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护理要注意什么
十二指肠溃疡护理要注意什么
为了不让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病情恶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了解一些护理的常识,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一些就是日常生活中患者护理需要注意哪些的相关介绍。
1患者需要注意不要吃一些过硬的,过冷的,过热的食物,这些食物会不同程度的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严重的使得溃疡面的血管扩张而加重病情;过硬过冷的食物不易消化,也会加重病情,患者在护理中可以吃一些米饭,面条,炒豆腐等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2患者还需要注意,不能随便的就停药,这样不利于溃疡面的愈合,还需要注意不要精神紧张,因为精神紧张,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还要注意不能暴饮暴食,饮食要注意卫生。溃疡患者不能吃一些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像生姜、咖啡等,会刺激溃疡面。
注意事项:患者还需要特别注意,远离烟,因为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能够改变胃液中的酸碱度,从而加重溃疡的程度,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为什么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常伴有反酸
反酸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反酸是由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过多的胃酸反流入口腔而形成的现象。绝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酸分泌都超过正常人,称高胃酸分泌状态。这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壁细胞对刺激的反应高,无论基础游离胃液分泌量还是酸度都高于常人邦胃溃疡患者。
有人根据十二指肠溃疡的胃酸分泌独特之处而得出“无酸即无溃疡”的结论。另外十二指肠溃疡的炎症常常波及到幽门,使幽门充血、水肿,大量的胃液不能很通畅地流入小肠,加之炎症的原因使胃产生逆蠕动,胃液随逆蠕动而到食管和口腔,使患者有酸味的感觉,产生反酸现象。
反酸的现象常提示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处于活动期,此时检测基础胃酸分泌量和最大胃酸分泌量大都能得出阳性结果,而二者的比值,如超过60%,也正是胃泌素瘤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有力证据。控制反酸的现象常是治疗溃疡的开始,常用的药物有甲氰咪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详细用药方法和剂量请参看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是遗传吗
一、遗传基因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依据是:患者家族的高发病率或是遗传基因标志(血型及血型分泌物质、HLA抗原、高胃蛋白酶原)的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同胞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更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在单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为50%,在双合子双胎同胞发病的一致性也增高。
1、十二指肠溃疡与血型
2、消化性溃疡与HLA抗原
3、十二指肠溃疡与某些遗传综合征
十二指肠溃疡虽然与血型、血型分泌物质、HIL-A抗原相关,但非强相关,其他资料的家系调查结果不能证实本病的遗传是按照简单的孟德尔定律支配的方式。有鉴于此,目前较普遍的假说是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组由多种基因遗传即遗传的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的疾病,在这种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可能有非遗传的或外界因素参加导致发病。
二、胃酸分泌过多
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并不是单一明确的过程,而是复合、相互作用的因素形成;由于损害因素和防御间的平衡失常造成的。
1、胃酸分泌过多
2、进食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三、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
十二指肠通过特异性pH敏感的受体、酸化反应,反馈性延缓胃的排空,保持十二指肠内pH接近中性,且十二指肠黏膜能吸收腔内氢离子和不受胆盐的损伤。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这种反馈延缓胃排空和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而胃排空加速,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可形成溃疡。
前列腺素E不仅有抑制胃酸的作用,更重要有直接保护黏膜的作用和促进溃疡愈合。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十二指肠黏膜前列腺素E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降低了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十二指肠黏膜碳酸氢盐分泌减少,可导致酸性消化性损害。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
五、其他因素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与发展尚与许多生活习惯和环境密切相关。
1、止痛剂
2、吸烟
3、应激
4、饮食纤维
5、饮食亚油酸
胃溃疡症状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临床表现有上腹痛及上腹不适等,绝大部分人可出现各种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有的也无任何症状,直至出现并发症。其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穿孔。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主要有嗳气、反酸、上腹胀、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纳差等。反酸及胸骨后烧灼感是由于贲门松弛,恶心、呕吐多反映溃疡可能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疼痛的特点:
1、慢性过程:除少数较早就医的患者外,多数患者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
2、周期性:大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并且发作期与缓解期随季节变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食不调或服用与发病有关的药物等因素的变化互相交替出现。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逐渐愈合、形成瘢痕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发作期可达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可长至数月或几年。发作频率及发作与缓解期维持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溃疡的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及巩固疗效的措施而异。
