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习惯性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抑郁症的调节方法】
不要有思想包袱
许多患上抑郁症的人都因为这个疾病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会认为“自己的病治不了了”、“这个病不光彩”……这些思想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我们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患了病就要进行治疗,在医生的帮助下,慢慢的恢复正常生活。
乐观很重要
当我们遇到了挫折的时候,就很容易会出现烦恼的情绪,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因此,我们就要理智的进行排除,这样才能够保持心境的乐观和愉快的情绪。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毅力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战胜挫折。
一分为二看问题
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的,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到了坏的一面,而忽略了好的一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很容易会出现不良的情绪,导致这件事情的危害性变得更大。
用理智情绪调节自己
要知道我们的情绪是能够控制的,就像是我们的手、脚活动是由人们的意志来支配的。当我们在遇到了干扰、或是限制的时候,就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出现消极的情绪。因此,我们就要在遇到了事情以后保持冷静的大脑,用合理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情绪,避免自己的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出现。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区别
1、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
2、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征。
3、心理测定: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4、年龄分布: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5、抑郁症除非难治性病例:一般预后良好,首次发作可以自行缓解,抗郁治疗疗效超过90%。有一定复发倾向,再治疗康复率能够很高,一般无精神残病后患病。焦虑症治疗后短期恢复,症状消除速度很快,但是部分病人病情延迟不能完全恢复,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用药,尤其是中老年期焦虑症患者。
以上就是抑郁症焦虑症两种病的区别点。两者的鉴定区分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只有将这两种病准确的区分开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相告,才不会误导医生。
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在焦虑症的范围内有一个疾病谱系列,包括:广泛性焦虑症、社交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及创伤后应激障碍。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CCMD-Ⅲ),2001年版。
【焦虑症诊断标准】
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为主,并符合下列两项:
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不安。
排除标准 :
排除甲亢、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继发性焦虑。
排除兴奋药过量,镇静催眠药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心理上:紧张不安、害怕恐惧(中国古语的杞人忧天)、烦躁易怒(易激惹难以控制、事后后悔)、过度要求或纠缠(对亲人朋友、医护人员怀疑)。
自主神经症状:自觉心悸、胸闷憋气、头晕、口干、出汗(手足汗、心胸汗)、各种部位不定的疼痛感(头痛、胸痛、后背痛、腹痛、四肢肌肉痛、关节痛)。
运动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双上下肢震颤、措手顿足、踱步徘徊等。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抑郁心境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几乎每天如此,持续至少两周;
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
自信心丧失、自卑、无理由的自责、不适当的罪恶感;
反复出现的自杀想法或自杀行为;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
区分焦虑症与抑郁症: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常常相互渗透,原发性焦虑症可能发展为继发性抑郁症。有几项研究也确定了一些可以很好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表现。比如焦虑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紧张不安、提心吊胆、强迫、恐惧的心境;而抑郁症患者更多的表现为忧郁情绪(生活无乐趣、自己无价值)、睡眠异常(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性迟缓(思考无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语言缺乏逻辑性) 、甚至自杀念头。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有哪些
焦虑症与抑郁症有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焦虑症主要是对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担忧而引起的心里不安,而抑郁症主要的是身体上的症状,比如胸闷、心悸等,下面是来看下焦虑症喝抑郁症的区别。
将抑郁症和焦虑症明确鉴别是有临床意义的。两者鉴别点为: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一、 焦虑症:
焦虑症:严重的焦虑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常见的症状包括:震颤,紧张,气喘,出汗,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易怒,惊慌:反复惊慌发作(症状与心脏意外相似)可与广场恐怖症并发,病人可能有躯体症状,可能以嗜酒来控制焦虑或抑郁。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反之,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
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着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二、抑郁症:
抑郁症:悲伤或抑郁情绪只是一个症状。抑郁症常常以躯体症状为主,病人主诉疼痛(头痛腹痛),乏力、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情感淡漠,易怒,焦虑性能力障碍,药物滥用,想法消极,人际关系压力大,无价值感,悲观,犯罪感、羞耻感等。
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
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心理测定:
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年龄分布:
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原则:
抑郁症以抗郁剂为主要治疗药物,抗焦虑剂和助眠剂起辅助作用;焦虑症以抗焦虑剂作为主体药物,抗郁剂起辅助作用。
通过上面的简述,大家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有所认识了,更多有关人体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相关的心理医生,或者在养生之道网站内搜索关键词可以找到更多相关的内容。
焦虑症需做哪些检查呢
焦虑症检查诊断:
一、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2)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3)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4)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二、严重标准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到医院,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四、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
