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长跑的练习方法 长跑训练的注意事项

长跑的练习方法 长跑训练的注意事项

在长跑前挑选自己平时习惯用的鞋子,运动服等。鞋子不要穿新的,以免发生磨脚的问题。

在长跑之前,先进行热身动作。慢跑几分钟,压压腿,做做拉伸。让身体从静止进入活动状态并减少伤病的发生。

在长跑时保持身体稍前倾,两脚在跑步时可适当外展。脚落地时足中先着地,膝盖不要抬太高。这样能减少震动,缓解对小腿肌肉和足腱的压力,同时也是为下个迈步打下基础。

跑步幅度太大会让自己很累,幅度小了,速度又跟不上。而且在长跑一开始时就盲目的加速,会更快的消耗自己的能量。所以在长跑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步幅,如在长跑开始时可以保持匀速前进,不抢跑,不追赶,让身体减轻负担。到最后冲刺阶段可以适当的进行加速跑。

在长跑中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为最好,尽量保持均衡的呼吸速度,不要频频转换。

长跑容易产生缺水现象,怎么喝水也是需要掌握的一个技巧。你可以在跑前喝少量的水,如长跑前半个小时喝200ml的水。但是不能喝太多,在跑前喝太多的水反而会造成身体的负担,有时还会造成在跑的过程中肚子不舒服。跑步结束后水分的补充也切忌大量暴饮,大量的饮水只可解决一时的口渴感觉,却增加排尿和出汗,并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丢失,也增加了心和肾的负担。此时的补水仍然要少量多饮,并适当补盐。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恢复 新式核心训练

大多数跑步者知道核心训练能提高跑步性能,但你是否长时间都在做同类型的训练呢?现在开始,该加入一些不同的新动作与元素来练习;包括腹斜飢与腰背训练。

三个创新的核心训练,是最适合跑者的练习:平板支撑,爆发力登山者和波比跳。

最重要的是所谓的核心肌群是包含跑者的重心、腹部和下背部肌肉;

这些肌肉支撑身体的脊柱和骨盆,透过加强训练前面和后面的核心肌肉,可以帮助保持安全及无伤害得跑步状态。

跑步遇到瓶颈期怎么办 参加跑团

如果你加入了跑团,作为跑团的成员会有一种归属感,并且一些跑步小组还有经验跑者提供指导。此外,在组织长跑训练时通常提供水和饮料,而跑步者只需要集中精力跑步。也能找到与自己接近的跑者一起训练。

跑马拉松要注意什么 做系统训练

不管是之前有没有跑马拉松基础的人在赛前都需要做系统训练,特别是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具体的训练计划如下:

完整的马拉松训练周期一般是在赛前的3-6个月就开始了,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可以提前更久进行训练。

第一阶段:长距离跑+力量训练

对于马拉松来说,长距离跑是最好,最有针对性的练习,也是打基础的训练,因为它最接近马拉松本身,长期训练累积下来对比赛的帮助是最大的。

一般每周至少4次,总共约40公里(全马)或约24公里(半马)的跑量,每次循序渐进的增加里程。

备战全程马拉松,月理想跑量应当至少达到150-180公里,普通的跑者不建议超过200公里,怕增加受伤概率,至少也需要达到100-150公里。为半马备赛,理想跑量应当达到80-100公里,至少也需要达到60-80公里。

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静止力量训练,包括下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都是长跑不可或缺的。

第二阶段:长距离跑结合马拉松目标配速

一次针对性长距离跑应该包含4-8公里以自身的马拉松目标配速完成,这4-8公里必须在长距离跑的最后,比如计划32K,目标配速400,有氧配速430,那么应该在24K保持430的配速,之后的8K,你就得用400的配速跑完。

第三阶段:间歇跑、变速跑

在马拉松训练的前期,不要追求配速,而是要集中精力增加跑量,量达到峰值,最后两周才轮到调整配速,跑量则相应减少。

通俗地说,就是跑的距离慢慢缩短,跑得速度慢慢加快,直到比赛的前几天开始调整性的休息,这样的训练方式效果是最好的。越接近比赛,越要减量减强度,保持一定的活动即可。

这时可以采取速度跑、间歇跑、变速跑、重复跑等方式进行。

第四阶段:减少跑量

赛前一周不适合过大的运动量,要减少跑量,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让身体的肌肉、心肺等方面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避免马拉松当天突然的运动导致身体不适。