3、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前空腹时或半夜出现,进食或服用制酸剂后可稍缓解。有些特殊的溃疡病的疼痛节律性不是很明显,如老年人的溃疡及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等。当疼痛的节律性突然发生变化时,应考虑病情有所发展,或可能出现并发症。
4、疼痛的部位:十二指肠溃疡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但是疼痛的部位,并不一定就是溃疡所在的部位。当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可扩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等身体其他部位。
5、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故溃疡病疼痛的程度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其性质也视患者的感觉而定,通常被描述为饥饿样不适感、钝痛、嗳气、压迫感、灼痛或剧痛和刺痛等。
了解下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
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十二指肠溃疡是生活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冬季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发季节,小编提醒大家要做好疾病的防范准备。那么,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来具体看看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因素。
2、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会刺激胃黏膜,产生溃疡。
3、遗传因素。家族性遗传发病率较高。
4、抽烟酗酒、辛辣生冷摄入。不科学饮食是导致溃疡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就是常见的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十二指肠溃疡发作后会出现腹痛、饥饿不适等症状,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的恶化。
胃溃疡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消化性溃疡”亦称“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系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局部粘膜的保护功能减退,不能抵抗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而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与饮食不调等因素在发病中均起一定作用。溃疡多为单个,大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和胃。
胃溃疡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局部粘膜的保护功能减退,不能抵抗酸性胃液的消化作用而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与饮食不调等因素在发病中均起一定作用。溃疡多为单个,大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和胃。临床特点为慢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胃溃疡的病痛多发生在进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胃酸增多;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痛则多出现于食后三至四小时,胃酸显着增多。痛可由摄食、服药或呕吐而获缓解。促性过程: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周期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反复发作;节律性: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痛呈节律性。
护理要点
一、在发作期应督促病人适当注意休息和睡眠。
二、饮食原则。
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食5~6餐。
忌食坚硬、油煎、辛辣食品以及酒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咖啡、浓茶。
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根据发生的频率和心理作用会发展成暴食症。岁末年初,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可吃得过饱。
出血及疼痛较剧时可食牛奶、豆浆、蒸蛋、藕粉、烂面、肉松、面色等流质或半流质。
三、如患者黑粪增多并伴出汗、面色苍白(苍白脸色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这是体质差的表现。此外,则提示出血量增加;疼痛如呈持续状,剧烈,并向右肩胛或背部放射,提示有穿透可能;疼痛如刀割,大汗淋漓,可能是急性穿孔,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断治疗。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区别吗
(1)发病年龄:胃溃疡病人的平均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大,胃溃疡的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年龄在20-30岁;
(2)性别: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胃溃疡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3)精神因素:二者发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但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更为密切;
(4)血型:十二指肠溃疡病“o”型血的人发病率高,而胃溃疡的发病与血型无关。
(5)症状:十二指肠溃疡一般都有明显的饥饿时疼痛、夜间痛、反酸等症状,进食后缓解,而胃溃疡上述情况不典型,其次胃溃疡的症状一般较十二指肠溃疡重,十二指肠溃疡症状较胃溃疡容易控制;
(6)癌变,胃溃疡可以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
专家表示,对于医生而言,所能做的是通过药物及手术等手段竭力控制缓解溃疡的症状,而对于患者,则应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积极配合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预防溃疡的发作。
十二指肠溃疡护理
十二指肠溃疡饮食宜忌
宜
1、宜食用质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体积大、坚硬、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减少对溃疡面的机械性刺激。
2、选用含纤维少的瓜果、蔬菜,如嫩黄瓜、嫩茄子、嫩白菜叶、西红柿(去皮、籽)、冬瓜、胡萝卜和成熟的苹果、桃梨等。
忌
1、避免能强烈刺激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咖啡、浓茶、可可、巧克力、浓肉汤、鸡汤、过甜食物、酒精、地瓜等食物;各种香料及强烈调味品,如味精、芥末、胡椒、辣椒、茴香、花椒等也应加以控制。
