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肝癌和继发肝癌的区别 原发性肝癌并发症
原发肝癌和继发肝癌的区别 原发性肝癌并发症
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肝癌可能诱发的疾病有哪些
肝癌破裂出血: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的一种严重而致命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5.46%-19. 8%,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肝癌死因的9%-10%,在肝癌死亡原因中占第4位。由于该病发病突然、急剧,且常伴休克。故其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如不积极救治,多数病人迅速死亡。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腹水:腹水是局限性水肿的一种,是指过多的液体在腹腔内积聚。正常情况下,腹腔内有少量液体,约200ml,起润滑作用,当液体量超过200ml时即可称为腹水,当腹腔内液体超过150ml时,体检中可发现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的产生机制较复杂,与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及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有关。多种恶性肿瘤均可出现腹水,在肿瘤基础上出现的腹水称为恶性腹水。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继发性肝癌均常伴发腹水,这与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关系密切。
感染及癌性发热:肝癌并发症可由肝癌本身或常合并的肝硬化所致,也可由抗肿瘤治疗手段引起,常出现于肝癌中晚期,是肝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黄疸:黄疸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发率29.6%-37.5%。黄疸是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巩膜、皮肤、黏膜、体液等黄染的一种临床表现。胆红素来自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其生成、代谢及排泄与肝脏关系密切,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导致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黄疸。 根据病因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三种。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癌肿瘤细胞或肝内胆管癌肿瘤细胞产生的癌症,在国内比较广泛。据统计,国内肝癌在恶性肿瘤逝世亡率中,部份城市统计占第三位,部份农村则占第二位,本病可以产生于任何年纪,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1。原发性肝癌约4/5为肝癌肿瘤细胞肝癌,1/5O为胆管癌肿瘤细胞肝癌。
继发性肝癌:又称复发转移改变性肝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复发转移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染,变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诊断临床诊断表现中通常只有本来脏器癌症的临床诊断表现而无肝脏重要受累的症状,患者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降落等临床诊断表现。肝功效临床诊断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有可能正常,但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查常明显增高,B超、CT临床诊断检查可找到肝脏占位性病理变化。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中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复发转移转移至肝。继发性肝癌常临床诊断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辩别的重点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检查肝脏以外器官有无原发癌肿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查除少部分原发癌在消化道的病例可阳性外,通常多为阴性。
原发性肝癌该怎么护理呢
原发性肝癌的危害性是大家不能忽视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患者还应该重视很多生活细节。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大家还应该对症下药。
一 :持良好心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一种较为平静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俗话说:“怒伤肝,”所以,肝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情绪的过分波动。患了原发性肝癌,并不是说什么事也不能干,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适当做些轻的家务活或进行一些轻微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应以自己不感到疲劳为原则,且一定要避免重体劳动及剧烈的体育活动。因为情绪的激动、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活动可能诱发肝癌结节皱襞出血而危及生命,要知道,癌结节皱襞出血是肝癌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二:饮食要清淡。因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有肝功能的减损,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因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甚至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肝解毒能力下降,过多的蛋白质分解产生大量的氨积聚在血液中,进入大脑使病人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死亡)。另外,辛辣刺激、粗硬的食物也应避免,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易出现门静脉癌栓,引起门脉高压、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一旦饮食不当,可引发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措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虽然这种疾病并不是容易治愈的,但是如果大家能够积极的治疗疾病,这种疾病也是能够控制的。患上疾病之后,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早治疗,不要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肝癌 -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区别
