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闪腰岔气掐后溪穴

闪腰岔气掐后溪穴

杨奶奶本来是个广场舞迷,这几天却闷在家里唉声叹气。原来,她前两天在跳舞的时候闪到了腰,腰部疼得只能扶着东西走路。

“她患的是急性腰扭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闪着腰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赵俐黎说。由于患者就诊有点儿晚,需要针灸后溪穴。赵俐黎叮嘱患者在行针期间做深呼吸,并活动腰部。10分钟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

赵俐黎说,杨奶奶的闪腰岔气是运动过量造成的,但长时间运动量少也会诱发该病。另外,腰部受凉、受寒、外伤,会导致肌肉痉挛、经脉不通,如果在用力的时候姿势不当,闪腰岔气也会不请自来。

一旦闪腰岔气,可以先掐后溪穴。后溪穴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位,非常好找,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它能够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等疾病。出 现闪腰岔气、落枕的时候,可以在桌子旁,把双手的后溪穴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滚动十来分钟,病痛就会大大 减轻。

闪腰岔气怎么办

闪腰岔气也叫急性腰扭伤,多因活动时姿势不正,用力不当,过度负重或外力撞击所致。扭伤后,腰部出现疼痛,活力受限,以咳嗽或活动时疼痛明显,扭伤部肌肉紧张,有明显压痛。对闪腰岔气除采用针灸,按摩和理疗外,还可选用以下具有舒筋活血,止痛作用的验方进行治疗。

1)鲜土鳖虫8~15个。用法:先用温开水将土鳖虫洗净,在碗内捣烂取汁,然后用白酒冲服,每日1~2次。也可用干土鳖虫4~6个,研成细粉,用白酒冲服。

2)生姜、雄黄各适量。用法:先将姜用刀挖空,把研细的雄黄粉放入姜内,放在瓦上用火焙干,冷后研成细粉,撒在伤湿止痛膏上,贴于患处,每日一次。

3)白芥子2份,黄栀子8份。用法:将两药研成细粉,和匀,用蛋清调成糊状,敷于患部,每日一次。

闪腰岔气的预防

一. 改变表浅呼吸,加深呼吸,呼气慢而深,用力向外呼气,这样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的需要,使呼吸肌放松下来,消除疼痛.

二. 调整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与跑步频率配合起来,做到二步一呼一吸或三步一呼一吸.

三. 若用以上办法疼痛还不能消除,可作深呼吸憋气,用力扣打胸腔两侧或肋下疼痛处,然后作缓慢深长呼吸气,重复几次可使呼吸肌逐渐放松,痉挛缓解.

四. 剧烈活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使呼吸肌逐渐适应较快频率的收缩,不致引起痉挛.

五. 冬天锻炼尽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时,要半张口,让冷空气从牙缝中进入口腔,防止冷空气过份刺激.

跌打损伤如何快速治疗

日常生活中遇到跌打损伤时应如何处理?专家提示:在排除骨折的情况下,对症选用跌打损伤药,有助于伤病的尽快恢复。

据太原市药监局专家刘建国介绍,发生急性软组织扭挫伤,如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情形时,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药物。如可将红花油等涂抹患处,并按摩至局部发热,同时可口服三七片等活血止痛的药物。

此外,出现小关节挫伤、关节扭伤时,可选用具有止痛、消肿的药物,用扶他林乳膏、芬必得乳膏等涂抹患处,可同时服用跌打丸等。外伤出血时可选用云南白药,同时口服三七片或云南白药。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跌打损伤药多数为活血化瘀药,所以孕妇禁用。

小编百科:内服外敷 跌打损伤药大全

中华跌打丸:

功用: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驱风。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瘀积压肿痛、创伤出血。现临床上用于软组织损伤、捩伤、脱臼、骨折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骨折挫伤散:

功用:舒筋活络、接骨止痛、消肿散瘀。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闪腰岔气及骨损劳伤等。

(跌打)万花油:

功用:止血止痛、解毒消肿、生肌。用于跌打损伤肿痛、水火烫伤、外伤、出血、尤适于身体各部位之闭合性损伤而有瘀血肿痛者。

闪腰岔气症状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4、外伤后即感腰痛,不能继续用力,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也不能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增加。有时在受伤当时腰部有响声或有突然断裂感。

