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茯苓怎么吃效果好 枸杞茯苓茶

茯苓怎么吃效果好 枸杞茯苓茶

材料:取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

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能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阿胶蜜枣乱吃要人命

无论“中药零食”多么美味,首先是“药”,然后才是“零食”,既是药,就不仅不能多吃,还要学会对症吃。有适应症的人吃对症的中药零食,可以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享受健康,而没有对应症状的人吃多了反而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阿胶蜜枣: “甜蜜”难消化

阿胶蜜枣的主要成分是大枣、阿胶。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的功用,红枣味甘性温,可以健脾生血,有助于改善面色黄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状,适合体虚、血虚者和产妇食用。

食用注意:阿胶滋腻、难以消化吸收,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每天不要多于10颗。

另外,因其含糖量大,糖尿病患者忌食。

2、枸杞:吃多了会导致消化不良

枸杞功效:清肝明目、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枸杞同茯苓一样既好处多多,又性平温适合的人群很广,也有很显著的保健作用。所以很多人把枸杞当成零食每天抓几颗来吃。

食用注意:枸杞虽好,也不宜多吃。一方面是经期的女性,因为枸杞也具有补血的作用,有可能会增加月经量,另外,枸杞吃多了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3、茯苓饼: 糖尿病患者忌吃

茯苓性味甘平,健脾、利食,吃茯苓饼有助于提高食欲、促进消化。适应爱挑食的儿童、体质虚弱的老人。茯苓可以止泻,经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食用注意:目前市面上的茯苓饼里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忌食。

4、凉茶: 降火不能当水喝

凉茶的主要成分是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具有清热除湿、滋阴去火的作用。

适应经常面红目赤、急躁多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不通畅,喜欢喝冷水吃冷食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有热性症状的适量饮用也可降燥。

食用注意:凉茶不宜喝太多,更不能拿来当水喝,过量喝凉茶会损耗人体的阳气。每天喝200-400毫升,不宜再多。面色偏白、气短懒言、容易疲劳、手脚冰凉、大便较稀者为寒凉体质,寒凉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喝凉茶。

5、龟苓膏:脾胃虚弱者不宜吃

龟苓膏的主要成分是龟板、土茯苓、生地黄、蒲公英、金银花、菊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消除暗疮、润肠通便作用。

适宜口干心烦、面部痤疮、习惯性便秘的阴虚之人,可缓解阴虚症状。

茯苓的食疗方

推荐:茯苓的四种食用方法

1、茯苓饼

材料:茯苓、糯米饭、白砂糖

做法:将茯苓研磨成为粉末,然后加入糯米饭以及白砂糖,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最后将糊状物质放入平底锅中烙饼。建议平时可以经常服用,对身体效果好。

功效:茯苓饼的主要作用就是健脾补中,同时宁心安神的效果也很不错。小编建议一些身体比较虚,身体出现失眠、心悸、气短以及神经衰弱的人群服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2、薏仁茯苓粥

材料:薏苡仁、茯苓粉、粳米、干香菇、鸡胸脯肉

做法:首先我们需要将干香菇放入清水中泡发,然后切丁备用;鸡肉则是去皮去脂后放入锅中煮,四十分钟之后取出切丁备用;薏苡仁放入水中搓洗,用开水浸泡一个晚上,然后沥干水分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熬烂,加入粳米以及其他材料,最后熬煮成为黏稠就可以服用了。

3、白茯苓粥

材料:白茯苓粉、粳米、食盐、胡椒、味精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和白茯苓粉一起放入锅中熬粥,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直到粳米变烂,最后加入其他的调味料,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功效:建议每天吃两次,早晚餐的时候服用。这道食谱具有保健脾胃、治疗水肿的作用,老年性浮肿也可以通过这道食谱来获得治疗。

4、枸杞茯苓茶

材料:取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

做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茯苓汤的食用禁忌

茯苓汤虽然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也适合经常食用。而且,在炎热潮湿的春夏季,食用茯苓汤还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但是,食用茯苓汤也是有禁忌的。那么,一起来看看茯苓汤的食用禁忌有哪些吧!