1.症状:原发性肝癌临床症状较明显,多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厌食、肝区疼痛等症状,病程发展也较快;而继发性肝癌常以肝外原发性癌肿所引起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常较轻,病程发展较缓慢。
2.病史:原发性肝癌多有慢性肝病(乙肝或丙肝标志物常阳性)或肝硬化病史;而继发性肝癌多无慢性肝病病史,多是由人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直接浸润或随血液、淋巴液转移至肝脏而形成的。
3.体征:原发性肝癌多半有蜘蛛痣、肝掌等肝硬化体征;而继发性肝癌多不伴有肝硬化体征。
4.B超结果:原发性肝癌时B超多显示为边界较为清楚的强光团或暗区,且在其周围尚可见一圈典型的声晕;而继发性肝癌B超常显示增强回声。
5.血清甲胎蛋白测定值(AFP):原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多呈阳性,且阳性率在70%左右,且碱性磷酸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多数增高;而继发性肝癌时AFP测定值90%以上呈阴性,但少数来自消化道、胰腺和生殖腺的癌肿肝转移后可测得低浓度AFP阳性。
6.CT结果:原发性肝癌CT增强扫描的动脉相常显示增强效应,但静脉相增强效应减弱,呈现“快进快出”的特点;而继发性肝癌CT表现为混合不匀等密度或低密度典型的呈现“牛眼”征,多不伴有肝硬化声像。
原发性肝癌特征及治理
医生介绍:肝癌的‘本’是脾虚“的,使西医的肝癌与中医的”脾虚“相对应,建立肝癌脾虚辨证为主、治疗健脾为主肝癌的治疗新方法。这种思想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为”中心辨证“。所谓”中心“,指将西医诊断的某一病名冠以中医的一个证,并且认为此证就是该病的根本—即中心;在这个”中心“基础上,再分不同的类型,施以相应的治疗;由此,提出了所有恶性肿瘤都应有”中心辨证“,乃至形成所有西医病的皆有相应的”中心辨证“和中心施治思路,使中西医结合更进一步。
从西医诊断为肝癌,而从中医辨证,病虽在肝,而其本在”脾“。抓住”脾胃“病这个核心进行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壮年发病率高,由于本病发现时多为晚期 ,故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俗称“癌中之王”。原发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与肝功能异常,早期多无症状。
原发性肝癌的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
从肝癌的治疗角度结合国情,有几个因素与治疗息息相关;①肝功能代偿情况;②肿瘤累及半肝还是全肝;③肿瘤大于还是小于5cm;④门静脉主干有无癌栓。基本治疗方案肝癌治疗的目标,一为根治;二为延长生存期;三为减轻痛苦。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适用于肝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小肝癌,有可能起根治效果;对小于5cm的小肝癌,如肝功能代偿,应力争切除,左叶者可酌情作局部切除、肝段或亚肝段切除;右叶或肝门区部,有肝硬化者宜局部切除,无肝硬化者可酌情作局部切除或肝叶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小肝癌,术中可作患侧肝动脉结扎(HAL)、肝动脉插管灌注*物(HAI),酌情合并或不合并局部治疗,如冷冻、激光、微波、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术后继续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术中未作HAL者亦可术后作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治疗(TAE)。小肝癌伴肝功能失代偿者宜作超声导引无水乙醇注射,少数可谨慎试TAE。早期肝癌宜尽早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
中期大肝癌宜采用肝动脉插管结扎为主的多模式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处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待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有黄疸、腹水者通常只宜用中医*治疗,但个别因肝门区单个肿瘤压迫引起梗阻性黄疸而无腹水者,如肝功能代偿,可试TAE或手术作HAL+HAI,极个别甚或因此缩小而获得切除。对根治性切除后亚临床期复发或单个肺转移灶,均宜积极行再切除,如不能或不适切除,可作各种局部治疗。对癌症疼痛可采取相应止痛*与中医*调理措施,以减轻病人痛苦。
临床上由于绝大多数病人无手术指征,而有赖于*物治疗,中*与化疗是*物治疗的两大支柱,而中医*的疗效不逊于全身化疗,并有特点。中医认为:脾气虚是肝癌基本的发病机制,尤其在Ⅰ、Ⅱ期肝癌在治疗上我们多从脾论治。对于表现为肝肾阴虚的Ⅲ期患者多采用肝、肾、脾同治的治则。
原发性肝癌的日常护理
一、饮食要清淡
因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有肝功能的减损,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因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甚至可能诱发肝性脑病。另外,辛辣刺激、粗硬的食物也应避免,因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易出现门静脉癌栓,引起门脉高压、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一旦饮食不当,可引发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危及生命。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原发性肝癌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洁饮食可引起肠道感染,最终可能诱发肝癌的并发症,危及生命。
