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饮食禁忌
咽喉肿痛饮食禁忌
1、橘子
性凉,味甘酸,民间多视之为上火之物。如过多食用,极易出现咽喉干痛,口舌生疮或溃疡。所以,在患有咽喉肿痛期间,暂不宜多吃橘子。
2、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易助热助火助痰。《药品化义》说它“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内有郁火均忌。”咽喉肿痛多属内有郁火,或肺热火炽所致,故应忌食之。
3、爆米花
即炒米,咽喉肿痛者忌食。爆米花易伤阴上火,益增其疾。正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所说:“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4、狗肉
为温补性食物,明代医家缪希雍早就指出:“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咽喉肿痛为实热邪火,切勿服食狗肉。
5、羊肉
性温热,多食易助热动火,所以,《金匮要略》中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还说:“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凡咽喉肿痛之人,多属火热为患,故当忌食。
6、鸡肉
为甘温补益食物,其性肥腻壅滞。《随息居饮食谱》说:“多食生热动风。”《中药大辞典》亦云:“凡实证不宜食。”咽喉肿痛属中医热证实证,法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明确告诫:“喉症忌之。”
7、鹅肉
民间视为发物食品,其性甘润肥腻,易于生热助痰。明·李时珍说它“气味俱厚,发热发疮”。所以,咽喉肿痛及扁桃体发炎化脓者,切勿服食。
8、鹧鸪
性温,味甘,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患有咽喉肿痛之人忌食之。王氏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曾告诫:“鹧鸪性属火,多食发喉痈(手外科 皮肤科)。”
咽喉肿痛刮痧哪里 咽喉肿痛病因病机
1.风热外袭:外感风热,邪毒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搏结于咽喉。
2.肺胃实热: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热邪上灼煎津成痰,搏结于咽喉,或多食灸烤,过饮热酒,热毒上攻咽喉。
3.肺肾阴虚:肺肾精气耗损于内,虚火上炎咽喉。
咽喉肿痛怎么办
第一:成人咽喉肿痛
1、将山豆根准备好,然后切条备用,放入嘴巴之中用唾液慢慢的一口一口咽下去,这样咽喉肿痛的情况自然而然就会恢复了。
2、在野生的荞麦之中摘下一些新鲜的叶子,然后清洗干净。将荞麦叶子剁碎挤出汁水,随后加入适量的米醋,用干净的羽毛将汁水扫入我们的咽喉之中,这样身体的不适症状自然而然就能够获得缓解了。
3、将龙胆草用清水冲服,这样能够很好的治疗咽喉肿痛的情况。
4、将食盐以及枯矾准备好,然后将两种物品分开研磨成为细细的粉末,最后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将适量的粉末慢慢的倒入咽喉部位,能够很好的缓解。咽喉肿痛如何治疗,这道方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偏方,并且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5、将适量的升黑豆以及蜀葵心准备好,然后再加入适量的食盐,混合之后慢慢的捣碎直到呈现膏状的时候就可以停止了。将做好的药膏敷在咽喉肿痛分部位之上,每天进行两三次身体就能够恢复健康了。
6、将面粉和食醋准备好,然后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最后涂抹在肿痛的位置中。
7、如果咽喉肿痛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并且患者已经不能够自主的吞咽药液了,那么可以将蛇床子准备好,然后点燃将烟收集在干净的瓶子之中。然后张开嘴巴吸入蛇床子的烟,慢慢的咽下。
8、如果疾病已经比较严重了,那么将鼓捶草捣碎之后取出药汁,和人乳混合均匀之后从患者的鼻子之中灌入,这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9、将马勃蜜准备好,然后研磨成为粉末,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调和服用。
10、将青艾叶捣碎,药汁直接灌入咽喉部位,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1、咽喉肿痛如何治疗,可以将手往上进行按摩大约四五时下,然后用身子扎住,用干净的针进行刺激大拇指,出血之后就可以恢复健康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男性和女性扎着的手是不一样的,男性应该是在左手,女性则是右手。
12、果患者在咽喉肿痛的时候还伴随有浓痰,那么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硼砂就可以很好、很快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13、将巴豆去除外壳以及外衣,用干净的棉布包裹好,放入左右两边鼻子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治疗咽喉肿痛的情况,同时鼻塞也能够立即恢复健康。
