会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危害健康。

慢性肝炎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1、对肝脏的损害

急、慢性肝炎患者,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

2、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侵害

现已证实,急慢性肝炎病毒可侵犯其他器官,如乙肝病毒标志亦可在肾,胰,骨髓,甲状腺找到。因此病毒性急慢性肝炎还有一个危害性,即是肝外组织的并发症,如关节炎,肾小球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较少见的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和心包炎等,发生肝外并发症以乙型肝炎多见。

3、对患者心理的伤害

慢性肝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甚至生命造成危害,而且对患者心理上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无论是急慢性肝炎患者还是病毒携带者,在生活、社交、求职、升学等方面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因此,无论是急慢性肝炎发病者还是病毒携带者,都应该积极、主动、彻底地治疗,绝不能对急慢性肝炎掉以轻心,也不能认为急慢性肝炎病毒终身携带而不会发生病变。

专家提醒,慢性肝炎或急性肝炎的产生都是对生命的一种威胁,面对这种威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是关键。

急性肝炎会传染吗

急性肝炎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期,一般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但急性肝炎毕竟是血液传染疾病,如果身上没有伤口、皮肤黏膜破损,病毒无法进入血液,就不会造成传染。

由此可知急性肝炎是会传染的,由于急性肝炎的传染性一般较强,为了避免传染给家人,急性肝炎患者最好与家人隔离,分开用餐。急性肝炎患者暂时不要过性生活,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加重肝炎患者的肝脏负担,防止病情恶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急性期传染性较强,避免通过性接触传染给配偶。如果感染的是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家人可以及时去医院接种乙肝疫苗,但在产生足量乙肝表面抗体前,还应注意避免传染。

另外,急性肝炎初期的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医学界一般认为,急性肝炎在经过治疗半年之后,如果还不能痊愈,那么患者便会转为慢性乙肝,需接受抗病毒治疗。急性肝炎在治愈之后,不再具有传染性,而且被治愈的肝炎患者还可以终生得到免疫。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饮食护理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饮食护理应注意什么?专家表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究竟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饮食护理应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临床中,激素如强的松等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首选药物。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后,糖、钙磷代谢功能会发生紊乱,骨钙丢失医,而造成骨质疏松。因此,应提倡少食高糖食物,限制糖的摄入量,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含钙食物等。特别是当患者伴有发热、消化功能降低,宜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不宜多食富含脂肪的大鱼大肉。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饮食护理

以上内容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有关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饮食护理的信息,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随时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祝您健康。

相关推荐

肝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1、甲肝对肝脏的损害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 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甲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很少。 但急性乙肝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丙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者更高,约26%-55%,现已证实有些肝硬化和肝癌是由丙肝演变而来。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

肝病的危害

1、甲肝对肝脏的损害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甲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很少。但急性乙肝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丙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者更高,约26%-55%,现已证实有些肝硬化和肝癌是由丙肝演变而来。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演变

养肝喝什么汤 急性肝炎患者

应该以清淡为主,并保持足够的热量,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争取达到1~1.5g/k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如果患者进食量过少,可以静脉补充葡萄糖及维生素C,不提倡吃高糖和低脂肪的食物。对身目俱黄、色泽鲜明、恶心、厌油症状明显的患者,饮食宜进清淡流质和软食,可用薏苡仁、赤小豆、绿豆煮粥或熬汤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的作用,还有助于退黄。对头身困重、胸脘痞满属于湿重于热的患者,饮食以清淡蔬菜为宜,多吃水果,少食甜食糖类,以免助湿困脾。

慢性肝炎的日常护理

(1)正确对待疾病,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中医认为“怒伤肝”,因此处事诗人要胸怀宽广、冷静,保持乐观情绪,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2)预防各种感染 慢性肝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在病中或病后极易被各种致病因子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这样会使已恢复或静止的病情,再度活动和变化。要根据气候温度增减衣服,注意起居及个人卫生。 (3)防止疲乏 恢复期不一定绝对卧床,对于散步、打太极拳、轻度家务劳动可以量力参加,以不疲乏和劳累为标准,有利于机体血循环、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要

什么是属于急性肝炎的症状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这是最为常见的急性肝炎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患者呈现更严峻.其中渗出胆汁是重需要功效之一.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吸作废化起着重需要效用.患肝炎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毁坏.渗出胆汁的功效减低.急性肝炎的症状会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蠢动削弱.胃肠功效紊乱.也影响食品消化与吸取.加之代谢产品不克由肝脏来解毒.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2)急性肝炎的症状还易出现疲惫无力,这样是肝炎患者发病的前期呈现之一。肝炎患者往往说不明了何时起病.其急性肝炎的症状

甲肝危害表现为3个方面

1、对肝脏的损害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在6个月内恢复,尤其是甲型和乙型肝炎。但如为急性重症肝炎或急性重症肝炎,则病死率很高,可达 60%-70%,即使恢复,也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甲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很少。但急性乙肝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国内报告一组1357例急性乙肝,经2-10年随访,发现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为16%和2%,约0.6%发生肝癌。丙肝演变为慢性肝炎者更高,约26%-55%,现已证实有些肝硬化和肝癌是由丙肝演变而来。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性很大,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演变为

丙肝预后

1、急性肝炎 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临床康复。急性丙型肝炎50%—8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2、慢性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重度慢性肝炎预后较差,约80%五年内发展成肝硬化,少部分可转为HCC,病死率高达45%。中度慢性肝炎预后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慢性丙型肝炎预后较乙型肝炎好。 3、重型肝炎 预后不良,病死率50%—70%。年龄较小、治疗及时、无并发症病死率较低。急性重要型肝炎存活者,远期预后较好多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者多数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最

急性肝炎痊愈会否传染

急性肝炎痊愈会否传染呢?北京京军肝病医院专家指出,急性肝炎引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期,一般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 急性肝炎毕竟是血液传染疾病,如果身上没有伤口、皮肤黏膜破损,病毒无法进入血液,就不会造成传染。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 (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HAV和HEV以粪-

慢性肝炎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专家提醒:肝炎在发病初期往往被忽略,因为在初期其症状并不明显,而且患者没有感觉,事实上,即使做检查时被检查出慢性肝炎,患者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感觉恶心、厌食、容易疲倦等,对该病大家要重视起来。 中重度肝炎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易误诊为急腹症而作

急性心包炎患者护理计划

【一般护理】 1)急性心包炎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并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因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加重病情。休息时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出现心包填塞的病人往往采取强迫前倾坐位,应给病人提供可趴俯的床尾小桌,并加床挡保护病人,以防坠床。 2)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索、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如有水肿,应限制钠盐摄入。 【心理护理】 1)病人气急发生后,常常精神紧张,甚至是恐惧心理,陪护人员应守护在旁,给予解释和安慰,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病人的配合。 2)在行心包穿刺抽液治疗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