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
局部刺激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经络调节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艾灸腹部减肥方法图解 天枢穴
定位:肚脐两旁,距离肚脐2寸,是上下腹部的分界,处于人体的中间地带。
艾灸作用:艾灸天枢穴有健脾和胃,通调脏腑的功效,能治疗消化不良,恶心,胃胀,腹泻,便秘等疾病,坚持艾灸能促进小肠运动,增加脂肪代谢,减少腹部和全身肥胖。
髌骨软化是什么意思 髌骨软化用艾灸有用吗
艾灸作为中医的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对髌骨软化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它只是一种辅助治疗,不能代替正常的主要治疗。艾灸能缓解一下症状,然后能缩短恢复时间,其次还对病人有一定的安慰作用。
艾灸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要知道艾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疗法,具有一定温经散寒、消瘀散结、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
而八髎穴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在臀部上方八个小孔中的穴位,生活中经常艾灸八髎穴位,具有缓解疲劳、调经止痛以及促进睡眠等作用,对人体的健康是具有一定好处的,很多人喜欢艾灸此穴位。
腹部减肥艾灸哪里 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作用:增加腰,背,腹部肌肉弹性,治疗便秘,腹胀,腹泻等症。
腹部减肥艾灸哪里
滑肉门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艾灸作用:滑肉门穴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的功效,适宜于调理胃痛,呕吐,慢性肠胃炎等症,常见坚持能有效消除肚脐周围脂肪,预防小腹肥胖。
中脘穴
定位:脐上4寸。
艾灸作用:有健脾安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长期坚持艾灸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还可以促进消化,调理脾胃功能。
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作用:增加腰,背,腹部肌肉弹性,治疗便秘,腹胀,腹泻等症。
丰隆穴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艾灸作用:艾灸丰隆穴有除痰湿,清经络的功效,能治疗足太阴脾经的病症,如肥胖症,长期坚持艾灸可以使身段变得苗条,啤酒肚消失。
腹泻艾灸哪里
腹泻属中医学“泄泻”的范畴,外感风寒暑热湿等邪气,内伤饮食情志或脏腑失调皆可致泄。外邪之中湿邪最为重要,内伤中脾虚最为关键,脾虚湿盛乃泄泻发生的关键病机,概括来说,腹泻的诱因主要是寒湿,湿热,脾虚,肾虚,食积所致,所以腹泻艾灸哪里,可以根据导致腹泻的原因选择施灸穴位。
寒湿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泄下清稀,甚如水样,肠鸣腹痛,脘闷食少,或兼恶寒,发热,头痛,小便短少,苔薄白。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厥穴施灸。
艾灸作用:温中除湿,健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湿热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舌红 苔黄腻。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0分钟,艾炷则每穴灸3-5壮,每日1次。。
艾灸作用: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伤食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腹满胀痛,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苔垢或厚腻。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中皖,梁丘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0分钟,艾炷则每穴灸3-5壮,每日1次。
艾灸作用:健脾消食,导滞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脾虚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脘痞食少,伴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取神厥,关元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俯卧取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用艾条温和灸火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0 分钟,艾炷则每穴灸3-5壮,每日1次;患者仰卧取双侧申脉穴,用艾条雀啄灸法施灸,每穴灸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一次。取双侧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日一次;患者仰卧或侧卧,取腹泻特效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
艾灸作用:健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肾虚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5-20分钟,艾炷灸3-5壮,每日一次;患者俯卧取胃俞,脾俞,命门,肾俞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灸10分钟,艾炷灸3-5壮,每日一次;患者仰卧屈膝,取双侧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灸的方式施灸,每日一次;仰卧取双侧申脉穴,用艾条雀啄灸法施灸,每日一次。取腹泻特效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
艾灸作用:补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艾灸一次多久合适
时间在5-20分钟左右。
艾灸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法,作用是比较强大的,适当进行具有一定活血化瘀、去湿除寒以及排毒养颜用等作用。
通常艾灸一般建议在夏季进行,这时候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就时间而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最少是5分钟,大多数在20分钟左右一个穴位,艾灸过程中皮肤会出现潮红、微汗等情况。
艾灸腹部减肥方法图解 中脘穴
定位:脐上4寸。
艾灸作用:有健脾安胃,镇静安神的功效,增强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可以治疗胃痛,呕吐,吞酸,腹胀等,长期坚持艾灸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还可以促进消化,调理脾胃功能。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儿童可以进行艾灸吗
艾灸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医养生疗法,并没有严格说明小孩不能进行艾灸,因此小孩也是可以适当进行艾灸的,具有一定通络止痛、缓解疲劳的作用。
但小孩艾灸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小孩皮肤比较敏感、娇嫩,进行艾灸很容易损伤皮肤。
腹部减肥艾灸哪里 关元穴
定位:在腹中线上,脐下3寸。
艾灸作用:艾灸该穴位有强身和保健的作用,可以增强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效消除腹部脂肪,起到减肥作用。
三伏天艾灸能吹风扇吗 晚上9点到11点艾灸好吗
不好。
艾灸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灸疗法,具有很好的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平衡脏腑等作用,一天当中凌晨零点到中午12点属阳;中午12点到夜间的12点属阴。
艾灸的最佳时间是阳气最旺的时候进行,如晚上9点到11点进行艾灸,很容易出现失眠等不良的反应,这样反而不利于自身健康,所以晚上9点到11点艾灸是不好的。
女人湿气重艾灸哪里
艾灸的过程中在艾条和艾柱高温的作用下,人体血液流速会加快,从而可以帮助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对于女性来说,生活中适当进行艾灸是可以排湿美颜的。
一般来说不同的部位艾灸作用不一定,女性进行去湿气,那么艾灸曲池穴、丰隆穴、阴陵泉穴、巨阙穴、中脘穴、血海穴、承山穴、极泉穴、委中穴、外关穴、三阴交穴、涌泉穴、足三里、合谷穴等穴位,可以比较有效的去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