1、食用茯苓汤不能与茶同饮,也不能用铁的容器浸泡土茯苓。

2、食用茯苓汤时禁忌茶水,另外服用中药的时候,饮食上禁食油腻,辛辣,生冷,鱼腥制品。注意心情舒畅。

3、肝肾阴亏者慎服茯苓汤。土茯苓的中药后致过敏,周身皮肤瘙痒,并起散在性大小红斑丘疹。原方去土茯苓后不发生过敏症状,如再加土茯苓则过敏症状又出现。

茯苓汤哪些人不宜食用

相信大家在看过前面说的茯苓汤的食用禁忌后,会对茯苓汤的食用宜忌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解答茯苓汤哪些人不宜食用这个问题。

1、脾胃虚弱不宜食用茯苓汤。

2、肝肾阴虚者最好不要服用。

3、因为土茯苓是寒性的,所以要用温性的枸杞中和一下。

4、土茯苓过量的话伤脾胃,还有是药三分毒,不要有事没事就吃药膳。

5、土茯苓和枸杞头对脾胃功能的要求较高,最好不要天天食用,最好是一到两个星期煲一次。小孩子以及脾胃虚弱的人如体质差的老人,不适宜吃土茯苓和枸杞头。

女性补品吃太多反而易惹病

1、阿胶蜜枣——“甜蜜”难消化

阿胶蜜枣的主要成分是大枣、阿胶。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的功用,红枣味甘性温,可以健脾生血,有助于改善面色黄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状,适合体虚、血虚者和产妇食用。

食用注意:阿胶滋腻、难以消化吸收,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每天不要多于10颗。

蜜枣有很多的糖分,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最好是不要吃的。

2、枸杞——吃多了会导致消化不良

枸杞功效:清肝明目、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枸杞同茯苓一样既好处多多,又性平温适合的人群很广,也有很显著的保健作用。所以很多人把枸杞当成零食每天抓几颗来吃。

食用注意:枸杞虽好,也不宜多吃。一方面是经期的女性,因为枸杞也具有补血的作用,有可能会增加月经量,另外,枸杞吃多了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3、茯苓饼——糖尿病患者忌吃

茯苓性味甘平,健脾、利食,吃茯苓饼有助于提高食欲、促进消化。适应爱挑食的儿童、体质虚弱的老人。茯苓可以止泻,经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食用注意:目前市面上的茯苓饼里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忌食。

4、凉茶——降火不能当水喝

凉茶的主要成分是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具有清热除湿、滋阴去火的作用。

适应经常面红目赤、急躁多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不通畅,喜欢喝冷水吃冷食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有热性症状的适量饮用也可降燥。

食用注意:凉茶不宜喝太多,更不能拿来当水喝,过量喝凉茶会损耗人体的阳气。每天喝200-400毫升,不宜再多。面色偏白、气短懒言、容易疲劳、手脚冰凉、大便较稀者为寒凉体质,寒凉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喝凉茶。

5、龟苓膏——脾胃虚弱者不宜吃

龟苓膏的主要成分是龟板、土茯苓、生地黄、蒲公英、金银花、菊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消除暗疮、润肠通便作用。

食用注意:适宜口干心烦、面部痤疮、习惯性便秘的阴虚之人,可缓解阴虚症状。

茯苓的吃法

茯苓薏米粥:茯苓15克,薏米60克。共研细粉,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熟即可食用。有清热、理脾湿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胸膈痞满或风湿性关节肿痛者食用。

莲子茯苓糕:茯苓、莲子、麦冬各等份,共研为末,加入白糖、桂花适量拌匀,加水和面蒸糕食用。有宁心健脾之功。适宜于心阴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干渴、心悸、怔忡、食少、神疲者食用。

茯苓膏:茯苓500克,炼蜜1000克,将茯苓研成细末,加入蜜拌和均匀,用文火熬成膏状,晾凉后装入瓷罐备用。每次温开水冲服10克,1日2次。能健脾渗湿、减肥防癌。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和癌症的预防。

