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 1.温中止血

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 1.温中止血

伏龙肝用于虚寒血证。伏龙肝性温而和,[以藏为用,善于温中止血,凡吐衄、便血、崩漏属于虚寒者宜之。应用时,可单味应用,治吐血,即单用本品研末水煎饮服。伏龙肝治吐血、鼻衄不止,单用本品水淘取汁,和蜜同服。若虚寒出血,量多不止,阴血易耗,常配温阳之品,以增温中止血之效,更宜佐以滋阴、养血之品同用,俾温阳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和阳。如伏龙肝治[下血,先便后血之黄土汤,用本品配以附子、干地黄、阿胶等;[疗经血不止方,亦用本品配以艾叶、生姜、生地黄等。

怀孕初期喝什么汤安胎 姜伏龙肝汤

材料:生姜,伏龙肝,童子鸡一只。

做法:生姜带皮切成片后,与伏龙肝放在一起共煎,取上清液煮童子鸡,直到鸡煮熟。

功效:此汤能补脾和胃,止呕吐。伏龙肝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用于呕吐反胃,腹痛,尿血,带下等病症。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

白术的真伪与白术的炮制品

一、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

1、炒白术

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炒白术一般益气健脾功效更强,而麸是小麦外科上的那层皮屑,具有健脾益胃消食的功效。所以麸炒白术健脾之力更强且可益胃消食。

2、生白术

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生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其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二、白术还有有哪些加工品

1、土炒白术

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

2、焦白术

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辨别白芍药的好坏

生成过程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酒白芍:取白芍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黄酒10斤) 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焦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土炒白芍: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芍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取出,筛去土,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伏龙肝细粉20斤) ①《雷公炮炙论》:“凡(白芍药)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 ②《本草蒙筌》:“(白芍药)酒浸日曝,勿见火。”

怎么辨别白芍药的好坏?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土炒白芍、白芍炭,此外还有麸炒、煨制、盐制等炮制方法,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酒白芍、醋白芍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妊娠剧吐偏方 食疗偏方

鲜鲫鱼1条(约1千克),砂仁1.5克,盐、姜各适量。将鲫鱼去除鳞、鳃、内脏,洗净。砂仁研末,填入鲫鱼腹内。再将鱼放在汤碗内,加姜片、盐、水,上蒸锅蒸熟。喝汤,吃鱼肉。砂仁和胃醒脾以止呕;鲫鱼健脾益胃,调治脾胃虚弱所致的妊娠呕吐。

生姜60克(带皮切片),伏龙肝(即灶心土)适量,童子鸡1只。将伏龙肝煎取澄清液备用。再将鸡宰杀,去毛及内脏后洗净,纳生姜于腹中,与伏龙肝澄清液同置瓷罐内炖烂。取汤徐徐服食。每周1-2次。温中补虚,降逆止呕。调治胃气虚弱之妊娠剧吐。

橙子1个,洗净,切4瓣(带皮),加蜂蜜少许,煎汤,频频饮服。调治胃气虚弱之妊娠剧吐。

芦根粥: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芦根、竹茹放锅中,加水同煎取煎液,去渣。将淘净的粳米加水,调入芦根、竹茹的煎液,煮成粥。待粥将熟时,放入姜片,煮成粥即可。芦根清热生津,竹茹去痰和胃以安胎,佐以生姜和胃降逆止呕。妊娠食少、呕吐者食用最为相宜。

甘蔗、生姜各适量,分别压榨取汁。服时取甘蔗汁1杯、生姜汁1茶匙,调匀炖热温饮。姜汁降逆止呕,甘蔗清热下气止呕,二物相和,调治脾胃蕴热的妊娠呕吐症。

先兆流产中药秘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血虚弱。

【治法】益气止血安胎。

【方名】加味胶艾四物汤。

【组成】党参15克,生黄芪24克,干地黄12克,续断12克,炒当归9克,白芍9克,阿胶9克,焦艾叶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炒川芎4.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柯与参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阳气虚弱,不能统血,阴血不能内守。

