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幼儿中度贫血的原因

婴幼儿中度贫血的原因

一岁以下的婴儿,血色素在11克以下算贫血;一岁以上的幼儿,血色素在11.5克以下的算贫血。但是婴儿在6-10个月之间会经历一段血色素下降的不稳定期,如果孩子没有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睡眠不安、脸色指甲苍白等症状,就不一定判断为贫血。

宝宝越大,机体内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恢复,红细胞数和血色素会缓慢增加,贫血也会有所缓减.

是否缺铁性贫血,也需要抽取静脉血检验血中铁的含量。

小儿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

(l)小儿先天储铁不足。正常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3~4个月的造血需要。但早产、双胎、胎儿失血以及母体患有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小儿储铁不足。

(2)铁摄入不足。新生儿的饮食主要为人乳或牛乳,而人乳和牛乳中含铁量均较低,单纯用乳类喂养而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贫血。

(3)生长发育决。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3~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若是早产儿则体重增加更快。由于体重的增加血容量也迅速增加,这时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4)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铣比成人多,由皮肤损失的铁也相对较多,若出现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肠出血,则失铁更多。此外,一些疾病如慢性腹泻、肠套叠、肠、息肉等都可增加铁的消耗而引起贫血。

确诊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的婴儿,则应由母亲补充铁剂。不要盲目迷信含有强化铁的奶粉或者米粉,因为大多数食物中的铁黏着性极强,不被人体吸收。母乳中的铁虽然少,但是足够婴儿的需要,并且它是活性铁,吸收率极高。母乳中铁的吸收率(50-75%)大大高于含强化铁的奶粉(仅为4%),而且牛奶会让孩子体内的铁通过粪便流失,也就是说,吃母乳的孩子一般不会贫血,吃奶粉反而很有可能缺铁。孩子的营养应该从膳食中补充,没有明确指征是不应该使用药物的,这样反而容易引起更多的问题。 除非宝宝贫血特别严重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补铁。

幼儿贫血的原因

1、膳食中缺乏足够的铁。有些幼儿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不喜欢吃鱼、蛋以及绿叶蔬菜使铁质不足而引起贫血。

2、铅中毒。有时幼儿会在无意之中接触到用作涂料的铅,因铅中毒而引起贫血。另外,玩具、铁栏杆上面涂料中的铅,也会使幼儿中毒而引起贫血,一旦孩子身边有这些致毒物质,家长应及时送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免情况愈加严重。

3、钩虫病。患有钩虫病的幼儿,可引起严重的贫血。一旦幼儿有食用不施化肥的蔬菜时,家长一定要常检查其粪便是否有虫卵。

4、慢性肾炎。患有慢性肾炎的幼儿,也可引起贫血。家长如怀疑孩子有贫血时,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查,同时也要查查尿常规。

5、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的幼儿,可致叶酸不足而引起贫血,因此癫痫患儿如有服用苯妥英钠这种药物,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婴幼儿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胎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仅供婴儿出生后3、4个月使用,4个月后的婴儿体内贮存的铁已用尽。如果此时不注意按时添加辅助食品,即有可能发生贫血。

二是婴儿体内贮存铁的量与出生体重成正比,早产儿、双胎儿以及出生体重低的婴儿,贮铁量较正常婴儿少,但是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因此常可能在2个月时即发生贫血。经常腹泻也是贫血发生的原因之一,由于消化不良而影响正常饮食,以致铁元素摄入量不足,造成贫血。

铁是制造红血球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时还参与了体内多种重要酶的合成,因此要积极预防小儿的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婴儿体内储存的铁只能满足4个月内生长发育的需要,而4-6个月的宝宝,体重、身高增长迅速,对铁的需求量也高,因此,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有研究显示,婴幼儿期长期贫血将影响其终生智力的发育,因此,应防患于未燃,积极预防婴幼儿贫血。 大多轻度贫血的症状、体征不明显,待有明显症状时,多已属中度贫血,主要表现为上唇、口腔黏膜及指甲苍白;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食欲减退、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常常合并感染等。化验检查血中红细胞变小,血色素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 具体预防措施:河南林州人民医院儿科刘玉增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铁量与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高,可达50%,而牛乳只10%,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者较人工喂养的少。

