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
患者家属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果有发热、可以给物理降温,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尿比重。
巨大血小板综合症护理
1、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因血小板减少想紫癜有出血的倾向,患者很容易产生紧张、忧虑等心理反应。因此,应让患者对其有所了解,使其保持心情平静,配合治疗。
2、注意休息并适当限制活动。对于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来讲,则需卧床休息,以防内脏出血的发生。
3、合理的饮食,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方法之一。在饮食方面,应遵循患者的病情选用流质、半流质或正常饮食,并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
4、当患者的皮肤粘膜出现出血症状时,需注意观察出血部位和范围;当患者的内脏出血时,则要严密观察出血量和出血是否停止。这也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方法之一。
5、另外,还要做好应急措施,避免内脏出血的发生。对伴有便秘、剧烈咳嗽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来讲,应及时处理,以防颅内压升高,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脑震荡的症状有哪些 脑震荡颅内出血怎么办
轻微的脑震荡一般来说不会造成患者颅内出血,但是严重的脑震荡后,可能就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高度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脑震荡一旦发展为脑出血,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临床上需要住院治疗,对于出血量少的予以止血,护脑、护胃,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出血量多的,不排除采取手术干预的可能。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诊断措施有哪些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措施:
1、立刻卧床休息,患者应当采取平卧位,患者在感觉自己的消化道出血以后就不要乱动了,随便动一下是有可能加重病情的。
2、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的时候血液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家里面有小型吸氧机的,可以先戴起来吸氧,以备不时之需。
3、消化道出血患者一定要保持镇定,有些人在得了消化道出血以后精神上面肯定会非常紧张,周围的人可以安慰安慰患者,或者服用一些镇定药物,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诱发肝件脑病。
4、饮食后少量出血的时候可以进食温凉的食物,呕血严重的人暂时就不要吃东西了,必要时胃肠减压。
5、密监测生命体征(体yR、脉搏、呼吸、血休)、神志、尿量、呕血量、黑便量等。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应密切注意呕血、黑使等情况,每15—30min测量血压、脉搏,监测呼吸、神志和周围循环状态。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了吧?我能大家都应该学会这些急救措施,也许有时候这些急救措施是可以救他人或是自己的生命,不过在采取上面的这些措施之后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救治,这样才能及时的控制病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
一、病情观察:
1.观察出血症状 可有广泛自发性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伤口、注射部位渗血,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
2.观察有无微循环障碍症状 皮肤粘膜紫组缺氧、尿少尿闭、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
3.观察有无高凝和栓塞症状 如静脉采血血液迅速凝固时应警惕高凝状态,内脏栓塞可引起相关症状,如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少尿,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紫绀,脑栓塞引起头痛、昏迷等。
4.观察有无黄疽溶血症状。
5.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3p试验等。
6.观察原发性疾病的病情。
二、对症护理:
1.出血的护理
(1)按本系统疾病护理的出血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成分输血或抗纤溶药物治疗。正确、按时给药,严格掌握剂量如肝素,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监测凝血时间等实验室各项指标,随时按医嘱调整剂量,预防不良反应。
2.微循环衰竭的护理
(1)意识障碍者要执行安全保护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3)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尿量、尿色变化。
(4)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血压。
(5)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时应作相关护理,详细记录。
三、一般护理:
1.按原发性疾病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洁。
3.给予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应根据原发疾病调整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品种。
4.正确采集血标本,协助实验室检查以判断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四、健康指导:
根据病因或原发性疾病作相关指导,促进患者进一步康复。
重症肝炎的护理措施
重症肝炎护理诊断和重症肝炎的护理措施的内容如下:
1、耐心向患者解释饮食与疾病恢复的关系,重症肝炎护理诊断要鼓励其进食,并给予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的食物,有昏迷先兆的应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有无精神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沉默或者烦躁不安,定向力障碍,语言含糊,回答问题不准确,双手扑翼样震颤,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有无牙齿出血,鼻出血及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等;观察胃区有无灼热感,有无面色苍白,冷汗,头晕,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状,及时报告并准备好抢救用物。
3、给予病人低盐饮食,可以减少水钠潴留;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定时测量腹围,观察腹水消涨情况;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水电解质的失衡;腹胀严重的可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4、关心体贴患者,重症肝炎护理诊断要做好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要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避免对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使其情绪稳定,有利于肝功能的修复。
