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用药镇痛法在分娩中的应用
局部用药镇痛法在分娩中的应用
(1)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1938年美国医师首先将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椎管内阻滞麻醉已成为全世界麻醉界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的分娩镇痛方法,镇痛失败率仅3%。
我国椎管内麻醉镇痛方式目前主要开始于活跃期,因此要求镇痛作用起效快,故多采用腰硬联合(CSEA+PCEA)或加大首次硬膜外隙给药的剂量,但CSEA+PCEA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包括麻醉意外、尿潴留、产后头痛等,而抑制产程、胎心异常以及增加手术产,但在不同的研究中,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争议,与麻醉药物种类尤其药物的浓度相关,目前正在寻找低浓度麻醉药物在产程镇痛中的应用。
在美国,产时镇痛主要以单纯硬膜外麻醉为主,已由1981年的9%~22%上升至1997年的21%~50%,而且规模较大的医院产时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较多,并且无须等到进入活跃期,据估计美国每年400万分娩妇女中,约50%接受了硬膜外麻醉镇痛或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镇痛法。
(2)宫旁阻滞麻醉:首次报道于1945年,可用于第一产程,方法为在宫颈的3、6、9、12点处注射局麻药,但镇痛效果不肯定,且易出现表现为胎心率缓慢的胎儿窘迫,故目前已较少应用。
(3)阴部神经组织麻醉:主要用于第二产程减轻分娩过程中由于产道和盆底扩张及外阴部手术所致的疼痛,使阴道、会阴松弛,缩短第二产程。适应证为:①会阴切开术;②阴道手术助产术;③头位异常经阴道胎头旋转术;④产后检查软产道裂伤。
什么是无痛分娩
通常意义上所指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的名词是分娩镇痛。分娩镇痛的目的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分娩时,子宫收缩,子宫血管就会受到压迫,这样就造成了子宫缺血。子宫颈口开大的时候,肌肉会变薄、韧带会拉伸,肌肉韧带的神经末梢理所当然发生变化。而且,生产时胎儿对母亲产道也会产生压迫,这些都会使产妇感到分娩时 剧烈疼痛。这种方式可以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让准妈妈们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积攒了体力。当宫口开全时,就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
“无痛分娩”起源于国外,至今有100余年的历史,目前它在国外已经应用很普遍了,美国分娩镇痛率》85%,英国》90%。国内很多医院均已开展无痛分娩,有的已经占了顺产的30%~40%的比例,准妈妈可以放心选用无痛分娩,这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成熟的技术。
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优点是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但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椎管内分娩镇痛是迄今为止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方法,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痛分娩”。
目前通常使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药物性的,是应用麻醉药或镇痛药来达到镇痛效果,药物性分娩镇痛有很多种方法,有全身用药、局部麻醉和吸入麻醉等。另一种方法是非药物性的,是通过产前训练、指导子宫收缩时的呼吸等来减轻产痛;分娩时按摩疼痛部位或利用中医针灸等方 法,也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分娩时的疼痛,这也属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减轻分娩疼痛的呼吸法
分娩镇痛方法众多
分娩镇痛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美国分娩镇痛率>85%,英国>90%。分娩镇痛方法很多,包括:产前教育、呼吸镇痛、电磁仪刺激、穴位注射、笑气吸入、局部阻滞和硬膜外自控镇痛。不同的镇痛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疼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就是应用麻醉技术对产妇进行镇痛,这是目前临床上安全性较高、使用最普遍、镇痛效果最确切的分娩镇痛法。目前北京妇产医院已将此技术应用于产科临床。
这种镇痛法可以使产妇一直处于清醒状态,可以自由进食进水、下地行走,还可以在没有疼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的产力。由于麻药罗哌卡因安全性高,通过胎盘的药量微乎其微,所以对胎儿无任何不良影响。
分娩镇痛中常见的问题