2、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蛋黄、鱼泥、肝泥、肉末、动物血等)。

3、及时添加绿色蔬菜、水果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

4、选择辅食时应选择强化铁的辅食。

5、定期检查血色素,出生6个月或9个月需各检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以及时发现贫血。

小儿贫血可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贫血多见于1岁组内婴幼儿,此期消化器官发育尚不完善,之饮食单调,营养不足,故而婴幼期贫血发生率高。在我国约有30%以上的婴幼儿存在不同程度贫血,农村地区更高,可达50%左右。

贫血时对小儿的不利影响,除引起患儿面色、牙床、口腔粘膜苍白、厌食、腹泻、哭闹和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外;调查资料表明,患儿的体重、身高测量值在均值上减1~2个标准差的人数显着增多,尤以婴幼儿期影响更显着。

婴幼儿处于生长最快时期,一旦出现贫血,肌体供氧能力差,胃肠道粘膜细胞分泌和转运动能减退,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将加重肌体营养不良。此外,贫血时婴幼儿脑部供氧不足,必定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这样,营养不良及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加重,就会对小儿体重及身高的正常发育构成不利影响。

小儿贫血的防治重点放在1岁组婴幼儿身上。主要措施包括:生后第4个月开始中蛋黄类以补充造血原料铁的不足,以后逐月添加肉、鱼、蔬菜及水果等含丰富蛋白质、 脂肪、糖、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6~7个月中应适量增加些粥、面类食品,以逐渐过渡到以米、面食品为主食的饮食,防止因突然改变饮食而产生胃肠功能不适应。如果婴幼儿已有贫血,轻度者无需特殊治疗,注意饮食合理、多样和平衡性,大多可调理至正常。中度以上者可适当补充铁剂,如补血露、硫酸亚铁、维生素c、叶酸及维生素b12口服或注射。严重贫血者可小量多次输血,以尽快纠正贫血,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婴幼儿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1、可能因为脐带结扎过早导致红细胞不足而贫血;

2、可能因血细胞本身有问题而贫血;

3、可能有遗传性疾病而贫血;

4、母亲本身在怀孕时铁质不够,也会使宝宝生下即缺乏铁质,加之日后胃肠毛病(如痢疾)或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影响铁质吸收而贫血。

另外,早产儿常会有铁质不足的现象,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时间储存。

婴幼儿贫血的原因是什么

发生贫血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胎儿从母体中获得的铁仅供婴儿出生后3、4个月使用,4个月后的婴儿体内贮存的铁已用尽。如果此时不注意按时添加辅助食品,即有可能发生贫血。

二是婴儿体内贮存铁的量与出生体重成正比,早产儿、双胎儿以及出生体重低的婴儿,贮铁量较正常婴儿少,但是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因此常可能在2个月时即发生贫血。经常腹泻也是贫血发生的原因之一,由于消化不良而影响正常饮食,以致铁元素摄入量不足,造成贫血。

铁是制造红血球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时还参与了体内多种重要酶的合成,因此要积极预防小儿的贫血。

婴儿贫血吃什么好

一、猪肝瘦肉粥

适用:8个月~1岁的宝宝。

原料:鲜猪肝、瘦猪肉、大米、油适量、盐少许。

制法:

1、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

2、将大米洗干净,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二、四彩珍珠汤

适用:8个月~1岁的宝宝。

原料:面粉、瘦猪肉、鸡蛋、菠菜、紫菜,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

制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用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边加水边拌匀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

2、将猪肉剁成肉末;菠菜用开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

3、热锅入油,放点葱姜末,下肉末煸炒,再放少许酱油,添入适量水烧开。再放入小面疙瘩,用勺搅拌均匀,煮片刻。然后倒入鸡蛋液,放入菠菜、紫菜及适量盐,稍煮片刻即成。

母亲贫血可造成婴儿贫血

贫血是指人的血液中单位细胞容积内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6个月至6岁婴幼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6—14岁幼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则判定为贫血。造成婴儿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二、宝宝缺铁的原因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 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 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慢性贫血

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色素铁可以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吸收率较高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取决于胃肠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种因素可阻碍铁的吸收。

3、纯母乳喂养会导致婴幼儿贫血吗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② 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 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 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 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幼儿贫血的原因

