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康复训练
脑梗塞的康复训练
脑萎缩病人感觉功能训练的具体方法为:
1、利用坐位时患侧上肢支撑体重的方法,达到同时训练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目的。在支撑手掌的下面,可以替换放置一些手感、质地不同的材料。
2、木钉盘活动也可以充分运用在感觉训练方面。将制作的一些木块、木棒,在其周围分别缠绕一层各种不同的材料,如丝绸、纱布、海绵等,指导患者拿放。
3、患侧手指伸展平放在桌面上,向各方面滑动,会对手掌产生摩擦刺激。为了便于手掌的滑动,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滑石粉。
4、在一个平阔的容器内放入细沙,指导患者用手指在细沙上写字、随意画一些图案,然后抹掉重来,如此反复多次。容器内还可以选择性的放入米粒、豆粒等,颗粒越大产生的刺激越粗糙,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选择。
5、辨别物体的练习:最初从练习辨别物体的一个特点开始入手。具体方法是:遮住患者的视线,给患者提供需要辨别的物体进行分辨。治疗者可以通过调整辨别物体的相似程度,来灵活掌握作业活动的难易程度。
康复治疗脑梗塞有哪些,以下几点就是关于康复治疗脑梗塞的建议:
一、每天坚持手和足的运动训练:左手练习握拳、伸指、屈指、训练左手捡黄豆、抓扑克牌、端茶杯、拧毛巾、扣衣 扣等。练习双足长时间站立,能站稳以后,再练单腿站立。
二、练习坐起及步行,背部垫被褥,让病人靠着锻炼躯干肌肉,以后让人扶着床档起坐和独立坐起。病人在床上稳坐后,让其坐床沿,使两下肢下垂并练习两下肢活动,准备下地站立和步行。平地能行走后,可加练上下楼梯。训练要循序渐进,运动量可逐渐加大,但每次不宜过疲劳,如有胸闷、头痛等则应暂停。
三、康复治疗脑梗塞,辨别物体的练习,最初从练习辨别物体的一个特点开始入手。具体方法是:遮住患者的视线,给患者提供需要辨别的物体进行分辨。治疗者可以通过调整辨别物体的相似程度,来灵活掌握作业活动的难易程度。
脑梗塞康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脑梗这种疾病是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逐渐改善症状的,脑梗怎么治疗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脑梗的治疗不能用“治愈”说明治疗效果。
如果脑梗症状轻的,通过治疗症状可以消失,达到临床治愈,但是还是有复发的可能,有的病人脑梗梗塞的面积大,或者梗塞部位不好(如大面积脑梗塞、脑干梗塞),症状改善的就要慢,并且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脑梗病情加重和脑梗复发,脑梗怎么治疗在用药方面必须坚持长期药物治疗,选择药物方面也要慎重,治疗脑梗的药物很多,但是由于脑梗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建议选择纯中药无副作用的药物治疗。
脑梗塞康复治疗方法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吃药并进行一定的锻炼,有的时候病人会因为没有起色而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放弃治疗,这个时候家里人就要进行劝解,给她鼓励,通过长久的康复治疗很有可能就会恢复健康了,也给病人带来希望。
小脑梗塞的康复训练
1、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科学治疗脑梗塞
脑梗塞常发生在45~70岁中老年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脑梗塞的治疗迫在眉睫。脑梗塞的康复治疗方法受到了许多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哪种方法治疗脑梗塞最科学,康复效果最好呢?
脑梗塞患者的治疗目的
一、是使脑梗塞头晕头痛、半身不遂、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情绪障碍、呛食呛水、吞咽困难、口眼歪斜等脑梗塞症状得到最好的恢复,使之得到最大的改善,降低后遗症形成的可能。
二、是有效防止脑梗塞复发进展,在我国脑梗塞是五年内平均复发率高达40%的慢性疾病,而且复发一次加重一次,严重影响了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脑梗塞患者应该怎样进行康复治疗
第一,对脑梗塞的病人,康复治疗开始得越早越好。
第二,康复医生应使病人建立信心,早日投入康复训练。
第三,坚持锻炼,持之以恒是战胜疾病的关键。
脑梗塞能彻底治好吗 脑梗塞能治好吗
脑梗塞它是由于日积月累后,血管壁硬化而导致的,严格来说目前还没有达到治愈脑梗塞的医学条件。目前的主要方向在于脑梗塞后遗症的一系列治疗,通过相应的针灸、推拿、康复训练以及药物的辅助,部分病人的后遗症能够得到有效的治愈。
脑梗塞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1.按摩与被动锻炼。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脑梗塞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小脑梗塞康复训练
首先是使用轮椅训练,初由人扶持及协助,协助人员站在轮椅后面,用两手握住轮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面的横轴以固定轮椅,轮椅放在病人健侧,上下时要挂上手闸;上去后训练椅上活动,前后动和左右旋转。
然后是行走训练,初由他人扶持,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作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选择较轻而坚韧的拐杖,长短适宜,一般是腋下3~5厘米至脚底的长度,或病人身高减去40厘米,也可选用双拐,因人而异,合适为度。
最后是站位平衡训练,要有人扶持,或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有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脑梗塞康复训练,以上就其中的三种为大家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多锻炼身体,及时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营养,同时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腔隙性脑梗塞康复训练
1、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 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常规方法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脑梗塞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
2、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 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
3、按摩与被动锻炼 对早期卧床不起的脑梗塞病人,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4、动作锻炼 (1)洗脸动作:开始时用健手洗脸、漱口、梳头,以后逐步用患手协助健手。 (2)更衣动作:衣服宜宽大柔软,式样简单。穿衣时先穿瘫痪侧,然后穿健侧,脱衣服时先脱健侧,然后再脱患侧。穿裤子动作的顺序同穿上衣一样。 (3)洗澡动作:最初须有人协助,淋浴或盆浴均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逐渐增加次数,然后再逐渐让患者单独试行洗浴。 (4)进食动作:发病早期实行喂食,以后逐步试行自食,康复期也以半流质为宜,逐步向正常饮食过度。吞咽困难者要用鼻饲,以后可带着鼻饲管练习自口进食。仍用流质或糊状饮食,待进食无呛咳或返流时,方可去掉鼻饲管。 (5)排便训练:如有便秘、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者,需给予相应处理。患者一般早期在床上排便,由家属协助或训练有关动作后,再由患者自理。 (6)家务劳动:在部分生活自理的基础上,可从事简单家务劳动,如叠被、洗碗、开关门窗等活动,或在室外晒被、种花等脑梗塞康复锻炼法。
