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经常跳要小心面肌痉挛
眼皮经常跳要小心面肌痉挛
眼皮跳代表什么呢?有人相信“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很明显是迷信的说法。偶尔的眼皮跳,可能是由于睡眠不足、疲劳过度、或者是用眼不当、眼睑痉挛导致的。但是若经常眼跳且眼跳局限在一侧的面部,就要当心是否患上了面肌痉挛。
何为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的阵发性抽搐,抽搐程度不等且不规则。疲倦、精神紧张时可加重,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当天气转凉时,往往还会被患者误认为是受风的生理反应。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面肌痉挛的症状
发病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为人注意,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加长至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入眠后多数抽搐停止。双侧面肌痉挛者甚少见。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面肌痉挛的危害
一次抽搐短则数秒,长至十余分钟,间歇期长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工作或学习,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不要小看了眼皮跳,若经常发生眼皮跳的症状,甚至已经出现嘴角抽搐,就要尽快到医院检查。
如何区分眼皮跳和面肌痉挛
专家指出,眼皮跳动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眼皮跳动是一次性发作,而且时间很短,通常只是几秒钟,而且跳动程度也不严重,多数人自已感觉跳动明显,而旁人却看不出来。这类眼皮跳,多半是休息不够、用眼疲劳、精神紧张或是外界的一些刺激所致,并不影响健康,更与祸福无关,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果感觉跳动比较频繁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或是用手指肚在眼睛周围轻轻按摩,或用温热毛巾敷眼,一般眼皮跳动就会自动消退。
然而面肌痉挛的眼皮跳症状为病理性跳动。多发生在下眼皮,极少有双侧眼皮跳,或者两侧眼皮交替跳动的情况,其发作较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跳动幅度大,眼皮肌肉抽动时会发现眼睛变小,无疲劳、紧张或刺激因素等诱发,且经过休息或自我调节后,仍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高度怀疑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这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当面诊断,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能够判断出是生理性的眼皮跳,还是面肌痉挛的早期眼皮跳,或者是其他病症。
年轻人眼皮跳小心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最初很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眼皮跳,但是眼皮跳通常又是很多人会遇到的普通问题,所以常常被忽略。”黄月说,面肌痉挛的患者,眼皮长时间跳动,使眼睛周围的肌肉处在紧张状态,进而造成眼睛周围的肌肉萎缩。所以,患有面肌痉挛的病人,眼睛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也不足为奇。
因为眼皮跳而感到不舒服,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去医院看眼科大夫,没错,侯习武主任说:“眼皮跳,可能提示多种慢性眼部疾病。”他说,眼皮跳很有可能是视疲劳和神经疲劳造成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因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而导致眼皮时不时地感觉到跳动,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到结膜、角膜神经,导致其发生跳动性的反应,这种情况在眼科属于常见病,也比较容易缓解。还有一种可能,如果眼睛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而且没有戴眼镜的话,也会引起眼皮跳。“但是,眼皮跳也有可能是面部三叉神经受到压迫,进而引起的眼周匝肌痉挛,严重的患者可能发展成面肌痉挛,这些病人我会直接建议他去神经科就诊。”侯习武说。
