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歪脖子对颈椎损害更大
左右歪脖子对颈椎损害更大
总是歪向一侧会伤害颈椎,那么,如果脖子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是否就能缓解歪脖子对颈椎的伤害,甚至有积极的作用呢?有这种疑问的人并不在少数,网上甚至出现一种山寨版的“颈椎病治疗秘笈”——将一段文字侧转90度,并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隔行穿插排列,阅读者想要全部读下来,必须把头左右侧屈。这一 “秘笈”称这样能达到活动颈椎甚至治疗颈椎的目的。
歪脖子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之所以会对颈椎造成伤害,是因为歪脖子姿势会使颈椎一侧的肌肉被动牵拉,而另一侧的肌肉则要极力收缩,筋膜和韧带也一样,而此时颈椎几乎所有小关节都处于最大的活动范围。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使颈椎很费力的姿势,肌肉、软组织之间失去平衡,极易诱发颈椎病,弄不好还会腰酸背痛。
一侧颈部痛是怎么回事呢
头和躯干相连的部分叫脖子,学名叫“颈”“项”等。脖子痛也就是叫颈痛。由于颈椎病、颈肌纤维肌炎、落枕、扭伤等造成的颈部疼痛,叫脖子痛。
颈部一侧疼痛的原因很多,因此各种颈部一侧疼痛的原理也各不一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颈椎病
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高枕睡眠、开车时间过长等等使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当颈椎退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压迫到颈部神经、肌肉、韧带等就会产生脖子痛。
颈部肌肉劳损
颈部肌肉劳损也叫颈肌纤维肌炎,是由于颈部反复的急慢性损伤软组织,出现颈部肌肉创伤性无菌炎症及疼痛,刺激肌肉产生持久的收缩状态,出现肌紧张,肌肉长期痉挛造成局部软组织血管痉挛,肌肉和筋膜供血不足,营养障碍,组织无菌性炎症加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更加剧。
颈部外伤
颈椎外伤的原因很多,如车祸、跌倒、撞击等等,损伤到颈部肌肉、骨骼等而出现脖子痛。
落枕
这是颈椎小关节错位所致,当扭伤颈部、或者睡觉姿势不正确、或者突然受到风寒湿邪等入侵颈部,致使颈椎关节出现错位而引起脖子痛。这种疼痛多为突然发作,脖子转动即疼痛加重。
颈部一侧疼痛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常诉说不知把头部放在什么位置为好,症状常于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早期可有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部,触压则痛,有的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例,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颈项部肌肉可有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自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后枕部疼痛,或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
通过介绍,相信你对为什么会颈部一侧疼痛也有所了解,下次若会出现颈部一侧疼痛的时候,应及时采取措施,第一时间了解成因,切勿因为不懂和犹豫耽误了患者的健康,如果是危机情况,就要在救人或是自救的同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让患者有更专业的救助。
慢性咽炎到底是哪个部位
颈椎与咽喉部位毗邻,两者之间的淋巴循环存在密切关系,咽喉发炎时可波及颈椎的韧带、椎间盘等,使这些组织水肿、痉挛、韧带松弛,长期下去导致椎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最终引起内外平衡失调,从而诱发颈椎病。
学童前的小孩,在急性咽炎后一至二周,最容易出现颈椎稳定结构受损害的疾病——寰枢椎半脱位,患儿会出现歪脖子,头颈歪斜,不能转动。这种病,与成人的颈椎病病机和表现有明显不同,但由此可见咽喉炎对颈椎的影响。反过来讲,颈椎病也可能引起咽喉部不适,所以慢性咽炎跟食道和颈椎都有关系。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宝宝出生了,但却是个歪脖子,是怎么回事呢?歪脖子是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俗称,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一起来了解一下歪脖子病:
【概述】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发病率0.3%~0.5%。1/4发 生在右侧,1/5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与后天性斜颈;也可根据病位,将斜颈分为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颈、神经性斜颈、精神性 斜颈。本病在早期无骨性改变,病久可出现颈椎发育异常,甚至累及胸椎。因此本病应及早治疗。按摩推拿对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解剖】
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肌纤维自前下向后上走行,止于乳突。其作用是:两侧收缩使头后伸;单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面向对侧旋转。
温馨提示:出现歪脖子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矫正,以免耽误病情。
孩子感冒脖子歪不是落枕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歪脖子的现象,应立即带其到医院检查。如确诊脱位,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儿童身体结构的各部分发育常不够充分,韧带强度比成人差、关节囊也较松弛。上颈椎前方紧贴咽后壁,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咽后壁的炎症可影响到寰枢椎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使关节囊发生炎症,局部充血、韧带松弛。专家指出,此时如果睡姿不良、合并轻微外伤,寰枢关节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错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落枕”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病例
孩子感冒脖子歪 被误认为是“落枕”
10岁的小男孩李浩半年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等常见的感冒症状,爸爸妈妈觉得不是太严重,就给他吃了些感冒药,吃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在感冒后的第3天,李浩早晨起床时觉得颈痛,并出现歪脖子的现象,当时妈妈以为他是“落枕”所致,就给他揉了揉,以为过两天就没事了。谁知,李浩的感冒逐渐好了,但脖子却一直没好。1个月后,眼看孩子的脖子越来越歪,妈妈赶紧送他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寰枢关节已经错了位。在当地医院,经过牵引、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等治疗后,李浩的歪脖子非但不见好转,他甚至因越来越强烈的颈痛只能躺在床上。
日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对李浩进行了系统的检查,最终确诊其为严重的“寰枢关节脱位”。该院脊柱专科主任梁德教授指出,李浩及早发现病情通过手法和牵引等保守治疗手法可以使关节恢复正常,但由于误诊,且一拖再拖,已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保证关节稳定、防止脱位进一步加重伤及脊髓神经,建议给他做寰椎与枢椎融合手术。
原因
呼吸道炎症影响少儿寰枢关节
李浩的妈妈觉得不可思议,她自己也有过歪脖子的经历,但过些天就自然好了,为什么孩子歪脖子居然还得动手术?对此,梁教授解释道,人体与头颅相连的第一节颈椎称为寰椎,第二节称为枢椎,它们之间的关节十分灵活,颈部50%的旋转活动由它们完成。然而,灵活的关节通常不稳定。从解剖学来看,周围的韧带对寰枢关节的稳定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关节周围的韧带断裂或松弛,寰枢关节便会不稳定,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脱位。
据梁教授介绍,临床上,寰枢关节不同程度的脱位现象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这是因为他们尚处在身体发育阶段,韧带强度比成年人差,关节囊也较容易松弛。在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时,少儿的寰枢关节周围韧带较平时更易出现松弛,这是由于上颈椎前方紧贴咽后壁,上呼吸道感染时咽后壁的炎症可影响到寰枢椎的关节囊及周围韧带,使关节囊发生炎症,局部充血、韧带松弛。这时若加上睡姿不良或头部转动过于用力等外因,寰枢关节就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位。另外,一些轻微的外伤,如上体育课时前滚翻姿势不当,或是头部受外力撞击致颈部韧带拉伤也易造成其脱位。