贫血是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缺铁性贫血是幼儿贫血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那么,引起幼儿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引起幼儿发生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来说,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膳食中缺乏足够的铁。有些幼儿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不喜欢吃鱼、蛋以及绿叶蔬菜使铁质不足而引起贫血。2、铅中毒。有时幼儿会在无意之中接触到用作涂料的铅,因铅中毒而引起贫血。另外,玩具、铁栏杆上面涂料中的铅,也会使幼儿中毒而引起贫血,一旦孩子身边有这些致毒物质,家长应及时送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免情况愈加严重。3、钩虫病。患有钩虫病的幼儿,可引起严重的贫血。一旦幼儿有食用不施化肥的蔬菜时,家长一定要常检查其粪便是否有虫卵。4、慢性肾炎。患有慢性肾炎的幼儿,也可引起贫血。家长如怀疑孩子有贫血时,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液检查,同时也要查查尿常规。5、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的幼儿,可致叶酸不足而引起贫血,因此癫痫患儿如有服用苯妥英钠这种药物,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幼儿贫血的指标是多少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贫血诊断标准:

6月~<5岁,血红蛋白<110g/L,为贫血。

5 岁~ 11岁,血红蛋白<115g/L,为贫血。

12岁~14岁,血红蛋白<120g/L,为贫血。

另我国小儿血液会议(1998年)建议: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145g/L,为贫血。

1月~4月,血红蛋白<90g/L,为贫血。

4月~6月,血红蛋白<100g/L,为贫血。

儿童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正常下限~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3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新生儿贫血轻重的分度: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144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120g/L~9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60g/L。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

第一,婴儿轻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一般情况下轻度贫血儿童的血红蛋白数目为120-91之间。

第二,婴儿中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血液的血红蛋白在61——91之间是为婴儿中度贫血。

第三,婴儿重度贫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血液的正常血红蛋白数目在110-160之间,根据,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确定儿童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婴儿的血红蛋白指数在60——30的为婴儿重度贫血。

宝宝贫血如何应对

1.单纯脸色苍白不一定是贫血

最近发现一岁半的宝宝的脸色有些苍白,平时也不是很想活动的样子,请问这是宝宝贫血的表现吗?宝宝贫血有哪些明显的症状?

A:单纯脸色苍白不一定是贫血。根据宝宝年龄不同,贫血有不同表现。小婴幼儿贫血时,脸色发白、容易烦躁、不爱活动、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容易感冒。建议到医院做末梢血常规化验确诊。

2.宝宝贫血的判断标准与年龄相关

我昨天带一岁半个月的宝宝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有轻度贫血,我想问一下,宝宝贫血是怎样判断的呢?如何通过具体的数据区分轻、中、重度贫血?

A:不同年龄阶段宝宝血红蛋白(Hb)浓度变化较大,因此宝宝贫血的判断标准与年龄相关。1个月到4个月Hb小于9g/100ml,4个月到6个月Hb小于10g/100ml,6个月到6岁Hb小于11g/100ml,6岁到14岁Hb小于12g/100ml,新生儿期Hb小于14.5g/100ml,可认定为贫血。

依据血红蛋白浓度,贫血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轻度贫血Hb9-10g/100ml;中度贫血Hb6-9g/100ml;重度贫血Hb3-6g/100ml;极重度贫血Hb小于3g/100ml。

3.家长一般不易判断贫血类型,建议到医院检查

我在网络上了解到宝宝贫血分很多种类型,有因为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有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因为各种疾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的贫血,请问作为家长可以通过哪些明显的特征区分宝宝是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

A:从病因来说,贫血一般分为四大类:a.生成减少,包括生理性贫血、营养缺乏(如铁、B12、叶酸)、造血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分先天和后天);b.破坏增加,如溶血性贫血(分先天和后天);c.失血性,由肠道过敏、肠道息肉等引起;d.其他,如感染、铅中毒、肾脏疾病、恶性病(如白血病、MDS)等。从特征来说,家属一般不好判断,建议到医院检查确定属于哪些类型。

