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苜蓿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 牛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奶牛产奶总量从1984年的259万t增加到2000年的919万t,然而我国奶牛生产中优质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使用很低,奶牛的常规饲料仍为劣质秸杆类粗饲料(玉米秸秆、麦秸和稻秸)和三大料(玉米、麸皮、饼粕)的简单混合,其能量有余,蛋白质饲料单一,氨基酸搭配不当,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严重缺乏,饲料转化率低,产奶量、乳脂率低。
四种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以苜蓿干草为最佳,其次是玉米青贮,再次是羊草干草,最差是玉米秸秆。1998年,我国奶牛平均产奶量为1469kg,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28kg。总结国外奶牛高产、奶牛健康和利用年限长的经验,主要是在于常年饲喂优质牧草饲料(如苜蓿和鲁梅克斯k-1)。因此,在我国也应大力推广优质牧草饲料。
刘树欣用5kg苜蓿代替5kg玉米精料饲喂奶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苜蓿饲喂奶牛可使每头牛日产奶量增加1.5kg,每头奶牛每天可多增收4.35元。这表明,用苜蓿替代部分精料可降低日粮成本,提高产奶量。李胜利用优质苜蓿作为高产奶牛的粗饲料,研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牛奶日产量增加3.2kg,乳脂率提高9.7%,乳蛋白率提高3.8%。
王运亨(2000)用2.5kg苜蓿干草取代2.5kg羊草饲喂奶牛,牛奶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乳成分也得到改善,每头每日纯增效益3.68元。可见,用高蛋白苜蓿干草代替低蛋白的玉米秸、羊草和玉米青贮,可以提高产奶量、改善乳成分和提高经济效益。
2. 羊
苜蓿年产量高,并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也比较高,钙、磷、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VC、VE等均丰富。因此,用苜蓿干草饲喂肉羊可改善肉羊的育肥效果和经济价值。赵凤立用苜蓿干草饲喂肉羊肥育效果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羊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及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羊,但添加苜蓿量不宜超过日粮的30%。
胡永杰用紫花苜蓿饲喂肉羊,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山羊比对照组山羊日增重高27.4g,经济效益提高18.1%。洪名魁用苜蓿干草和蛋白粉饲料饲喂小尾寒羊进行育肥效果试验,结果发现苜蓿干草和蛋白粉对小尾寒羊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影响基本一致。
3. 猪
在日粮中搭配一定的苜蓿草粉,能为生长猪提供部分维持能量及组织合成需要,但苜蓿中纤维含量较高,用量越多,其抗营养性越强,因此在猪日粮中的添加量不宜过大。韩东鲁试验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5%的苜蓿草粉比添加9%的苜蓿草粉,平均日增重高17.78g。
但美国许多州(1953~1955)的试验表明,生长育肥猪的日粮用5%~15%的优质苜蓿可使生长猪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为提高猪对苜蓿的利用率,可在猪高苜蓿水平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申瑞玲在含10%苜蓿的猪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纤维素酶,粗蛋白的利用率提高19.2%,粗纤维提高41.1%,日增重提高17.9%,屠宰率提高5.69%。
另外,在日粮中添加苜蓿对繁殖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猪在空怀期和妊娠期对饲料能量的需求并不太迫切,如果在这一时期内提供的能量过多,会使母猪太肥,导致不易受孕或产仔率不高。因此,在空怀期和妊娠期的前、中期,这两个半月内给母猪多喂优质牧草,不仅可节省大量精饲料,而且苜蓿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胎儿的健康十分有利。
4. 家禽
苜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以及其它一些未知生长因子,可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苜蓿总甙是从天然苜蓿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具有类似大豆黄酮的功能。雷祖玉在肉仔鸡日粮中添加苜蓿总甙,试验结果表明,肉仔鸡的腹脂重和腹脂率分别降低了7.70%和11.16%,差异极显著(p<0.01);半净膛重提高了3.89%。
这是因为苜蓿总甙使肉仔鸡体内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同时提高了氮的吸收和利用率,使氮的代谢产物减少,从而提高了半净膛重。苜蓿草粉也是家禽饲料中叶黄素的重要来源,它不仅使蛋黄的色泽鲜艳,提高产蛋性能,而且可降低生产成本。
陶福军报道,用苜蓿草饲喂豁鹅可使鹅个体产蛋量提高19%,商品咸鹅蛋蛋黄颜色明显变深、发红,呈金黄色,每只鹅增收12元。何欣试验表明,在蛋鸡饲料中添加5%的苜蓿草粉对蛋黄的着色有着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5. 其它动物
粗纤维是家兔能量的部分来源,对维持家兔的正常消化功能,预防消化道疾病有重要的作用。苜蓿中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还含有家兔生长发育所不能合成的四种维生素VA、VE、VK、VB12。高崇岳在毛兔日粮中添加50%的苜蓿草粉,日增重为10.7g,产毛量110.3g,屠宰率52.3%,优于饲喂普通粗饲料。
崔日顺用苜蓿代替树叶饲喂梅花鹿,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鹿茸干重增加25.1%,二杠茸单产增加10.66%;并建议,在鹿的日粮中添加36%左右的鲜苜蓿比较合适。
绿色食物代表为健康保驾护航
“营养金矿”——猕猴桃
猕猴桃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其果实细嫩多汁,清香鲜美,酸甜宜人,营养极为丰富。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和多种植物营养素外,其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含量也非常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与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极高(鲜果的维生素C含量约100-400毫克/100克,硒约2.9毫克/100克),被称为“营养金矿”、“保健奇果”。但猕猴桃性寒,不宜多食,通常每日一枚便足矣。