茯苓酒:茯苓60克,白酒500克。将茯苓泡入酒中,7天后即可饮用。能利湿强筋、宁心安神。适用于四肢肌肉麻痹、心悸失眠等。

茯苓香菇饭:取茯苓10克,香菇少许,先将茯苓泡软,捣成粉状,再与香菇、白米一道煮(蒸)成饭食用。有安神益智、补脾止泻作用。适宜心慌、眩晕、胃弱和神经衰弱者选用。

茯苓芝麻粉:取茯苓、芝麻(以黑芝麻为佳)各等份。先将茯苓研成细末。芝麻炒熟,冷后研细粉。将二者混匀,贮于瓷罐内。每天早晚各取20~30克,用白水(或蜂蜜水)冲服。有健脾益智、防老抗衰功效。常服有延迟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等作用。

枸杞茯苓茶:取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能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茯苓可以和枸杞红枣煮粥吗 茯苓枸杞红枣粥有什么功效

红枣是补气养血佳品,常食用红枣能够增强造血功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强,枸杞和茯苓里面含有的钙、铁等矿物质,对于补血养血也有一定作用,茯苓枸杞红枣粥有补气养血的功能,常食用可以有效改善气血不足。

茯苓、枸杞、红枣都有镇静安神的功效,三者一起食用安神药效更强,常食用可以有效缓解心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状。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红枣和枸杞可以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常食用茯苓枸杞红枣粥可以改善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状。

红枣能够促进白细胞的生成,茯苓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枸杞多糖能够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所以茯苓枸杞红枣粥有增强免疫的功能,常食用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等疾病。

茯苓枸杞红枣粥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红枣能够改善气血,枸杞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茯苓有美白的功效,所以茯苓枸杞红枣粥是女性美容养颜的佳品,常食用可以改善气色、减少色素沉着、防止皱纹提早出现。

茯苓枸杞红枣粥含有茯苓多糖、枸杞多糖、维生素等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抗衰防老,常食用可以延缓衰老、缓解疲劳还能有增强免疫力。

哪些中药零食千万不能乱吃

1、阿胶蜜枣——“甜蜜”难消化

阿胶蜜枣的主要成分是大枣、阿胶。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的功用,红枣味甘性温,可以健脾生血,有助于改善面色黄白、心慌怕冷、神疲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状,适合体虚、血虚者和产妇食用。

食用注意:阿胶滋腻、难以消化吸收,脾胃不好的人要少吃,每天不要多于10颗。

另外,因其含糖量大,糖尿病患者忌食。

2、枸杞——吃多了会导致消化不良

枸杞功效:清肝明目、降血糖、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枸杞同茯苓一样既好处多多,又性平温适合的人群很广,也有很显著的保健作用。所以很多人把枸杞当成零食每天抓几颗来吃。

食用注意:枸杞虽好,也不宜多吃。一方面是经期的女性,因为枸杞也具有补血的作用,有可能会增加月经量,另外,枸杞吃多了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3、茯苓饼——糖尿病患者忌吃

茯苓性味甘平,健脾、利食,吃茯苓饼有助于提高食欲、促进消化。适应爱挑食的儿童、体质虚弱的老人。茯苓可以止泻,经常拉肚子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食用注意:目前市面上的茯苓饼里添加了蜂蜜、白砂糖等原料,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忌食。

4、凉茶——降火不能当水喝

凉茶的主要成分是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具有清热除湿、滋阴去火的作用。

适应经常面红目赤、急躁多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不通畅,喜欢喝冷水吃冷食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中有热性症状的适量饮用也可降燥。

食用注意:凉茶不宜喝太多,更不能拿来当水喝,过量喝凉茶会损耗人体的阳气。每天喝200-400毫升,不宜再多。面色偏白、气短懒言、容易疲劳、手脚冰凉、大便较稀者为寒凉体质,寒凉体质的人尽量不要喝凉茶。