2、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玉米面、高粱米等粗粮,干黄豆、茭白、竹笋、芹菜、藕、韭菜、黄豆芽等要加以限制。坚硬的食物,如腊肉、火腿、香肠、蚌肉、花生米不宜食用。
3、生葱、生蒜、生萝卜、洋葱、蒜苗等产气多的食物对溃疡病不利。
4、忌过甜、过咸、过热及生冷食物。
十二指肠容易癌变吗
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癌变的机会极少,这可能与十二指肠所处的位置和自身的结构有关。有人报告认为10万个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仅有1个癌变,称癌变率为10万分之一。所以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但是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近两年十二指肠癌的报道似有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胃镜检查的普及应用有关,因此特别应注意胃镜下十二指肠的形态,警惕癌变的发生。如十二指肠溃疡在治疗6—8周后,溃疡仍无变化,则应经胃镜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变。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因其发生和发展和胃液中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溃疡中约98%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部位,并由此而得名。
本病是全球性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10~12%,常见于男性,以青壮年居多,有人统计,胃溃疡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十二指肠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秋冬和冬春季节之交发病率高。本病的发生与地理环境、不良精神刺激、酗酒、吸烟、进食速度过快过热以及长期服用激素、抗风湿药物等因素有关。 本病临床表现以持续上腹疼痛,泛酸,嗳气,呕吐等为特点,可并发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有的可发生癌变。
[症状]
1.慢性上腹部疼痛,多为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典型的溃疡疼痛具有长期性、周期性及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或夜间疼痛明显,胃溃疡则在进食后疼痛加剧。
2.特殊类型的溃疡病可没有症状。儿童期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以呕吐为主。幽门管溃疡疼痛较剧烈,且无规律性。
3.胃溃疡在上腹正中或偏左有压痛,十二指肠溃疡多在脐上方或偏右有压痛。
4.胃液分析提示胃溃疡者胃酸分泌可正常或稍低,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增高。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5.X线钡餐检查,直接征象为溃疡龛影,间接征象有局部压痛、变形等。
6.纤维胃镜及活检,可协助确诊。尤其对胃溃疡与胃癌的鉴别诊断有极大价值。
柴胡12 延胡索10 川楝子15 蒲公英24 白花蛇舌草18 沙参15 川连8
三七末3(冲服)丹参10 浙贝10 黄芪20 党参18 台乌12 香附10
[加减]:
⑴吞酸严重加瓦楞子30 鱼古15
⑵有黑便加蒲黄12 侧柏叶15
⑶有恶心症状加陈皮12 竹茹12
⑷胃热盛加黄芩10 丹皮10
⑸胃阴虚者加麦冬12 石斛9
⑹湿重者加云苓15 泽泻12
胃溃疡跟十二指肠溃疡的区别 来看看怎么来区分
季节性胃溃疡:胃溃疡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规律导致的。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更倾向于季节性,主要好发于秋末冬初。
疼痛部位胃溃疡: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余剑突下正中或者偏左的位置。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部位主要位于上腹部正中或略偏右。
疼痛规律性胃溃疡:胃溃疡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多在餐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出现,下次用餐前疼痛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3-47小时疼痛,一直持续到下次进餐,进餐后疼痛开始缓解或减轻。
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很高,但同是十二指肠溃疡,表现的症状也并不完全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部位。我们在胃镜报告上常常可以见到十二指肠溃疡有前壁、后壁、下壁之分。以前壁溃疡最为多见,约占十二指肠溃疡的半数左右,其余分别位于后壁及下壁。由于十二指肠球前壁血管网丰富,所以一般认为十二指肠球前壁溃疡易合并出血;而后壁相对单薄,所以这个部位的溃疡易发生慢性穿孔。但这种认识并非绝对,出血与穿孔都主要取决于病情的发展快慢和具体情况。
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通过x线或胃镜检查可以作出诊断。特别是胃镜对十二指肠球前壁的溃疡较易发现,而漏诊的往往是十二指肠球后的溃疡,这与操作胃镜的医师的经验有直接关系。如果溃疡在后壁,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疼痛往往较剧烈而放射至背部。球后溃疡和幽门管的溃疡,疼痛常可放射至右上腹部。
所以胃镜检查阴性,但临床症状典型的病人,不要轻易否定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而应仔细观察,并可用抗酸剂试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氰咪胍0.2克,每日3次,0.4克,每晚1次口服;或用雷尼替丁150毫克每12小时服1次;一般治疗3天到l周。如果是溃疡的话,腹痛等症状会明显减轻,必要时可请有经验的医师重复胃镜检查,这样即可明确诊断。不同部位的十二指肠溃疡在治疗方法上大致相同(指内科治疗),详细情况请参看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老年人胃溃疡会怎么样了
溃疡病或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
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区别吗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虽然同为消化性溃疡,但是它们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年龄:胃溃疡病人的平均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大,胃溃疡的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年龄在20-30岁;
(2)性别: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而胃溃疡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3)精神因素:二者发病都与精神因素有关,但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精神因素更为密切;
(4)血型:十二指肠溃疡病“O”型血的人发病率高,而胃溃疡的发病与血型无关。
(5)症状:十二指肠溃疡一般都有明显的饥饿时疼痛、夜间痛、反酸等症状,进食后缓解,而胃溃疡上述情况不典型,其次胃溃疡的症状一般较十二指肠溃疡重,十二指肠溃疡症状较胃溃疡容易控制;
(6)癌变,胃溃疡可以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不会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