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14条育儿经养出性格阳光好孩子
学会14条育儿经养出性格阳光好孩子
1、让孩子活出自己,他才可能超越你!
如果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道路都给设计好了,可以确定——孩子的成就不太可能超越父母。即使是最后他达到父母想要那个结果,他也不可能快乐。因为,他活出的不是他自己的人生,他活出的只是你的人生而已。
2、你做过“融合”孩子的事吗?
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融合”孩子的事情——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完全覆盖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喜怒悲惧从属于父母的情感波动。而一个“有觉知”的母亲,则会给孩子留下空间。
举个例子,一位有觉知的母亲,当与老公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有能力去告诉孩子:虽然妈妈对爸爸很生气,但那是我事,你还可以去爱他,妈妈现在很伤心,但你可以去玩。
3、溺爱是一种态度,与贫富无关
所谓溺爱,就是当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父母心中有担心、生气或是难过,但却还去满足孩子的需求。
一个被溺爱的孩子,往往只在乎自己的感觉,而无法同理对方的感受,从而习惯把所有过错推给他人——怪父母、怪老师、怪同学、怪社会、怪时运,怨天尤人。
4、男孩与女孩,父母的影响不同
一个女人的仁慈和柔爱,取决于内在阴柔的能量,主要从母亲身上习得;
一个男人的创造力和赚钱能力,取决于内在阳刚的能量,父亲是重要的传递者。
如果儿子与父亲缺乏连接,内心里对父亲缺乏认同,那么他在事业上难以获得成功;
如果女儿从小生活在一个“强势妈妈”的家庭,她将来可能会以同样态度对待丈夫。
5、孩子为什么撒谎?
在传统观念里,撒谎几乎与学坏划成等号。孩子撒谎,父母往往会生气和担心。然而,你能否看到孩子撒谎时内心的那个害怕,能否同理到他未被满足时的那个难过?撒谎,是一个孩子对父母操控过严的反操控。
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会撒谎?事实上,每个爱撒谎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允许度极低的父母,左一个不同意,右一个不允许。正是在与父母一次次的互动过程中,孩子逐渐得出了一个认知——坦诚地表达需求或是讲真话,肯定会“倒霉”的。所以只要父母多一些允许和倾听,孩子就慢慢不再撒谎。
6、我从哪里来?
孩子会问父母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很多父母会这样回答,“你是路边捡来的”,“你是从外面抱来的”。即便是亲生子女,父母如果经常传递如此信息时,也会给孩子造成内心的混乱,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造成损害。要知道,“身份问题”是开不得玩笑的。
7、父母争斗,孩子自弃
父母双方的争斗不休,孩子一方面会很恐惧和害怕,一方面也很困惑——他不知道到底该帮谁?到底帮哪一方才是对的?类似问题会不断纠缠折磨这个孩子。这样的现象一旦不可调和,孩子就很可能以生病、自残、堕落甚至死亡的方式,来试图唤回父母双方的和解。
8、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怎么办?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与父母无话可说,甚至会拒绝沟通。其实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够向孩子真实地呈现所谓“脆弱”的部分,比如你的无奈、你的悲伤、你的痛苦……而不是把这类感觉都化作“愤怒”去指责孩子,孩子的心门则会逐渐再次为你开启。
举个例子,孩子某天很晚回家,很多父母会对孩子发火,事实上在生气的背后,往往隐藏的是自己对孩子的担心。遗憾的是,少有父母能够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担忧和焦虑,更多的是责骂和威胁。然而亲子之间的沟通,坚硬换来的往往是冷漠,柔弱反而胜刚强。
9、你会否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
当孩子跑来想和妈妈一起玩时,妈妈说,“我正在做家务,现在很忙”;当孩子在学校领了奖状,想给爸爸一个惊喜时,爸爸却因应酬在外......这些行为无非给孩子在传递“不重要”的信息——你没有我的工作重要,你没有我的生意重要,你没有我的朋友重要,你没有我做美容重要,你没有我跳舞重要,你没有我买衣服重要,你没我的**重要。你,不重要。
一个自认为不重要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没有能力去争取自己喜爱的东西,不习惯当众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失去成为重要人物的机会。
10、换个角度谈青春期“叛逆”
每每我看到“很听话很乖”的孩子,我就有些担心。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孩子将来可能会干出很“判逆”的事情来。
当一个人到了12岁左右,他内在的本能会隐约意识到——我长大了,我离开父母也能活下去了,他的内在就会出现一个冲动,鼓励他再一次活出自我,把他生命中曾被压抑的面向活出来,幼年被压制越狠,他爆发的反抗能量也越大。
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孩子的能量已被彻底压制,他甚至都不会有判逆,整个人会变得比较内缩,无力感很强。
11、言传,不如身教
我们很多时候都以为,跟孩子说了什么,孩子就会记得什么,殊不知当语言和行为相违背的时候,行为本身会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
举个例子,一位爸爸天天对孩子讲要“孝敬父母”,可是对自己的父母却“颐气指使”,孩子会怎么看?长大后他也学会对你颐气指使。而一个孝敬父母的家长,即便从未与孩子讲过“感恩教育”,长大后,孩子自然也会孝顺。
12、请与孩子一起,欣赏他当下的成就
孩子考了95分,妈妈说,“95分固然很好,再要5分就100分了,再努力一点吧!”很多人就是被这句“要更努力”,给催眠得一辈子都停不下来,永远没有能力享受过当下的幸福,忽略了当下的喜悦,他们的整个人生就是未来,未来,还是未来。
我们不是说不要努力,而是要让孩子学会享受生命的每一个片刻,在幸福中按照他自己的步调自信前行。请好好地跟他一起去欣赏,去欣赏他在当下获得的成就与喜悦。这样的孩子,他才能活出从容、优雅和平衡的人生;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让你对他的未来放心的孩子。
13、被当众羞辱和体罚,是自杀之源