两位专家还提到,现在很多人因为学习、工作等平时比较劳累,压力很大,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而且大部分眼皮跳都是因为情绪紧张、焦虑或者视疲劳引起的,所以平时出现眼皮跳的症状,也不必过分担心。
眼皮这样跳警惕面瘫
生理性的眼皮跳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部位不确定,一会儿左边眼皮跳,一会儿右边眼皮跳;
2.频率不规律,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
3.眼皮跳动的症状没有加重的趋势,一直都是比较轻微的;
4.范围比较局限,只局限于眼皮的跳动,不会蔓延到面颊、口角。
病理性的眼皮跳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眼睛的炎症或者其他病变导致的,不适感始终局限在眼睑周围,没有扩大到面部其他部位的趋势,比如近视、远视、结膜炎、角膜炎等导致的眼皮跳,这种情况需要看眼科。
另一种可能是面部神经疾病的先兆。表现为长期的眼皮跳,并且渐渐扩大到嘴角甚至脖子等部位,面部跳动的程度也渐渐加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面肌痉挛,即面瘫。
原发性面肌痉挛多是由于血管发育不良或血管硬化引起的。94%的面肌痉挛都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刚开始容易被忽视。一段时间后,如果发展成眼睛睁不开、嘴角抽动,严重的连脖子也不由自主地抽动,直到半边脸都受影响,须及时到功能神经外科就诊。
从眼皮跳看人体健康
一、眼皮跳是眼皮肌肉的抽动
不少人眼皮跳后都会认为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其实这是一种谬论。
眼皮跳是眼皮肌肉的抽动,即眼皮肌肉的痉挛,有时只局限于上眼皮或下眼皮,有时会上下眼皮同时抽动,重者波及面部肌肉及口角的肌肉。
专家解释:面部及眼皮的肌肉运动是受面神经支配的,当面神经受刺激时,即会引起其支配肌肉的抽动,如只影响支配眼皮的分支,则只出现眼皮跳,所以眼皮跳不是祸患将至的先兆,而是面神经的不正常活动引起。
二、眼皮跳动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眼皮跳动医学上主要是因植物神经紊乱、眼睑眼轮匝肌的纤维部受到刺激后产生的颤动、痉挛的现象。
眼皮跳动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占绝大多数,易在用眼过度或劳累、精神过度紧张、压力过大、烟酒过度时出现,发作时间较短(通常数秒钟)、跳动程度不严重。
病理性的眼皮跳动可由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眼内异物、倒睫、结膜炎、角膜炎等导致,发作较频繁、持续时间长、跳动幅度大,有人会连眉毛、额头、嘴角甚至半边脸都一起抽动。
尤其面部肌肉痉挛后引起的眼皮跳动,99%是因支配眼皮肌肉运动的面部神经被颅内异常血管压迫刺激,1%为颅内肿瘤、蛛网膜粘连刺激面神经所致,因此也被视为颅脑内疾病的征兆。
不过面肌痉挛的眼皮跳的症状是一种疾病的表现。
多发生在下眼皮,极少有双侧眼皮跳,或者两侧眼皮交替跳动的情况,其发作较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跳动幅度大,眼皮肌肉抽动时会发现眼睛变小,无疲劳、紧张或刺激因素等诱发,且经过休息或自我调节后,仍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高度怀疑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这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当面诊断,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能够判断出是生理性的眼皮跳,还是面肌痉挛的早期眼皮跳,或者是其他病症。
更严重的是,如果病患部位在基底神经节,痉挛的范围则扩散到嘴巴、舌头和下巴。此时,病人不但有不停的眨眼动作,还伴随面肌的抽搐,这就是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和面肌痉挛,是一种局长肌张力障碍性疾病,更难以自愈。
面肌痉挛的症状是什么
面肌痉挛的症状是什么1.面肌痉挛的症状面肌痉挛早期,患者的面部主动运动,如咀嚼、瞬目、眨眼或表情动作都可能诱发面部肌肉肌抽搐,还有种是因为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因素而加重,严重者后期整日抽搐不停,甚至在睡眠中都不停的在抽搐。有些患者可因眼睑强制性收缩导致睑裂变小,面肌痉挛的症状是什么个别患者甚至面部肌肉也呈强直性收缩而致口角持续歪斜向病侧。该病呈慢性过程,可迁延终生,对患者生活、工作、精神和心理均产生很大影响。极个别面肌痉挛病人可伴发三叉神经痛,较少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患侧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双侧面肌痉挛同时发病者极少见。
