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婴儿大便是否正常
如何判断婴儿大便是否正常
宝宝的正常大便颜色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大便还和胎便是差不多的状态,是有点绿色,又有点黑乎乎的样子。大概24-48小时候后,胎便开始变化了,变得有点呈褐色,这是由胎便变成出生后由于饮食而带来的大便的一个正常的过度时期的状态。大约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典型的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应该是稀的,并且呈深黄色的(有时候会有奶瓣,是没有消化完全的母乳,这是正常的)。偶尔有些时候,也会呈绿色或者橘色。这些变化在健康发育宝宝身上都是正常的,也并不重要。
宝宝的正常大便次数与腹泻
通常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频繁地便便和稀便,并不意味这宝宝有腹泻,或者乳糖不耐受。这只是证明宝宝有充足的奶喝而已(是的,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宝宝频繁地便便,要注意护理好小屁股,轻柔地给宝宝擦拭干净,或则用温水清洗。也可以抹一些宝宝润肤乳。
母乳宝宝大便的次数通常会在第6周到3个月之间慢慢地减少。到后来,可能几天或者更长时间不大便,这也是很常见和正常的。如果宝宝是纯母乳喂养,没有给喂任何其他的液体或者食物,没有任何需要你担心的。但妈妈要注意留心宝宝断奶期间可能的大便变化。当替换掉母乳的时候,宝宝可能出现一些不适,要考虑是不是对新的奶源不耐受,或者新食物的过敏或不耐受。
当宝宝出现腹泻,通常是接受了非母乳的其他液体或者食物。如果宝宝频繁地拉水样便,可能出现脱水。如果宝宝出现腹泻症状,应该继续母乳喂养,并且补充适合宝宝月龄的电解质溶液。
婴儿消化不良怎么办 便后洗臀
每次排便后,母亲最好能用温水清洗婴儿的臀部,以防臀红发生。如已出现臀部发红、糜烂,应将糜烂发红部位暴露在空气中使之干燥。母亲要注意观察婴儿大便的次数及性质,看含水分多还是少;小便的次数及尿量;呼吸的快慢、前囟门及眼窝有无凹陷(这是脱水的主要症状);皮肤是否干燥、弹性高还是低;四肢末端是否发凉。这些症状都可帮助判断婴儿有无脱水、脱水是轻还是重。如果脱水明显,特别是伴有呕吐、经口进食进水有困难的,应立即去医 。
新生儿大便正常颜色
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这种绿黑色的物质便在他的小肠里,这种物质85%-95%为混合着肠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胆汁黏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体成分。当宝宝出生后排出绿色大便,就表示宝宝的肠子蠕动正常,可以将这些物质排出体外。通常在24小时之内,胎便差不多已经排干净,接下来会看到过渡期的大便,颜色是暗绿色调的黄色,并且细软,有时候甚至不成型(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有时还会含有粘膜,甚至可能有血迹,这是宝宝在分娩过程中咽下的母体的血(为了谨慎起见,爸妈可以将这种带血的尿片带去给医生做检查)。
3、4天之后,宝宝大便的颜色会根据宝宝吃的东西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排出如芥末色的大便,质地稀软,甚至像水一样稀,有时糊糊的,或呈凝乳状;如果是喂食配方奶,排便的形状会比较“好看”,颜色则会有较大的弹性,从黄棕色、淡褐色到褐绿色都有。如果配方奶含有铁物质,颜色会深得像黑色或者深绿色。
爸妈千万不要拿宝宝们的大便相比,即使是同一个宝宝,两天之内也可能排出截然不同的大便。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变化会更大。
婴儿吃奶量
1、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 婴儿一天的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若一天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若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呈绿色泡沫,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3、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4、体重。婴儿体重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婴儿有没有吃饱。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若婴儿体重增加达到上述标准,则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若达不到上述标准且相差较大,又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5、神情。婴儿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 婴儿大便异常