首先在食物上加以适当限制。肝癌患者禁忌的食品有:公鸡、西洋鸭(番鸭)、猪头肉、虾、蟹、螺、蚌、蚕蛹、羊肉、狗肉、黄鳝、竹笋、辣椒、油炸品、烟、酒等(部份为民间认为的发物)。当然也很难一一解释清楚,个别患者吃了这些食物也不一定就会出事,准确地说,这样做放心。
其次在饮食的数量上加以限制,病人脾胃不好,吃什么都应适可而止,不曝食,不偏食,注意水果的补充。
二、持良好心态
肝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一种较为平静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俗话说:“怒伤肝,”所以,肝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情绪的过分波动。患了原发性肝癌,并不是说什么事也不能干,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适当做些轻的家务活或进行一些轻微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应以自己不感到疲劳为原则,且一定要避免重体劳动及剧烈的体育活动。因为情绪的激动、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活动可能诱发肝癌结节皱襞出血而危及生命,要知道,癌结节皱襞出血是肝癌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三、适当锻炼
可以恢复工作的肝癌患者尽量复工(必须是轻体力劳动),这是因为患者整天闲散在家,时时会想到自己是病人,加重思想负担,不利于康复,适当煅炼,回到岗位上与工友一起,可一定程度放下思想包袱,对身体有利。
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肝癌患者可进食酸梅汤、鲜橘汁、果汁等,以助消化而止痛,进食切勿过凉、过热、过饱。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南瓜、竹笋等补充维生素。榛子杞子粥,苍术猪肝粥,都是适合体虚的患者,患者也要坚持进行适量的运动,愉快的心情是关键。
不同病因的肝硬化并发肝癌的概率是多少
肝硬化与肝癌发病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人在对180例肝硬化患者随访后,发现30例并发原发性肝癌,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其癌变发生率并不一致。在西方国家酒精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病因,研究显示每日饮酒80g ,5年以上,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增加5倍。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1%,而且戒酒不能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我国肝硬化主要病因为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癌变,其并发肝癌的概率高些,但经过10年随访研究显示:癌变发生率亦在10%以下。可见肝硬化患者对待原发性肝癌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心存恐惧,以免恶化病情;但也不能无所顾忌,尽量去除加剧癌变进程的因素并要定期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警惕这种癌变的可能性。
原发肝癌和继发肝癌的区别 继发性肝癌仅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原发肿瘤较早期或其部位隐匿,不易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又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而言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疑及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乃至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
肝癌的诊断检查
(一)病理诊断
1.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肝外组织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二)临床诊断
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免法AFP>400mg/ml持续四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B型超生显像可显示直径2cm以上的肿瘤,对早期定位检查有较大的价值;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 可显示直径1.0cm以上的肿瘤;放射性核素扫描 能显示直径3-5cm以上的肿瘤;其它X线肝血管造影、核磁共振像对肝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3.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①AFP>20mg/m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疸而AKP或r-GT明显增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的肝硬化。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2、肝硬化: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3、活动性肝病:以下几点有助于肝癌与活动性肝病(急慢性肝炎)的鉴别。AFP甲胎球蛋白检查和SGPT谷丙转氨酶必须同时检测。
4、肝脓肿:表现发热、肝区疼痛、有炎症感染症状表现,白细胞数常升高,肝区叩击痛和触痛明显,左上腹肌紧张,周围胸腔壁常有水肿。
5、肝海绵状血管瘤:该病为肝内良性占位性病变,常因查体B型超声或核素扫描等偶然发现。该病我国多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甲胎蛋白测定,B型超声及肝血管造影。
6、肝包虫病:患者有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和结节感、晚期肝脏大部分被破坏,临床表现极似原发性肝癌。
7、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肿瘤,来自肾、肾上腺、结肠、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
肝硬化的并发症到底有什么
1、电解质紊乱:肝硬化患者在腹水出现以前已有电解质紊乱,出现腹水和其他并发症后,电解质紊乱更加严重,可出现低钠血症、低钾低氯血症与代谢性碱中毒,并诱发肝性脑病。
2、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出血量大、除呕鲜血外,常伴有血便。易出现休克及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较高。许多患者过去有消化道出血史。