5、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重症肝炎护理诊断必要时穿隔离衣进入病室;病室地面每天用0.2%过氧乙酸喷雾或用紫外线照射 3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严密观察浮肿深浅度的变化,是否精神萎靡,极度衰竭,有无尿少或无尿现象,及时掌握肾衰早期症状,以争取抢救的时间。
6、协助病人家属为患者温水擦浴,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剪短指甲,必要时戴指套,避免抓伤引起感染。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条件允许的可安排病人于单人房间。注意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床铺整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的发生,做好口腔护理,预防肝炎并发症。
对于重症肝炎的病人的诊断关乎着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一定要多积累关于重症肝病的一些诊断技巧。而对于重症肝炎的病人,护理很重要,也要时时刻刻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全面做好护理工作,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满足其被关怀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病人家属一定要做好这些护理措施,以患者的康复为首要目的。
休克患者的护理要素
休克的患者我们想要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我们首先应该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如果观察患者的病情的话,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具体的观察休克的患者呢?现在我们就总结相关的知识点。
严密观察病情
(1)根据病情,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作记录。心源性休克时应特别观察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并做好气管内插管和气管切开准备。
(3)密切观察每小时尿量,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观察皮肤黏膜有无淤斑或消化道出血,早期发现弥散性血管凝血症状。
(5)疼痛剧烈、烦躁不安者,根据医嘱酌情使用镇静剂。
(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护理评估
1、意识状态的改变、生命体征的变化、尿量的改变。
2、出汗、皮肤湿冷、苍白、花斑、发绀等表现。
3、心理状态,有无情绪的变化。
以上对于休克的患者到底应该如何的护理和治疗,我们可以看到专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但是我们在护理休克的患者的时候,还需要多多的给予生活护理,比如说我们无陪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应该给予从生理到心理的护理要点,这都是很重要的护理方面。
急性白血病的日常护理
急性白血病的对症护理-出血贫血
1.鼻出血 鼻部冷敷,用1:1000肾上腺素棉球填塞压迫止血,严重时用油纱条止血粉作后鼻道填塞止血。
2.牙龈出血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或口腔护理,避免刷牙损伤粘膜。局部可用明胶海绵止血剂贴敷止血。
3.消化道出血 可有呕血、黑便,患者出现头晕、心悸、脉细速、出冷汗、血压下降时应及时抢救,给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
4.头面部出血 患者有眼眶周围瘀斑,眼底出血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按医嘱给予及时治疗。
5.颅内出血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输注成分血。头部可给予冰袋或冰帽,严密观察病情,及时记录。
6.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注意安全,补充足够营养,有心悸气促的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做好输血护理。
急性白血病的对症护理-生活护理
(1)鼓励病人积极和疾病作斗争,克服悲观绝望情绪,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病人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应减少或避免探视,不到公共场所活动。
(3)地面要清洁消毒,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每日用淡盐水、呋喃西林含嗽液漱口,以防止口腔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注意肛门周围的清洁,大便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5)饮食搭配要合理,摄入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忌烟酒。
(6)生活起居要规律,慎避寒暑,劳逸结合,调情志,忌郁怒,保持心情舒畅,使机体处于良好的状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另外在工作中接触电离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苯类及其衍生物)的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禁止服用对骨髓细胞有损害的药物如氯霉素、乙双吗琳等。
肝硬化出血的一些基础护理
肝硬化出血是危重病症之一,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可发生急性周罔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肝硬化出血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因此,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观察病情,准确判断出血量体位护理:根据病情墩适当卧位,儿有重度出血,均应绝对卧床休息,轻者可适当在室内活动;若出现休克时,应取垂头仰卧位,让下肢抬高30度。
心理护理
肝硬化出血的患者常出现恐惧的心理状态,此时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加以安慰。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可陪伴病人,使其有安全感。及时消除血迹,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基础护理
口腔护理:由于出血患者抵抗力低,尤其啾血后口腔内会有残留,给口腔内细菌生长创造条件,细菌增多,分解糖类、发酵和产酸的作用增强,易引起口腔感染。因此,必须认真作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防止15腔感染。②皮肤护理: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循环较差,尤其是便血,易污染床裤。因此,必须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应经常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局部组织,保持皮肤清洁。
饮食及生活护理
