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齿是什么意思
叩齿是什么意思
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这句顺口溜提到了一种十分特殊的养生方法一口齿养生。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叩齿是保养牙齿的一个良方,经常叩齿可以有效地维持牙齿的活力和健康,达到“七老八十好口牙”的效果。
叩齿养生相传是达摩祖师流传下来的养生方法,在少林始祖达摩祖师所创的《达摩易筋经》中就有提到叩齿养生的方法。此外,在很多古代的医学著作中也都提到了叩齿养生的方法,例如在清朝马齐所著的养生著作《陆地仙经》中就有如下的记载: 。r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永无虫牙之患。”意思是如果每天早上能够坚持np齿三十六次,就可以保护牙齿不受蛀牙所侵害。
在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曾提到:“每晨起,以一捻盐纳El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提倡每天叩齿百次来保养牙齿,使其更加坚固。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是叩齿养生的实践者之一,他曾对叩齿之后的体会进行了描述:“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
小顺口溜,大学问
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够对牙齿周围的神经组织形成有效的刺激,促进牙周组织细胞的活力,同时还可以促进牙周血液循环,提高牙齿的免疫力。叩齿是良好的口腔保健方法,它可以延缓牙周组织的老化。对于已经患有牙病的患者来说,经常叩齿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叩齿具有健脾、补肾、强骨的作用。这是由于在叩齿的过程中口腔会产生大量的唾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改善肠胃的功能。
其次,在中医学的理论中,牙.齿与肾脏相对应,如果肾脏强健,则牙齿坚固,如果肾脏衰弱,则牙齿也会随之出现各种疾病。相应地,通过刺激牙齿和牙周组织,也可以达到间接刺激肾脏的目的,因此叩齿有补充肾精、保养肾脏的功效。
此外,中医学还认为“齿为骨之余”,对牙齿产生刺激,会间接地刺激骨骼,达到强健骨骼的目的。
如何保护牙齿 方法三:叩齿运动
叩齿是一种古老的保健方法,既可促使血脉畅通,又可以保护牙齿,叩齿的方法是:口唇微闭,先叩臼齿50下,再叩门齿50下,然后再错牙叩齿50下。
叩齿的方法 叩齿保健原理
叩齿能活动口腔和面部肌肉,产生更多津液,而口水具有解毒作用;叩齿对腰部肾区的震动(一般平躺在床上做时比较明显,站着或坐着的时候不太明显),因为肾主骨,而齿为“骨之余”,才齿和骨的营养来源相同,都是肾脏的精气所化生而肾与齿、骨、骨髓以及大脑的生理和疾病现象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叩齿通过固肾来达到保健作用。
牙齿保健防牙周炎
每天早晨起床漱洗后,先做一些全身运动,如跑步、健身操、太极拳等,然后做牙齿保健操。
1、叩齿:集中思想,上下牙齿轻叩,先叩后牙36下,后叩前牙36下,用力要均匀适当,不要猛力相碰。这种垂直的叩击运动,可以加速牙周和牙齿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的营养及氧的供应。
2、下颌运动:做张口、闭口,前伸和侧向运动各18次,做下颌运动时,速度应慢,这样可以增强下颌关节的活动能力,促进颌骨的血液循环。
3、舌功:又称 “搅海”,伸舌至牙列外侧,紧贴牙齿,上下左右运动36次,然后放舌于牙列内侧,继续用舌尖紧舔内侧牙齿,左右转动,先上后下,各转36次。
4、漱津:右手掌抱上额,左手抚下颌,左右交叉摩24次,口内唾液增多时,将津液鼓漱36次,分3次咽入腹内。咽时用意念引导唾液至丹田。漱津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能刺激涎腺分泌,增强消化功能。
叩齿养生的方法
在中医养生学中,有一种很好的牙齿保健养生的方法:叩齿。叩齿是通过上下牙齿有节律的相对叩击运动锻炼,治疗牙病的日常保健方法之一,且不受条件限制,饮食起居之间可随意施行。
作为一种防病健身的常用方法,叩齿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如唐代孙思邀在《养生记》中就载有:“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O现代人对食品要求“精益求精”,讲求软、酥、脆、烂、甜,吃东西已很少用力咀嚼,但是,咀嚼减少已成为现代人牙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叩齿锻炼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而言,叩齿不仅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通畅,而且也能作用于局部经络,以坚固牙齿、延缓牙齿脱落等,适用于牙痛、牙周炎和牙齿松动、脱落等症。
叩齿保健具体方法是:有节奏地叩击上下牙齿,一般先叩两侧槽牙40次左右,然后再叩门牙30-40次,每日3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叩齿时精神放松,口唇轻闭。
另外,“咬牙切齿”还可以防止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症状。
方法是:将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并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时也互不离开,如此反复数十次紧紧松松地咬牙切齿,就可以使头部、颈部的血管和肌肉。有序地处于“一收一舒”的动态之中,加速脑血管的血流循环,使趋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并保证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的充足供应,同时还可以消除眩晕的发生,使脑中风减缓发作或消失。
最后,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叩齿时,口中唾液分泌增多,应将唾液缓缓咽下,不可吐掉。另外,患有口舌糜烂和口腔炎时不宜应用这种锻炼方法。
叩齿力度需注意
叩齿力度需注意
叩齿根据其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轻叩、重口叩、轻重交替叩。其中轻叩适合已经患有牙齿疾病的患者,而牙齿健康的人则可以采取重叩或轻重交替叩的方式。
叩齿的注意事项
18岁以下青少年,由于其牙齿可能发育尚未完全,不宜做叩齿动作。叩齿的力量也不求一律,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已患牙病者叩齿力度不宜过大,防止牙齿进一步损伤。搅舌、鼓漱时舌尖要紧压牙根部,速度不宜太快,用力要适当均匀,缓慢而周到。如口腔有溃疡或口舌糜烂,影响此法进行时,可暂停数日,待口腔炎症痊愈后再施此法。咽津前,如果口中唾液分泌过多影响其他动作进行,可将唾液部分咽下,不可吐掉。
叩齿对于身体的好处
坚固牙齿
经常叩齿能够让牙床以及牙周组织保持保持健康,从而增加了牙齿的抗病能力,那么牙齿自然就会变得坚固又洁白。
