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自汗症状有哪些
脾虚自汗症状有哪些
自汗是什么
自汗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其临床表现: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
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
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
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
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
肾虚自汗,潮热咳嗽;
脾虚自汗,倦怠少食(《证治汇补》卷三)。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证亦有自汗。
肺脾气虚证自汗如何治疗
自汗而兼见脾虚证者。临床表现为汗出,或恶风,动则加重,或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是由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腠理开泄,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引起。多见于表虚之人或表虚之人微受风寒。
《证治汇补·汗病章》:“脾虚自汗,倦怠少食。”李中梓主张以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主治(见《医宗必读·汗》)。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劳累过度。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古人说“药补不如食补”。自汗者宜吃鸡、鸭、鱼、蛋、山 药、扁豆、羊肉、桂圆、狗肉等;盗汗者宜吃鱼、甲鱼、乌龟、蛤士蟆、猪肝、白 木耳、菠菜、白菜等。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少吃凉拌的菜肴;盗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尽 量少饮或不饮酒。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多饮水,保持体内的正常液体量。
(6)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7)节制房事。
阅读完本文,相信大家对自汗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想要治疗自汗,那么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自汗,有关肺脾气虚证引起的自汗,小编在文中也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它们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腋下出汗吃什么好
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表卫不固之汗症效好。
黄芪猪肉汤
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
小儿盗汗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自汗
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其临床表现,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证治汇补》卷三)。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证亦有自汗。详见阳虚自汗、气虚自汗、血虚自汗、虚劳自汗、心虚自汗、肺虚自汗、脾虚自汗、肝热自汗、痰症自汗、伤湿自汗等条。
白天不因疲劳,或无明显诱因而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的症状。又称自汗出。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对营卫不和者,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热炽阳明而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方用白虎汤。暑伤气阴,口渴舌红,脉大无力,治宜清暑益气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气虚自汗,气短懒言,汗多面白,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方用玉屏风散。阳虚自汗,汗多肢冷,纳呆便溏,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金匮肾气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晚上睡觉出汗吃什么 浮小麦粥
敛虚汗,益脾胃,退虚热。适用于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和神经性多汗症及肺结核、慢性肝炎等病的潮热,夜间盗汗等症。
浮小麦粉20克,糯米50克。
将糯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500克,先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至米开汤未稠时调入浮小麦粉,继续煮至米花汤稠即成。
每日早晚温服。
什么是自汗
①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
②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其临床表现,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证治汇补》卷三)。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证亦有自汗。详见阳虚自汗、气虚自汗、血虚自汗、虚劳自汗、心虚自汗、肺虚自汗、脾虚自汗、肝热自汗、痰症自汗、伤湿自汗等条。
五味子什么人群不能吃 五味子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心、肾经,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对于肺、肾、心等脏腑出现的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症状能起到一定的功效,将五味子炮制成醋五味子,收敛作用会更强。
五味子味道偏酸,生食后会刺激口腔分泌唾液,缓解口干不适,此外,自汗盗汗、内热消渴等症状,在《千金方》中用五味子配伍人参、麦冬制成的生脉散对阴虚自汗、热伤元气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五味子入心、肾二经,其成分中含有的五味子醇甲,有一定的安定的作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如果想用来缓解失眠症状的话,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开方用药。
头晕出虚汗的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1)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2)黄芪猪瘦肉汤: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3)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4)天麻炖猪脑:天麻10克,猪脑1个洗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用于治肝阳上亢眩晕。(5)五月艾煮鸡蛋:五月艾生用45克,黑豆30克,鸡蛋2个,加水共煲熟服食。用于治血虚眩晕。(6)羊头黄芪汤:羊头1个(包括羊脑),黄芪20克,水煎服食。用于治肾精不足眩晕。
五味子有什么作用与功效
收敛固涩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心、肾经,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对于肺、肾、心等脏腑出现的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症状能起到一定的功效,将五味子炮制成醋五味子,收敛作用会更强。
益气生津
五味子味道偏酸,生食后会刺激口腔分泌唾液,缓解口干不适,此外,自汗盗汗、内热消渴等症状,在《千金方》中用五味子配伍人参、麦冬制成的生脉散对阴虚自汗、热伤元气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补肾宁心
五味子入心、肾二经,其成分中含有的五味子醇甲,有一定的安定的作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如果想用来缓解失眠症状的话,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开方用药。
女性出虚汗是怎么回事
1、黄芪红枣汤
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汗症效好。
2、黄芪猪瘦肉汤
黄芪15克,猪瘦肉50克,加清水适量,煲1小时,食肉饮汤,连服5次。对表虚自汗效佳。
3、黑豆圆肉大枣汤
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老人容易出汗吃什么药
1、老人容易出汗吃什么药
平时注意规律作息,不要经常熬夜,饮食上多吃点甲鱼、枸杞子、木耳等来食补。自汗症状多是气虚原因引起,建议吃些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和玉屏风散调理看,一般疗效是不错的。经常虚汗可能是体虚自汗了,中医看来属于气虚的原因,可吃些黄芪服液来治疗。
2、老人易出汗的原因
一般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以下几种情况就不正常了:睡觉时出汗明显增多,非高温非运动是明显出汗……这是虚汗.中医学认为气虚引起自汗,阴虚引起盗汗.自汗是指清醒状态下汗出增加,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那就看看具体是哪样的情况吧,不过现在天气太热,也许出汗是正常的,不要太担心
小孩出虚汗怎么食补 黑豆桂圆大枣汤
用料: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煲1小时左右,一天内分2次服完,连服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血、安神、健脾、补肾、益阴,对表虚自汗及营卫不调之汗症均有效。
白术炒与不炒的区别 止汗用白术还是炒白术
炒白术。
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和胃经,具有健脾益气、止汗、燥湿利水、安胎、和胃等功效,对于脾虚食少、胎动不安、腹胀、泄泻、水肿、便溏、痰饮眩悸、自汗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用炒白术治疗消化不良、肚子发胀、表虚自汗、脾胃不和等周身症状较多。
需要服用白术的患者,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擅自用药,以免对身体产生一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