“牧草之王”——苜蓿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
“蔬菜之王”——菠菜
菠菜被古阿拉伯人称为“蔬菜之王”,其茎叶柔嫩,含有丰富营养。其富含铁和叶酸,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作用,可令人面色红润;而所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玉米黄质和β-胡萝卜素等,则有助于预防口角炎、夜盲症,及减少视网膜退化的危险。另外,研究者们还发现,菠菜所富含的维生素K对预防人体骨质疏松还有积极作用。
苜蓿的简介
苜蓿是苜蓿属(Medicago)植物的通称,俗称“三叶草”(三叶草亦可称其他车轴草族植物),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着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牲畜饲料。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小,有小齿,叶脉伸入齿端;托叶与叶柄合生;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齿近相等;花冠黄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近无柄,龙骨瓣钝,比翼瓣短;雄蕊10,二体(9+1);子房有胚珠多数,花柱短,扁或锥状;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状,不开裂,平滑或有刺,有种子1至数颗。可作为食物,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
苜蓿为豆科植物紫苜蓿的嫩茎叶,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苜蓿以“牧草之王”着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草头又名苜蓿,俗称金花菜,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
苜蓿的应用价值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生长2个月时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个月时达180公分(6尺)。常见这种情况:新栽种的苜蓿能耐受严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较浅、分支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
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
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
大巢菜的地理分布
原产欧洲南部,亚洲西部,中国古代亦已普及入药。世界各地都有种植。中国40年代引入甘肃、江苏试种,80年代发展到全国各地普遍种植。
1958-1962年由西北畜牧研究所和甘肃农业大学进行栽培示范用于生产;1976年经甘肃土肥所试验示范进入麦田套复种,成为河西灌区“夏茬轮作”的主要草种之一,在草田轮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省每年种植近百万亩左右,仅次于紫花苜蓿居第二位。
产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模式标本产河南嵩山。
苜蓿的市场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紫花苜蓿生产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省(区)农村经济中的新型支柱产业。苜蓿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其营养价值相当于豆类作物。苜蓿市场潜力大。
国外发达国家都把苜蓿列为配合饲料的原料,国际市场上苜蓿的交易量很大。在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无论从节约粮食,还是从提高配合饲料营养成份、降低生产成本考虑,生产优质紫花苜蓿均是未来饲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据分析,现阶段中国紫花苜蓿的产量仅占未来需求总量的5%,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存在着无限商机。
苜蓿芽的功效
苜蓿是豆科植物中最小的一种,原是美国最主要的豆科牧草作物。苜蓿芽之蛋白含量高于其它豆类,含有钙、磷、铁、钠、钾、镁等矿物质及维他命a、b1、b2、b6、b12、c、e、k和多种氨基酸及酵素,营养丰富、热量低、清爽可口,以生食为佳,有益身体健康,能使酸性血液转变为弱碱性,它含有高量的维他命e,能防止促进老化的过氧化脂质产生,强化血管以及使血液循环更顺畅。具有防止老化、预防成人病、美化肌肤之功效。
苜蓿芽手卷 苜蓿(alfalfa)是豆科值物中最小的一种,但它的营养价值却远高于其它的豆种。因为苜蓿草生长时根部会往地底延伸约一百呎深度,所以能吸收多种的养分与矿物质。在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因为受到医学界与营养学家的大力推荐,生食苜蓿,蔚为风气,几乎在各处超级市场、健康食品店与快餐店都可以看到盒装或散装的苜蓿芽。生菜色拉餐厅(salad bar)是一定少不了苜蓿芽。苜蓿芽含玉蜀黍或小麦1.5倍的蛋白质、矿物质(钙、钾、铁等),而其碱性度比菠菜更高,菠菜只有15.6%可是苜蓿芽却高达61.5%。由于苜蓿芽几乎含了所有重要的胺基酸,所以对于关节炎、癌、高血压、胆固醇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消除头、腰、四肢的疲劳,及预防营养不良、便秘、头发、指甲脆弱、神经质、焦燥感等症状。苜宿芽、热量低、营养极高、而且爽脆可口,可以生吃、也可以沾酱油吃,或做三明治。同时有一种特性---久煮不烂,美国人食用苜蓿芽比我们国人吃绿豆芽要普遍。
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有什么区别
紫花苜蓿,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拼音:mù xu ),拉丁文名:Medicago sativa 蔷薇目、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 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黄花苜蓿,拉丁名为Medicago falcata L.,是被子植物门豆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根粗壮,总状花序密集成头状。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由于富含蛋白质,它是一种优良的饲用植物。
苜蓿是什么
苜蓿有两种,一种是菜,一种是牧草。(1)草头啊!苜蓿每一根细茎上面,有叶三齿,如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叶的表面呈浓绿色,茎梗极短,吃的时候,以叶为主,在江浙两省生产特多,每逢上市季节,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家常蔬菜。炒着吃味道很好!苜蓿为豆科植物。因其根部可往地下蔓延10公尺,故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经常食用苜蓿素可平衡人体的酸碱值,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菜场有卖!