小时候当我们写作文,当描写一个人受到当众羞辱时,往往会用这样的词来形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这个形容很有意思,也就是说,当一个孩子在受到当众羞辱的时候,他的身体无法逃离,他只能下意识选择让自己的意识逃离,简单地说,那个片刻他肉体还在,但他的心则是处于逃离或休克的状态,那个时候的他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当被侮辱的次数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在他内心深处种下自杀的种子。
14、亲子教育四句金言
尊重但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邀请而不要求。
小孩性早熟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较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伤害主要是影响孩子的正常生理发育,正常孩子每年长5厘米而在性早熟的孩子如7岁小孩每年可长10厘米,而到14岁时即不长了,而且其最终身高低于同龄人,因为性早熟的孩子骨龄比实际年龄大,虽然只有14岁,但其骨龄已达18岁,骨骺也闭合了,不能再长了,因此使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另外由于性早熟,身体又经发育到成年了,而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经验,生活能力还是个孩子,如8岁的孩子来月经,自己却不会处理,更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给孩子以后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由于性成熟发生早恋机会多,因而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每位家长应重视防止性早熟的发生,注意孩子营养均衡,生活规律,不吃补药,注意嫩鸡,人工养殖的虾多是快速催熟的,可能含有激素不宜给孩子多吃,若孩子有免疫低下,应到医院服用正规的增强免疫力的药物。
1、特发性性早熟儿童受体内性激素影响,体格增长过早加速,骨骺融合提前,生长期缩短,生长早期停止,致使最终的成人身高低于按正常青春期发育的同龄儿童身高。
2、性早熟儿童虽性征发育提前,但心理、智力发育水平仍为实际年龄水平,过早的性征出现和生殖器官发育会导致未成熟孩子心理障碍,也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者甚至影响读书学习。
3、有些性早熟是由于体内出现肿瘤,这些肿瘤能分泌类似性激素的物质,有时候在肿瘤还较小时,它分泌的性激素的量已经很大,足以引起性发育,所以有性早熟的患儿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及早进行诊治。
三大方法让你成功受孕
最佳的受孕季节
根据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春秋季受孕而生的孩子的优秀率比盛夏受孕而出生的高60%。因为怀孕早期,正是胎儿大脑皮层形成的阶段,炎夏温度过高,孕妇妊娠反应重,食欲不佳,蛋白质摄取量少,机体消耗量大;严冬温度过低,新鲜蔬菜少,孕妇常居于室内,活动量过少并缺少新鲜空气供给,容易受冷感冒。这些不利的气候,都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智能。
3-4月份怀孕,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此时气候温和适宜,风疹病毒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较少流行。孕妇的饮食起居易于调适,这样使胎儿在最初阶段有一个安定的发育环境,对于预防畸胎最为有利。日照充足是春季怀孕的又一个好处,在整个妊娠过程中能提供良好日照条件。孕妇皮肤里的麦角固醇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变成维生素d,促进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胎儿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另外,太阳光照射到皮肤上,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杀菌消毒,对孕妇的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
9-10月份也是适合受孕的阶段。因为这时候政治气候温暖舒适,秋高气爽,睡眠食欲都不会受到影响,又是水果问世的黄金季节,这对孕妇肚中胎儿的大脑发育以及营养补充都是十分有利的。孕妇的预产期又是春末夏初,气候温和,副仪器供应充袷,有利于产妇身体康复和促进乳汁的分泌,孩子衣着逐渐减少,护理较为方便。另外,春夏之交,日光充足,婴儿可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的骨骼钙化,不易患佝偻病;当进入冬季时,婴儿已逐渐长大,可避免肠道传染病流行高峰。
精液质量最佳季节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夏季不成熟精子的比例,比其他季节都高,这是天热的缘故。但是,冬季却容易使男人的精子尾部出现缺陷。
春季是精子尾部缺损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尾部缺陷的精子活动性差,难以接触到卵子使其受精。
总的来说,精子数量最高的是冬季,然后是春季;精子活动能力最强的是秋季。而且人类的受孕时间以6到11月为宜,其中最佳时间应该是每年秋季的8、9月份。
人类虽然不会像动物那样有明显的发情期,但是根据相关的资料表示,在气候舒爽、温度适宜的季节里,人们身体内的各种生理现象都比较活跃,性激素分泌增多,性欲也旺盛,女方较易怀孕。据记载,平均气温在13.6到23℃是受孕的最佳气候条件,这就是季节给孕妇创造的优越自然条件。
注意排卵期和体温
女性的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的寿命仅12~36小时;精子处于良好的宫颈粘液环境中能存活3~5天。在每个月经周期中,能妊娠的时间仅4~5天左右,即排卵的前4天至排卵后1天。
大多数育龄妇女的月经周期都有一定规律,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由此可推算出自己最容易受孕的时间。如果你的月经周期是28天,28减14等于14,那么应该是14天左右。
另外,如能结合测量基础体温来帮助判断排卵,受孕则更准确。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处于完全休息状态时的体温,也称静息体温。20世纪初,人们发现成年女性在月经周期时基础体温呈双相型,即排卵前基础体温较低,为低温相;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4摄氏度以上,为高温相,一直维持到下次月经来潮。这种双相变化主要是排卵前后激素变化的影响所致。