治疗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效
梁教授认为,要预防少儿寰枢关节脱位,最重要的是及时治疗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防止寰枢周围的组织出现继发性的感染。对于体质差、颈脖细的瘦弱儿,家长更要加强护理,在其患病期间督促其不做剧烈的游戏,避免头部转动时用力过猛。一旦出现疑似“落枕”的症状,切莫盲目自行推拿或用力帮孩子“掰脖子”,以免加重其脱位程度。
正确的做法是,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确诊脱位,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一般早发现早治疗预后都很好。
据梁教授观察,儿童寰枢关节脱位在早期的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效果尤为明显,可在服用抗生素及时控制好炎症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牵引、手法复位、中药外敷等方法,使关节及时复位,逐渐稳定在正常位置。
晚期只能进行手术
但如果像李浩那样在脱位后未能尽快予以正确的治疗干预,其周围的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可能会发生挛缩,将关节固定在不良位置,使寰枢关节很难复位。即使通过手法、牵引将其硬性复位,在解除外力后,也会立即弹回到原来的脱位状态,甚至越来越严重。如果寰枢关节不能复位,不仅会引起颈痛、活动受限,部分患者甚至还有瘫痪的风险。
为了防止更严重的后果,需做手术才能解决问题。手术一般是将寰枢椎复位固定植骨融合,融合后就不会再发生脱位了,但寰枢椎之间的运动功能丧失,颈椎的旋转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手术只能说是牺牲颈椎的一定生理功能换来寰枢椎的稳定,避免进一步的脊髓神经的损伤。
提醒
莫将少儿寰枢脱位与“落枕”混淆
梁教授提醒说,临床上不少家长容易将孩子寰枢脱位误认为是“落枕”。他分析称,其实落枕多因体虚或过度劳累时睡得太沉极少翻身,或是长期伏案工作,肩颈肌群已有累积劳损,加上熟睡时姿势不良或枕头高低、软硬不适等外在诱因,导致一侧肌群因过度屈伸而出现酸痛甚至发生痉挛,使脖子无法正常转动。其受损的层面是肌肉,一般通过热敷或推拿针灸,可恢复或有效缓解。
“而少儿则较少出现颈肩肌劳损,因此也极少发生‘落枕’。如果发现少儿在清晨醒来后感到颈痛或是脖子歪,家长应密切观察,并仔细回想孩子一两周前是否出现过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炎、牙龈炎、鼻窦炎、扁桃体炎一类的症状,或问清其头部有无受过外力的撞击,如果有,应尽早到医院排除寰枢脱位的可能。”梁教授指出,出现寰枢轻微脱位时,孩子可能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但脱位严重时就会出现手脚麻木、力量不够等脊髓压迫症状,有的还会影响到呼吸,严重时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歪脖子 不一定就是落枕
在儿童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时,由于韧带、颈部没有完全发育,这些部位还比较脆弱,像穿套头衣服用力或碰撞后(身体受碰撞发生运动而颈部以上还是保持惯性运动,医学上叫“挥鞭伤”),韧带就会松弛,这时再进行不正确或剧烈的运动,就容易造成寰枢椎旋转半脱位,表现为歪脖,伴有疼痛。
与落枕不同的是它是上颈椎骨突的疼痛,落枕是颈椎两侧的肌肉疼,更为重要的是在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症状前两周,会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炎症发生。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的高发人群是2-12岁的儿童。轻微时的症状是手脚麻木、力量差,还会影响到呼吸,严重时就会导致瘫痪。因此,如果孩子脖子疼或歪脖时,家长一定要仔细回想两周前孩子是否有像咽炎、牙龈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原发病,如果有就要高度怀疑孩子是否得了寰枢椎旋转半脱位,而不是简单的落枕。
到医院就诊前,不要轻易碰颈部,以减少再损伤的机会,要带脖套(软颈托)固定,注意不能睡过高的枕头(标准高度是与躯干持平),更要积极治疗引起诱发的原发病(如咽炎、牙龈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咽喉炎久治不愈与颈椎有关吗