相关推荐

血常规高是怎么回事啊 血常规怎么看贫血

拿到血常规首先就看四项,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来看贫血的,当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少于120克/升叫做贫血,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小于110克/升叫做贫血。妊娠期的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小于100克/升叫做贫血,但还要看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积下降也可能是贫血的,但是一般是看血红蛋白含量,因为血红蛋白比较稳定,这个数主要是来看贫血,贫血还分为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极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正常值,或大于九十克/升轻度贫血,九十到六十克/升中度贫血,六十到三十克每升级叫做重度贫血,小于三十

宝宝老是喜欢憋气几秒

宝宝总是憋气吭哧这在医学上称为发作屏气发作,一般发生在6-18个月的婴幼儿身上,3-4岁以后就很少发生了,原因可能跟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以及个体的身体状况有关,还有研究表明可能跟缺铁性贫血有关,它是一种在婴幼儿时期多见的一种发作性神经官能症,出现痛苦、恐惧、发怒或者受挫折之后就开始出现哭泣,随之出现呼吸加快、加深,并出现呼吸暂时停止,口唇青紫,四肢僵硬等症状,一旦出现屏气发作,应及时中止发作,以减少缺氧对大脑的损害,如果屏气发作频繁,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呢,对这样的问题,让很多家长出现疑问,为什么喂母乳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也都是看母体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是母体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改善,而且也不能在继续喂母乳,否则问题也都是会越来越大,对宝宝的身体健康,也都是有着严重危害。 那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我们对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在出现这样问题的时候,也都知道该如何解决最佳。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

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1、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因为慢性失血就等于失铁。妇女月经过多是缺铁最多见的人群。慢性失血还常见于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症、钩虫病、痔出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 2、怀孕: 怀孕妇女中1/3的人有缺铁性贫血。从怀孕到生育,一般母亲要消耗1000毫克的铁,而现在的女性由于月经、偏食等原因,怀孕前大多已有贫血倾向,一旦怀孕,体内铁的消耗量急速增加。因此,孕妇中贫血的人是相当多的。人工流产和产后的妇女由于失血量多,也非常容易导致贫血。 3、婴幼儿: 约有30%-40%的婴幼儿患有缺铁

中度贫血怎调理

1、生活调理感染、劳累、精神刺激等常常成为该病发生急性溶血的诱因。生活调理至关重要,要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外感。劳倦过度,包括体劳,神劳及房劳过度,均可加重本病,应加以避免。鼓励患者根据身体情况自我锻炼,以提高体质及抗病能力。 2、饮食调理本病病机为虚夹杂,病久多为气血两亏,甚则脾肾俱虚。平素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禁忌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辛辣滋腻之品亦当避免或少食,时时顾护脾胃。以下食疗有助本病恢复: (1)枸杞大枣小米粥:枸杞子20克,大枣50克,山药20克,花生米20克,小米50克,

孕妇贫血怎么查

孕妇贫血可以看血常规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红细胞比容小于0.33时,就可以诊断为孕妇贫血。 通常,孕妇的血红蛋白低于100g/L是轻度贫血,低于80g/L为中度贫血,低于60g/L是重度贫血。 建议:轻度贫血可以通过多吃富含铁的食物,比如瘦肉、肝脏等补充,中度贫血食补往往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还需要吃补血药——铁剂,具体用量应咨询医生。重度贫血往往需要输血治疗,而输血是有风险的。

中度贫血怎么治疗

一、维生素类药物 包括维生素b12、叶酸等,对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有特效,对其他贫血无效。大剂量的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或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有效,对其他贫血也无效。可见各种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贫血的机制是不同的,故不能盲目使用。 1、叶酸片 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故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适用于妊娠期及婴儿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于恶性贫血时,需与维生素b12合用,可防治其神经症状。 2、维生素b12针剂 对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脏功能等均

小孩贫血的种类

A、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

什么是宝宝贫血

贫血症是婴幼儿易患上的一种病症,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得到治疗,婴儿的心脏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智力发育也会比较迟缓。患有贫血症的婴儿面色多不好,表现为过分苍白或者枯黄,经常会感到困乏,抵抗力也会大大下降。其中,营养性贫血是引发婴儿贫血的主要因素。从医学角度讲,营养性贫血又主要表现为两个类别,一种是缺铁性贫血,另外一种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 缺铁性贫血 该类贫血症状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婴儿体内缺少铁元素,进而对血红素的合成有所影响。婴儿之所以会缺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婴儿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