婴儿大便异常,主要表现在颜色、次数及形状的变化。若每天大便次数超过8次,则为异常;大便内有粘液,含奶块,呈蛋花汤样,味酸臭,常提示消化不良;大便呈水样,每天10次以上,常提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若出现粘液或脓血便,多为细菌感染引起;大便灰白色,常提示为先天性胆道阻塞,大便若似果酱样带血时,可能是肠套叠。上述情况,均需到医院检查确诊。
2个月宝宝大便酸臭是怎么回事
吃、喝、拉、撒、睡是刚出生婴儿的主要成长任务,每样都不能缺,都极其重要。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宝宝“拉”的问题。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一般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婴儿大便的臭味明显,则表示蛋白消化不良,这时应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冲稀。
泡奶的水温宜40度左右,不能用沸水泡好再放凉,会破坏奶的营养成分。试温时让奶液滴在手背上,不烫就可以了,不能用大人的嘴来喝着试,不准确,不卫生。夏天,宝宝喂口不佳,奶可以稍凉些。太烫破坏了奶的营养,而且会烫到宝宝,太冷对宝宝肠胃不好。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宝宝的便便正常时是有点酸味的。但如果是酸臭味就是宝宝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不全,可以给宝宝补充点营养型益生菌促进消化吸收,缓解症状。
新生儿每天应该吃八到十二次,甚至更多。睡觉不安稳不说明肚子饿了,吃母乳的宝宝大便有酸味是正常的,但是应该不臭。吃奶粉的孩子大便会很臭。建议妈妈增加喂母乳的频率,提高乳汁分泌量。同时要放松心情,多带宝宝出去活动。不要拘泥于做月子,总是不动弹。
想要宝宝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平时在照顾宝宝的过程当中就要多加细心的观察宝宝,毕竟每天与宝宝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家长,上面就是对两个月宝宝大便酸臭是怎么回事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家长们对宝宝大便的情况就有了多了一些了解,其实通过宝宝大便是最好判断宝宝肠胃能否吸收好的一种方式。
婴儿贫血判断指标
婴儿贫血怎样判断?婴儿血色素水平低于多少是贫血?婴儿贫血吃什么好?这是很多家有宝贝的妈咪们想要知道的问题。
网友妈妈:我家宝宝十个月了,查过几次血常规都说贫血,平日里看他嘴唇也没有其他孩子的嘴唇红,医生也开了些补血的口服液…请问宝宝贫血怎么判断,宝宝贫血怎么办呢?
血色素水平是判断贫血的主要依据,最好取静脉血。对于婴儿,血色素小于120g/L即可考虑贫血。
判断婴儿贫血的指标
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关于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出生后10天内的新生儿血红蛋白(Hb)《145g/L;10天~3月的婴儿因“生理性贫血”等因素影响,贫血的标准很难确定,建议暂以Hb 《100g/L;3月~不足6岁Hb《110og/L;6~14岁Hb《120g/L为贫血。小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小孩大便绿色粘稠状有问题
牛奶太浓所致,牛奶中所含酪蛋白和钙丰富,比人奶多,在肠道中呈碱性,易结块致使大便干躁、便秘。
改进三道是将牛奶按1:1比便加水稀释,并按20%比例加白糖,因牛乳中含糖比人奶少,加入白糖后使肠道呈酸性,易于大便排出,此外,两次喂奶之间,可加些白开水、白糖水、蜜糖水、菜汁、鲜果汁等。
婴儿大便与健康高传化在一些人看来大便是最肮脏的“东西”,臭气难闻,很少有人便后会认真观察大便。
在看病时问起大便多 是一问三不知,年轻的父母们更是不知道认真观察孩子的大便。自古以来中医注意观察大便以帮助诊断疾病、 判断疾病,还把大便制成“人中黄”、“粪清”作为治疗药物。看来有必要与年轻父母谈一下宝宝大便与健康 。