什么时候申请分娩镇痛?当您真正临产并进入产房后,即可向护士或自己的主管医生提出申请,她们会为您选择最佳的分娩镇痛时机,并帮助与麻醉医生联系为您镇痛。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能一直持续到孩子出生吗?是的,可满足整个产程的镇痛需要。
分娩镇痛对胎儿有害吗?实行分娩镇痛是在保证母亲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分娩镇痛所需要的麻醉药剂量只是剖宫产所需剂量的1/10或更小。因此,麻醉风险也比剖宫产小得多。
分娩镇痛真的完全不痛吗?疼痛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因人而异。止痛药物的给予则可以精确定量,并做到剂量个体化。目前的技术可以做到减痛分娩或者是完全无痛的分娩,这完全取决于产妇的要求与反应。
完全无痛的分娩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医生建议,保留轻微的子宫收缩感觉是最好的。
专家指出,分娩疼痛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子宫收缩——请记住当宫缩间隙时你应该同时放松身体,因为任何一点过分的紧张都可能给你造成不必要的疲劳,使分娩时间延长,痛苦加重。
(2)肌肉紧张——当宫缩时,大多数女性同时会绷紧分娩中无需使用的肌肉,如腿部、手足以及下颌的肌肉等。这样实际上加重了疼痛的程度,从而导致分娩时间的延长。
(3)畏惧-紧张-疼痛的循环——有些女性害怕分娩的原因是疼痛,这种担心会引起肌肉紧张,导致宫缩加剧和时间延长,这反过来又会加重疼痛。
对于分娩过程中的女性来说,了解一些应对分娩的技巧,将会受益匪浅,从而很好地配合医生,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当前广为应用的就是“拉玛泽”呼吸法,主要是让产妇对于生产有正确的了解,清楚知道生产时可能会有的状况,通过之前的练习,当阵痛来临时,能有经验、稳定地实施各种呼吸放松技巧,使得肢体及心理放松,顺利完成生产大事。
据介绍,“拉玛泽”呼吸法是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推演出来的,而将此原理运用到生产中,则是当阵痛来临时,将原本疼痛时立即出现的“肌肉紧张”,经过多次练习转化为“主动肌肉放松”,而使疼痛减少。
科学地说,学习此方法并不表示可以使生产不痛,而是让生产疼痛减轻到人体所能忍受的范围内。据悉,目前市内多数正规医院开设的产前培训班都会有“拉玛泽”呼吸法的课程,准妈妈们可以多加关注。
分娩镇痛的非药物性方法
(1)心理疗法:也称拉马策法。主要包括:①对孕妇和家属进行教育,消除紧张情绪。②镇痛呼吸技术,临产开始后行胸式呼吸,深而慢,以此缓解紧张;在第一产程末期、宫口开全之前,用快而浅的呼吸和喘气;第二产程时向下屏气代替喘气。③按摩法,第一产程活跃期,宫缩时可在下腹部按摩或产妇侧卧位按摩腰骶部,宫缩间歇时停止。④压迫法,用于第一产程活跃期,让产妇双手拇指按压髂前上棘、髂棘或耻骨联合,可与按摩法交替使用。
(2)针刺镇痛:起源于中医经络中的针刺疗法。适用于协调性、疏通性良好的产妇。它在不妨碍子宫收缩的同时抑制疼痛,有不影响母体循环系统的优点,但存在镇痛不全,内脏牵拉反射明显等缺点。
(3)水针镇痛:产程活跃期腰痛剧烈难忍时,在第五腰椎棘突中线左右旁2厘米处作为注射点,并在此两点以下2厘米处另取两个注射点,共4个注射点,在每个注射点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用水。是一种简单、易行、符合自然分娩生理规律的方法,适合于农村、基层应用。
(4)水浴分娩镇痛:利用水压、水温以及心理调节进行镇痛,机制还有待研究。
(5)Doulas分娩法:Doula是希腊文,是有过生育经验,有分娩基本知识,并富有爱心、有乐于助人品德的助产士或受过培训的妇女,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尤其在分娩过程中给产妇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使产妇感到安全、舒适、充满信心,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与医护人员配合,顺利分娩。
宝宝湿疹如何快速止痒 宝宝湿疹,西药止痒
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因此宝宝湿疹使用西药治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口服抗炎、抗组胺药、镇静药;急性期可服用钙剂、维生索C。
根据皮损形态特点,选用适当的抗炎、收敛的局部用药,如硼酸锌糊剂、2%糠馏油糊膏和黑豆馏油或煤焦油软膏或油膏。
对婴幼儿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不良反应。婴儿皮肤薄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
无痛分娩的方法
目前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
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优点是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但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迄今为止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方法,这种操作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进行。
