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恶性淋巴瘤者须做的检查
怀疑恶性淋巴瘤者须做的检查
怀疑恶性淋巴瘤者应作全面检查:
(1)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尤其是浅表淋巴结,包括颌下、枕后、耳前、颈、锁骨上下、滑车上、骼窝、腹股沟、帼窝淋巴结,咽淋巴环等,在腹部应注意肝脾有无肿大及有无腹块。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肝肾功能等。
(3)X线检查和CT扫描:包括胸部正侧位片、全肺断层摄影、胸部或腹部CT,必要时还可行双下肢淋巴管造影。
(4)超声波检查:能发现直径大干20厘米的淋巴结和肝脾等腹腔脏器侵犯情况。
(5)对怀疑有骨侵犯的患者可行全身骨扫描。
(6)对疑有肝侵犯者可行肝脏活检。
(7)对怀疑有脑侵犯的患者应行腰穿及脑脊液检查。
常腹痛想呕吐需警惕腹部淋巴瘤
全身淋巴瘤的最常见首发症状为无疼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这种症状约占所有首发症状的60%-80%,其次是腋下淋巴结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神经或邻近器官而引起相应部位疼痛或不适症状。而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胀,其次是黑便和腹部包块,患者体重会明显下降,贫血、消瘦、呕吐、腹泻等也是重要的临床表现,但因为容易被误以为胃肠疾病,所以常被患者忽视。
专家介绍,由于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都与消化性溃疡或胃肠癌相似,所以它高超的伪装术常常迷惑患者和医生,故而此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极低。临床上常见到患者以腹痛、腹胀以及呕吐、腹泻、消瘦等胃肠道症状前来就诊,加之患者的胃镜检查多表现为溃疡,肠道检查常出现局部隆起,所以常被误诊为胃溃疡、胃炎或是胃癌、肠癌。据统计,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高达68%。
总恶心呕吐 早做活体检查
要想早期发现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就要对自己的“胃病”提高警惕。当你自觉总是腹痛、腹胀,或是摸到自己的腹部有包块,并伴有一些消化道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消瘦、黑便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经普通的内科治疗症状不见好转或是症状仍然反复出现时,建议进行全面检查,如腹部B超、胃肠道造影以及内镜检查,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验。专家提醒,通过内镜检查进行“多点位深挖活检”,可以提高诊断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阳性率。在高度怀疑患了此病时,也可以采取反复多次取活检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检查。
淋巴结肿大不疼也要查一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饮食结构的调整,恶性淋巴瘤已经逐渐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类主要肿瘤,且发病呈年轻化和城市化。那么恶性淋巴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的早期表现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防治淋巴瘤呢?
恶性淋巴瘤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或者其他淋巴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根据临床及病理特征可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老百姓所谓的“淋巴癌”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称谓。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所以淋巴瘤可以发生在身体几乎所有的部位。但其发病以淋巴结最为常见,扁桃体、肝脾和骨髓等部位也可发病。
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据张清媛副院长介绍,目前我国淋巴瘤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增长,成为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2.5万人左右,大约2万人死于淋巴瘤。恶性淋巴瘤多见于中青年,男女之比为3:1,约5%-6%的病例有家族史。为什么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会呈上升趋势呢?