5、腰部僵硬,主动活动困难,翻身困难,骶棘肌或臀大肌紧张,使脊柱侧弯。

6、损伤部位有压痛点,在棘突两旁骶棘肌处,两侧腰椎横突处或髂脊后有压痛处,多为肌肉或筋膜损伤。在棘突两侧较深处压痛者,多为椎间小关节所致损伤。在骶髂关节部有压痛者,多为骶髂关节损伤。

7、一般无下肢放射痛,部份患者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则为阴性。鉴别困难时,可作局部痛点普鲁卡因封闭。若痛点减轻或消失,则为牵涉痛,腿痛无改变者为神经根放射痛。

发烧感冒吃什么好 西瓜绿皮汤

西瓜皮治闪腰岔气,口唇生疮。西瓜皮煮水,加白糖凉服。可降火泻热,用于高热小便黄少,口渴烦燥

闪腰岔气的治疗方法

对于闪腰岔气来说,其实就是在用力过猛或者是用力不当的时候导致换气出现问题。如此一来就会造成腰部经络的气血出现损伤,造成疼痛现象,这样的现象在腰部是最为常见的。而患者疼痛可以采用痛经活络的方式来进行缓解,痛经活络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复元通气的效果。

针灸治疗也是解决闪腰岔气的一个方法,通过专业人员对穴位的针灸,能够有效的缓解受伤部位的疼痛。毕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会导致影响到正常的活动。甚至无法侧转以及下床,严重者还会出现多处红肿现象。不少患者的腰间盘突出与这也是有一定关联的。通过针灸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舒筋活血的效果。

通过按摩以及理疗的方式也是能够有效的缓解闪腰岔气的。这些都是能够有助于帮助扭伤部位进行舒缓,避免其存在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压痛感觉。

选择适合的方式来缓解闪腰岔气现象,可以避免被疼痛所困扰。毕竟对于腰部来说,一旦扭伤想要快速康复是有一定影响的,而且很难做好百分之百的康复,因此必须要即时解决,尽可能的缓解出现更严的问题,避免疼痛长久伴随。

闪腰岔气怎么缓解

1、鲜土鳖虫8~15个。

用法:先用温开水将土鳖虫洗净,在碗内捣烂取汁,然后用白酒冲服,每日1~2次。也可用干土鳖虫4~6个,研成细粉,用白酒冲服。

2、生姜、雄黄各适量。

用法:先将姜用刀挖空,把研细的雄黄粉放入姜内,放在瓦上用火焙干,冷后研成细粉,撒在伤湿止痛膏上,贴于患处,每日一次。

3、白芥子2份,黄栀子8份。

用法:将两药研成细粉,和匀,用蛋清调成糊状,敷于患部,每日一次。

经常按摩哪些穴位可以预防一些小疾病

1、殷门穴

在大腿后侧、臀横纹至腘横纹正中央联线中点),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重要穴位。常按摩此部位能主治腿痛、腰背臂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疼痛、腰间盘突出等。

方法: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两手掌分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2、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处,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能主治胃脘痛、呕吐、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方法: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3、风池穴

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常按摩此部位能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耳鸣、腰背酸痛等。

方法: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4、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常按摩此部位可以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月经不调等。

方法: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5、后溪穴

在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主要穴位,能主治头项强痛、鼻衄、耳聋、上肢抽搐、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指挛急等。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闪腰岔气的治疗

1、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多因剧烈转动身体、弯腰提拿重物或姿势不当,使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受到扭转、牵拉损伤,导致局部气血淤阻、经脉不通。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通过针灸可使局部气血运行通畅、松弛紧张的筋脉。

2、另外,针灸同时配合自身运动疗效更好。根据腰扭伤部位的不同,所选穴位也有所差别,定准穴位治疗单纯性急性腰扭伤,一般1~2次即可治愈。

3、药物外敷法

取新鲜生姜,将内层挖空,把研细的雄黄放入生姜片盖紧,放瓦上焙干,把生姜焙成老黄色,放冷,研细末,撕在伤湿膏上,贴患处,痛止去药。

海星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化瘀

海星也有较强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健骨的功效,产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伤筋动骨、淤血肿痛、外伤红肿等症,可内服也可外用,效果都比较明显。

后溪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后溪的作用

腰部突然扭伤,或者不小心闪了腰,或夜间睡觉腰部着凉,都会引起急性腰痛。按揉后溪穴可以有效缓解腰痛,这是因为后溪使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通于督脉,可以治疗腰痛。