颈椎与咽喉部位毗邻,两者之间的淋巴循环存在密切关系,咽喉发炎时可波及颈椎的韧带、椎间盘等,使这些组织水肿、痉挛、韧带松弛,长期下去导致椎间关节的稳定性下降,最终引起内外平衡失调,从而诱发颈椎病。学童前的小孩,在急性咽炎后一至二周,最容易出现颈椎稳定结构受损害的疾病——寰枢椎半脱位,患儿会出现歪脖子,头颈歪斜,不能转动。这种病,与成人的颈椎病病机和表现有明显不同,但由此可见咽喉炎对颈椎的影响。反过来讲,颈椎病也可能引起咽喉部不适,所以,当咽喉不适经过多方治疗无效时,就要考虑是否颈椎病在作祟。颈椎前方严重的骨质增生可刺激食道从而引起咽喉不适。
长期歪脖子可能导致颈椎病
歪脖子兼低头屈颈易伤颈椎
在颈椎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办公室一族,这与他们长期在使用电脑、打电话时姿势不正确有很大关系。例如,很多办公族打电话时总喜欢将脖子侧弯,把听筒夹在脖子和肩膀之间,嘴里和电话那头的人说着话,手还在不停地敲打着电脑键盘。此外,歪着脖子、侧着头看电脑屏幕的也不在少数,如银行等很多服务行业的职员,常常需要一边与顾客交流,不时又要扭头对着电脑查询资料。而这些歪脖子的动作大多伴随着低头屈颈,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颈椎必然会产生疲劳,久而久之会发生颈后韧带以及肌肉的慢性劳损,导致椎骨增生、韧带肥厚,发展到一定程度即可引起颈椎病。
左右歪脖子对颈椎损害更大
总是歪向一侧会伤害颈椎,那么,如果脖子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是否就能缓解歪脖子对颈椎的伤害,甚至有积极的作用呢?有这种疑问的人并不在少数,网上甚至出现一种山寨版的“颈椎病治疗秘笈”——将一段文字侧转90度,并以顺时针或者逆时针隔行穿插排列,阅读者想要全部读下来,必须把头左右侧屈。这一“秘笈”称这样能达到活动颈椎甚至治疗颈椎的目的。
歪脖子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之所以会对颈椎造成伤害,是因为歪脖子姿势会使颈椎一侧的肌肉被动牵拉,而另一侧的肌肉则要极力收缩,筋膜和韧带也一样,而此时颈椎几乎所有小关节都处于最大的活动范围。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使颈椎很费力的姿势,肌肉、软组织之间失去平衡,极易诱发颈椎病,弄不好还会腰酸背痛。
新生宝宝歪脖子的纠正方法
治疗歪脖子的办法,在日常生活中歪脖子的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便,所以对于歪脖子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和治疗。那么,治疗歪脖子的办法都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
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系—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患侧倾斜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非手术疗法 新生儿期发现颈部有包块时,在医师指导下,由父母行患儿颈部被动牵拉活动,头部先向健侧牵动,然后下颌转向患侧,每个动作缓慢进行,每天做颈部被动活动 3~4次,每次10分钟左右。另外,哺乳时患侧固定在母亲胸前,使患侧得到牵拉。逗引婴儿时,站在患侧一边也是起到牵拉胸锁乳突肌的一种方法。也可辅以局部理疗。经一年左右的保守治疗,约76%~86%患儿可得到矫正。
新生宝宝歪脖子的纠正方法
诊室镜头:满月的豆豆躺在床上时,头总是不自觉地向右歪。妈妈认为可能是因为大人的床放置在孩子小床右侧的缘故;爸爸认为是孩子使用的枕头偏高的缘故。可经过医生检查发现,孩子颈部两侧的肌肉硬度不同,右侧明显强于左侧。面对这样的结果家长一下紧张起来:孩子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
脖子歪应该去看眼科
脖子歪应该去看眼科,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是水平的;如果一只眼睛出现了上斜或者下斜,导致两个眼睛看到的东西一个高一个低,小朋友为了平衡,融合成像,就只好利用歪头来代偿了。有很多家长误认为是斜颈就做了脖子的手术,结果术后发现脖子还是歪的,这才来看眼科。此外,双眼视力不均衡或者是散光、眼球震颤等眼科疾病也可以引起歪头。那么“眼性斜颈”与一般常见的“肌性斜颈”怎么鉴别呢?“眼性斜颈”的小朋友如果遮盖了一只眼睛或者在睡眠中,歪头一般会有所改善或消失;但是“肌性斜颈”是因为一侧的胸锁乳突肌挛缩而引起,在任何情况下,歪头都不会有改善。
其实,如果早期治疗,患儿的眼性斜颈大部分是可以改善的,但是一旦延误了治疗时机,长期的偏头就可能造成颈部肌肉、颈椎、面部肌肉发生病理改变,即使是手术矫正了斜视,“歪脖子”也不会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医生建议“歪脖子”患儿的家长多留心,及早看一下眼科,以免贻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