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护理有这五大误区
宝宝发烧护理有这五大误区
误区一:通过“捂热”出汗退热
常听一些家长说:“吃点药,捂一会,等汗出来就不烧了”,也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怕冷,因此要穿多点、盖多点,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憋得红彤彤的小脸蛋,通过捂热出汗来退热的家长也不少,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正确做法: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二:孩子发高烧了也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孩子都已经烧得小脸蛋通红了也还是不给孩子积极降温,非要等到见了医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经发高烧了,在家不处理就直接抱过来医院,在诊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误区三:一发烧马上用退烧药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就马上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烧药,吃药后没有马上见效时,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我们都是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误区四:发烧不能洗澡或发烧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话很容易着凉,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发烧的话,帮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帮助他降温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发烧的孩子洗温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误区五:用肉汤补充营养
高烧也可以导致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给宝宝补充营养是对的。但是通过给宝宝喝肉汤的方法补充营养的做法却是错误的。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此时吃油腻的食物,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
在宝宝发烧的时候,应该给宝宝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例如稀粥、菜汤、果汁、鸡蛋羹等。另外,还要给宝宝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盐水。这样做一方面可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另一方面可达到降温的目的。
宝宝发烧该如何护理
宝宝发烧护理之护理流程
首先,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1℃之间,以此同时要让宝宝穿的轻便一些,也不要在宝宝身上盖太过多的被子,否则这样是会妨碍到宝宝皮肤散热。
继而,要给宝宝增加流食的摄取,因为宝宝发烧的时候热量的需求会提升,所以需要更多的热量。针对比较小的宝宝来说,可以给其多喂几次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较大的宝宝,可以多供应一些流质的食物,比如稀释过后的果汁或者多汁的水果。
其次,若是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服用一些退烧药,服药的时间剂量最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最后,宝宝发烧,身体固然会发热,那么就可以使用温水来给宝宝擦浴,当宝宝的体温达到了38.5℃以下的时候,就要适当的给予温水或者是40%-50%的酒精给宝宝擦拭颈下,腋窝,大腿的位置,要尽量避免胸部和腹部的位置,否则会导致宝宝着凉。
宝宝发烧护理之何时就医
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必须尽快的采取就医。
1,宝宝有脱水的现象发生。
2,宝宝已经好几个小时拒绝喝流质的食物的时候。
3,宝宝持续了24小时发烧却差不多出原因的时候。
4,宝宝很虚弱,爱睡觉,不吃东西,爱哭,会就自己的耳朵等异常行为的时候。
5,宝宝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肾病等。
6,宝宝本来感冒已经好了,有突然的发烧。
7,宝宝出现抽筋或者是以前发烧时也曾经抽经过。
8,较小的婴儿发烧超过37.9℃,2-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8℃,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9.2℃时。
八个月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八个月宝宝发烧护理处理方法一:正确区分八个月宝宝发烧原因
1、非疾病性因素:很多情况下小儿发烧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出现了病症,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2、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等感染所致,均可因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导致发热。最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肿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
3、非感染性发热:由于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破坏组织时,使体内蛋白质代谢及其分解产物异常增多,如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骨折、肿瘤、溶血反应等。散热障碍,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或大面积烫伤造成的汗腺缺乏、大量失血或失水等。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如大脑发育不全、暑热症等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而致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发热。
八个月宝宝发烧家长必须仔细观察宝宝症状,找出八个月宝宝发烧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八个月宝宝发烧护理处理方法二:不同温度的不同处理方法
1、八个月宝宝发烧38.5℃以下时,家长为宝宝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洗澡、热水泡脚、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
2、八个月宝宝发烧38.5℃以上时,家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为宝宝退热的同时,还可以借助药物为宝宝退热,退热药可选择宝宝较容易接受的退热栓。
3、八个月宝宝发烧39℃以上时,建议家长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送宝宝立即就医。
八个月宝宝发烧护理处理方法三:饮食调理
八个月宝宝发烧的饮食必须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代乳粉、小米粥、新鲜果汁、绿豆汤等,主要以补充宝宝身体水分为主。
宝宝发烧护理有什么注意事项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如空气太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以保持适宜的湿度,每天开窗通风2-3个小时,降低空气中细菌的浓度。