一、婴儿大便的成分 正常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有形成分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 有微量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三分之一是细菌,叫人吓一跳,其实,这些细菌是 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供人吸收利用, 与人共生共存。母乳喂养儿大便中主要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牛奶喂养儿大便中则主要是大肠杆菌;只有新 生儿生后2—3天内排出的墨绿色粘稠胎粪不含细菌。
二、婴儿大便的外观 正常婴儿大便为黄色或棕色,软条状或糊状。大便软硬度与小儿饮食的排便次数有关。母乳喂养儿每日大 便2—7次,呈黄色膏脂样,内可有奶块;牛奶喂养儿大便每日1—2次,淡黄色,较硬;添加辅食后,如喂含绿 叶的蔬菜可排绿色大便,吃动物肝血或服铁剂后大便则呈黑色。婴儿大便中偶有不消化的瓜籽、菜叶、黄豆、 玉米等,只要量不多都是正常现象。
三、正常婴儿大便的气味 新生儿的胎粪不臭,母乳喂养儿大便稍有酸臭味,而牛奶和奶粉喂养儿的大便较臭,但还不及成人大便臭 。添加辅食后大便中的细菌便与成人相同,其臭气加重,与成人大便相似。一般正常情况下肠道细菌分解食物 残渣会产生吲哚、氨等物质,都具有一定臭味,但不太重。如果婴儿大便臭气过重或放难闻的臭屁则可能为病 态。
四、婴儿大便的酸碱度 正常婴儿在母乳喂养时大便中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较多,分解大便残渣会产生较多酸性物质,大便的pH 值(酸碱度)常小于5.5; 牛乳或奶粉喂养儿大便中的菌与母乳喂养儿不一样而呈中性或偏碱性,pH值常为6— 8。测试小儿大便pH值可购市售“精密试纸”,把试纸条一端浸入大便半秒钟后取出与试纸所附的标准比色板比 较即可知道pH值。年轻的父母不妨家中备一套,以便怀疑小儿腹泻病时可自测pH作参考。如果小儿腹泻大便pH 值小于6,多是因为小儿受凉、 饮食不当或其他病引起的症状性腹泻;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小儿大便pH值常大 于7。
五、大便异常与婴儿疾病 大便次数、性质、气味的改变均可反映婴儿疾病,尤其判断消化道疾病意义更大。 次数改变:大便次数突然减少并且大便干燥称为便秘;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或突然变稀同时内容物有变化称 为腹泻。 性质改变:婴儿大便除变稀外,如出现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大便伴小儿排便时哭吵,大多是细菌性痢疾或 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大便如为淘米水样、排便无腹痛、病儿快速出现脱水、抽搐、休克则可能是患 了霍乱病;大便呈汤样可能为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海水样大便为金葡萄肠炎;豆腐渣样大便为霉菌 性肠炎;大便中混有寄生虫诊断是一目了然的,但是虫蛹肉眼是看不见的,用显微镜检查大便中的虫卵可以诊 断肠道、呼吸道、胆道部位的寄生虫病。 颜色改变:婴儿大便呈白色,并伴全身黄染、骚痒是胆道梗阻表现;绿色稀便常为婴儿受凉或添加辅食不 当所引起的食饵性腹泻;大便像赤豆汤样暗红色伴恶臭,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果酱色大便为肠套迭或阿米巴 痢疾;柏油样黑便在排除服铁剂和大量食用动物肝血之后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呈鲜红色血液为直肠或 肛门出血性疾病。
如何判断婴儿出现了便秘情况
在婴儿的成长过程当中,很多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婴儿出现便秘情况。那么,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如何判断婴儿出现了便秘呢?因为婴儿的语言系统没有完善,不能完整的表达自身需求,专家告诉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特征判断婴儿出现了便秘:
怎么判断婴幼儿是否便秘?专家介绍,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婴儿便秘主要与喂养方式、饮食质量和数量、排便习惯、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腹肌压力、肠道平滑肌的发育和推动力有关。
了解宝宝便秘时的表现,对怎么判断婴幼儿是否便秘有所帮助。宝宝便秘后,往往数天不解大便,有时大便中夹有血丝及粘液(这是由于干燥的粪便擦伤肠粘膜所致),排便时肛门疼痛,甚至可导致外痔及直肠脱垂,多日未排便的宝宝,由于粪便中毒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精神不振和食欲不佳的状况。