促进消化
在叩齿的过程中会促进口腔里面唾液的分泌,而唾液不仅能够滋养五脏六腑而且还能促进消化。
让面部肌肤有弹性
在叩齿的过程中,会带动面部肌肤一起活动,从而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长时间坚持能够让肌肤变得紧致、红润、有光泽。
利于排便
在如厕的时候叩齿,能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从而消除肛门以及尿道的紧张感,那么就会利于排便。
怎么叩齿
所谓的叩齿说白了就是空口咬牙,先把下颌骨往前移动,让上下门牙能够咬合住,之后稍微用力叩击即可。然后亲们再把下颌骨收回,让上下臼齿咬合住,再进行上下叩击就可以了。这项运动次数,时间不限,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叩齿的注意事项
1、叩齿的次数以及力度要循序渐进,对于刚开始练习叩齿的亲们来说,每次叩二十次这样就可以了,之后再慢慢往上加。
2、患有牙病的人群不适合练习这样运动,因叩齿力度有些大,有可能会损伤牙齿。
3、叩齿运动要长时间坚持才能够出效果,亲们一定要坚持。
中医延年益寿良方
吞咽唾液
“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唾液从口腔壁涌出后,经舌根、咽喉,肺转肝脏,进肾经,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
勤梳头
“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来自于中医经典《内经》。古人认为: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勤梳头,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让人头清目明,睡眠良好,白发变黑。
叩齿
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叩齿,就是上下牙相互叩击的一种保健法,俗称“叩天钟”。清朝尤乘的《寿世青编》说:“齿为筋骨之余,宜常叩击,使筋骨活动,心神清爽……”
搓耳
人之肾气通于耳,常扯拉搓揉之可健身。古人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肾气通于耳”、明朝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认为:人体的先天之本在于肾,而肾元的强健却与双耳息息相关。
日搓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
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言:“谷道宜常搓。”就是常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
勤伸懒腰效果好
唐朝孙思邈说得好:“血不运则百病生。”意思是说:如果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不好,甚至不能为各部位正常提供所需营养物质,就会出现“精衰、气竭、神乱”病象。伸懒腰能防止腰肌劳损,及时纠正脊柱过度向前弯曲,保持健美。
固齿保健的方法
1 、口宜勤漱
《礼记》谓:“鸡初鸣,咸盥漱”,《诸病源候论》说,“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千金方》亦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漱口能除口中的浊气和食物残渣,清洁口齿。一日三餐之后,或平时甜食皆需漱口。漱口的方法很多,如水漱、茶漱、津漱、盐水漱、食醋漱、中药泡水漱等,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
2、 早晚刷牙
刷牙的作用是清洁口腔,按摩齿龈,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抗病能力。每日早晚各刷一次,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为重要。另外,要特别注意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即顺牙缝方向竖刷,先里后外,力量适度。横刷和用力过大,不易清洁牙间污物,又可能损伤牙周组织,导致牙龈萎缩。
3、齿宜常叩
晋代葛洪《抱朴子》一书指出:“清晨叩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诸病源侯论》说;“鸡鸣时,常叩齿,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自古以来,很多长寿者,都重视和受益于叩齿保健,尤其清晨叩齿意义更大。叩齿的具体方论是:排除杂念、思想放松,口唇轻闭,先叩臼齿50下,次叩门牙50下,再错牙叩大齿部位50下。每日早晚各作一次,亦可增加叩齿次数。
4、搓唇按摩
将口唇闭合,用右手四指并拢,轻轻在口唇外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揉搓,直至局部微热发红为止。其作用是促进口腔和牙龈的血液循环,健齿固齿,防治牙齿疾病,且有颜面美容保健作用。
5、正确咀嚼
咀嚼食物应双侧,或两侧交替使用牙齿,不宜只习惯于单侧牙齿咀嚼。使用单侧牙齿的弊端有三:一是使用的一侧,因负担过重而易造成牙本质过敏或牙髓炎;二是不使用的一侧易发生牙龈废用性萎缩而致牙病;三是往往引起面容不端正。
6、饮食保健
口腔、牙齿患病与营养不平衡有一定关系,因此营养要合理。维生素A、D、C、B族,钙、磷、蛋白质等,是牙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应适当食用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维生素A、D、C丰复的食品,如动物的肝、肾、蛋黄及牛奶等。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及婴幼儿童尤应注意适当补充这类食品,保证牙釉质的发育。
老人每天做两个动作能增寿
每天叩齿60下,固齿强肾皱纹少。
“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不仅能强健牙齿,对身体其他器官也是很好的锻炼。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敲枕骨32次,健耳练脑睡眠好。
“鸣天鼓”是流传已久的一种保健方法。其做法是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所以称作“鸣天鼓”。坚持每天睡前重复做64次,或者早晚各32次。练习时的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练习时要求“顶平项直”,可使人体的经络及肾气得到调理畅通。
早上起来要做什么 第一件事情:叩齿
叩齿是“床上八段锦”中的第四段,揉腹为第七段。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所致。故牙齿同胃、肠、脾、肾、肝等内脏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叩齿是固齿健身之法。
方法是每天早上醒来时,放松全身,仰卧,做咀嚼状,轻轻叩齿60~100次,多则不限(平时在工作、学习时也可随便轻叩),有益于健齿、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