麻醉医师在腰椎间隙进行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入少量局麻药或阿片类药物,并在硬膜外腔置入一根细导管,导管的一端连接电子镇痛泵,由产妇根据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给药(麻醉医师已经设定好了每小时的限量,不必担心用药过量),镇痛泵可以持续使用直至分娩结束。在整个过程中,麻醉药的浓度较低,相当于剖宫产麻醉时的1/5~1/10,可控性强,安全性高,几乎不影响产妇的运动,产妇意识清醒,能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整个分娩过程。
在给产妇施行分娩镇痛麻醉时,要考虑不影响产程和胎儿安全的原则下,通过严格地给予镇痛药物,不影响子宫规律性收缩,即可阻断分娩时的痛觉神经传递,从而达到避免或减轻分娩痛苦的目的,把分娩疼痛降到最低,但保留子宫收缩和有轻微痛感。
无痛分娩真的不痛吗
什么是无痛分娩
通常意义上所指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的名词是分娩镇痛。分娩镇痛的目的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分娩时,子宫收缩,子宫血管就会受到压迫,这样就造成了子宫缺血。子宫颈口开大的时候,肌肉会变薄、韧带会拉伸,肌肉韧带的神经末梢理所当然发生变化。而且,生产时胎儿对母亲产道也会产生压迫,这些都会使产妇感到分娩时 剧烈疼痛。这种方式可以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让准妈妈们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积攒了体力。当宫口开全时,就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
“无痛分娩”起源于国外,至今有100余年的历史,目前它在国外已经应用很普遍了,美国分娩镇痛率》85%,英国》90%。国内很多医院均已开展无痛分娩,有的已经占了顺产的30%~40%的比例,准妈妈可以放心选用无痛分娩,这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成熟的技术。
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优点是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但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椎管内分娩镇痛是迄今为止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最确切的方法,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痛分娩”。
目前通常使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药物性的,是应用麻醉药或镇痛药来达到镇痛效果,药物性分娩镇痛有很多种方法,有全身用药、局部麻醉和吸入麻醉等。另一种方法是非药物性的,是通过产前训练、指导子宫收缩时的呼吸等来减轻产痛;分娩时按摩疼痛部位或利用中医针灸等方 法,也能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分娩时的疼痛,这也属于非药物性分娩镇痛。
无痛分娩的利弊
无痛分娩的优点:
无痛分娩能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它让产妇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宫口开全该用力时,因积攒了体力而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
无痛分娩的经过是医生和产妇一起参与并共同制定计划的,有利于医生和产妇的沟通。还能够使医生及护理人员更多关注产妇的变化,如果母体或胎儿一旦发生异常,就可以及早被发现而得到及时治疗。熟练的麻醉科医生只要约5-10分钟即可完成麻醉操作过程。整个过程产妇一直处于清醒的状态,有条件的甚至能够下床走动,产妇可以比较舒适、清晰地感受新生命到来的喜悦。
无痛分娩的缺点:
后遗症是因人而异,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发生任何后遗症。无痛分娩一般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这宗麻醉总体来说是安全的。有极少数人可能会感觉腰疼、头疼或下肢感觉异常等,发生率很低,而且这些不适都不会很严重,短时间内就可以自然消失,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理论上讲,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方说低血压等等,但发生机率都非常低。
什么人适合做无痛分娩
了解了无痛分娩后,相信准备做妈妈的您一定跃跃欲试了。但是无痛分娩虽好,却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无痛分娩的适 应人群虽然很广,不过还是须在妇产科和麻醉科医生认真检查后才能知道您是否可以采取这种分娩方式。有阴道分娩禁忌症、麻醉禁忌症的人就不可以采用此方法。 如果是有凝血功能异常,那么就绝对不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了。
大多数产妇都适合于无痛分娩,但是如有妊娠并发心脏病、药物过敏、腰部有外伤史的产妇应向医生咨询,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真的不痛吗