这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自身免疫性疾病增多,影响及促进人体主要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及组织恶变。2、对恶性淋巴瘤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提高。3、平均寿命延长后,中老年人的发病率增高。4、由于接受各种器官移植的患者增多,由此导致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增多,从而引发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5、某些特殊的感染,如EB病毒、HIV、幽门螺杆菌等以及环境污染等。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要引起重视
多数淋巴瘤患者在早期往往表现为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比如浅表的颈部、腋下和腹股沟淋巴结等等,早期时不痛亦不痒,因此常被人所忽略;若发生于体内深部的纵隔淋巴结和腹腔淋巴结及发生于脏器,可引起压迫症状;若发生于胃、肠则可能有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则可能产生脸色苍白、发烧、不正常出血等症状。
除了这些局部表现以外,还有部分病人出现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发热(排除感染原因)大于38度以上连续三天以上、盗汗、消瘦和皮肤瘙痒等等。张清媛副院长强调,如果身体出现上述这些异常情况,千万不要自作主张,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
淋巴瘤该如何诊断呢?正确的病理诊断是关键。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一旦发现肿块,怀疑是淋巴瘤,应该尽早进行病理活检,如手术切除肿大的浅表淋巴结或通过穿刺获取体内深部淋巴结或肿大部位的组织。张清媛副院长提醒患者穿刺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无需不必要的担心,这些检查都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肿瘤扩散和转移。
淋巴瘤相对于其它肿瘤,病理诊断及分型较为复杂,不同分型的治疗和预后差别非常显著。因此确诊的过程耗时可能较长,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耐心。得到正确的病理诊断后,还需要对患者做全面的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头胸腹部CT和骨髓检测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做PET-CT检查,这样就可以做出准确的临床分期及指导今后的治疗。
详细的分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检查,我们不但可以知道肿瘤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且可以了解自己身体的状态,如心、肺、肝、肾及血液等功能如何,这些都可为以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提供帮助。
淋巴瘤是目前化疗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
化疗是目前治疗淋巴瘤的主要手段,一些患者联合靶向治疗能显著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期。部分患者也可联合放射治疗,手术虽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考虑。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淋巴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淋巴瘤已经成为化疗可以治愈的肿瘤之一。即便是没有治愈,通过有效的治疗,许多患者也可长期生存。
所以,张清媛副院长提醒广大淋巴瘤患者一定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积极配合医生的规范化治疗。淋巴瘤治疗结束后部分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需定期复查,切不可放松警惕,掉以轻心。
淋巴癌和淋巴瘤的区别有哪些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淋巴瘤分为良性和恶性的区别。如果淋巴瘤是恶性的,我们称它为淋巴癌。淋巴癌对人体的的危害很大。它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临床症状有些类似,因此有些人无法分辨。如果把良性淋巴瘤误诊为淋巴癌,那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淋巴癌和淋巴瘤的区别有哪些?
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临床症状是不一样的。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都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临床症状。相对良性淋巴瘤来说,淋巴癌的症状更多。淋巴癌患者会出现其他器官的症状。淋巴癌患者会出现贫血。此外淋巴癌患者也会出现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如红斑、水疱、糜烂等。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危害性是不一样的。良性淋巴瘤相对来说危害较小,而且不致命。良性淋巴瘤通过手术切除即可。而淋巴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它的危害极大。淋巴癌要进行放疗和化疗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出现类似症状,患者自己无法判断的话,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通过血常规及血涂片,骨髓涂片及活检,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等检测手段能确定淋巴瘤的良性与恶性。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淋巴瘤,都需要及时的治疗。