面肌痉挛的症状是什么2.面肌痉挛的症状半个脸痉挛,不能睁眼,可引起面部疼痛、头痛、耳鸣等症状。因为眼皮跳动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先眼皮跳,慢慢往下发展,嘴角都开始抽动,跳得厉害时候还有头晕,频繁的跳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还出现了轻度面瘫表现。跳动多出现在上眼皮,有时也会在下眼皮,不为人的思维和意识所控制。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一般很快就会过去,有时候也会持续几天;而后者比较严重,呈进行性发展。面肌痉挛的症状是什么从单纯上眼皮或下眼皮跳发展为上下眼睑抽动、甚至发展为同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面肌痉挛的症状是什么最多见的病因为颅内行走异常的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压迫刺激,这种病因占面肌痉挛的99%,另有1%为颅内肿瘤、蛛网膜粘连对面神经的刺激。
眼皮跳是不是面肌痉挛的症状
相信大家都知道,当面肌痉挛发病时,患者会出现面肌不由自主的抽动,多数为阵发性。但是有很多患者会伴有眼皮跳的情况。那么,眼皮跳是面肌痉挛的症状吗?一起来了解。
面部的主动运动、咀嚼、瞬目、眨眼或表情动作(如皱眉、大笑等)可诱发面部肌肉肌抽搐发作,并可因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因素而加重,而休息或情绪稳定时症状减轻。严重者可终日抽搐不停,甚至睡眠中也可抽搐。有些患者可因眼睑强制性收缩导致睑裂变小,个别患者甚至面部肌肉也呈强直性收缩而致口角持续歪斜向病侧。该病呈慢性过程,可迁延终生,对患者生活、工作、精神和心理均产生很大影响。极个别面肌痉挛病人可伴发三叉神经痛,较少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患侧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双侧面肌痉挛同时发病者极少见。
而部分患者出现的眼皮跳,那么,眼皮跳是面肌痉挛的症状吗?面肌痉挛绝大多数限于一侧,常常先发生于眼睑即熟称的眼皮,类似于眼皮跳,然后范围逐步扩大,多于数月后波及到面部其口角、直至颈阔肌等。每次发作多无先兆症状,发作时表现为肌肉快速频繁的抽动,每次发作数秒钟至数分钟,在不发作的间歇期如常人一样。
据专家介绍,面肌痉挛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健康,还对患者形象及人际交往造成了较大损害,通常面肌痉挛患者在遇见陌生人时、在公共场所露面时发作明显,这让很多患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因此,面肌痉挛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
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眼皮跳是面肌痉挛的症状吗已经了解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本网站详细咨询。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虽然“眼皮跳”不能预示吉凶,但却能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大部分眼皮跳都是因为情绪紧张、焦虑或者视疲劳引起的,所以平时出现眼皮跳的症状,也不必过分担心。但是,面肌痉挛最初很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眼皮跳,但是眼皮跳通常又是很多人会遇到的普通问题,所以常常被忽略。
生理性眼皮跳经过休息或者轻轻地眼部按摩,或者调整下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症状就会消失。如果按摩、休息等方法都不会改善症状,跳持续三个月以上应警惕面肌痉挛。面肌痉挛极少有双侧眼皮同时跳,如果一侧眼皮跳持续跳动或两侧眼皮交替跳动并且发作较频繁,经过一段时间,数周或数月,发展到同侧嘴角、上下唇及面颊部肌肉跟着一起眼皮抽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高度怀疑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这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当面诊断。
右眼皮跳是什么原因
眼皮跳分生理和心理性据了解,生活中通常引起眼皮跳动的原因,包括过度劳累、紧张、眼睛本身的疾病或用眼不当,以及外伤等,这些因素可以刺激眼部神经,导致肌肉收缩,然后就会引起肌肉跳动。生理性眼皮跳一般比较轻微,如果是劳累过度,休息后就会好,即使是有炎症等病因也都是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的。而面肌痉挛后的眼皮跳的病因在脑内,是很难自愈的,发展趋势是进行性加重。面肌痉挛引起的眼皮跳,绝大对数是单侧的,双侧的很少。面肌痉挛患者一般最开始是眼皮跳,过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后嘴巴就开始抽动,抽动到一定程度,眼睛睁不开,嘴巴也歪到一边去,这时病情就很重了。同时,患者看东西不方便,心理上的压力也非常大。