无痛分娩并不能做到完全无痛。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其目的是有效缓解产痛,而不是让产痛消失。分娩镇痛主要作用是利于增加子宫血流,减少产妇因过度换气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分娩镇痛的方法有不同,包括陪伴分娩、水中分娩都可以纳入分娩镇痛的范畴,还有笑气吸入镇痛等,这些方法的镇痛效果并不非常明显。目前应用最多的,最好的方法是硬膜外麻醉镇痛。即使是这种方法,镇痛效果也可能不完善,且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一定就一点痛感都没有。但不可否认的是,无痛分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分娩的疼痛。
分娩止痛的方法有哪些
局部麻醉:大多数准妈妈分娩时考虑最多的镇痛方法就是局部麻醉。局部麻醉阻塞了准妈妈对身体特定部位的疼痛感知,可用于阴道分娩和剖腹产的止痛。
硬膜外麻醉:这是局部麻醉的一种,能够减轻肚脐以下身体部位的大部分疼痛,包括分娩时的阴道壁阵痛。麻醉师通过一支细小的导管在准妈妈下背部注射麻醉药进行硬膜外麻醉,可根据准妈妈的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麻醉剂药量。作用于胎儿的麻醉剂微乎其微,因此这种止痛法通常对胎儿没有影响。然而硬膜外麻醉法确实存在弊端:会引起准妈妈血压降低,排尿困难。硬膜外麻醉法还会引起产妇的瘙痒、恶心和头痛。虽然这种止痛法对于胎儿的危害微乎其微,但是可能会因母体低血压引发一些问题。
安定药:这样的药物并不能解除疼痛,但是却能帮助紧张的准妈妈放松精神,保持镇静。有时候安定药会与镇痛药一起使用。这些药物对于准妈妈和胎儿都有影响,故不常使用。这些药物会对准妈妈记忆力产生影响,让准妈妈很难记清楚分娩过程。使用安定药前请咨询医师,了解药物的风险。
无痛分娩的方法有哪些
非药物性镇痛分娩法
非药物性镇痛分娩法又分为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和催眠术等等。其主要的特点是不应用麻醉药物,而是在孕期对孕妇进行分娩教育训练,让孕妇自身配合医生来达到顺利分娩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存在镇痛不全的缺点。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分为多种操作方法,不管是哪种都一定要在专业的人员操作下进行,因为稍有操作不当都可能在早晨母体出现麻药中毒,影响分娩顺利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胎儿出现中毒现象。
全身麻醉无痛分娩
全身麻醉无痛分娩能够保证分娩过程无痛,但是一定要在麻醉专科医生熟练完美的操作进行下才行。但是也正是由于其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才能完全实施,一般不采用。
局部麻醉无痛分娩
局部麻醉主要是对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及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这种方法易于进行,已经成为每位产科工作者应该掌握的麻醉技术。
无痛分娩常见的八大问题
Q:我怀孕36周了,一想起分娩即将临近心里就害怕。听说现在可以采取无痛分娩,我的心情放松了一些。可我对无痛分娩并不那么了解。请问,什么是无痛分娩?
A :无痛分娩确切地说应该称为分娩镇痛,是指用各种方法来消除或缓解分娩时的产痛。分娩镇痛常用的方法,总的来说分为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
非药物性镇痛包括产前教育、呼吸镇痛、自由体位、分散注意力、陪伴分娩及其他方法,如针灸穴位、电磁刺激、水针注射等方式,都可达到减轻产痛的目的;药物性镇痛包括注射杜冷丁或安定、吸入笑气(氧化亚氮)、进行局部麻醉,阻滞宫颈旁及阴部神经及硬膜外阻滞感觉神经,其中硬膜外阻滞感觉神经这种镇痛方法是目前采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无痛分娩方式。
Q:担心采用无痛分娩会有副作用吗?应首选其中的哪一种方法?
A:由于任何药物都会有副作用,所以想要采取无痛分娩时,主张首选非药物性镇痛的无痛分娩方式。
Q:采用硬膜外镇痛这种方法,对产妇分娩有什么益处?
A:可使产妇减轻疼痛感,从而减少对分娩的恐惧;也可减轻产妇的疲倦,让产妇在最需要休息、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宫口开全想用力时,因积攒了体力而更有力量;另外,可使医生及护理人员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产妇,当产妇或胎儿发生不正常现象时能够及早被发现,及时加以处理。如果用药恰当对产程影响不大,能减少胎儿缺氧的危险。
Q:我想采用硬膜外镇痛方法,可又担心所使用的药物会对产妇和胎儿有不好的作用?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A:一般剂量的药物,对胎儿呼吸和长期的神经行为无大影响。但大剂量使用时,有可能造成麻醉药在胎儿体内聚积,导致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内暂时性活动迟缓。如果脊椎管内镇痛平面过高,会使产妇血压降低,影响胎盘血流,有可能导致胎儿在子宫里缺血、缺氧。
Q:我想在分娩时采取硬膜外镇痛的方法,但这种镇痛方法真的会使肚子不那么疼了吗?