同时,怎么判断婴幼儿是否便秘?通常情况下,排便困难的宝宝排便时会因肛门疼痛而哭闹不安,多日便秘的宝宝还会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好、腹胀等症。这些情况都可以判断宝宝是不是便秘,希望家长有所关注。
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照顾小宝宝的时候,要知道宝宝的身体反应和一些模糊语言所代表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在宝宝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时候,正确的进行判断是否出现了健康问题。虽然便秘对于成年人来说,不会产生特别大的营养,但是对于婴儿来说,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孕产期过了是男孩还是女孩 判断胎儿性别的错误方法
1.从孕妇肚型判断婴儿性别是错误的。
2.观察孕妇容貌和皮肤的变化判断婴儿性别是错误的。
3.通过孕妇口味的改变判断婴儿性别是错误的。
4.胎儿心率的快慢判断胎儿性别是错误的。
怎样判断婴儿智力是否正常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1.婴儿是否爱笑
一般来讲,出生4~6个星期的婴儿就开始会微笑,有的孩子可能更早一些。刚开始婴儿的微笑往往是在浅睡时出现,再长大一些,婴儿可能会在睡梦中会咯咯地笑出声来。
有些研究儿童心理的专家发现,从婴儿的微笑中可以大致了解其智力发育的情况。爱笑的孩子要比不爱笑的孩子智力发育更好一些。如果婴儿出生8~10个星期后,仍不会笑,那么就可能在智力方面存在着问题。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2.婴儿是否能用眼睛“跟人”
新生儿瞳孔对光有反应,但因视黄斑区细胞较少,眼肌调节不良,故视觉很不敏锐,视力范围最远为60厘米,20厘米内视觉最清楚,并能短暂注视。婴儿4~6周能在水平方向用目光追随活动的物体转动90度,12周时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会转头朝向母亲。12~16周时,看见成人拿奶瓶准备给他(她)喂奶时,会张开嘴等着。如果到了6个月孩子仍然不能用眼睛“跟人”,就有可能智力发育不正常。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3.婴儿睡眠是否太多
新生儿每天绝大部分都在睡觉,随着他的长大,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清醒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婴儿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一定限度,整天都在昏睡,连喂奶都有困难,则可能是智力方面有问题。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4.婴儿动作发育是否正常
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握住放到他们手里的一切东西,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这就是抓握反射。婴儿只有在出生3个月以后抓握反射消失时,婴儿才能有意识地握物。
这时他们往往躺在床上,玩自己的手。但在出生6个月以后,他们大多停止对自己肢体的玩弄。智力发育异常的儿童在6个月以后直到1周岁仍会出现玩弄自己手的现象。6~7个月的婴儿能弯腰拿取离自己较远的物体,并能将物体在自己的两手之间传递; 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有咀嚼食物的动作,能自己吃饼干。9个月的婴儿能随意放掉或扔下物体,并常常以此为乐。上述这些也可以作为了解婴儿智力发育状况的参考。
判断婴儿是否智力正常之5.社会性发展是否正常
婴儿刚出生后,还不会认人,谁抱都一样,一点也不认生。3个月以后,婴儿开始认人了。当父母或亲近的人走近时,他(她)常常以微笑表示愉快,有时还会手舞足蹈。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为害怕、躲避,甚至惊哭,常常把脸埋在母亲怀里,而一旦看见亲人,就张开双臂,想让人抱他。这说明孩子此时已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有了明显的记忆。如果孩子已满8个月,仍没有怯生现象,则要考虑是智力方面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