14、每天用双手按摩耳轮位置,一次大约按摩七次左右,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的咽喉健康,同时身体的抵抗力也能够大大的增强。
15、将新鲜的马齿苋去诶段,放入油锅这种爆炒服用,能够很好的治疗咽喉肿痛的情况。
16、将茶叶放入棉布之中,然后用开水冲泡。茶水放凉之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直接服用,能够很好的缓解病情,两天之后就能够恢复健康。
第二:小孩咽喉肿痛如何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了咽喉肿痛的情况,那么治疗的方法相比成人来说需要更加的温和,因为孩子的身体更加的脆弱。具体的治疗咽喉肿痛的方法如下:
1、日常多喝水,并且可以在饮用水之中加入适量的食盐,淡盐水能够更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2、家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多吃一些寒性的水果或者是水果汁,这样也能够令孩子的身体更好的恢复健康,常见的有西瓜以及香蕉等等。
3、如果是三岁以上的孩子出现咽喉肿痛的情况,那么可以进行刮痧治疗。在刮痧之前一定要给孩子的肌肤之上涂抹好麻油或者是橄榄油然后沿着脊柱两边到腰部进行刮痧。另外在给孩子进行刮痧的时候手法一定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够太重。刮痧结束之后让孩子服用一杯温开水,这样咽喉肿痛的情况自然而然就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了。
4、按摩治疗这种方法效果也是很好的,首先应该从孩子的颈椎开始,然后来到胸肺部位,直到皮肤发热之后就可以停止了。结束之后也是需要让孩子服用一杯温开水,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孩子降低内热的情况,令孩子的身体更加的健康。
橄榄和什么一起吃最好
鲜橄榄、酸梅捣烂,煎汤,去渣加白糖饮用,每日3次。治咽喉肿痛、咳嗽痰稠、酒毒烦渴。
橄榄炖冰糖,治小儿百日咳、咽痛、饮食积滞、酒毒湿热。
新鲜橄榄、生白萝卜捣碎,煎汤,滤汁代茶饮用,每日1次。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白喉等病症。
橄榄捣碎,加入红糖、生姜,煎汤饮用,每日2次。具有止痢消炎的功效,适用于肠炎、痢疾、腹泻等病症。
咽喉肿痛治疗
基本治疗
(1)实热证
治法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 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鱼际
配穴 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
操作 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配穴用补法。
方义 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中医药治疗
针对上火、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喉咙肿痛,可进行中医药调理,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风热邪毒感染所致急性咽炎:咽痛常较重,伴流黄涕、便秘等症,可采用疏风清热、消肿利咽之法,如使用银黄滴丸等,可以改善和治疗咽炎。银黄滴丸由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组成。其中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主要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黄芩药性苦寒,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临床常用来治疗肺热咳嗽,少阳寒热,目赤肿痛,血热吐衄等。两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
咽喉肿痛怎么刮痧 咽喉肿痛证候特征
咽喉肿痛临床分3型,症状表现不一。治疗时应分型取穴刮痧。
风热外袭,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有干燥灼热感,吞咽不利,伴随恶寒发热。
肺胃实热,表现为咽喉赤肿疼痛,痛连耳根和颌下,颌有硬结,压痛明显,伴随高热,头痛,腹胀,便秘。
肺肾阴虚,表现为咽喉稍见红肿,色黯红,疼痛较轻,伴随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入夜症状加重。
咽喉肿痛怎么办
1.急性咽炎全身症状重,如发热、畏寒、四肢酸痛、周身发热、体温38.5℃以上,且咽部肿痛明显。
2.咽喉肿痛且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3.确诊为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扁桃体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急性会厌炎等急性感染性疾病。
没有症状的单纯性滤泡增生不必药物治疗许多人没有咽喉不爽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单纯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这种情况一般不必药物治疗。但是,如果有口咽部明显异物感,可对增生的淋巴滤泡酌情采用激光、微波等物理方法治疗。