严重者当心面肌痉挛,如果眼皮跳持续的时间短,则是一种正常生理性的一过现象,就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只需要闭闭眼睛休息一下就行了。但如果持续时间长,甚至双眼都跳,给生活带来了麻烦,就应该去看医生、找病因了。
面肌痉挛要和哪些疾病区分
嘴歪眼斜
一种是面瘫,是面部神经没有冲动了,肌肉呈瘫痪状态,比如夏季吹空调、冷风引起的突发性面神经炎,还有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中枢性神经损害引起的面瘫,常伴随对侧肢体瘫痪。
一种是面肌痉挛,它和面瘫的发病机理正相反,是面部神经过度兴奋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形成痉挛状态。绝大多数是血管压迫造成。
面肌痉挛发展到最后,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的面瘫。
眼皮跳
一种是疲劳,对多数单纯眼皮跳的人来说,最常见的原因是用眼过度或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比如用电脑时间过长、考试前精神压力过大等。
一种是眼睛疾病,眼睛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或散光、眼内异物、倒睫毛、结膜炎、角膜炎等,也可导致眼皮跳。
一种是面肌痉挛引起的眼皮跳,绝大对数是单侧的,双侧的很少。面肌痉挛患者一般最开始是眼皮跳,过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后嘴巴就开始抽动,抽动到一定程度,眼睛睁不开,嘴巴也歪到一边去,这时病情就很重了。同时,患者看东西不方便,心理上的压力也非常大。
生理性眼皮跳一般比较轻微,如果是劳累过度,休息后就会好,即使是有炎症等病因也都是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的。而面肌痉挛后的眼皮跳的病因在脑内,是很难自愈的,发展趋势是进行性加重。
眼皮跳是疾病的征兆吗
左眼皮跳灾,右眼皮跳财“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但有时这句似乎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一句话,有时也会变得有些“灵验”了-----"面肌痉挛”早期的表现大多是从眼皮跳开始,以下眼皮跳起病多见。这种“面肌痉挛早期的眼皮跳”与“常见的眼皮跳”没有明显区别,但“普通的眼皮跳”在跳动一段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后逐渐消失,不会遗留任何后遗症;而“面肌痉挛的眼皮跳”与“普通的眼皮跳”的发展过程完全不同:“面肌痉挛的眼皮跳”随着时间的延长,跳动的频率逐渐增加、跳动的力量逐渐加大、跳动的范围逐渐扩大,直至同侧面颈部肌肉均出现同时抽动,但对侧面部完全正常。
所以,单纯靠眼皮跳来区分“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和“普通的眼皮跳”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无数次“普通的眼皮跳”,但面肌痉挛的发病几率仅是6/40万人。因此,刚刚出现“眼皮跳”就寝食不安真是太不值得了!
眼皮跳当心面肌痉挛
专家说一:眼皮跳休息后未缓解可能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
——问:请您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面肌痉挛?发病原因有哪些?
张建国:我们通常所说的面肌痉挛是一种以一侧面部肌肉发生不自主、阵发性、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发作从眼角开始,逐渐向下扩展至面部及口周围,出现眼角和口角不自主抽动,抽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可暂时缓解,然后再出现抽动。面肌痉挛多在中年发病,男女比例相近。目前认为发病原因主要与面神经根被血管压迫或蛛网膜粘连导致面神经异常放电有关。
——问:眼皮跳是面肌痉挛的先兆吗?
张建国:眼皮跳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并不一定与面肌痉挛有关,多数可能与疲劳、失眠、过量饮用咖啡和茶、紧张及情绪激动等非特异因素相关,经过休息和减压后多数会明显减轻,其特点是侧别不定,可能一侧跳,也可能另一侧跳或者两侧眼皮都跳。如果眼皮跳始终局限于一侧,而且休息后缓解不明显,则可能是面肌痉挛的一个早期表现,最后发展成为面肌痉挛,特别是下眼睑跳发展成面肌痉挛的可能性更大。
——问:面肌痉挛与哪些疾病需要鉴别?