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流食;出血停止后,改为半流质饮食,以后根据病情转为饮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可少食多餐,尽量不吃生硬、粗纤维饮食,避免过饥过饱。戒酒、戒烟,妥善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劳累、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定期复查,如发现呕血、黑便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肝硬化可引起胃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因出血量大、不易自止,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和抗休克治疗,是十分关键的。目前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对于治疗肝硬化引起大出血效果良好外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正确估计出血量是关键。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来确定输液和输血的速度,同时注重观察呕叶物和大便的次数、性质和量,以判定出血是否停止或是有再次出血,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作出相应的处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夕匕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小儿腹泻的诊断
常见护理诊断
1.腹泻 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体液不足 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 与肠道感染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营养有关等。
护理措施
1.严格消毒隔离,按肠道传染病隔离。
2.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变化、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低血钾表现、判断脱水程度、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合理安排饮食:一般在补充累积损失阶段可暂禁食4~6小时(母乳喂养者除外),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
4.臀部护理:勤换尿布,勤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和护理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病症之一。大多是由于消化道本身有病引的。也有消化道邻近器官患病,如胰、胆的炎症或肿瘤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造成消化道局部出血。比如某些血液病、再障性贫血、血友病等等,又如,慢性肾病尿毒症期,心脏病合并严重心衰,脑出血、脑炎等疾病均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再如,某些药物也能造成消化道操作引起出血,如阿司匹林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等。如果家庭有上述病人时,要警惕发生消化道出血。
一、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
1.如果大量出血又未能及时送到医院,则应立即安慰病人静卧,消除其紧张情绪,注意给病人保暖,嘱其保持侧卧、取头低足高位,以防剧烈呕吐时引起窒息。这种体位也可保障病人在大失血时脑部血流的供应,避免虚脱或晕倒在地。
2.病人的呕吐物或粪便要暂时保留,粗略估计其总量,并留取部分标本待就医时化验。
3.少搬动病人,更汪能让病人走动,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并快速通知急救中心。
注意事项
1.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是呕血和便血,呕出和血可能是鲜红的,也可能是咖啡色的;便出来的血可能是鲜红的或暗红的,也可能呈柏油样黑色。
2.吐血时,最好让病人漱口,并用冷水袋冷敷心窝处。此时不能饮水,可含化冰块。
二、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方法
1.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和判断病情,应做到及时、细致、准确地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呕血、便血的量、颜色、性质、次数,尤其是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以及尿量;对休克患者要注意肢体温度、湿度、皮肤与甲床色泽以及周围静脉充盈度,并观察记录每小时尿量,以观察休克纠正与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休息护理
大出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采取平卧位或下肢抬高30°,以保证心脑的供血。呕血时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帮助病人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积血;必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并给予氧气吸入。
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和护理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救措施急性消化道出血护理
3.饮食护理
对休克、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应禁食,对少量出血无呕吐、无活动症状者,可进食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流质饮食温度不宜过热,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软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少食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品、硬食、饮料,如浓汁鸡汤、肉汤、浓茶、咖啡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黏膜等再次出血。
4.输液护理
对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有时需加压输血,但对心、肺、肾等疾病或老年病人,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有条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速度,并注意病人心肺功能。
5.输血过程的护理
在消化道大出血时,应尽快输注红细胞。输血之前可经多条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尽量维持血压。一般采用加压输血,同时还要认真观察穿刺部位,防止液体外渗,引起不良后果。在输血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寒战、发热、心悸、胸闷、气短、皮疹等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向医生报告,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肝病患者宜输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
6.应用止血药物的护理
应用止血药物时,需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如应用垂体后叶素时,剂量要准确,观察要及时,如发现腹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等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应用生长抑制素时,因半衰期极短,故应定时、定量维持血液浓度相对稳定,若中断超过5min,应重新注射首次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