长跑的好处和坏处 长跑的好处

选择长跑就要一年四季的坚持进行长跑,在严寒酷暑中,在逐渐增加长跑的速度和距离的过程中战胜疲劳,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这有助于锻炼坚韧的意志,指面困难的勇气,满练出刻苦耐劳的坚强意志。

进行长跑练习能够增加大脑皮层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尤其是能锻炼大脑皮质的工作耐力。实践证明,经常长跑的人,工作起来,手脚灵活,耐久力强,不易疲劳。

由于在进行长跑的过程中,四肢和心脏的需血量会增加,身体在调节自身需求的同时会迫使心血管功能不断增强来供应身体的需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运动的进行。如果是你适应了长跑,在长此的锻炼中,心脏不断增大,心跳更加有力,输血量也能增多,心血管功能的不断强大,为身体储备了更多的力量。

长跑能够使血液中的白血球、红血球、血红蛋白增加,红血球和血红蛋白的增加能够帮助提高体内的营养水平和身体的代谢能力。我们知道,白血球本身具有吞噬病菌的能力,经常练习长跑,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能力不断增强,身体对病菌 的抵抗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长跑的时候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呼吸器官必须尽最大可能的加大工作效率。这时候呼吸的时候胸廓不断加大可活动范围,肺活量也不断往上攀长。身体中气体交换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经常练习长跑的人能够拥有很好的呼吸系统,即便是在劳动强度大、身体需氧量多的情况下,呼吸器官也不会因为呼吸过度频繁而觉得疲劳。

经常进行长跑锻炼的人,他的骨骼具有不一样的明显特征:骨密质多,骨松质整齐。骨骼具有很好的抗压、抗断、抗弯能力。而且青少年如果能够经常进行长跑锻炼,能够有效增强下肢,促进身高增长。

常年坚持长跑的人,身体受到了严寒酷暑的气候锻炼,身体中调节体温的中枢系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不仅能够灵敏、准确的调节体温,还能帮助身体即使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也能应付自如的适应。

快速跑步技巧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

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为此,在训练中,我们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们采用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如何提升跑步的速度让你跑的更快

怎样跑步更快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1、短跑概述

短跑需要强大的爆发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其次短跑需要绝对的速度和良好的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而且较强的心理也是短跑的必备条件之一。

因而,认识短跑项目的特征,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探索短跑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途径。

鉴于上述,笔者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多年参加短跑训练实践的感性认识,从短跑训练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探索短跑专项的主要训练内容,以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实践依据。

2、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

跑步的技术主要在于步长,因此步长的大小就看你跑步的后蹬的力量、角度和摆动手臂的力量的速度了!~所以训练的时候还需要锻炼大腿的伸肌,屈肌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们采用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长跑时肚子疼怎么回事 怎么预防长跑时肚子疼

为了防止长跑时发生肚子疼,长跑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内脏器官更好的适应长跑的需要,长跑时,速度要逐渐加快,并掌握呼吸的节奏和深度,防止发生呼吸紊乱;经常坚持长跑锻炼,使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不致使内脏器官发生淤血现象;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在饭后或饮水后练习长跑,有肠胃病或痢疾等疾病的人群要及时进行治疗。

很久没跑步第一次跑步要跑多久 超过1-2周,但能轻松跑

如果你错过了两周的锻炼或长跑训练,那就用稍微保守一点的方法回来。

先花1-2天做一些轻松跑的练习,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的里程计划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在决定何时尝试锻炼之前,首先了解你的双腿该如何应对轻松跑的步伐。

相关推荐

夏天跑步会中暑吗 夏天跑步防中暑5大提醒

夏天想跑步又怕中暑?最好遵守下列5项原则: 1、训练需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时间、距离及训练强度; 2、参赛者须有适当训练及体力,若不习惯在热天跑步的人,须有1-2周的「热调节」训练; 3、跑步之前、中、后,都要有适量的饮水,跑步时每10至15分钟喝200-300cc水; 4、穿着淡色、质轻、透气之衣服; 5、了解自己的极限,以自己感觉最舒适、与平日练习时同样的速度跑步。

男的小腿太粗怎么办 男性跑步、跑步、跳绳等小腿会变粗吗

跑步、跳绳等一般是很难让小腿变粗的。 1.大部分腿粗是因为腿部脂肪过多,跑步、跳绳等是有氧训练,可以帮助燃烧腿部脂肪,帮助瘦腿,而不会让腿变粗。 2.跑步、跳绳等不会增肌。增肌要求的大重量练习,通过超过肌肉负荷的强度刺激,导致肌肉纤维破损,再通过恢复增大。跑步、跳绳等力量刺激太小,很难导致肌肉纤维的破损,即便是男性也难以通过跑步、跳绳等增肌。 3.跑步、跳绳是有氧训练,在训练时如果时间过长,反而会大量消耗掉肌肉中的蛋白质,让肌肉变小。

