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咽喉肿痛怎么办
宝宝咽喉肿痛怎么办
1.内热大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其治疗方法与肺胃郁火上冲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是一致的。
(1)给孩子多喝水,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的盐,让孩子喝淡的盐开水。
(2)给孩子多吃寒凉的水果,如西瓜、香蕉、梨、猕猴桃等,较小的孩子可以喝这些水果榨的汁。
(3)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同时配合背部刮痧。沿着孩子脊柱的两侧,将由脖子至腰——即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部位涂上麻油,再用刮痧板(商店都能买到,如果没有刮痧板,可用圆润的、没有棱角的瓷制勺子)从上往下轻轻地刮,孩子内热重时,很快就能看到被刮的部位发红。给孩子刮痧时,手法不要重,轻轻地沿脊柱两侧各刮十几下就可以了,刮完后让孩子多喝温水,就能很快退热,咽喉肿痛也会减轻。
(4)家长不会刮痧或孩子较小不宜刮痧时,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降热。
先搓孩子的背部,主要是颈椎及两肩胛之间,这样可以作用于孩子的胸肺。搓的次数不用太多,来回几十下,搓到皮肤发热就可以了。
再搓孩子的两只胳膊,主要是大拇指往上的内外两侧。大拇指内侧运行的是手太阴肺经,连通着肺与咽喉;大拇指外侧向上,是从食指经过合谷穴往上运行的手阳明大肠经,不但通大肠,也联络着肺与咽喉。在孩子胳膊上的这两条经络搓上几十下,搓热了,对治疗咽喉肿痛效果明显。然后再搓搓孩子手上的大鱼际,按压手上的合谷穴,这些都是治疗咽喉肿痛的主要穴位。
最后搓孩子小腿上的足阳明胃经,也就是沿着足三里穴向下的这条经络,来回搓几十下,搓热了就可以,这样就能将热往下引了。
如果家长能坚持将全套搓下来,同时让孩子多喝温开水或淡的温盐水,孩子发热及咽喉肿痛的现象很快就能缓解。
宝宝感冒不同症状的家庭护理
流涕
要做的就是教孩子擤鼻涕或你帮他吸掉鼻涕。流鼻涕就是一个排病毒的过程,如果鼻涕流不停时根本不用紧张,帮宝宝擦掉它们就行了。吸鼻涕的时候要注意缓慢一点,吸力轻一点。一些抗组胺的药物对普通感冒引起的流涕没太大帮助,它们主要是针对一些鼻敏感性的流涕。
咽痛:
当宝宝咽喉疼痛时,不能指望他会和平时有一样好的胃口,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止痛和流食。如果任由宝宝哭泣,那么咽喉肿痛会更加严重,所以必须尽量让宝宝安静下来,停止不必要的哭泣和号叫。不要给宝宝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过咸、过酸、过甜的食物以及冷饮,尝试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减量多次喂。
鼻塞
要做的就是清洗鼻腔。用盐水的滴剂或喷雾剂,改善鼻腔粘膜的干燥,通常在清掉鼻涕后使用,如果效果不太好可以把盐水温热后使用。
咽喉肿痛刮痧哪里 咽喉肿痛病因病机
1.风热外袭:外感风热,邪毒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搏结于咽喉。
2.肺胃实热: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热邪上灼煎津成痰,搏结于咽喉,或多食灸烤,过饮热酒,热毒上攻咽喉。
3.肺肾阴虚:肺肾精气耗损于内,虚火上炎咽喉。
儿童咳嗽按什么穴位止咳
对于风热咳嗽,并同时伴有咽痛、扁桃体发炎的宝宝可以采用脚底按摩的方法。先上下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按摩后,宝宝咽喉肿痛的症状会明显减轻。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
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着。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厥阴俞穴取穴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宽处(约二厘米左右)。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可以治疗疾病性气喘、止咳;此外还能使胸部伸张,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从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天突穴位取穴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打嗝、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咽喉肿痛怎么刮痧 咽喉肿痛证候特征
咽喉肿痛临床分3型,症状表现不一。治疗时应分型取穴刮痧。
风热外袭,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随恶寒发热。
肺胃实热,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随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肺肾阴虚,表现为咽喉稍见红肿,色黯红,疼痛较轻,伴随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入夜症状加重。
咽喉肿痛概述
咽喉肿痛(别名:喉痹 英文:sore throat)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见于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也是口干舌燥,感冒生病的象征。
咽喉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病症,它多发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感冒、扁桃体炎、鼻窦炎、百日咳、咽喉炎以及病毒感染甚至心肌梗死均可引起咽喉痛。
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痛。它们包括:病毒、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灰尘、香烟、废气、热饮料或食物,牙齿或牙龈感染有时也会累及咽喉,慢性咳嗽、极干燥的环境、胃食管反流及说话声音过大同样会刺激咽喉,声音嘶哑是常见的伴随症状。出现咽喉痛症状的常见疾病有:全身病毒感染、腮腺炎、 咽炎或扁桃体炎、感冒、咽喉炎。
咽喉肿痛治疗
基本治疗
(1)实热证
治法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 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鱼际
配穴 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
操作 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配穴用补法。
方义 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中医药治疗