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研究显示,每天陪孩子玩一会儿,能让他的性格更阳光。事实上,国外已有早教专家提出,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日前,据美国心理中心网报告,发表在《发育与精神病理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进一步显示,父母多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于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减少他们出现人格障碍的风险。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宾翰顿大学神经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特聘教授马克·伦岑韦格尔解释说,在与父母每天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会模仿大人的社交技巧与处世方法,学会从容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心理承受力,性格会更加开朗、阳光。
但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一项调查则显示,和10年前相比,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的父母减少了。很多父母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电视及网络游戏。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门诊、儿童行为问题专家顾伯美副主任医师对此表示,父母的陪伴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万万不能缺少的,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合适的互动游戏。
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家长可以多陪孩子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图片,例如把一匹完整的马与一匹缺失了一条腿的马的图片同时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指出两幅图的不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等。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重视动手能力和想象力的训练。通过一起搭积木,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协调能力;通过做手工、编故事等,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能力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互动游戏。好动的孩子可以选择静态游戏,如积木、拼图等,帮助孩子修正好动的个性;表达能力弱的孩子,家长可以陪他讲故事,通过复述、提问等方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性格孤僻的孩子可以选择动态玩具,如声控玩具汽车等,让孩子在追逐汽车的过程中,产生愉快和自信的感觉,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宝宝增高必须知道的5个建议
孩子迅速增高有5个建议
建议1:多晒太阳
科学研究证明,日照时间长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阳光中富含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线能杀灭皮肤和空气中的细菌,加速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钙磷代谢,促进儿童长高,并能预防贫血和佝偻病。因此,应给儿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一般认为上午9点多或下午5点左右是一天当中最佳的晒太阳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最好在2个小时左右,玩一会儿再晒一会儿,如此交替。
晒哪个位置也有学问,应多晒屁股和后背,因为那是接触阳光的面积最多的地方。
建议2:营养均衡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患有佝偻病都百思不得其解:“自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注意给孩子吃鱼肝油,喝牛奶,补钙片。为什么还会缺钙呢?其实,孩子每个时期对营养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如何知道孩子需要“补”多少呢?最好是定期到保健科让专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适合的餐单。对于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枕秃、出牙迟、牙齿形状细小无光泽、“O”或“X”形腿、脊柱弯曲等表现的孩子尤其要注意。
人的长高过程有两个高峰期: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这两个时期要坚持每天给孩子500~700毫升牛奶,保证饭量,多吃豆腐、虾、鱼、紫菜、海带、西兰花、芝士,这些食物有助长高。
建议3:多做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长高。因为体育锻炼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适量的锻炼还可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此外,体育锻炼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这些都会加速孩子的生长发育,促使孩子长高。
孩子的活动应选择轻松活泼、自由伸展的项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单杠、打篮球等跳跃式的运动。而那些负重或压缩性的运动,比如举重、举哑铃、拉力器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
建议4: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促进宝宝长高的重要途径。睡觉可使大脑神经、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体疲劳;孩子睡着后,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有利于长高。