【治法】温阳益气,滋阴补血,收敛止血。

【方名】加味黄土汤。

【组成】熟地60克,龙胆肉30克,鹿角胶30克,当归12克,伏龙肝12克,黄芪18克,白术9克,附子9克,甘草9克,黄芩9克,阿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赵锡武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脾肾不固,肝郁气滞,肾气不足。

【治法】养血舒肝,固肾安胎。

【方名】养血舒肝汤。

【组成】当归身6-9克,熟地9-15克,白芍(酒炒)3克,炙甘草3克,白术4.5克,阿胶(蛤粉炒)4.5克,杜仲(盐水炒)4.5克,枸杞子6克,炒山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大枣为引。

【出处】《罗氏约医镜》卷十四

复发性口疮怎么治 伏龙肝竹叶茶

组成:伏龙肝100g、竹叶100g。

制法:先将伏龙肝煎水澄清,再用清液煎竹叶,去渣,保温瓶贮。

服法: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5~7剂。

按语:本方具有温中燥湿,利下清上之功。可治疗复发性口疮。

温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温经止血的中药有哪些

温经止血药,适用于脾不统血,冲脉失固之虚寒性出血证。如便血,崩漏,紫癜等,色暗淡者。热盛火旺之出血证忌用。温经止血药有艾叶、炮姜、灶心土等。

1、艾叶

艾叶,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本品药性温燥,阴虚血热者慎用。有小毒,不可过量服用。

(1)冷劳久病:茅香花、艾叶四两,烧存性,研末,粟米饭丸梧子大。初以蛇床子汤下二十丸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后用枣汤下,立效。(《圣济总录》)

(2)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以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3)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良方》)

2、炮姜

炮姜,中药名。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蜘蛛咬人:炮姜切片贴之,良。(《千金方》)

3、灶心土

灶心土,为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全国农村均有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火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可,又名伏龙肝。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体轻,质较硬,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细软,色稍深,显颗粒状,并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有吸湿性。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具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伏龙肝与炮姜,均可温中止血,止泻,二者均适应于脾胃虚寒,腹痛泻痢以及阳虚失血之症,但炮姜温中散寒之力强,守而不走,治疗一切脾胃虚寒之证,伏龙肝偏于温中止血,并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

胞衣不下的敷脐疗法

胞衣不下的敷脐疗法介绍:

(一)方剂1

1.组成灶心土(伏龙肝)30—50g,甘草10—15g,陈米醋适量。

2.用法首先将灶心土(伏龙肝)碾碎为末,用筛筛过后,再取陈米醋适量加入灶心土末中调如糊备用。另将甘草煎汤备用。用时取制备的药糊涂布于患者脐窝上,盖以纱布,再加胶布固定。然后将甘草汤趁热饮下,10~15min胞衣即下。

3.说明本方适用于气虚型胞衣不下。症见阴道流血量多色淡,少腹微胀,按之有血块而不痛,面色咣白,头晕心悸,神疲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二)方剂2

1.组成巴豆2粒,蓖麻子5粒,麝香0.3g。

2-用法先将前2味药共研为细末,加入麝香0.3g,调匀备用。用时取药末分两半,用一半敷于产妇脐中穴,另一半敷两足心(涌泉穴)处,外用纱布束紧固定之。嘱产后静卧休息,片刻胞衣即下。

3.说明本方适用于血淤型胞衣不下。症见胞衣迟迟不出,少腹胀急,疼痛拒按,阴道出血甚少或无,血色紫黯,面色紫黯,舌质紫黯,脉沉涩。

伏龙肝的功效与作用 营养价值

伏龙肝主要由硅酸、氧化铝及氧化铁所组成;此外,尚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等。1、止呕作用:本品内服后对胃肠的末梢神经有镇静、麻醉作用,能减少对胃肠粘膜的刺激,而达止呕作用。鸽灌服伏尤肝煎剂3g/kg,每天两次,共4次后,对于静脉注射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主要为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并无明显改变。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无效。2、本品外用撒布疮面能使血管收缩,分泌物减少,具收敛止血作用。