淋巴瘤的检查与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遇到如无明确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反复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并伴有皮痒、多汗,消瘦等;虽诊断为结核或是淋巴结炎但经一般抗炎治疗无效应,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因为以上是怀疑为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信号。X线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常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患者不要拒绝。对于可疑为淋巴瘤的患者,常规需要进行X线检查。主要是拍胸片,观察肺门、纵隔、气管旁淋巴结是否有肿大,同时也要观察两侧肺脏有没有受侵犯。CT、磁共振、B超检查对发现纵隔、腹膜后及其他隐匿部位的病变也很有帮助,是X线检查的必要补充。另外,明确诊断需要对可疑病变部位淋巴结进行病理活检,这是确诊淋巴瘤的最可靠手段,对明确淋巴瘤亚型及制定今后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淋巴瘤治疗方案的制定依赖于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对于早期病人,以局部放射治疗为主。而对于晚期病人,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却起着重要作用。从总体上讲,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预后优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以免疫治疗为主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在传统的放化疗基础上加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以后,患者的治疗缓解率、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都得到了明显延长。新的治疗药物问世,延长了患者生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使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成为可能。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方法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系起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大肠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于肠道的结外型淋巴瘤及其他部位的恶性淋巴瘤在病程中累及胃肠道的继发性病变,原发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常因延误诊治而预后不良。好发于淋巴组织较丰富的回肠末端和盲肠,其次为右半结肠,分布特点可以呈局限性,但一般较癌累及范围广。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方法
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内镜下阳性率高达到50%~8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时在内镜下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但活检病理始终只能发现炎性细胞浸润,未见癌。这是因为肠型恶性淋巴瘤虽然在组织学上有一定的特征如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异型、病理核分裂像、组织结构破坏等,但常因取材过浅、组织块太小,组织钳夹时的挤压等而不能确诊。因此本病取材活检有别于结肠癌,除了粘膜取材外,夹取粘膜下组织很有必要。而一旦内镜结果与病理结果数次不符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
本病主要应与大肠癌相鉴别,二者临床表现及病史相似,有时纤维结肠镜也不能将两者完全区分开来,确诊常需依赖活组织检查予以鉴别。
恶性淋巴瘤体检项目
恶性淋巴瘤患者应作以下检查:
1、对怀疑有骨侵犯的患者可行全身骨扫描。
2、对疑有肝侵犯者可行肝脏活检。
3、超声波检查:能发现直径大干20厘米的淋巴结和肝脾等腹腔脏器侵犯情况。
4、对怀疑有脑侵犯的患者应行腰穿及脑脊液检查。
5、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肝肾功能等。
6、X线检查和CT扫描:包括胸部正侧位片、全肺断层摄影、胸部或腹部CT,必要时还可行双下肢淋巴管造影。
7、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尤其是浅表淋巴结,包括颌下、枕后、耳前、颈、锁骨上下、滑车上、骼窝、腹股沟、帼窝淋巴结,咽淋巴环等,在腹部应注意肝脾有无肿大及有无腹块。
淋巴瘤如何正确诊断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系起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大肠恶性淋巴瘤包括原发于肠道的结外型淋巴瘤及其他部位的恶性淋巴瘤在病程中累及胃肠道的继发性病变,原发者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常因延误诊治而预后不良。好发于淋巴组织较丰富的回肠末端和盲肠,其次为右半结肠,分布特点可以呈局限性,但一般较癌累及范围广。
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内镜下阳性率高达到50%~8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时在内镜下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但活检病理始终只能发现炎性细胞浸润,未见癌。这是因为肠型恶性淋巴瘤虽然在组织学上有一定的特征如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异型、病理核分裂像、组织结构破坏等,但常因取材过浅、组织块太小,组织钳夹时的挤压等而不能确诊。因此本病取材活检有别于结肠癌,除了粘膜取材外,夹取粘膜下组织很有必要。而一旦内镜结果与病理结果数次不符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