张建国:面肌痉挛主要应该与下列疾病相鉴别:习惯性面肌痉挛、面部痛性抽搐,癔症、局部运动性癫痫、面神经麻痹后痉挛、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所伴发的面部抽动、面部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梅节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症等。
专家说二:药物治疗面肌痉挛副作用较多。
——问: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药物治疗效果怎样?
张建国:目前面肌痉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目前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卡马西平、抗胆碱能类药物、巴氯芬、氯硝安定、氟哌啶醇等。疾病早期可酌情选用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且有较多副作用;肉毒素治疗只是暂时缓解,绝大多数会复发,无法根治;只有手术可以根治。
——问: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显微血管减压术可以彻底治疗面积痉挛吗?
张建国:如果可以确诊为原发性面肌痉挛,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未发现病变,而且没有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都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手术方法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作为一种微创手术,MVD可以在不损伤面神经的前提下解除血管压迫和蛛网膜粘连,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该手术为微创手术,其特点是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皮肤切口位于耳后。多数情况下,手术及麻醉过程一共需要2小时左右。术后治疗1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了。目前MVD 率总体有效率在98%以上。
专家说:面肌痉挛手术后早期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观察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问:术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张建国:术后需住院治疗1周左右,观察有头痛、呕吐、发热等症状,并评估面肌痉挛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并记录面肌痉挛停止抽搐的时间。术后即刻无效并不意味着治疗无效,因为手术虽然解除了血管压迫,但面神经根髓鞘的再生修复和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趋于平稳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术后疗效的观察应持续随访6个月以上。
——问:怎样才能有效预防面肌痉挛后遗症的出现呢?有哪些方法有助于面肌痉挛的恢复?
张建国:面肌痉挛手术后早期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观察症状,及时对症处理。如仍术后存在痉挛应仔细观察面肌痉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抽搐范围等,注意比较手术前后的变化。部分患者手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缓慢,可能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达到最好效果。饮食方面可多吃蛋白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的均衡营养饮食,因为良好的营养状态是伤口愈合的保障。应保持良好心态和健康的作息时间,避免情绪波动,注意休息、饮食并保持适量运动,可适量服用B族维生素等帮助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还应注意定期去医院门诊复查血液化验及头部核磁共振检查。
上眼皮跳是面肌痉挛吗
上眼皮跳是面肌痉挛吗?不一定,可能是,可能不是。如果上眼皮跳持续不停,甚至发展到嘴角抽搐,那么就很可能是"面肌痉挛"了.这是一种病,无法自愈.典型的表现就是,自眼角逐渐发展到口角的半边面部抽搐,以精神紧张、激动或劳累后明显.严重的病例甚至导致持续性的肌肉痉挛,导致睁眼困难,或面容改变.肌肉抽搐是无痛性的,且在发作间期,患者并无异常.疾病发展过程一般较长,常在一年甚至数年以上.
典型的面肌痉挛诊断并不困难,但需要和面瘫后面肌抽搐、习惯性抽动鉴别.需指出的是,临床上也可见极少双侧抽搐者,但两侧并不同时起病,且不同时抽动.
"面肌痉挛"早期的表现大多是从眼皮跳开始,以下眼皮跳起病多见.这种"面肌痉挛早期的眼皮跳"与"常见的眼皮跳"没有明显区别,但"普通的眼皮跳"在跳动一段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后逐渐消失,不会遗留任何后遗症,但"面肌痉挛的眼皮跳"与"普通的眼皮跳"的发展过程完全不同:"面肌痉挛的眼皮跳"随着时间的延长,跳动的频率逐渐增加、跳动的幅度逐渐加大、波及的范围逐渐扩大,直至同侧面颈部肌肉均出现同时抽动.该病一般在成年发病,随着病情进展,患侧面部肌肉出现萎缩,称为"麻痹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单纯靠眼皮跳来区分"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和"普通的眼皮跳"是很困难的和不科学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无数次"普通的眼皮跳".一旦出现"眼皮跳"也不要惊慌恐惧,此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增加休息、保证睡眠、消除焦虑等,经过一段时间后"普通的眼皮跳"自然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