孕妇适宜喝的五款安胎汤

姜伏龙肝汤

材料:生姜,伏龙肝,童子鸡一只。

做法:生姜带皮切成片后,与伏龙肝放在一起共煎,取上清液煮童子鸡,直到鸡煮熟了为止。

服法:吃肉,喝汤。

提示:此汤能补脾和胃,止呕吐。伏龙肝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用于呕吐反胃,腹痛,尿血,带下等病症。

人参半夏汤

材料:干姜,半夏,人参或党参,生姜汁等各适量。

做法:将材料中的以上几味放在一起煎服,调入生姜汁就可以了。

服法:一天一次,连服数天。

提示:此汤能温中,常用于呕吐反胃,痰多咳嗽等病症。

羊肾杜仲汤

材料:羊肾两个,杜仲,五味子,盐等各适量。

做法:1、将羊肾剖开后去筋膜,浸泡,洗干净后切碎。

2、杜仲,五味子装入纱布袋子内,扎好口,羊肾与药袋一起放在沙锅内,加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至肉熟透,加盐调味后,空腹食用。

提示:此汤能温阳固精,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肾虚腰腿酸痛,胎动不安,腰肌劳损,习惯性流产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艾叶鸡蛋汤

材料:艾叶,鸡蛋两个,白糖等各适量。

做法:将艾叶加适量的水煮汤,打上鸡蛋后煮熟,放白糖溶化就可以食用了。

服法:每天晚睡前服。

提示:此汤能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的患者食用。艾叶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中医常用于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寒不孕等病症。

赤豆鲤鱼汤

材料:赤豆,鲤鱼,大蒜一头,陈皮等各适量。

做法:1、将鲤鱼处理好洗干净备用。

2、大蒜剥皮后,加入赤豆和陈皮一起加适量的水煮熟。

服法:吃鱼喝汤。

提示:此汤能健脾去湿,利水消肿。适于用轻度妊娠消肿。赤豆能清热解毒,利小便,通乳。

孕期呕吐治疗

(1)少量吃进甜酸味、甘草味、姜味的食品

可以减轻恶心和呕吐。

(2)西药治疗

口服维生素B1、B6各10毫克及维生素C100毫克,每日3次

(3)中药治疗

伏龙肝100克(捣烂)分数次煎服。

(4)针灸治疗

中脘、内关、幽门、足三里、三阴交。

(5)脱水严重者,应考虑补液

体温高达38℃以上,脉搏120次/分以上并出现黄疸时,应考虑终止妊娠,及时进行人工流产。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孕吐

约有半数以上的孕妇在妊娠早期不同程度地有头晕乏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现象,称为早孕反应。这与孕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激素的作用有关。 发生妊娠呕吐时,除解除孕妇的思想负担外,也可在家中先试用下列药物:维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天3次;适量维生素b1和c及镇静止吐药,如鲁米那;或用氯丙嗪每次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但绝不能长期服用。 中医中药的应用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伏龙肝100克,捣烂后用布包,水煎,分数次服;葡萄干30克,水煎或泡开水频服;藿香9克,竹茹9

7款好喝的孕妇安胎汤

鲫鱼砂仁汤 原料:鲫鱼一条、砂仁15克、生姜5克、花生油、食用盐适量。 做法:先把鲫鱼处理好,去掉其肠杂,然后把砂仁研成粉末放到鱼的肚子中,放到炖水锅中加适量水,放到炖锅中炖,大概2个小时加入生姜、花生油、食用盐调味。 此汤具有利止呕、醒胃的作用,而孕妇适当的食用喝点汤具有安胎的作用,此外,哺乳期的女性适当吃还具有催乳的作用。 阿胶光鸡汤 原料:光鸡一只、阿胶18克、菟丝子18克、石链子12克、生姜两片,调味品适量。 做法:把鸡处理干净之后把石链子、菟丝子、等材料放到中药袋中,然后缝好放入鸡中,加适当的