苜蓿是一种牧草以“牧草之王”着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中国目前苜蓿的种植而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而积正在扩大。
苜蓿即苜蓿属 。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羽状3小叶,小叶小,有小齿,叶脉伸入齿端;托叶与叶柄合生;花小,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萼齿近相等;花冠黄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长圆形,基部渐狭,近无柄,龙骨瓣钝,比翼瓣短;雄蕊10,二体(9+1);子房有胚珠多数,花柱短,扁或锥状;荚果旋卷,常呈贝壳状或弯镰状,不开裂,平滑或有刺,有种子1至数颗。可作为食物,将其在热水中焯过,凉拌即可,味道极佳。
苜蓿菜是指用紫苜蓿的嫩茎叶做成的菜,苜蓿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和维生素。气管炎、贫血、恶性贫血、支气管炎、湿热、黄疸、尿黄、目赤、肠炎、夜盲、便秘、肠癌、膀胱结石以及胃或痔、肠出血等病症的患者可以多食.主治气管炎、贫血、湿热黄疸、尿黄及目赤、肠炎、夜盲、膀胱结石等病症。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金花菜的种植
金花菜的介绍
为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多分枝。茎通常直立,近无毛,高30—100 厘米。 复叶有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圆,中肋稍凸出,上半部叶有锯齿,基部狭楔形;托叶狭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8—25,紫色。 荚果螺旋形,无刺,顶端有尖曝咀;种子1—8颗。花果期5—6月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主要用作水稻、 棉花复种或间套种和果、桑园间作 绿肥。金花菜的嫩茎叶是早春优质蔬菜,经济价值较高。主要的地方品种有顾山、 温岭、 余姚和东台金花菜等。喜温暖湿润气候,并适宜在冷凉的季节生长发育。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pH5.5~8.5之间都可种植,能耐0.2%以下的 盐碱;也能耐一定酸性,在红壤上也可生长;耐瘠性、 耐旱性、 耐荫性、耐渍性状都较弱,在肥、水及土壤状况适当的情况下生长 旺盛。
金花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水分适宜条件下,播后4~6天出苗。播种时间宜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前作情况等来决定。在江、浙一带9~10月播种,北方应春播。播种量一般每亩6~8公斤(带荚果)。金花菜不耐瘠,增施磷、钾肥的效果十分显著。
植株又可萌芽生长。苜蓿对土壤的 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 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土和 冲积土最 好。
金花菜的种类
苜蓿种类最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第一是 紫苜蓿,茎长约六公寸,直立,开紫花荚豆转弯曲。第二是黄苜蓿,茎不直立,匍匐地上,开黄色花,叶状如镰。这两种都产於北方各省。第三种是野苜蓿,俗名 草头,又名金花菜,茎卧地,每一细茎,上有三小叶,中国长江下游有野生和栽植作为食用的。
苜蓿每一根细茎上面,有叶三齿,如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叶的表面呈浓绿色,茎梗极短,吃的时候,以叶为主,在江浙两省生产特多,每逢上市季节,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家常蔬菜。
古人吃苜蓿的记载,在群芳谱中记载尤多,简直是不胜备录。唐孟说食疗本草论苜蓿谓∶「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热毒。
金花菜的种植
(一)选地
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 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 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结合选地和整地预防草害 选择杂草少的地块种植苜蓿,如果是杂草繁多的生茬地,最好先种玉米等作物2~3年,经除草净地后再种植苜蓿。
播种前预先深翻整地。深翻可将表层土壤中的大部分杂草籽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另一方面,预先深翻、整地后,让地表杂草种子提前发芽。对土壤墒情好、 多年生杂草占有比例大的地块,如果在苜蓿播种前再浅耕一次,可消灭已发芽的杂草。通过深翻和浅耕还可去除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茎,减轻多年生杂草的危害。
用腐熟后的农家肥作基肥,防止过腹草籽成活。
(二)整地
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 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次或 旋耕一次,然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播种深度与覆土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苗的关健。一般土壤播种深度2~3厘米,在干旱条件下,则应深开沟,浅 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土0.5~1厘米为宜,在水分适宜时以0.3~0.5厘米为宜。注意镇压 保墒,力求一次播种保全苗。
苜蓿有 根瘤,能为根部提供 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据有关研究表明,苜蓿施 磷肥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样。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3m2/亩、纯磷8-16kg/亩一次施人。由于苜蓿生长过程中茎叶带走大量的钾,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施些钾肥以维持高产,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播前将48%的 氟乐灵(100m1/亩)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达3-5个月。