3、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常并发感染,自发性腹膜炎一般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腹胀,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与腹泻,严重者有休克。
4、肝性脑病:肝性脑病见于严重肝病患者,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常有明显黄疸、出血倾向和肝臭,易并发各种感染、脑水肿和肝肾综合症等,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有大量腹水时可出现肝肾综合症。与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大量的腹水和强烈利尿、内毒素血症和钠水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
6、原发性肝癌:在肝硬化基础上可发生原发性肝癌,据统计,肝癌和肝硬化合并率为84.6%。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如何进行鉴别
有数据证实,肝癌在中国每年的病理改变高达三十万人次,以中、壮年男人病理变化率较高,肝癌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期症状均包含为,肝痛、消瘦、乏力、纳呆、腹胀、黄疸、癌性发热。但两种类型也有不同之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还需互相进行鉴别。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如下:
原发性肝癌:是指自肝癌肿瘤细胞或肝内胆管癌肿瘤细胞产生的癌症,在国内比较广泛。据统计,国内肝癌在恶性肿瘤逝世亡率中,部份城市统计占第三位,部份农村则占第二位,本病可以产生于任何年纪,以40~49岁为最多。男女之比为2~5:1。原发性肝癌约4/5为肝癌肿瘤细胞肝癌,1/5O为胆管癌肿瘤细胞肝癌。
继发性肝癌:又称复发转移改变性肝癌。人体全身的恶性肿瘤,都可随血液、淋巴液复发转移转移至肝脏,或直接浸染,变成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在临床诊断临床诊断表现中通常只有本来脏器癌症的临床诊断表现而无肝脏重要受累的症状,患者可有乏力、厌食、多汗、发热、体重降落等临床诊断表现。肝功效临床诊断检查甚至在肝脏明显肿大时,仍有可能正常,但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查常明显增高,B超、CT临床诊断检查可找到肝脏占位性病理变化。
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的鉴别中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复发转移转移至肝。继发性肝癌常临床诊断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辩别的重点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检查肝脏以外器官有无原发癌肿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查除少部分原发癌在消化道的病例可阳性外,通常多为阴性。
早期肝癌会传染给别人吗
早期肝癌会传染给别人吗?很多人都会有亲人患上肝癌的症状,从而担心肝癌会不会传染的问题,那么今天就让专家来解释一下早期肝癌会传染给别人吗?
1、所谓传染,简单地说,就是某种疾病从一个人身上通过某种途径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临床资料证明,癌症病人本身并不是传染源。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从癌症病人身上取下的癌组织直接种植在另一个人身上,并不能成活生长。目前世界上未将癌症列为传染病,收治病人也没有采取像传染病那样的隔离措施。
2、任何癌症到了晚期时,都会转移到其他器官并造成该器官功能的衰竭而逐渐导致死亡。肝癌也不例外,但晚期的肝癌在发生其他邻近器官的转移之前,便已经出现生命危险,主要是由于85%以上的肝癌是原发于以肝硬化为基础的肝脏上。
因此,肝癌在晚期不仅因为其本身已侵入正常的肝细胞,使得原有肝硬化的肝功能出现衰竭的现象,如黄疸、腹水以及肝性脑病变(肝昏迷)的出现,甚至会出现某些致死的并发症,如果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引发肝衰竭而死亡。肝癌分下面几种类型。
1.原发性肝癌
(1)症状 早期肝癌常症状无特异性,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部分患者有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后出现急腹症表现等。也有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转移灶的症状。
(2)体征 早期肝癌常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类似肝硬化体征。中晚期肝癌通常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体征。此外,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男性乳腺增大、下肢水肿等。发生肝外转移时可出现各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
(3)并发症 常见的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肝肾衰竭等。
2.继发性肝癌
(1)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无肝病病史的患者,肝脏转移尚属早期,未出现相应症状,而原发肿瘤症状明显多属中晚期。此类患者的继发性肝癌多在原发治疗的检查、随访中发现。
(2)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患者多主诉上腹或肝区闷胀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差、消瘦或发热等。体检时在中上腹部可扪及肿大的肝脏,或质地坚硬有触痛的硬结节,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黄疸和腹水等。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原发性肝癌,但一般发展相对缓慢,程度也相对较轻,多在做肝脏各种检查时疑及转移可能,进一步检查或在手术探查时发现原发肿瘤。部分患者经多种检查无法找到原发癌灶。
(3)既有原发肿瘤,也有继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原发肿瘤及肝脏转移癌均已非早期,患者除肝脏的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的症状、体征外,同时有原发肿瘤引起的临床表现,如结、直肠癌肝转移时可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以及便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