艾叶粉的功效作用 止血

艾叶粉是用艾叶研磨而成的粉末,艾叶的功效比较强,在艾叶中所含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的凝固,所以,在中医里面艾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应用艾叶粉后可以明显缩短凝血和出血的时间,对于一些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或者外伤出血的患者来说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艾叶粉,可以起到急救的作用

飞龙掌血的功效作用 散瘀止血

飞龙掌血味辛苦性。功能经散寒,行气化瘀而止血,宜治吐血、衄血、闭经、瘀滞崩漏、痛经、跌打损伤等证。配伍白茅根,可活血止血止血不留瘀,可用于吐血、衄血等证。

经行便血怎么办

(1)中成药 ①地榆槐角丸,每服6克,日服2次。 ②止血肠NDF5A丸,每服9克,日服2次(上方适用于胃肠郁热者)。 ③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阴虚出血者)。 ④人参(人参食品)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虚失摄出血者)。 ⑤四红丸,每服1~2丸,日服3次(各型便血均可使用)。 (2)简便验方 ①大黄炭6克,为细末水冲服(适用于胃肠郁热者)。 ②番泻叶10克,水煎服(适用于大便干燥者)。 ③伏龙肝30克,乌贼骨10克。水煎服(适用于脾虚有寒者)。 ④乌贼骨12克,藕节15克,白茅根3

飞龙掌血的功效作用 祛风止痛

飞龙掌血味辛能散,苦可燥湿,则散寒,故具去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可用治痹证、痛经、肋间神经痛、胃痛等证。

中伏是几月几号.中伏吃什么 中伏吃什么水果好

中伏水分散失多,祛暑生津西瓜是最好的选择。西瓜富含维生素A、B1、B2和C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清热解暑的作用。但是吃西瓜也有讲究,西瓜属寒新食物,易伤脾胃,消化不良的宝宝不宜多吃。 七月上中旬的时候,正是荔枝红时。 荔枝味甘、酸、性,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荔枝虽然好吃,可是吃多了会上火。一般每次不宜吃超过10颗。 木瓜含有一种称为番木瓜的重要消化酸,可将蛋白质类食物分解成可消化的状态;另一种果胶酶可消化淀粉。因此,中

食物中毒怎么办

1、食物中毒 用雄黄、青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 2、治食物中毒 用伏龙肝末,如鸡蛋大小,水冲服,吐出便愈。 3、食物中毒的治疗便方 用生韭汁数升可解。 4、再方 用干蒜煮汁饮下。 5、饮食中毒 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成八合,分两次服,取吐即愈。 6、中鱼蟹毒 用芦根煮汁服。 7、中野菌毒 采忍冬藤煎服。 8、虫毒 用雄黄、生矾等分,加蜡做成丸药,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开水送下。 9、兰草 主治 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风病,可以解食牛马肉中毒。

除湿解毒汤大全

药物组成:白鲜皮5钱,大豆黄卷4钱,生苡米4钱,土茯苓4钱,山栀子2钱,丹皮3钱,金银花5钱,连翘4钱,地丁3钱,木通2钱,滑石块5 钱,生甘草2 钱。处方来源:《赵柄南临床经验集》。方剂主治: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方剂功效:除湿利水,清热解毒。除湿胃苓汤:具有清热燥湿,健脾燥湿,和中利水功效。除湿胃苓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组成】苍术(炒) 厚朴(姜炒) 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 滑石 防风 山栀子(生研) 木通各9克 肉桂 甘草

龙胆草的功效

龙胆草是一味中药,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和滇龙胆、的根和根茎。下面介绍一下龙胆草的功效作用功效作用: 清热燥湿 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泻肝胆火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祛火定风 治疗因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 利水消湿 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 驱虫消食 治疗小儿疳积,胃中伏热,时气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