播种
(一)选种
选择适宜的良种是种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为苜蓿是 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后,少则利用2-3年,多则利用4-5年,一旦选错,几年受损。目前国内品种表现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农l号杂 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中苜l号耐盐苜蓿等。国外引进的比较好的有美国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绿及日本的立若叶和北若叶苜蓿。国外引进的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化收割。结合种子生产、选种和播种控制草害
建立种子基地,生产纯净种子。播种前精选种子,去除混有杂草的种子,或者与 禾本科牧草轮作,可降低 感染率。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苜蓿品种。因为适应性强的品种出苗后生长旺盛,在同杂草的竞争中可居于生长优势地位。
调整播种期。①夏秋季适期晚播。7月下旬播种,使一同发芽的杂草在幼苗或幼株时期即被冻死,不能开花结实。这样就大大减少田间杂草的种子量,翌年杂草危害轻。②顶凌播种。苜蓿出苗早,地温6~10℃就可发芽出苗。而早春仅有 野燕麦和蓼等少数早春型杂草可以发芽出土,大部分晚春型杂草发芽时,苜蓿已长高,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轻杂草危害。③避开 雨季播种。少雨对苜蓿苗期生长有利,多雨则对杂草生长有利。避开雨季播种可以减少杂草危害。苜蓿条播,便于人工除草。 (二)种子处理
中国生产的种子有的杂质较多,品质不能保证,所以一定要清选,使净度90%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以上才行。播前种子最好进行丸衣化处理。按种子500kg 包衣材料150kg 粘合剂1.5kg 水75kg 钼酸铵1.5kg的配方进行,使种子在苗期不受病虫害、杂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壮生长。苜蓿种子硬实率约占10%~20%,新收的种子硬实率达25%~65%,经过秋冬贮藏后可以大为减少,随贮藏年限硬实率也逐渐减低,种子发芽力可维持10年以上。硬实种子的 种皮细胞致密,不透水,直接播种不易吸水,发芽率很低,所以除晒种外,在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掺入1/6左右细沙,其沙粒与种子大小接近,在 碾子上 碾磨,擦伤种皮,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也可采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60℃的温水中浸泡15~16分钟,然后晾干播种。
(三)播种时间
苜蓿的播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很难一致。在 土层薄、降雨少、无霜期短的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顶凌播种,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最迟不要超过6月上旬,否则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条件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好。种 冬小麦的地区,苜蓿与冬小麦可同时播种。秋播苜蓿杂草危害小,但当年不能受益。北方一年两熟地区,一般采用秋播。 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杂草和病虫害较少。在陕西、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地区,以秋播最好,播种期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响正常越冬。
(四)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主要分为条播、穴播、 撒播3种。条播又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农具与地形条件等,选择不同方式。窄行条播,主要以产草为目的,多采用机械播种,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种青草产量高,但产籽量低;宽行播种,一般采用畜力播种,行距40~50厘米,留种田或干旱地区多采用此种方式;穴播,种子少或以采种为目的时采用此法,让每个植株很充分发育、开花结荚、种子饱满、产籽量高;撒播,主要用于人工改良牧场、 沟壑、 河滩及公路两旁,其播种量一般比条播大2~3倍。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cm,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lkg/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 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cm。
食用苜蓿籽的日常注意事项
蓿籽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肺炎,感冒,支气管炎,胆石症,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儿科疾病,骨科疾病,皮肤性病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苜蓿籽?
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苜蓿籽?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瘀血体质
哪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宜食用苜蓿籽?
胃炎,痢疾,肠炎,消化性溃疡,男性疾病,妇科疾病,传染性疾病,五官疾病,神经性疾病
哪些人群不适宜食用苜蓿籽?
母婴,老人,久病体虚人群
哪些体质的人不适宜食用苜蓿籽?
气郁体质,特禀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