补肾枸杞多长时间见效

1、枸杞补肾多长时间见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证实,枸杞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抗肿瘤治疗中能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升高周围血的白细胞数,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与骨、髓、耳密切相关,是人体重要的脏器。枸杞和肾豆能很好地补肾气强筋骨。枸杞子补肾益精功效显著,而且药性平和,被历代名家推崇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良药。

那么枸杞怎么吃才能壮阳呢?枸杞又要吃多久才有壮阳的功效?专家认为,一天吃10克能明目,15克就能壮阳补肾,所以想要用枸杞达到壮阳补肾效果的朋友,可以每天干吃一把枸杞,持之以恒就可以达到壮阳的效果。

2、枸杞的壮阳配方:枸杞茯苓茶

做法:枸杞子、茯苓各5~10克,红茶6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细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理想饮料。

3、枸杞的壮阳配方:当归枸杞酒

配方:当归15克,枸杞子60克,桂圆肉120克,滴烧酒750克,白酒浆1700克。

制法:将上药盛入绢袋内,悬于坛中,再将酒封固,窖藏1个月以上,即可饮用。

功效:补益强身,养生防病。适用于血虚精亏,面色不华,经常头晕眼花,睡眠不安,健忘,心悸等症。

慢性肾炎的药膳方

枸杞茯苓茶

原料

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

做法

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

用法

每日2次,代茶饮用。

作用

健脾益肾、利尿通淋。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评注

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理想饮料。

茯苓和什么搭配最好 茯苓枸杞茶

原料

枸杞子、菊花、茯苓。

做法

1、将枸杞子、茯苓洗净,放入干净的茶杯中;

2、倒入适量沸水,盖上杯盖;

3、冲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

枸杞茯苓茶食用须知这些问题

所需食材

主料: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

制作方法

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

食用须知:

食物功效

1. 健脾益肾,利尿通淋。

2. 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

3. 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理想饮料。

食物相克

枸杞子:枸杞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茯苓: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

红茶: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饮浓茶解酒;饭前不宜饮茶;饭后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浓茶。

枸杞茯苓茶具有健脾益肾,利尿通淋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肾炎、少尿、尿痛、尿道炎等,一般不宜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大枣等共同食用。

相关推荐

治脚臭的食疗方

1、枸杞乌梅茶滋阴的做法 材料:枸杞5钱、乌梅和西洋参各2钱。 做法:药才洗净放入锅中以1000c.c.水煮沸,转小火煮5分钟,饭后当饮水喝,每天1次。 功效:乌梅味酸、收敛止汗,枸杞滋养肾阴,助降低阴虚、潮热症状,西洋参补气养阴。 适用对象:手脚心常发热冒汗,易燥热、口干舌燥、急躁者。 2、茯苓排骨粥利水的做法 材料:意以仁5钱、黄耆、茯苓和浮小麦各4钱、白米1杯、排骨200克。 做法:排骨切块汆烫,材料放进电锅,外锅加2碗水,内锅加3碗水煮成粥,2天1次。 功效:意以仁和茯苓健脾利水、助代谢,黄耆补

喝什么茶可以解酒 葛根茯苓

材料:葛根6克,茯苓6克,枸杞子10克,袋装红茶1包。 做法:将葛根,茯苓,枸杞洗净,和茶包一起放入杯中,冲入开水,浸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解酒毒,除胃热,止烦渴,止呕逆。对于酒后烦渴,头痛,呕吐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种食物滋补肝肾又养胃

1.枸杞 枸杞可滋补肾气,还含有大量抗氧化物。每天可30—50颗,若服用后出现眼屎多等症状,可能是火大,应减少用量,或可同时服用菊花茶泻火。 2.山药 新鲜的山药平补养胃,有助于调整消化和内分泌系统。山药煮粥最好,可消除腹胀、健脾养胃。 3.茯苓 这是一种长在松树下的真菌,可以健脾胃、镇静安神、滋补肝肾和增强免疫力。茯苓可熬汤或加入粥中食用,食用茯苓制品也有同样效果。 4.粥 粥容易消化,是自古公认的养胃食物。粥可消除胀气和疲劳,也容易消化,不会增加肠胃负担。一般人平时可些山药枸杞粥,滋补肝肾,又能增