A:硬膜外镇痛方法,就是在产妇腰部的硬膜外腔里注入一些镇痛药和小剂量的麻醉药,并持续少量地释放,只阻断较粗的感觉神经,不阻断运动神经,从而影响感觉神经对痛觉的传递,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或不疼痛。使用过程中,孕妇可根据情况自行按钮给药,基本上感觉不到疼痛,是镇痛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目前,这种镇痛方法应用得最为广泛。
Q:我下个月就要临盆了,可对分娩很害怕,不知硬膜外镇痛方法都适宜哪些产妇?这种方法安全不安全?
A:一般来说,硬膜外镇痛是比较安全的,对绝大多数产妇也都适宜。但如果产妇有产前出血、低血压、腰部感染、患有脊柱畸形或神经系统疾病等,或胎儿发生宫内缺氧,就不适宜采取硬膜外镇痛的方法分娩。
Q:我觉得硬膜外镇痛的方法非常适合我,因为我特别怕痛。但听说这种方法会使生孩子的时间过长,是这样吗?
A:一般来说,硬膜外镇痛这种方式不影响子宫收缩,所以,第一产程不会延长。但麻醉后由于产妇用不上腹压,有可能导致产妇在第二产程用不上力,使胎儿娩出的时间延长。
无痛分娩 分娩疼痛 分娩常识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Q:在分娩的过程中,一般在什么时候采取硬膜外镇痛的方法?
A:一般是在宫口开大2厘米以后、产程进入活跃期时采用硬膜外镇痛的方法,过早应用可能会使产程延长。而且,在产程的早期宫缩疼痛还不是很厉害时,可以先采用非药物性镇痛的方法。随着产程进展,宫缩疼痛逐渐加剧,并其他镇痛方法无效时再选用硬膜外镇痛。当子宫口开全后要停止用药,这样有利于产妇利用腹压娩出胎儿。
无痛分娩生的时候疼吗
1、无痛分娩生的时候疼吗
无痛分娩并不能做到完全无痛。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其目的是有效缓解产痛,而不是让产痛消失。分娩镇痛主要作用是利于增加子宫血流,减少产妇因过度换气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无痛分娩的方法有很多种,陪伴分娩、水中分娩都可以纳入分娩镇痛的范畴,还有笑气吸入镇痛等,但这些方法的镇痛效果并不非常明显。目前应用最多、最好的方法是硬膜外麻醉镇痛。即使是这种方法,镇痛效果也可能不完善,且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一定就一点痛感都没有。但不可否认的是,无痛分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分娩的疼痛。
无痛分娩生的时候疼吗
2、无痛分娩是什么
通常所说的“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分娩镇痛可以让准妈妈们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让她们在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休息,当宫口开全时,因积攒了体力而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
3、无痛分娩的方法
目前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优点是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但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
分娩镇痛之全身用药镇痛法
(1)吸入性药物镇痛:
是最早开始的药物镇痛方法,1847年Simpson第一次应用氯仿用于分娩镇痛。1880年StanislavKlilovich首次应用氧化亚氮(N20,笑气)获得成功。20世纪早期,美国医生参与的分娩中,50%使用吸入镇痛法,目前已经很少应用。
但该种吸入镇痛法在我国某些医院较常应用。理想的吸入镇痛应具备既达到镇痛目的又无镇静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对产妇的心血管功能及宫缩无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气/血分配系数低,分子稳定易于保存且不易燃烧。
吸入镇痛常用药物为氧化亚氮、恩氟烷(安氟醚)、异氟烷(异氟醚)等,但最常用的仍是氧化亚氮。吸入镇痛相对安全,但必须掌握浓度和具备完善的监测条件,以避免产妇氧饱和度降低以及咽喉反射受到抑制后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
(2)非吸入性药物镇痛:
常用种类包括麻醉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吩噻嗪类和麻醉诱导药,其中最常用的为第一类麻醉镇痛药及第二类镇静催眠药。麻醉镇痛药哌替啶(杜冷丁),不仅可以抑制痛觉还可提高产妇的痛阈,对母体的血压、心排血量、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影响,但如要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往往所需药物剂量较大,如哌替啶需要每1~2小时静脉注射25~50mg或每2~4小时肌内注射50~100mg,对母婴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产妇和新生儿的呼吸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