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规律如何调整
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规律如何调整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分散成6~7次;1岁孩子白天瞌睡两次,共2~3小时,晚上睡眠时间为11.5~12小时;2岁孩子白天瞌睡时间一般会降至1次,约1~2小时,晚上需睡11~12小时。
了解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白天的瞌睡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但并非意味着完全消失。具体来说,85%的2岁孩子、65%的3岁孩子、25%的4岁孩子以及15%的5岁孩子每天都要小睡一下。实际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需要瞌睡,这是一种健康的睡眠习惯。
辨别孩子的午睡信号
下面几个迹象表明孩子需要瞌睡:第一,白天沾枕头就睡着或虽然抵抗午睡,但一入睡,睡眠时间就会超过1小时;第二,早起时兴高采烈,慢慢就烦躁不安;或者傍晚精力不佳,稍后又突然恢复活力;第三,出现揉眼、打哈欠的身体反应,目光呆滞无神。若孩子熬夜太晚、醒得过早或晚上睡眠时间不够,父母应在他们瞌睡后,适时将其摇醒,以保证孩子晚上的睡眠能持续长久。
保证充足的光照
阳光可以调整孩子的生理节奏,建议在清晨让孩子多接触阳光,每天多出去玩几次。但入睡前的一段时间要保持黑暗和安静。
放松的睡前活动
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1~2小时让孩子吃一点低糖零食,并给孩子阅读有趣的故事书,然后在他入睡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睡前放松活动。
睡眠对宝宝的发育有何影响
睡眠对宝宝发育有什么作用
第一,有非常明显的益智、促进智力发育作用。有研究证明,睡眠比较好的婴儿智商发育是比较好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睡眠对孩子的记忆力、创造力、精神状态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睡眠对宝宝有很好的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有研究证明,生长激素70%左右都是夜间深睡眠的时候分泌的。有些孩子睡眠特别不好,超过三个月到半年以后,孩子的身高会逐渐出现偏离,这是因为睡眠障碍、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当然,饮食、运动、心理等对身高体重的增长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睡眠也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
第三,睡眠有储能作用,即储备能量供人体完成白天的活动。睡眠对情绪状态也有很大的影响,小婴儿也好,大孩子也好,如果缺乏睡眠或睡眠质量不高,会有易怒、烦燥、行为障碍、记忆力减退、活动能力降低等情况,还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所以说良好的睡眠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规律和特征,年龄越小的孩子睡眠时间越长,如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6个月到一岁半的孩子睡13-15小时,5岁睡12小时左右,学龄期睡11小时左右。2岁以内的孩子白天睡两次,2-6 岁白天小睡1次。当然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能强求一致,如果白天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活泼、聪明、发育良好,那么睡眠时间就应该是合适的。
成人正常睡眠时间规律
8小时左右!~但具体的还是要看你的睡眠质量好不好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到底睡多长时间才符合生理要求呢?一般来说,新生儿除了吃奶和换尿布以外,其余时间都在睡,每天睡约18~22小时;1~2岁的儿童每天睡13~14小时;2~4岁的儿童每天睡12小时;4~7岁的儿童每天睡11小时;7 ~15岁的儿童每天睡9~10小时;15~20的青少年每天睡8~9小时;成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老年人约睡5~6小时。女性比男性的睡眠时间相对要多一些。
有人根据我国现有生活条件,提出中小学生(6~18岁)一昼夜睡眠一般不应超过8小时;19~55岁的青壮年一般不应超过7小时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应6小时左右。当然,上述睡眠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时间,各人睡眠多少,还应根据自己的体格、营养状况、生活条件、环境,以及脑力与体力、劳动强度等综合因素来考虑。
了解了成人正常睡眠时间规律我们才能够判断自身是不是存在着睡眠不足的情况,日常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也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改善自身出现的睡眠不足的情况,失眠的问题尽量采用一些天然疗法,尽量不要服用一些药物。
孩子睡眠少怎么回事
1.1、身体的不适
很小的宝宝因为还不会表达,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会出现哭闹不止,睡眠时间短的问题,妈妈要看一下宝宝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身体的不适必然影响睡眠的质量的,但是婴儿无法向大人表达自己的不适,很多时候只能哭。
1.2、环境的影响
如果孩子睡眠的环境不够安静舒适,那也可能造成他睡得不多。比如,环境嘈杂,孩子睡得很安稳,很容易被吵醒,醒了又睡不着了,或者开始玩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睡眠时间的减少。或者是太冷太热了,孩子睡得不舒服,也会容易醒。
1.3、饥饿
宝宝在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大声的哭闹,肯定是不会乖乖睡觉的,就算是勉强睡了一会也会醒过来。家长要把握好喂食的时间,尽量避免超过时间而让孩子挨饿。或者需要检查一下你目前的喂食间隔是否正合适,如果不是,可能需要调整。
1.4、缺乏安全感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不高,宝宝就会非常的没有安全感,睡眠也不会沉沉的睡去而且容易多梦,当他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亲近和爱的时候,他很害怕,会焦虑,这些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状况。在睡觉的时候,也会因为这样而无法睡得踏实安稳。
梦游症的预防保健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日常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的紧张状态,注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状态。