本病主要应与大肠癌相鉴别,二者临床表现及病史相似,有时纤维结肠镜也不能将两者完全区分开来,确诊常需依赖活组织检查予以鉴别。
淋巴瘤这种疾病的诊断方式是很多的,如果大家患上了淋巴瘤这种疾病的话,只有经过了科学的诊断,这样才能慢慢的恢复健康,平时,大家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帮助大家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继续幸福的生活。
淋巴瘤的医学诊断
淋巴瘤是指人体淋巴网状组织内正在发育中的或成熟的正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网状细胞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病态新生物,医学上叫做原发于淋巴系统的恶性实体瘤。人体淋巴组织具有免疫功能。因此,根据现代医学定义也可以把淋巴瘤看作是免疫系统的恶性实体瘤,简称淋巴瘤。其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
由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非常丰富,淋巴瘤病人的首发症状常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为多发或单发。但淋巴结以外的任何部位如脾脏、胃肠道等也可以成为淋巴瘤首发的部位。首发于淋巴结以外部位的淋巴瘤被称为结外淋巴瘤。如淋巴瘤累及骨髓或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则称为淋巴瘤伴有骨髓侵犯或合并白血病。由于淋巴瘤为肿瘤性增生,其恶性程度和病程可因肿瘤的组织学特点而有很大差别,但其临床表现都很相似
医师诊断淋巴瘤,需要依据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体检,并进行有关的辅助检查,但是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当病人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并具有前面所介绍的其它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即可怀疑为淋巴瘤。这时应及时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并作淋巴结切片,必要时做骨髓、肝、脾穿刺活检,以便从病理组织学上确 定诊断。其它如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同位素扫描及特殊造影检查等,都是临床确定分期所必不可少的。总之,影像学检查是给淋巴瘤定位,病理学 检查是给淋巴瘤定性,二者结合才能进行正确诊断,并使制定的治疗方案更为合理,使治疗的目的和方式更有针对性,疗效更好。
淋巴肿瘤四期应该怎么治疗
一、手术切除法
手术治疗恶性淋巴瘤晚期的方法比较直接一点,就是将患者病变部位的肿瘤切除,但是此种方法对于处于恶性淋巴瘤早期、中期的患者更有效一点,对于恶性淋巴瘤晚期患者疗效要差,那为什么说恶性淋巴瘤晚期治疗手术切除法的治疗效果要差一点呢?
因为晚期的恶性淋巴瘤很难被手术一次性切除,而且如果淋巴瘤发生转移了(晚期转移率非常高),那么即使手术切除病变部位那也是没有用的。
二、放射治疗法
有些恶性淋巴瘤晚期患者都会出现肝硬化的症状,这样的患者做放射治疗的效果就不会很明显。像这种恶性淋巴瘤晚期治疗放疗法比较适合那些没有办法进行手术切除淋巴瘤的人。
经临床学统计,如果患者的身体接受放疗的恶性性淋巴瘤晚期治疗的方法,那么患者的生存率可以提高到45%以上(一年生存率),有些恶性淋巴瘤患者甚至可以完全康复。
三、化学治疗法
如果能配合中草药来辅助治疗恶性淋巴瘤晚期的话,那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晚期就能显出比较好的效果。
纵隔肿瘤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纤维支气管镜或纤维食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支气管受压情况、程度,肿瘤是否已侵入支气管或食管,从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二)X线检查荧光透视发现肿瘤有搏动,应先明确为扩张性或传导性搏动。如为前者,可初步怀疑为动脉瘤,可用X线计波摄影或血管造影求证实。上纵隔肿瘤在X线透视时若随吞咽而向上移动,可初步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正、侧、斜位X线平片、分层片,或高仟伏摄片,可明确肿瘤的部位、外形、密度、有无钙化或骨化等,从而初步判断肿瘤的类型。食道吞钡检查可了解食道或邻近器官是否受压。
(三)诊断性气胸可判断肿瘤发生于胸壁或肺脏,肺内或肺外。诊断性气腹可区别膈下因素,如膈疝等。
(四)纵隔充气造影对显示前纵隔肿瘤的形态和明确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颇有帮助。
(五)纵隔镜检查对明确气管旁、隆突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并可钳取活组织明确病因诊断。
(六)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应用CT检查前纵隔瘤肿、淋巴结肿大、纵隔脂肪组织的病变(如脂肪瘤)比其他任何X线检查法均可靠。CT诊断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准确性可达90%以上。
(七)核磁共振成像(MRI)有下列优点:成像参数多;软组织分辨率高;切层方向灵活;图像无骨性伪影;安全可靠、无电离辐射损伤。诊断纵隔肿瘤有独特之处。
(八)颈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支气管淋巴结核和淋巴瘤常伴有周围淋巴结和颈淋巴结受累,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
(九)放射性核素检查怀疑胸内甲状腺肿,可作放射核素131碘扫描,对异位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的诊断很有帮助。
(十)诊断性放射治疗怀疑恶性淋巴瘤,经其他检查未能证实时,可试用放射治疗。恶性淋巴瘤对放射较敏感,照射20~30Gy(2000~3000rad),肿瘤迅速缩小。
(十一)剖胸探查经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肿瘤性质,但已除外恶性淋巴瘤者,在全身情况许可下,可作剖胸探查。
恶性淋巴瘤的十问十答
1.恶性淋巴瘤是不是只发生在淋巴结,会长在其他地方吗?