茯苓怎么效果好 茯苓

材料:茯苓6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茯苓泡入酒中,7天后即可饮用。 功效:能利湿强筋、宁心安神。适用于四肢肌肉麻痹、心悸失眠等。

五大适合男人自制的中药补肾茶配方

1、枸杞茯苓茶 做法:枸杞子、茯苓各5~10克,红茶6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细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功效:枸杞子甘平能补肾益精,茯苓甘淡能健脾利尿,红茶能利尿提神,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理想饮料。 2、桂圆红枣茶 做法:桂圆12克、红枣15克。将桂圆和红枣一起放入杯中,加入500c.c.的热水冲泡,放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桂圆有补心脾、益气血的作用,红枣可养血安神。将桂圆和红枣泡成茶饮用,可滋补气血,当气血充盛时,发量就会较多,发色也会较黑且有光泽。

茯苓可以和枸杞红枣煮粥吗 哪些人不能茯苓枸杞红枣粥

1.湿热内盛者。 如大便干、肝肾阴虚、黄褐斑等症状,枸杞红枣性温,湿热内盛者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2.外邪实热者。 外邪湿热者有感冒发烧的症状,枸杞红枣性温,且滋补作用较强,食用茯苓枸杞红枣粥可能会加重发烧的症状,不利于身体恢复。 3.糖尿病患者 茯苓含有大量的淀粉,红枣枸杞含有较多的糖分,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茯苓枸杞红枣粥,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4.肾虚多尿者 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肾虚多尿者食用会加重病情,甚至会造成滑精的现象,所以不宜食用茯苓枸杞红枣粥。

茯苓怎么效果好 茯苓

材料:茯苓500克,炼蜜1000克。 做法:将茯苓研成细末,加入蜜拌和均匀,用文火熬成膏状,晾凉后装入瓷罐备用。每次温开水冲服10克,1日2次。 功效:能健脾渗湿、减肥防癌。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肥胖症和癌症的预防。

偏方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效果怎么样

1、取通草30克,鱼腥草30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代茶饮,不拘次数。取赤小豆50克,玉米须50克。煮汤饮之,每日1次,连服20天。用淡竹叶10克,鲜芦根50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2、用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代茶饮用。 3、用黄连10克,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各30克,土茯苓、苦参、白鲜皮、瞿麦、石菖蒲、川牛膝各l5克,木通、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中医秘方摆脱臭脚

茯苓排骨粥利水 适用对象:时常脚浮肿、稍活动就出汗、四肢无力者。 材料:意以仁5钱、黄耆、茯苓和浮小麦各4钱、白米1杯,排骨200克。 功效:意以仁和茯苓健脾利水、助代谢,黄耆补气,浮小麦收敛汗水、减少排汗。 做法:排骨切块汆烫,材料放进电锅,外锅加2碗水,内锅加3碗水煮成粥,2天1次。 枸杞乌梅茶滋阴 适用对象:手脚心常发热冒汗,易燥热、口干舌燥、急躁者。 材料:枸杞5钱、乌梅和西洋参各2钱。 功效:乌梅味酸、收敛止汗,枸杞滋养肾阴,助降低阴虚、潮热症状,西洋参补气养阴。 做法:药才洗净放入锅中以10

茯苓不能和什么一起 茯苓的最佳

材料: 茯苓、糯米饭、白砂糖 做法: 1、将茯苓研磨成为粉末,然后加入糯米饭以及白砂糖; 2、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最后将糊状物质放入平底锅中烙饼。 材料: 白茯苓粉、粳米、食盐、胡椒、味精 做法: 1、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和白茯苓粉一起放入锅中熬粥; 2、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直到粳米变烂,最后加入其他的调味料,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原料: 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 做法: 1、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 2、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原料: 白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