2.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
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
3.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不在孩子面前谈论其病情的严重性及其梦游经过,以免增加患儿的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
满月孩子睡眠时间是多少
小儿睡眠与小儿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小儿大脑容易疲劳,只有在适当的、足够的睡眠以后,大脑才能得到完全休息而解除疲劳,这时孩子才能吃好、玩好。一般来说,小儿的睡眠时间要比成人长得多,而且年龄越小,所需睡眠时间就越长。比如1~3个月小儿一天应睡18小时左右,这就是说,除了吃、喝、换尿布、玩一会儿外,其余的时间都在睡觉。
正常小儿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如下: 初生~2个月:20小时 2~4个月:16~18小时 4~9个月:15~16小时 9~12个月:14~15小时 12~15个月:13~14小时 15月~2岁:13小时 2~3岁:12.5小时 3~5岁:12小时
为保证宝宝快速的生长发育,除了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营养外,充足的睡眠也是重要的因素,因为在夜间睡眠过程中,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促进全身个组织的生长,特别是骨骼的生长,“睡的好,长的好”是有一定道理的。再说宝宝睡眠充足了,醒来后精神也充沛、情绪愉快、不吵不闹,而且胃口也好,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补充孩子的营养还应该多点注意平时的营养吸取,可以让孩子多喝牛初乳,像生命阳光牛初乳。
婴儿睡眠时间短怎么办
妈妈应当了解睡眠的一般规律,但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一定会如此按规律作息。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与生俱来的性情)。两个月的孩子平均每天睡18小时,可是就有睡10小时和22小时的,这也不能算异常。只要孩子各方面发育良好,清醒时眼睛明亮、情绪好,就不要过于担心。
及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会使妈妈和家人生活轻松。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有效方法:
(1)良好的睡眠环境:温暖而舒适的空间,衣被要舒适,室内光线要暗,适当保持安静
(2)了解婴儿的睡眠规律,不要过多地打搅孩子。婴儿睡眠周期较成人短,浅睡眠时间比较多,时有微笑、皱眉、伸展四肢、哼哼声等。此时,不要因过分照顾而打扰婴儿。当婴儿在睡眠周期之间醒来时,不要立刻抱起,哄、拍或玩耍
(3)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习惯了各种声响,所以孩子睡眠时不必过分安静,否则可能使孩子易于受到惊吓和惊醒。至于什么样的声音适合宝宝,依个人情况而定,父母应仔细观察,发现孩子最喜欢的声音。
新生儿的大脑发育的并不成熟,很多时候都处于浅睡眠,不过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慢慢的减少,家长注意多多观察自己的孩子,很多浅睡眠的孩子睡着之后小动作很多的,比如微笑、噘嘴、有时候四肢还喜欢动,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家长们自己不要慌了手脚,千万不要把前面当成孩子不适,然后去打扰他,这样做对孩子也不好。
幼儿睡袋 BB的安睡天使
幼儿睡袋有何作用
睡袋对幼儿来说起到什么作用呢?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能他们都准备好了睡觉时用鸭绒垫子,但是在幼儿要睡觉的时候给幼儿准备一个合适的睡袋有利于孩子睡的更沉更长时间。毫无疑问,给一到两岁的孩子准备睡袋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这些睡袋有利于孩子睡觉时保持体温,既不会让孩子觉得太热也不会让孩子觉得太冷,而且孩子在睡袋里无论怎么折腾都非常的安全。孩子一旦到了两岁,如果毯子盖着他们,他们很容易把毯子宣开。这样孩子容易着凉。幼儿在睡眠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睡袋有利于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睡袋可解决幼儿的睡眠问题
A.如果父母想把孩子从摇篮里抱到床上去睡,那么如果父母做了一些稍微的改变,会让这种改变更加的容易。也就是说即使有些许的改变,但是不能改变孩子的睡眠计划和睡眠时间规律。幼儿睡觉的时候依然用之前借助的小道具,比如,幼儿睡觉时在孩子旁边用手机放歌曲给孩子听。最先开始,可以让孩子在睡袋里睡觉,然后让孩子到床上睡觉,孩子在床上睡觉后可以给孩子准备鸭绒垫子。
B.孩子晚上睡的时间很少,而且总是动来动去。这时一个睡袋可以解决幼儿出现的这个问题。睡袋可以防止孩子滚来滚去,还可以让孩子整个晚上都有被子盖着。
C.幼儿是不是醒的太早了?很多孩子早上大概五到七点就醒了,为什么孩子醒的那么早呢?其实是因为孩子被冷醒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睡袋可以让孩子睡的更长时间的原因,因为它有利于孩子保暖。
选择合适的 幼儿 睡袋
选择适合孩子自己的睡袋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睡袋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尺寸和不同的材质。在给孩子选择睡袋时,睡袋的大小一定要合适。睡袋太小,孩子睡的会不舒服。但是如果睡袋太大,那么孩子容易滚来滚去,也会让孩子感觉不舒服。所以睡袋的大小要合适。
孩子睡眠不好怎么办
控制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时间
在新生儿3个月大之前,整天的时间除了喝奶就是睡觉,较少有清醒能玩耍的时间,等到5至6个月大之后,清醒的时间会慢慢拉长,这时候就要开始控制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在白天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睡太久,每个循环大约1至2小时即可,才能让宝宝在晚上有5至7小时的完整睡眠,当然,如果宝宝在晚上太早或太晚上床,也会影响到他醒来的时间。一般而言,如果宝宝在午睡的时候,显得不安稳且躁动,妈咪算算时间已经睡得足够,就可以把宝宝的尿布打开,孩子会感觉到温度稍微低一点的冷空气,就会自己醒过来啰!
调整家人的作息
因为宝宝白天也必须午睡,因此给孩子不受影响的睡眠环境很重要,能帮助宝宝较快入睡,而且睡得较熟,睡眠质量也会变好。因此设定出宝宝的作息周期后,爸妈应该也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定时定点的睡眠,除了能避免在宝宝熟睡时发出太多声音,像是开着音乐或电视,影响孩子的睡眠外,大人也能趁机得到休息时间,才有照顾宝宝的精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