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一、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二、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四、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一般来说,出现焦虑症的时候,应该及时到专业正规的医院去进行检查,焦虑症属于一种精神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只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产生生命危险,所以最好及时检查,及时进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听从医生的安排,适当学会在心理上调节自己。
神经焦虑症和神经衰弱的差别
心理疾病的病种有很多,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等。它们的症状之间存有交集,如果不加以区分则很容易造成误诊,进而影响治疗,贻误疾病的康复。这其中焦虑症和神经衰弱是比较容易弄混的。
焦虑症和神经衰弱是有部分相同症状的两种不同心理疾病。神经衰弱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而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难、尿频、尿急、头晕、胸闷、口干、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神经衰弱和焦虑症虽然相似之处较多,但是不同的地方也是很多的。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将两者区分开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焦虑鉴别诊断
焦虑症两大类型应该如何鉴别:
1、急性焦虑发作
急性焦虑发作又称惊恐障碍或者惊恐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无明显的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发作间歇除了害怕在发作外,五明显的症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以及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可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者失控感等痛苦体验;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有记忆。
鉴别:躯体症状可以引起类似的焦虑反应如心律失常,脑缺血,冠心病,甲状腺毒肿。与抑郁症鉴别,在等级制诊断系统中,抑郁症等级较高,做出焦虑症的诊断要排除抑郁症。
2 、广发性焦虑
广发性焦虑是一种明显缺乏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主要临床表现为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因为难以忍受的紧张和担心而又无法解脱而痛苦。持续的原发性焦虑为主,经常或持续缺乏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或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
鉴别:如果心境低落要和抑郁症鉴别,要是存在恐惧对象和特定场所,要和恐惧症鉴别。
抑郁症与焦虑症辨别
1、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a征--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性不安,可资鉴别。
3、心理测定: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4、年龄分布: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5、治疗原则:抑郁症以抗郁剂为主干药物,抗焦虑剂和助眠剂起辅助作用;焦虑症以抗焦虑剂作为主体药物,抗郁剂起辅助作用。
6、抑郁症除非难治性病例:一般预后良好,首次发作可以自行缓解,抗郁治疗疗效超过90%。有一定复发倾向,再治疗康复率能够很高,一般无精神残病后患病。焦虑症治疗后短期恢复,症状消除速度很快,但是部分病人病情延迟不能完全恢复,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用药,尤其是中老年期焦虑症患者。
7、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需做哪些检查呢
一、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2)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3)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4)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二、严重标准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到医院,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四、排除标准
1、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2、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
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一、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二、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三、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
四、排除标准
1、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
2、排除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的戒断反应,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躁狂症、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发的焦虑。
一般来说,出现焦虑症的时候,应该及时到专业正规的医院去进行检查,焦虑症属于一种精神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只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产生生命危险,所以最好及时检查,及时进行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听从医生的安排,适当学会在心理上调节自己。
焦虑的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对焦虑的诊断标准如下:
焦虑诊断标准: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焦虑症的焦虑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断为焦虑。
惊恐障碍诊断标准: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惊恐发作作为继发症状,可见于多种不同的精神障碍,如恐惧性神经症、抑郁症等,并应与某些躯体疾病鉴别,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内分泌失调等。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恐惧症、抑郁症,或躯体形式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
焦虑症和神经衰弱的差别
心理疾病的病种有很多,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等。它们的症状之间存有交集,如果不加以区分则很容易造成误诊,进而影响治疗,贻误疾病的康复。这其中焦虑症和神经衰弱是比较容易弄混的,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焦虑症和神经衰弱之间的差别吧。
焦虑症和神经衰弱是有部分相同症状的两种不同心理疾病。神经衰弱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而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心悸、呼吸困难、尿频、尿急、头晕、胸闷、口干、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神经衰弱和焦虑症虽然相似之处较多,但是不同的地方也是很多的。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将两者区分开来,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精神障碍
如由于精神刺激而致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癔病等亦可导致失眠。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很多人不了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疾病。焦虑症偏向于无中生有的事物,而抑郁症则是偏于心情、情绪低落。对事物不感兴趣、自己心理想不来。下边就来介绍一下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抑郁症(Depression)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
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
通过介绍,你对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肯定有了很好的认识。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之下,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为自己减压。焦虑症和抑郁症都是严重的精神疾病,一旦患上此病,就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危及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