一般来说,1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14~20小时的睡眠,2~5岁的小儿需要11~13小时睡眠,6岁~13岁的孩子需要9~10小时睡眠。且最好能在晚上10点以前就寝。
建议5:心情愉快
心理问题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但心理问题往往被家长所忽略。如果心理压力过大、长期抑郁,生长发育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因此,要想孩子长高,就要让孩子保持快乐的心情。
预防儿童性早熟的相应措施
儿童性早熟易导致矮个、早恋和性格怪异
性早熟的孩子几乎个个成年后都矮小。原来,身体越早成熟也就意味着身高增长停止得越早。“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损失5厘米左右的身高,而女孩月经来潮1~2年或男孩遗精后基本上就丧失了增高的机会。不少家长误以为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其实医学认为,月经来潮往往意味青春期发育已接近尾声,此时再不治疗就晚了。”梁立阳表示。
专家指出,性早熟的女孩很多成年后身高达不到150厘米、男孩不超过160厘米,继而会给他们将来的升学、就业、成家等带来一系列困难。
此外,性早熟的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往往会背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和同学们不一样。“我接诊的性早熟孩子都或多或少对自己的身体‘异样’存在自卑心理,性格逐渐变得很怪异。像一名9岁就来月经的女孩,上体育课不敢请假、在学校不敢上厕所更换清洁用品,与相好的同伴也越来越疏远。”她说。
此外,专家指出,生理上的巨大改变也可能引发性早熟儿童对性产生强烈兴趣和好奇,从而对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会引发早恋等社会问题。
预防:少让孩子吃人参桂圆干、看接吻亲热镜头
梁立阳指出,对于发育偏早的孩子,家长首先应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要以大惊小怪的态度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应表面淡化处理,但同时应采取措施让孩子把精力转移到学习和运动上,尤其是打篮球、跳绳、游泳等活动应在此时优先安排进行,以促进孩子身体长高。由于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体到每个孩子千差万别,所以家长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孩子第二性征的发育进展情况。
她提醒,10岁以前,如果孩子发育特别迅速,甚至月经来潮,这往往是性早熟的一个重要信号,如错过治疗良机则会导致终生矮小,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小儿内分泌专科咨询、就诊,如果孩子被确诊为性早熟,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辅助其治疗。
梁立阳最后提醒,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事项,以防止人为导致孩子性早熟来临:尽量不给孩子吃含有激素的肥料水果,如个头奇大,但味道却很淡的水果;不吃过多的保健品,主要有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等;少让孩子看男女接吻、亲热的镜头。
营养过剩、滥用保健品、吃含雌激素的水果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然而夜晚受人工光源照射过多、看接吻亲热等激情影视镜头过多也会导致性早熟?是的,儿科内分泌专家指出,临床发现,这些也是孩子青春期越来越提前的重要诱因。
早熟的后果很严重:终生矮小、引发早恋、性格自闭……专家提醒,父母应尽量让孩子多进行打篮球、游泳等有助“拔高”的运动,同时严格控制饮食、作息,并密切关注孩子第二性征发育,一旦发现性早熟苗头,则应及时就医治疗。
孩子怎样增高效果好
诀窍一:拥抱太阳
科学研究证明,日照时间长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阳光中富含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线能杀灭皮肤和空气中的细菌,加速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钙磷代谢,促进儿童长高,并能预防贫血和佝偻病。因此,应给儿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其生长发育。一般认为上午9点多或下午5点左右是一天当中最佳的晒太阳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最好在两个小时左右,玩一会儿再晒一会儿,如此交替。晒哪个位置也有学问,应多晒屁股和后背,因为那是接触阳光的面积最多的地方。
诀窍二:营养均衡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患有佝偻病都百思不得其解:“自孩子出生后,就一直注意给孩子吃鱼肝油,喝牛奶,补钙片。为什么还会缺钙呢?其实,孩子每个时期对营养素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如何知道孩子需要“补”多少呢?最好是定期到保健科让专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适合的餐单。对于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枕秃、出牙迟、牙齿形状细小无光泽、“O”或“X”形腿、脊柱弯曲等表现的孩子尤其要注意。人的长高过程有两个高峰期: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这两个时期要坚持每天给孩子500-700毫升牛奶,保证饭量,多吃豆腐、虾、鱼、紫菜、海带、西兰花、芝士,这些食物有助长高。许多家长总埋怨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就爱吃一些香口的垃圾食品。谭主任表示,如果孩子是没有胃口,可喝山楂茶等有助开胃的食品。少吃甜点,少喝可乐。
