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酒注意事项
中药泡酒注意事项
1.药酒不是泡的越久越好,一般浸泡的时间大多为15-30天,浸泡时间主要与药材质地有关,此外,温度高浸泡时间短,反之时间则长些。一般来说,药酒泡制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
2.开始浸泡药酒时,不要放冰箱,这样会影响药材析出,高温,潮湿情况下可酌情缩短时间。
3.不是所有药材都适合泡酒,如扩物质的中药其有效成分不易析出,很难用酒跑出来,如果以毒蛇为原料泡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浸泡前先去掉蛇头,否则极易造成中毒。
4.泡酒的药材不是放的越多越好,一般而言,酒与药材的比例为10:1-20:1.质地疏松的药物吸水性强易多加些酒,如枸杞子,茯苓等;质地坚硬的药物吸水性差应少放酒,如人参,鹿茸等可加10-15倍酒浸泡即可。
一天吃一根党参可以吗 党参可以泡酒吗
可以。
党参是可以用来泡酒的,党参作为一种中药,可以用来泡药酒,而且党参是一种具有滋补效果的中药,泡出来的药酒具有多种功效,不仅可以补气,而且对于脾虚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促进消化,提高食欲,同时党参还是一种补血的中药,泡出来的党参酒不仅可以活血化瘀,而且还具有补血的作用。
中药泡酒多长时间最好
一些坚实的中药,如金,石,蚌,壳之类的药材泡酒,泡的时间要长一点;果实类,像枸杞之类的,泡的时间短一点;此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影响,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一些。
如果想让药酒快点泡好,不妨把中药剪碎,或切成饮片,这样药酒的有效成分容易浸泡出来,需要浸泡的时间也较短。
中药泡酒注意事项
01、药酒、补酒不分
服用药酒前须认清功效。通常药酒分为治疗性药酒和滋补性药酒两类。前者有特定的医疗作用,主要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服用方法严格。市场上常见的则多为滋补酒,多具有养生保健作用,也要根据个人情况酌量服用。
02、药酒就菜进餐
很多人在聚餐时会拿出精心泡制的药酒与亲友分享,这其实是不对的,药酒本身是有药效的,通常情况下不能在吃饭时服药,药酒的服用同样应遵守这一规则,吃饭时喝药酒不仅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03、喝药酒多多益善
服药酒须控制剂量,古代医家曾明确指出:“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服用药酒要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饮1次或每日3次为宜。与过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04、千人一方
许多人见到药酒随意服,殊不知,选用药酒也应因人而异,气血双亏、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者,应选用滋补类药酒,如五味子酒、十全大补酒、人参酒等。风寒、脑卒中后遗症(中风后遗症)者应饮用活血化瘀类药酒。风湿病患者可选用风湿药酒、五加皮酒、木瓜酒等祛风湿药酒。肾阳虚、勃起功能障碍者可选用鹿鞭壮阳酒、淫羊藿酒、参茸酒、海狗肾酒等壮阳药酒。
05、药酒越陈越好
很多人误以为酒是陈的香,药酒也应泡得越久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饮药酒要注意时效,储存得当,一般优质酒以储藏4~5年为最佳。如果继续储存,会使酒精度下降,酒味变淡,香气消失,药效也会受到影响。若出现大量沉淀物或已酸败变质,则绝对不能再饮用。
对于中药泡酒的误区,现在大家都清楚了,可说到中药泡酒,有一味中药泡的酒是最适合秋冬季服用的,那就是人参泡酒。中医常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而现在即将进入冬季,养生时应当注意“冬藏”。养生要做到顺时养生,冬季养生要做到去燥养阴补气,冬季时节非常适宜滋补。人参具有滋补强壮,大补元气之功效,在临床中很多慢性疾病,危重急症,应用人参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用范围广阔。尤其是对于气短乏力,经常头晕,血压偏低,容易感冒,冬天怕冷容易受寒的气虚体质最适宜在这个时候服用人参进补。
泡的药酒能存放多长时间
这些中药材泡酒,如果密封良好,没有发生变质和酒精挥发,就可以喝的,建议先检测一下酒精的度数,如果酒精已经挥发掉了,就不要喝了,以免引起伤害。
用中药泡酒如果采取低温保存,如将药酒放于地下可保存几年或十几年,对药物的效果没有影响。 不过如果贮存于高温环境或渗透了水分,是会造成药物变质、变性的。
中药泡酒后怎么贮存