具体按揉方法:端坐仰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掐按后溪穴,力度以能耐受为度,酸痛感明显,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2分钟,左右手交替。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输主体重节痛,故有散风寒,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是治疗头项痛的要穴,主治头项,颈肩部疼痛,肘臂小指拘急疼痛等。

小肠经与心经相表里,后溪穴归于小肠经,可调心经之气,具有清心安神之功,主治癫狂,痫,脏燥等症;本穴具有疏散风热,聪耳利咽之功,用于治疗耳聋,耳鸣,目眩,咽痛等症,临床上还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

接骨续筋片副作用大吗

接骨续筋片的用法用量是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

接骨续筋片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灰褐色;气微,味微苦、涩。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壮骨。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伤筋动骨,瘀血肿痛,损伤红肿等症。对骨折需经复位后配合使用。

从接骨续筋片的成分我们可以看出,接骨续筋片运用了蜥蜴、骨碎补、穿山龙等多种具有活血祛瘀、强筋健骨、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材,所以,接骨续筋片是主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伤筋动骨,瘀血肿痛,损伤红肿等症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接骨续筋片主要用于活血散瘀、舒筋壮骨,适用于上述症状的患者人群。事实上,接骨续筋片的不良反应尚未明确,服用人群并未有突出的副作用表现。

接骨续筋片是目前广泛应用于骨伤科临床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补肾壮骨等功能。

老人闪腰落枕按摩后溪穴

杨奶奶本来是个广场舞迷,这几天却闷在家里唉声叹气。原来,她前两天在跳舞的时候闪到了腰,腰部疼得只能扶着东西走路。

“她患的是急性腰扭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闪着腰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赵医师说。由于患者就诊有点儿晚,需要针灸后溪穴。赵俐黎叮嘱患者在行针期间做深呼吸,并活动腰部。10分钟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

赵医师说,杨奶奶的闪腰岔气是运动过量造成的,但长时间运动量少也会诱发该病。另外,腰部受凉、受寒、外伤,会导致肌肉痉挛、经脉不通,如果在用力的时候姿势不当,闪腰岔气也会不请自来。

一旦闪腰岔气,可以先掐后溪穴。后溪穴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位,非常好找,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它能够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等疾病。出现闪腰岔气、落枕的时候,可以在桌子旁,把双手的后溪穴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滚动十来分钟,病痛就会大大 减轻。

后溪的定位在哪里

后溪的准确位置

后溪穴属小肠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手掌尺侧,微微握拳,当第五掌指关节后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快速取穴法

1.仰掌握拳,在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尽头赤白肉际处。

2.仰掌握拳,在手掌尺侧,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褶皱突起,其尖端处即是。

后溪的功效与作用

后溪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于督脉,人的督脉一旦受到压抑,身上的阳气就会被压制,导致邪气入侵,按压后溪可以将被压抑的督脉解放出来,使人体内的阳气上升,邪气下降,起到清心安神,通经活络,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之功,对闪腰,腰痛,腰部急性扭伤,慢性劳损,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手指及臂肘痉挛有缓解作用。

后溪的保健按摩手法

1.将手握拳,找到位于掌指关节后,横纹尽头的后溪穴,用一手拇指指尖抵住另一手的后溪穴,边按压边揉动,按摩3-5分钟,感到有酸痛感为佳。

2.将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揉按,这一动作每个小时进行一次,持续进行5-10分钟能使后溪受到足够的刺激,有效缓解疼痛。

注意:手上的穴位一般都比较敏感,所以按摩的时候力度要合适,不要锅中,以免给人体带来不适感,甚至伤及手上的皮肤。

相关推荐

触摸这处有神奇养生功效

后溪穴 说到后溪穴,很多人都感到非常陌生。其实,后溪穴非常好找,我们可以把手握成拳头状,在小拇指侧面突出的那一块就是后溪穴后溪穴属于小肠经,经常按摩后溪穴可以帮助我们治疗肠胃紊乱和耳聋等疾病。 小编在这儿教给大家一个小技巧,经常面对电脑的朋友不妨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双手的后溪穴放在桌子上,然后沿着桌子来回滚动三五分钟,这样可以缓解长期伏案工作给身体带来的疼痛感。 劳宫穴 劳宫穴又名五里穴和掌中穴,位于我们的手掌中央。想必很多人都对手相很感兴趣,我们的手掌上有三条线,所谓的“生命线”的中间就是劳宫穴。劳宫穴这