老年人及小儿咽喉肿痛必须药物治疗老年人及小儿咽喉肿痛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时应注意用药剂量、疗程、药物安全性,还要注意药物对肝、肾有无毒性作用及其他副作用。对于症状显著的急性咽炎或儿童及年老体弱患者,可酌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以有效控制疾病、防止并发症。另外,病人还要注意多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饮食。
咽喉痛怎么办简单办法 咽喉痛饮食禁忌
1、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2、食物中少放盐,如果是风寒感冒引起,注意防寒。
治疗咽喉肿痛方法及禁忌
一、咽喉肿痛
现在到了冬季,天气非常干燥,很容易出现咽喉肿痛的现象。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
咽喉肿痛是人们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引起的原因很多,因此并不是太多人会特别在意,常随便在家找点药吃或者到药店买点药吃吃就算了。
专家介绍,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咽喉疼痛虽然较为常见,除了感冒会引发咽喉疼痛外,扁桃体炎、会厌炎、急性喉炎等病症都会产生咽喉肿痛。
一般地说,咽喉肿痛多由普通感冒、单纯性急性咽炎引起,局部症状明显,全身伴随症状非常轻。单纯性咽喉肿痛经一周左右,大多数病情好转或痊愈。如果治疗后症状仍未缓解,或出现了其他症状,如咽喉疼痛加剧、咽喉梗阻感、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应尽早就医,接受进一步检查,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性,针对病情正确治疗。
二、咽喉肿痛怎么治疗
咽喉肿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选用一些蔬果食疗方也有辅助治疗效果,可加速疾病康复。
1、柑皮煎水代茶频饮。
2、甘蔗、萝卜、荸荠榨汁,每次饮100毫升。
3、雪梨3个,捣烂,加蜂蜜50克,水煎服,1日分两次服。
4、鲜荸荠200克,洗净,去皮,绞碎榨汁,每日3次,冷服。
5、鲜猕猴桃3个,去皮,每日分3次吃。
6、白萝卜绞汁,加些姜汁,频频咽服。
7、草莓洗净,挤汁,每日早晚各服30毫升。
8、鲜橄榄(去核)60~120克,捣烂绞汁,频频咽服。
9、百合10克,绿豆15克,同煮加糖食用。
10、马兰头30~60克,水煎经常服用。
11、点压左手无名指尖治疗咽喉痛
中老年人患咽喉炎是常见病,患病后疼痛难忍,吞咽困难。若点压左手无名指尖,可起到良好止痛、消炎效果。点压方法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直接有节奏点压左手无名指尖,坚持每日三次,饭前点压。每次点压10—15分钟,一般3—4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三、咽喉肿痛饮食禁忌
1、橘子
性凉,味甘酸,民间多视之为上火之物。如过多食用,极易出现咽喉干痛,口舌生疮或溃疡。所以,在患有咽喉肿痛期间,暂不宜多吃橘子。
2、龙眼肉
即桂圆肉。性温热,味甘甜,易助热助火助痰。《药品化义》说它“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内有郁火均忌。”咽喉肿痛多属内有郁火,或肺热火炽所致,故应忌食之。
3、爆米花
即炒米,咽喉肿痛者忌食。爆米花易伤阴上火,益增其疾。正如清代食医王孟英所说:“炒米虽香,性燥助火,非中寒便泻者忌之。”
4、狗肉
为温补性食物,明代医家缪希雍早就指出:“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咽喉肿痛为实热邪火,切勿服食狗肉。
5、羊肉
性温热,多食易助热动火,所以,《金匮要略》中说:“有宿热者不可食之。”《医学入门》中还说:“素有痰火者,食之骨蒸。”凡咽喉肿痛之人,多属火热为患,故当忌食。
6、鸡肉
为甘温补益食物,其性肥腻壅滞。《随息居饮食谱》说:“多食生热动风。”《中药大辞典》亦云:“凡实证不宜食。”咽喉肿痛属中医热证实证,法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也明确告诫:“喉症忌之。”
7、鹅肉
民间视为发物食品,其性甘润肥腻,易于生热助痰。明·李时珍说它“气味俱厚,发热发疮”。所以,咽喉肿痛及扁桃体发炎化脓者,切勿服食。
8、鹧鸪
性温,味甘,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患有咽喉肿痛之人忌食之。王氏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曾告诫:“鹧鸪性属火,多食发喉痈(手外科 皮肤科)。”
四、预防咽喉肿痛
大多数咽喉感染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唾液在空气中传播,因此,远离有症状的人群非常重要。然而多数人在出现症状前就具有传染性,因此,实际上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避免孩子与患病人群接触。
食物方面,少吃麻辣刺激性的和油炸煎炒的食物,可多吃西瓜、甘蔗、梨子、萝卜、荸荠、鲜藕、罗汉果、胖大海、菊花、杨桃、柠檬等,多喝温开水(35~40°C左右),避免感冒、避免接触脏污的空气,出入公众场所时应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长时间讲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