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运动养生有何禁忌
老人运动养生有何禁忌
1.老人运动是应避免剧烈的肢体动作,以防止发生摔倒、擦伤等意外状况。应选择比较安静平缓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散步等。
2.刚开始锻炼的老年人切勿运动量过大,应从简单、轻松的动作开始做起,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缓冲的过程。此外,运动前还可以先做热身运动。
老人运动养生有何禁忌
1、忌运动时憋气
运动时憋气害处有二
第一点会使血液不循环,这样很容易会造成大脑缺氧,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头晕或者晕倒;
二是会使血压升高,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意外。老年人运动时不要轻易做有憋气动作的力量练习,以适当增加呼吸深度为好。
中医养生 老人运动养生有何禁忌.jpg
2、忌剧烈对抗
老年人大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剧烈对抗性运动容易激发逞强好胜心理,造成超负荷运动,使机体极度疲劳、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3、忌过量负重
在人年龄大的时候,人体的肌肉就会变得萎缩,力量就会没有以前的大,灵敏度也会下降,反应也会变得比较迟钝。过量负重,极易引起肌肉、韧带损伤。
老人运动养生注意事项
对中老年人来说,健身运动的效果不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而在于持之以恒。运动的频率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周不少于4次,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天。
初参加运动的人,开始运动次数及运动量应少些,每周3次,每次15~30分钟较适宜。以后每周3~5次,每次30~50分钟。
体质稍差,年龄偏大或初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以慢跑或跑、走交替的运动方式,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经过几周或几个月后,根据体质情况再增加运动频率。
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可坚持锻炼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
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运动量及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时,每周3~4次,隔日一次亦可。
老年人的各项生理机能在下降,血管弹性变差,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等,因此不宜选择强度大、对抗性强、速度快及需要憋气的项目,以免引起心肌缺血、服血管意外、骨折或其他伤害事故。
老年人运动养生知识
戒变换头部位置
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戒屏气运动
老年人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这时候容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老年人运动养生有五戒
戒负重练习
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大脑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和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戒急于求成
活动量过大或增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戒头部位置变换
老年人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力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动迟钝。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头部运动的动作,不适宜做,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出血,重者危及生命。应避免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
戒激烈竞赛
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容易诱发意外。
老年人运动养生的十个禁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老年人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养生了,而老年人运动则是保健养生的一种方式,但是老年人运动也是存在着一些禁忌的,一起来看看这些老年人运动的禁忌吧。
一忌长距离的慢跑,以及竞技性体育活动。适宜老年人的活动,有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跳绳等。
二忌大运动量锻炼。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即使身体健康,也应减少运动量。
三忌锻炼时心经超过每分钟110次。
四忌不做准备活动就开始锻炼。
五忌运动后马上休息。
六忌出现异常情况,不知对策。如出现心悸、气短、心绞痛发作等,应立即中止活动,使用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如不能缓解,应火速送医院。
七忌运动后马上洗澡或进餐,以免使心脏负担过大,发生意外。
八忌饭后百步走。对于心脏病老人或可能患有脑、心血管病的大多数老人,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
九忌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或交通大道上锻炼。
十忌在晚间或气候变化时锻炼。
所以说老年人运动一定要遵循正确的方法,老年人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体质而定,不正确的运动方法会给您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
老人运动养生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运动养生禁忌
忌急于求成
老年人对体力负荷适应能力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时间适应阶段,一定要循序汽车进,切忌操之过急。
忌激烈竞赛
老年人不论参加哪些项目运动,重在参与、健身,不能争强好胜,与别人争高低,否则激烈竞赛不仅体力承受不了,而且还会因易碰撞、摔倒、激动,极易发生意外。
忌负重憋气
老年人多有肺气肿,当憋气用力,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胸闷,心悸。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养活脑供血减少,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憋气完毕,回心血量骤然增加,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爬绳等这些需憋气运动项目,老年代不宜参加。
忌头部位置不宜过分变换
老年人不宜做低头、弯腰、仰头后侧、左右侧弯,更不要做头向下的倒置动作,原因是这些动作会使血液流向头部,而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性差,易发生血管破裂,引起脑溢血。当恢复正常体位,血液快速流向躯干和下肢,脑部发生贫血,出现两眼发黑,站立不稳,甚至摔倒。