注意卫生宝宝发烧生病期间,为避免二次感染,爸爸妈妈们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从外面回家后要彻底洗手,换上干净的衣物,最好用淡盐水清洗口、鼻、咽后再与宝宝接触。
注意宝宝饮食给宝宝准备的饮食需要清淡容易消化,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准备一些富有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混沌、米粥,少吃肉等油腻的食物,多增加新鲜水果,补充水分。
不捂汗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汗腺发育还不完善,切忌不能给宝宝捂汗,不但不能是体温下降,还会使体温骤升,导致高热惊厥的出现,尤其是小婴儿,还可能会危及生命。而且,大量出汗后,如果水分补充不及时,还会造成宝宝脱水。爸爸妈妈们要根据宝宝的体温适当的加减衣服。
宝宝发烧护理知识
NO1: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发烧
首先,家里如果有备体温计的话是最好的,可以直接用体温计帮助宝宝测量体温。如果没有体温计,可以用额头去触碰宝宝的额头,感知其是否会有发烫的感觉,如果有的话,就说明宝宝发烧。这个时候建议先给宝宝选择物理降温。
NO2:宝宝发烧能不能直接服用退烧药
原则上说,宝宝发烧不能马上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因为不能确定宝宝烧到多少度。一般认为家里常备有布洛芬、美琳、吲哚美辛等等。而这些退烧药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宝宝发烧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而盲目使用退烧药的话,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因此建议不要马上给宝宝直接使用退烧药,而是应该综合查看宝宝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体温情况在选择是否服用退烧药。通常情况下要宝宝烧至38度以上才能服用各品牌的退烧药。
宝宝发烧护理技巧
发烧了,先不必急着退烧。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毒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家长硬要替孩子退烧,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来说体温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错,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家长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
*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
*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
*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五、紧急预案:40.1℃,紧急就医指南
由于发烧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找出产生发烧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确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烧至40.1℃则建议紧急就医。其它需紧急就医的情况还包括:
*小于两个月以下的婴儿。
*宝宝哭得很惨,且无法安慰的哭,不断呜咽。
*移动或父母接触时会哭。
*幼儿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出现皮肤紫斑。
*排除鼻口影响呼吸之障碍物后仍感觉呼吸困难。
*幼儿流口水且无法吞咽任何东西。
*痉挛发生,而且感觉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三岁以下幼儿),而且是2~4个月大的宝宝,不是由于三合一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 小时,则建议在24小时内立刻就医,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女婴突发高烧 宝宝发烧时有这几个误区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婴儿发烧对于宝宝的智力发育是非常不利的!婴儿发烧怎么办呢,婴儿发烧症状有哪些呢?赶紧来看看小编搜集的这些治疗宝宝发烧的妙招吧,看看你们平时都做对了吗?
女婴突发高烧
宝宝发烧的几大误区
有些新晋的爸爸妈妈由于对护理宝宝并没有任何经验,就导致在护理宝宝的过程中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宝宝稍有一点头部发热的小毛病,对于宝宝发烧的问题,有些家长一摸宝宝的头有些热,就以为是宝宝发烧了,其实原因可能有多种。宝宝发烧的这几大误区,家长们你们了解多少呢?
误区一:宝宝身体热就是发烧了
很多家长摸宝宝的身体感觉到热,就以为宝宝是发烧了,实际上,宝宝身体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地玩耍、哭闹,或者是刚从被窝里出来,这些都会导致宝宝身体发热。如果宝宝身体发热,在二十分钟之内能恢复正常的,就不是发烧。但如果发热的时间持续过久,就有可能是真的发烧了,家长们可以从宝宝的腋窝、口腔处测量温度来判断。
误区二:宝宝发烧危害身体健康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发烧一定会危害身体健康,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宝宝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是身体的保护机制的一种。普通的发烧,如果不是高烧,可以帮助生病的宝宝抵抗体内的感染,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误区三:宝宝发烧必须吃退烧药
很多家长宝宝发现宝宝发烧之后,就会立刻想到要给宝宝吃退烧药,这是不对的。通常孩子如果发烧,其体温未达到38.5摄氏度的时候,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只需要多喝热水就行了,也可以尝试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孩子退烧。但是,如果孩子哭闹、精神不佳,甚至是脸色苍白,就需要就医治疗了。
温馨提示:对于宝宝发烧的问题,爸爸妈妈们无需过于担心,要知道,有时候宝宝发烧是个好事情,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孩子摆脱感染,只要宝宝不是持续性高温即可。家长们可以不断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更好地护理宝宝。
宝宝发烧护理方法
1、热痉挛的护理
热痉挛发作的时候,要保持镇静、量体温并做退烧处理,测量发作时间并保持口鼻畅通,不要乱塞东西在宝宝的嘴巴里或捆绑固定抽筋的手脚。
注意事项:宝宝热痉挛抽筋的时间较久或反覆发作的,应立即送医。
2、忌冰枕擦酒精
宝宝发烧时,不要使用冰枕或擦酒精来退烧,请依医师指示服用退烧药,药物也不要过量,穿着较宽松的衣服,清淡饮食及适量补充水份。
3、四小时量耳温
一般定期约每四小时量耳温,如果觉得宝宝有发烧或不舒服可以随时量耳温。退烧目的是减少发烧造成宝宝不舒服的症状,如果宝宝没有不舒服感觉也不必积极退烧或一定要退烧到正常温度。使用再多的退烧药,也无法防止热痉挛的发生。
4、退烧两种方法
退烧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性退烧法(包括冰枕、温水拭浴或洗温水澡、贴于皮肤表面的散热贴片等)与化学性退烧法(包括口服退烧药、肛门退烧塞剂等)两种。
5、退烧药降体温
治疗发烧的宝宝,如果决定要降低宝宝的体温,直接使用退烧药来降低体温中枢设定的温度,不但退烧效果好,而且方便使用,但是务必根据医生指导下使用。
贴心提醒:玫瑰疹病毒会刺激提升脑部体温中枢设定的温度而引起高烧。
6、不同阶段处理
针对发烧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处理,如:发冷期需注意保暖,适量的补充水份电解质;高烧期使用退烧药,减少被盖及保持空气流通,适量补充水份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