针对上火、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喉咙肿痛,可进行中医药调理,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风热邪毒感染所致急性咽炎:咽痛常较重,伴流黄涕、便秘等症,可采用疏风清热、消肿利咽之法,如使用银黄滴丸等,可以改善和治疗咽炎。银黄滴丸由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组成。其中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主要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黄芩药性苦寒,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临床常用来治疗肺热咳嗽,少阳寒热,目赤肿痛,血热吐衄等。两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
宝宝上火怎么办 招快速为宝宝降火
食疗
不过对于小婴儿来说,最好是可以有食疗的方法,如果情况不是十分严重,建议吃一些下火的食物,如喝梨汁、西瓜汁,煮荸荠水、苦瓜水喝,都能很快降火消炎。
内热(上火)+受寒引起的喉咙痛易反复发作
咽喉肿痛大家都认为是上火引起,可身体内内热较大的同时又受了风、受了寒,同样也会引起咽喉肿痛,所以当宝宝发热、咽喉肿痛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分辨咽喉肿痛的性质,是单纯的内热大造成的,还是同时体内还有寒,这两种在治疗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单纯的内热大造成的感冒、咽喉肿痛,吃上消炎药、挂水很快就好了。
可这种吃药、挂水很快就好的咽喉肿痛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多数宝宝是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要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慢慢缓解,但扁桃体并没有完全消肿,经常反复的发作。原因就是治疗的时候没有同时去掉身体内的寒凉,而用消炎药、挂水的同时又增加了寒凉,最后的结果就是等到身体内的抵抗力慢慢的恢复,进行自我修复才好转的。
食疗小技巧
感冒后期就千万不要给宝宝吃下火的食物了,免得适得其反。所吃的辅食都要以温补为主,目的在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从而进行自我的恢复,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再次受凉。
婴儿上火后易引发的疾病
妈妈们可别小视宝宝上火,如果不加注意,上火可是很容易引发疾病的。所以,妈妈们平时要坐好防治工作,让“小火苗”熄灭在摇篮中。
1、上呼吸道感染——宝宝上火咽喉干燥,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入侵。
【防治办法】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宝宝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2、鼻出血——气候干燥、寒冷时,宝宝上火后引起鼻黏膜干燥,会导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防治办法】经常给宝宝剪指甲,及时给宝宝纠正抠鼻孔的坏习惯。室内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防止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每天用芝麻油涂抹宝宝鼻腔前庭部位,可防止鼻腔黏膜干燥。
3、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防治办法】给宝宝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告诉宝宝尽量不要用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让宝宝多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4、鹅口疮——这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婴幼儿口腔病,患者口唇舌及颊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分泌物覆盖。
【防治办法】平时重视宝宝口腔卫生。患儿可用2%~5%碳酸氢钠液、2%硼砂溶液清洗口腔,每日3次,或用西瓜霜或锡类散喷患处。
5、百日咳——宝宝上火咽喉干痛,呼吸道黏膜易受百日咳杆菌的入侵而发病。
【防治办法】及时接种“白百破”疫苗。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或病儿家串门。一旦得了百日咳要及早看医生,并进行隔离治疗。
6、急性中耳炎——宝宝上火或感冒后,鼻涕增多,咽喉部有炎症时,鼻咽部的细菌或病毒容易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防治办法】洗头或淋浴时不要让水进入耳内,鼻涕增多时应压住一侧鼻孔轻轻擤,然后换另外一侧。得了急性中耳炎,切忌给宝宝乱用滴耳药,应到医院请耳鼻喉科医生治疗。
7、急性喉炎——宝宝喉腔狭小,声门下软骨柔软疏松,黏膜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一旦上火,咽喉出现炎症时易发生喉头痉挛性水肿,进而导致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会因窒息而死。
【防治办法】宝宝患感冒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急性喉炎。发现宝宝声音嘶哑时,切勿掉以轻心,应及早上医院看耳鼻喉科。
宝宝上火喉咙痛怎么办
食疗小技巧
不过对于小婴儿来说,最好是可以有食疗的方法,如果情况不是十分严重,建议吃一些下火的食物,如喝梨汁、西瓜汁,煮荸荠水、苦瓜水喝,都能很快降火消炎。
内热(上火)+受寒引起的喉咙痛易反复发作
咽喉肿痛大家都认为是上火引起,可身体内内热较大的同时又受了风、受了寒,同样也会引起咽喉肿痛,所以当宝宝发热、咽喉肿痛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分辨咽喉肿痛的性质,是单纯的内热大造成的,还是同时体内还有寒,这两种在治疗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单纯的内热大造成的感冒、咽喉肿痛,吃上消炎药、挂水很快就好了。
可这种吃药、挂水很快就好的咽喉肿痛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多数宝宝是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嗽要持续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慢慢缓解,但扁桃体并没有完全消肿,经常反复的发作。原因就是治疗的时候没有同时去掉身体内的寒凉,而用消炎药、挂水的同时又增加了寒凉,最后的结果就是等到身体内的抵抗力慢慢的恢复,进行自我修复才好转的。
小儿咳嗽有痰怎么办
父母在孩子发生咳嗽出现痰的时候,此时不要随意的进行治疗,在我们发现小儿咳嗽有痰的情况,及时的去有关的医院,在医生对孩子的疾病进行科学检查之后,积极的予以治疗并且配合平时的保养之道才行的,比如,生活上抱起患儿,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时宝宝就咳嗽,说明宝宝的痰液就积在此处,应重点拍。
多数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积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宝宝就会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暂时缓解。
先上下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按摩后,宝宝咽喉肿痛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