哪些康复训练针对脑梗塞患者好
脑梗塞的治疗,可以通过一些康复训练来促进脑梗塞的恢复。首先就是按摩与被动锻炼,这种方法效果就非常不错。特别是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可以通过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这样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而且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以及屈伸肘都有不错的帮助,患者还能通过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以此来避免关节僵硬。如果是稍能活动的病人,建议可以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或者是继续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这样才能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脑梗塞的康复训练,还可以通过循序渐进进行站立,或者是通过步行训练。这种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耐力持久、起立,也可以通过站立平衡、步行等方式,另外还能通过慢跑、日常生活作业,一定要逐步加大强度,这样可以为重新恢复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这种康复组进行6到7周训练,而且治疗时间一定要重视。
要知道脑梗塞所带来的影响,患有脑梗塞的朋友,一定要做好预后工作,因为疾病的治疗不仅仅是药物为主,还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疾病,恢复期间一定要多和医生交流,定期接受检查,这些都是对脑梗塞的后续治疗帮助非常大的。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
既然知道了 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病,那么该用什么药物来治疗它呢,其实能及早的发现腔隙性脑梗塞是患者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及时发现,用药物干预还完全来得及,只要坚持用药完全可以防止腔隙性脑梗塞发展成重度脑梗塞,那么该用什么药来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首先要知道坚持用药在医学上叫科学的 二级预防,目前比较常用的西药有 阿斯匹林,但缺点是有效率为53%,有47%的抵抗,而且长期应用还容易引起 胃出血,带来肝肾损伤,用中药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但缺点是服用剂量大,而且质量不稳定,最好是选用一种服用剂量小的现代中药。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由于 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在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目前认为脑腔梗引发的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 误用综合征”。
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其实,肢体运动障碍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
恢复期治疗目的就是改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障碍、语言不利等症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并降低 脑梗塞的高复发率。
脑梗塞康复训练
1、科学准确用药,预防脑梗塞复发
脑梗塞属于高复发不可逆性的慢性脑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常用治疗脑梗塞的有效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如拜阿司匹林;脑保护营养药物,益气活血开窍止痛药物。
2、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
如前所述,脑梗死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最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康复医院治疗者,可购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和录像带,在家自己进行。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3、日常生活训练
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右侧偏瘫而平时又习惯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时要训练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宽松柔软,可根据特殊需要缝制特殊样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装拉锁以便去看病时测量血压。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4、面对现实,调整情绪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面对既成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5、后遗症的功能恢复护理
(1)语言不利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从简到繁,如“e”、“啊”、“歌”等,反复练习坚持不懈。并配合针刺哑门、通里、廉泉等穴,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善和恢复。
(2)肢体功能障碍 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多利用家用型的肢体康复治疗仪器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分钟。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针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嘱病人经常用热水浸泡患侧肢体,促进其血液循环。
(3)口角歪斜 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配合针刺颊车、地仓、迎香、四白。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怎样照顾脑梗塞病人
1首先当然是让他按医生嘱咐按时规律服药,最常用的是一些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还有就是定期送他到医院复查,这非常重要,千万不要以为出院事情就完了。
2由于脑梗塞病后会让身体的正常动作受到影响,所以还要适当地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这时病人需要穿些宽松的衣服,最好根据情况特殊设计,康复训练要从简单的动作开始,尽量做到活动充分,合理适度,但要小心避免肌肉和关节的损伤,这是针对脑梗塞后肢体出现麻木障碍的病人的照顾。
3还有就是要多跟他沟通交流,尽量开导,帮助他调整情绪,面对既定事实,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恢复原来的生活。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适当使用药物。当然,如果病人是乐观开朗的,就不必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