腰痛按摩疗法

1 手部按摩 [有效穴位]后溪、合谷、威灵、精灵等。 [按摩手法] ①点按后溪、合谷各50—100次。 ②按威灵、精灵各50—100次,也可用拇指指甲切按20—30次,一边切按,一边嘱患者活动腰部。 [有效反射区]腰椎、骶骨、尾骨、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膀胱、输尿管、甲状腺等。 [按摩手法] ①按揉腰椎、骶骨、肾、肾上腺反射区各100—150次。 ②推按腹腔神经丛、输尿管等反射区各50—100次。 2 足部按摩 [有效穴位]阳陵泉、足三里、大敦、隐白、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等穴位。 [按摩手法] ①按

按什么穴位治落枕 后溪穴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为治疗头项痛的有效穴,主治落枕,头项强痛,肘臂痉挛疼痛,腰部急性扭伤,癫痫等症。 腧穴定位: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按患侧后溪穴3分钟,力度不宜过重,以有酸痛感为宜。

人体10穴常按可祛病

1、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 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 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

后溪的功效与作用

后溪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于督脉,人的督脉一旦受到压抑,身上的阳气就会被压制,导致邪气入侵,按压后溪可以将被压抑的督脉解放出来,使人体内的阳气上升,邪气下降,起到清心安神,通经活络,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之功,对闪腰,腰痛,腰部急性扭伤,慢性劳损,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手指及臂肘痉挛有缓解作用。

10大养生穴位治病又长寿

1、“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处,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①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3、“曲池”穴(屈肘成

腰扭了按什么穴位

1、腰扭了可按摩手足三里 腰部不能下弯,转身时疼痛,甚至不能转身,不能做其他的动作——这就是“闪腰”了。“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当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受外力碰撞时,都有可能导致腰部软组织受损和小关节错位,引起“闪腰”。此时,弹拨前臂部的手三里穴和点按内眼角处的睛明穴,就能快速解决腰部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穴位按摩:按摩手足三里:掌心向胸,弯曲前臂于前胸,于肘部横纹下三横指、前臂肌肉隆起处按手三里穴,将另一手拇指立起,与前臂肌肉方向垂直,做弹拨动作,可以感觉到手指下的肌肉肌腱随着弹拨发出轻

腰疼按摩哪个部位最快 常见反射区按摩缓解腰痛

有效穴位:后溪,合谷,威灵,精灵等。 按摩手法:点按后溪,合谷各50-100次;按威灵,精灵各50-100次,也可以用拇指指甲切按20-30次。 有效反射区:腰椎,骶骨,尾骨,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膀胱,输尿管,甲状腺等。 按摩手法:按揉腰椎,骶骨,肾,肾上腺反射区各100-150次;推按腹腔神经丛,输尿管等反射区各50-100次。 有效穴位:阳陵泉,足三里,大敦,隐白,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等穴位。 按摩手法:按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昆仑各穴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大敦,隐白各穴30

中医拔罐可以缓解腰痛吗

一、淤血腰痛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取穴:血海、膈腧、大肠腧、环跳、三阴交、合谷、期门、肾俞、秩边、承山。 操作:患者俯卧,用大中号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拔时深重,时间10—15分钟,视情况延长,最好要拔出痧来,油走时用螺旋走法,幅度要大,刺血罐拔环跳、大肠腧、委中、承山、或有淤血部位也可用刺血罐,出血量5—10毫升,对于疼痛,急性发作,有缓急解痛之效,每次取穴不超过3个穴位,女性拔出血量应少一点,注意是否会有血晕。 二、肾虚腰痛 治则:偏阳虚者补肾助阳,偏阴虚者补肾滋阴。 取穴:偏阳虚:大肠腧、环跳

如何正确选闭合性择跌打损伤药物

中华跌打丸: 功用: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驱风。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瘀积压肿痛、创伤出血。现临床上用于软组织损伤、捩伤、脱臼、骨折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骨折挫伤散: 功用:舒筋活络、接骨止痛、消肿散瘀。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闪腰岔气及骨损劳伤等。 万花油: 功用:止血止痛、解毒消肿、生肌。用于跌打损伤肿痛、水火烫伤、外伤、出血、尤适于身体各部位之闭合性损伤而有瘀血肿痛者。 活血止痛胶囊: 功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亦可用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冠心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