中药泡酒一般选用深色的玻璃酒器为佳,酒液装瓶后,应及时密封容器口,勿使酒气外泄,防止空气与药酒接触,以免造成药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药酒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和避光的地方。动物类的药材浸泡时间可以长一些,植物类药物浸泡时间可以短一些。一般浸泡15-30天就可以开封饮用
泡药酒要泡多久才好 中药泡酒时间为什么不要太长
中药泡酒时间并非越长药效越高。
中药泡酒,就是要使药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里,从这个角度来说,放置时间越长,其有效成分进入酒里也就越多,但当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酒里的浓度达到饱和时,即使放置时间再长也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黑枸杞和什么泡酒最好
黑枸杞和不同中药泡酒就有不同的药效,没有最好之说,下面是黑枸杞泡酒的搭配。
比例:海马1对,黑枸杞30克,白酒1斤。
方法:将上述2味药浸于白酒中,密封,置阴凉处,2周后即可。
比例:党参5克,黑枸杞20克,米酒500克。
制法:先将党参拍裂切片,与黑枸杞共置容器中,加放米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渣,即成。
比例:黑枸杞10克,茯苓20克,生地黄20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20克,牛膝20克,远志20克,五加皮20克,石菖蒲20克,地骨皮2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将前10味切碎,装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日后去渣即成。
中药泡酒注意事项 加酒性可使药气走得动也会有反作用
很多人会用中药材来泡酒,主要是加酒性,可以使药剂的药气比较能走得动,很多伤科会用药酒来活血化瘀;但是,中药泡酒也不是都会使药效有加乘作用,也有些会有反作用,例如大黄主要是泻下,吃了之后会容易拉肚子,而在用酒九蒸之后,反而会使泻下效果不会那么强。
中药泡酒喝有什么好处 中药泡酒的优点
1.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媒,易进入药材内部,可以把中药里大部分水溶性成分以及不能溶解的需非极性溶媒溶解的有机物质溶解出来,最大限度的保留药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就中药比溶解在水中的多,故而在同样疗效下,使用药酒对药材的消耗量要少一些。
2.某些药物经酒制之后,治疗作用显著增强。
3.中医认为酒是入血分的,酒一旦进入体内,可以直接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起效较快,适合于急需用药的人,服用后可借助酒的宣行走窜之性,促进药物中有效成分迅速的最大程度的吸收,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治疗作用。
4.酒有引经作用。酒的引经作用,是指用酒引导诸药直达病所,使病灶的药力更加集中,选择性治疗某经病变的功能。
中药泡酒注意事项 中药泡酒可萃出油溶性成分
通常会把补益药利用药酒浸泡当成药酒服用,也就是中药传统酒剂或酊剂,动物性或植物性都可以,利用酒精把药效成分泡出来,相对于传统用水煎煮方式,用酒精泡可以萃出油溶性成分,动物通常会泡蛤蚧或海马等。
中药泡酒注意事项 水蛭
水蛭在中医方中用于破血逐瘀,通经,水蛭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禁用。
胃胀气怎么办快速解决 药酒治疗胃胀
在吃饭的时候配以适量的中药泡酒能帮助消化,主要是利用了某些重要具有刺激胃壁的作用,促进胃酸的分泌,帮助消化,从而消除胃胀的情况。常见的具有健食排气的药酒有:杨梅酒,山楂酒,青枣酒等。
4味中药泡酒易中毒
马钱子:
马钱子毒性较大,必须炮制后才可药用。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应,如强直性痉挛、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苍耳子:
苍耳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苍耳子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烦躁等。
川乌、草乌:
此药炮制和煎煮后,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生的川乌、草乌毒性极大,严禁作为中药饮片直接泡酒。
水蛭:
中医用于破血逐瘀、通经,水蛭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禁用。
中药是一种可以治疗疾病的药物,那但是中药与酒结合而制成的药酒,就是一种药,在酿之前要咨询相关的医生,不要乱饮,不然的话对身体也是有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