忌晃摆旋转
老年人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力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动迟钝,像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应忌讳,否则易发生危险。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老年人常见运动须知
爬山
爬山不利保护老年人的膝关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的负重主要来自自身的重量;而下山时,除了负担自身体重外,还有身体向下冲的力量,这种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
下蹲运动
在做下蹲运动时,由于运动重心较低,会使膝关节负重过大,从引起关节疼痛,并加快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长时间的猛烈蹲起,也会使老年人的血压变得不稳定。
饭后散步
不少老年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当做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人。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避免在饱餐后2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五十肩指冰冻肩,肩膀关节的活动角度降低,肩膀就像被冰冻住了一样活动不便,医学上的专用名词是“粘黏性肩关节囊炎”,因好发于40-60岁左右的中年人,所以又俗称为“五十肩”。
爬楼梯
爬楼梯对膝关节的伤害更大。爬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会使损伤加重。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因此,有膝关节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少走楼梯,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
退步走
退步走或退步跑可以刺激不经常活动的肌肉,改善人体的平衡力,因此,不少老年人晨练时喜欢退步走。由于老年人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减低,倒退走或跑都会使心血管不堪重负。同时会使颈部转向,导致颈动脉受压迫、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脑部供血减少、大脑缺氧,甚至可能在转颈时突然晕倒。
老人运动养生有何禁忌
忌运动时憋气
运动时憋气害处有二
第一点会使血液不循环,这样很容易会造成大脑缺氧,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头晕或者晕倒;
二是会使血压升高,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意外。老年人运动时不要轻易做有憋气动作的力量练习,以适当增加呼吸深度为好。
忌剧烈对抗
老年人大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剧烈对抗性运动容易激发逞强好胜心理,造成超负荷运动,使机体极度疲劳、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忌过量负重
在人年龄大的时候,人体的肌肉就会变得萎缩,力量就会没有以前的大,灵敏度也会下降,反应也会变得比较迟钝。过量负重,极易引起肌肉、韧带损伤。
老年人的腿部肌肉训练操
英国利兹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腿部肌肉功能失常与心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关联密切。心衰患者锻炼腿部肌肉有益康复。
第一步:屈膝俯仰
早起时坐在床上,双腿曲跪,双手分别按在同侧大腿上,臀部坐在双足后跟上,上身缓缓地向前伏、向后仰。如此屈膝前俯后仰连续进行50次;
第二步:压腿按膝
坐在床上,右小腿压在左大腿上,双手按在右膝上用力向下按压,按压膝部的幅度由小到大,以能忍受为度。经过一段时间习练以后,双手按压右膝力争能碰到床垫上,连续按压50次,然后换腿,左小腿压在右大腿上,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按压50次;
第三步:曲趾分趾
在床上把两腿伸直,把所有脚趾头先伸直,然后自然弯曲,就像手抓东西一样,伸直弯曲都要有力,连续伸曲50次,然后双脚的10个脚趾同时撑开,撑得越开越好。每撑开合拢为1次,连续撑开合拢脚趾50次。
老人运动养生的12大方式
第1式:发常梳两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从头部前面向后方轻轻地梳发,反复做36次。能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提高智力。
第2式:面常浴两眼轻闭,先将两手掌前后搓动24次,随后将两手掌面从鼻旁两侧向上按摩到前额,又向两侧分开按摩到太阳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颌,反复浴面18次,最后两眼睁开。能防治面部疮疖,消皱美容。
第3式:目常运两眼睁开,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远近各活动18次,再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视力。
第4式:舌常搅口唇轻闭,先将舌头放在牙齿外面,嘴唇里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慢慢地转动,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语言能力,增加唾液。
第5式:鼻常揉用两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轻轻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第6式:耳常弹口腔微闭,将两手掌心捂住两侧外耳道,十个手指放在后脑部,用示指指面压在中指指背上,轻轻地滑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可防治耳病,提高听力。
第7式:头常抬头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反复做24次。能防治颈椎病、头晕头痛。
第8式:津常咽当口腔中唾液较多时,要分三次,用意念诱导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第9式:胸常撸两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撸胸24次。能防治咳喘症、心脏病、忧郁症。
第10式:腰常转将两手掌心轻轻地放在两侧腰部的肾俞穴上,指尖朝下,慢慢地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旋转三次,随后以脊柱为轴,再向左侧和右侧各转腰三次。能防治腰椎病、腰肌劳损、肾脏病。
第11式:腹常摩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中央,先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小范围摩腹12次,再大范围摩腹12次。随后按逆时针方向大范围摩腹12次,再小范围摩腹12次。能防治肝、胆、胃、肠、胰、盆腔诸病。注意:便秘宜顺时针摩腹,腹泻宜逆时针摩腹。
第12式:齿常叩先叩上下门牙48次,后叩两侧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轻轻作响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