答:恶性淋巴瘤可以发生在淋巴结,也可以发生在淋巴结外,例如脾脏、胃肠道、乳腺、甲状腺、肺、骨等。
2.淋巴结发炎会不会引起恶性淋巴瘤?消炎能预防恶性淋巴瘤吗?
答:淋巴结发炎属于炎症,而恶性淋巴瘤是恶性肿瘤,没有必然联系;但是有些病毒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消炎能预防恶性淋巴瘤。
3.为什么会得恶性淋巴瘤?哪些人容易得恶性淋巴瘤?
答:研究表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有免疫缺陷者,恶性淋巴瘤的发生率增高。在进行器官移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其恶性淋巴瘤发生率可比一般人群高40-100倍。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患者中,恶性淋巴瘤的发生率亦高。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增加,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4.怎样确定自己是不是恶性淋巴瘤?有没有诊断的好办法?
答:可以进行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以获取病理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帮助分出恶性淋巴瘤亚型。
5.得了恶性淋巴瘤需要忌口吗?
答:放疗化疗期间会有胃肠道反应,影响饮食,要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促进食欲,保证营养。应该戒烟忌酒,其他一般无需忌口。
6.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期间可以怀孕吗?
答:在化疗期间由于化疗药物,尤其是烷化剂可能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诸如增加母体出血和易感染的危险性,对胎儿则可引起胎儿畸形、宫内生长迟缓、流产、死胎等,因此在治疗期间不建议患者或其配偶受孕。
7.孕妇得了恶性淋巴瘤可以保留孩子吗?
答:恶性淋巴瘤一般不会通过胎盘屏障转移到胎儿。妊娠合并恶性淋巴瘤需根据胎次、妊娠期病情危重程度及妊娠期限,全面权衡利弊。不论放疗还是化疗均会给母体和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在妊娠早期,若病变限于或波及膈下,胎儿不能避开照射者,应终止妊娠。如病变广泛、病情发展迅速者亦应考虑终止妊娠。在妊娠中晚期,且病变暂时不威胁生命时可允许继续妊娠。尤其是妊娠晚期可至胎儿存活分娩后再治疗。
8. 怀疑恶性淋巴瘤是否一定要做淋巴结活检?
答:是的,正确的病理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关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恶性淋巴瘤可分为20几种亚型,每种亚型都是独立的疾病。所以一旦发现肿块,怀疑是淋巴瘤,应该尽早进行病理活检。
浅表淋巴结首选手术切除。细针穿刺适合体内深部淋巴结和怀疑有病变的脏器,或者治疗后怀疑有复发的肿大淋巴结。这些检查都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肿瘤扩散和转移。
9. 得了恶性淋巴瘤一定要化疗吗?
答:大多数病理类型的恶性淋巴瘤需要化疗。因为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因此在治疗上也首先应该以全身化疗为主,而不应该首选手术或其他治疗。特殊情况下可以单纯局部治疗,例如手术切除或放疗。
恶性淋巴瘤有以下情况要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①治疗后复发的,经再次治疗有效的恶性淋巴瘤。②第一次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但属于高度恶性的极易复发的恶性淋巴瘤。
10 恶性淋巴瘤治疗结束后是否还要定期检查?