诀窍三:多做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长高。因为体育锻炼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适量的锻炼还可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此外,体育锻炼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这些都会加速孩子的生长发育,促使孩子长高。孩子的活动应选择轻松活泼、自由伸展的项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单杠、打篮球等跳跃式的运动。而那些负重或压缩性的运动,比如举重、举哑铃、拉力器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对于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孩子来讲,鲜有时间能在最佳日照时间晒太阳,这样,平时的锻炼就更显重要了。
诀窍四: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促进宝宝长高的重要途径。睡觉可使大脑神经、肌肉等得以松弛,解除肌体疲劳;孩子睡着后,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有利于长高。一般来说,1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14-20小时的睡眠,2-5岁的小儿需要11-13小时睡眠,6岁-13岁的孩子需要9-10小时睡眠。且最好能在晚上10点以前就寝。
上述就是孩子增高的方法,孩子在平时的时候对上述的方法要多注意,特别是做为家长的要按照上述的办法给孩子制定一套生活和运动的计划,而且学要注意孩子的心情愉快,心理问题对孩子的成长影响也是特别严重的,研究发现心理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
孩子参加哪些体育运动有好处
1、能使身高增加
体育锻炼能增强孩子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孩子体格健壮。孩子能够长高,是由于全身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长骨的生长,因为长骨两端的骺软骨部分是骨的生长点。由于体育运动,改善了血液循环,骨组织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所以,能促使骨骼生长加速,使孩子身高随之有所增长。前苏联、德国等国家的婴儿游泳开展较广泛,那些地方的生理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婴儿参加游泳,身体增长速度比一般孩子快。
●2、能锻炼孩子四肢,增加肌肉力量,使肌肉逐渐变得丰满起来
如果在小儿各项动作发展之前加强腹肌、腰肌、背肌、四肢支撑力,及加强下肢肌肉力量的锻炼和进行一些条件反射的训练,使小儿通过这些触觉刺激和肌肉训练,在脑中枢建立联系,就可使小儿的动作变得灵敏,肌肉变得发达。
●3、运动能促进心肺功能,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心肌发达,收缩力加强
孩子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呼吸器官需要加倍工作,久而久之,胸廓活动范围扩大,肺活量提高,肺内每分通气量(即每分钟的通气量)加大,增强了呼吸器官的功能,对防止呼吸道常见病有良好的作用。
●4、运动可使孩子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增加,营养吸收完全,使孩子发育更好
厌食、拒食的孩子更需要运动。
●5、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锻炼时,机体各部的协调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体格锻炼的同时,神经系统本身也经受锻炼和提高。如各种体操,可使婴儿从无秩序的动作,逐步形成和发展为分化的、有目的的、协调的动作,这是对神经系统良好的调节。
●6、能预防疾病
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接受日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的粘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了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当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时,孩子就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也不容易中暑。
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能促进新陈代谢,并有杀菌的作用。
●7、促进智力发育
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人在活动时,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冲动传到大脑,从而促进大脑的功能,使大脑对动作反应更加灵敏。从生理角度看,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脑的血流量,能供给脑细胞更多的养料和氧气。三岁前的营养对决定智能十分重要,而运动很有利于婴幼儿对营养的摄取,促进脑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对智力发展很有益处。
●8、可塑造儿童性格
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的锻炼、大脑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性格的锻炼。体育运动能克服某些不良行为,使儿童的性格开朗、活泼、乐观。当孩子在澡盆里玩水,在跑着、笑着去追逐滚着的皮球,在阳光下接触大自然的时候,婴幼儿的情绪会十分快乐。这种良好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运动还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幼小的孩子做一些动作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有时要克服各种困难,这就是很好的意志锻炼。运动后,孩子更有自信心和成功感。孩子会变得更加优秀、懂礼貌,与人相处较为主动平和。适当的运动对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有很大作用,使儿童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和遵守规则的行为,适于日后的社会需要。
●9、体育运动是健美的最佳药方
锻炼可防止儿童由于营养过剩而造成的肥胖。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的肌肉比较有力,关节比较灵活,脊背比较挺直,小腹比较扁平,腰肢比较纤细,体态良好,动作协调优美,对自己比较有信心。因而他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