答:是的,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还可评价治疗的效果,了解远期毒副反应。一般治疗结束后第1~2年内每3月随访一次,以后半年到一年一次,以至终身。
假性肿瘤治疗方案
1.现在假淋巴瘤被归为了良性病。有的假淋巴瘤会出现低度恶化的趋势,所以这种肿瘤疾病也是需要治疗的。一般通过手术对病灶进行切除治疗就能够彻底治愈这种病。在手术切除的过程当中应当尽量保全正常的肺部组织。
2有的假淋巴瘤患者在做肺切除手术之后可能会出现对侧的肺部组织发生病变的可能,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术后采用环磷酰胺给予治疗,这种术后对侧的肺部病变就会消失。假淋巴瘤病人做非切除之后不需要放疗以及化疗。
3患者做了肺的部分切除之后需要注意的就是定期检查身体,主要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其他地方的淋巴细胞增生,还有就是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此病是否复发,如果复发还需要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假淋巴瘤是一种良性病,手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约有一半的假淋巴瘤患者会发展成为恶性的淋巴瘤,患病后不应当放化疗,因为放化疗能使得假淋巴瘤转化为恶性淋巴瘤。
4.假瘤是良性疾病,但现在倾向于认为是低度恶性肿瘤。切除病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是假性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曾报道一例病人在肺切除术后对侧肺又发生病变,在环磷酰胺治疗后病灶消失。虽然在切除术后很少需用化疗和放疗,但是对手术切除的病人需要密切随访以警惕复发或发生其他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5.预后本病为良性病,手术效果满意,但约半数患者可以发展为恶性淋巴瘤。化疗和放疗均可使肺假性淋巴瘤发展为恶性淋巴瘤。
淋巴癌和淋巴瘤的区别有哪些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淋巴瘤分为良性和恶性的区别。如果淋巴瘤是恶性的,我们称它为淋巴癌。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淋巴瘤分为良性和恶性的区别。如果淋巴瘤是恶性的,我们称它为淋巴癌。淋巴癌对人体的的危害很大。它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临床症状有些类似,因此有些人无法分辨。如果把良性淋巴瘤误诊为淋巴癌,那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淋巴癌和淋巴瘤的区别有哪些?
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临床症状是不一样的。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都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临床症状。相对良性淋巴瘤来说,淋巴癌的症状更多。淋巴癌患者会出现其他器官的症状。淋巴癌患者会出现贫血。此外淋巴癌患者也会出现非特异性皮肤表现,如红斑、水疱、糜烂等。晚期恶性淋巴瘤患者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的危害性是不一样的。良性淋巴瘤相对来说危害较小,而且不致命。良性淋巴瘤通过手术切除即可。而淋巴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它的危害极大。淋巴癌要进行放疗和化疗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良性淋巴瘤和淋巴癌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出现类似症状,患者自己无法判断的话,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通过血常规及血涂片,骨髓涂片及活检,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等检测手段能确定淋巴瘤的良性与恶性。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淋巴瘤,都需要及时的治疗。
淋巴结发炎和淋巴癌区别
要区别开淋巴结炎和淋巴瘤,首先要明白发病机理。淋巴结炎的主要病原体是化脓性细菌,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由致病菌沿淋巴管侵入淋巴结所引起。由于淋巴液是分区汇集于特定区域的淋巴结,所以一定部位的原发感染仅能造成一定部位的淋巴结炎。所以本病多发生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结周围炎,粘连成团,并可发展成为脓肿。
而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除了淋巴有肿块外,要注意观察是否有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或周期性发热,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盗汗、消瘦的情况。要高度怀疑淋巴瘤的可能。
对于没有医疗常识的人该如何判断淋巴组织的疙瘩是好是坏呢?如果是急性淋巴炎症,疙瘩摸上去是软的,有红、肿、热、痛的感觉。如果是淋巴瘤,摸起来坚韧,有种摸鼻子(外面软,里面硬)的感觉,表面光滑,通常无压痛,推之固定不移。
如果淋巴有肿块,而且出现了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高度怀疑恶性淋巴瘤,特别是伴有皮痒、多汗、消瘦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确诊淋巴瘤,B超、CT等检查方式有帮助,但最准确的方法还是取活检做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