跑步的正确姿势 跑步对儿童健康有好处吗

跑步对儿童有益,但须注意以下几点: 1、应强调跑步的乐趣和意志训练多于训练时间和速度; 2、逐步增加跑步的时间和距离; 3、儿童不适宜过早投入专业跑步训练; 4、儿童不适宜进行长距离训练或过多的专门训练; 5、儿童应避免长时间在硬地或崎岖不平的山径跑步,可在运动场跑道或公园缓跑径跑步。

马拉松跑多少公里跑多久 马拉松怎么准备

1、如果想要参加全程马拉松,那么在这之前的1-2个月至少应当跑过2次30公里以上的距离,并且每次在4小时内完成。 2、如果之前已经完成了半程马拉松,那么备战全程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3个月;备战半程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2个月,前提是一直有跑步的习惯。 3、备战全程马拉松,月理想跑量应当至少达到150-180公里,普通的跑者不建议超过200公里,怕增加受伤概率。至少也需要达到100-150公里。为半马备赛,理想跑量应当达到80-100公里,至少也需要达到60-80公里。 4、马拉松跑训练的开始阶段,必须承受大

脂肪过多和肌肉发达导致 跑步、跳绳不会粗腿

跑步等一般是很难让小腿变粗的。 1.大部分腿粗是因为腿部脂肪过多,跑步等是有氧训练,可以帮助燃烧腿部脂肪,帮助瘦腿,而不会让腿变粗。 2.跑步等不会增肌。增肌要求的大重量练习,通过超过肌肉负荷的强度刺激,导致肌肉纤维破损,再通过恢复增大。跑步等力量刺激太小,很难导致肌肉纤维的破损,即便是男性也难以通过跑步等增肌。 3.跑步、跳绳是有氧训练,在训练时如果时间过长,反而会大量消耗掉肌肉中的蛋白质,让肌肉变小。

10个秘招 运动减肥效果翻倍

1.间歇重复训练 选择一段固定的路程距离,比如200米;或选择一段固定的时间,比如45 秒;然后尽最大的能力去跑,休息一段时间后,重复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用来休息恢复的时间和训练一样重要,在休息时间里可以是充分休息,也可以是散步或慢跑。休息时间的掌握要根据训练时的强度来拟定,训练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则需要更多的恢复时间,恢复的程度以可以正常呼吸,能够流畅谈话即可。 2.阶梯型间歇训练 通过在单一的“间歇重复”训练方式中加入阶梯型的强度递增,为你的训练增添新的挑战。比如,跑200米,休息,跑400米,休息

什么是长时间慢跑

长时间慢跑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训练方法,是我们跑者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这种方式也是一流田径选手会采用的练习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培养体力的方法。长时间慢跑适用于绝大多数人,除了能提升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和循环系统能力,也能提高身体对抗疲劳的能力。是一种让肝糖等能量长期维持的训练。另外,由于是慢跑,所以它也不会让心率增加,而是维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心率区间,所以能不费力地持续下去。因此,长时间慢跑也非常适合用在减肥瘦身上,可以说是减肥“神器”。 慢跑和一般跑步的不同 (1)速度 长时间慢跑的基本原则就是慢慢跑。配

慢跑多少时间能减肥 建立坚实的基础

练习频率上,每周不超过3次练跑,跑步训练和休息或交叉训练(如自行车、游泳、肌耐力训练、瑜珈等不同类型的练习)可隔天交互进行,并每周做2-3次全身力量训练共1-3套,因为各种不同的训练能锻炼更多肌肉群,同时强化肌肉、肌腱和关节力量,间接增加跑步效率并降低伤害风险。 练跑时,避免跟好友比较速度,也不要担心跑得有多快,因为一旦你有了坚实的基础,速度自然变快。

怎么提高跑步速度

怎样跑步更快? 发展步频:最佳时期11——13岁。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 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 ,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提高步长、步频能力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

五公里怎么跑 建立坚实的基础

练习频率上,每周不超过3次练跑,跑步训练和休息或交叉训练(如自行车、游泳、肌耐力训练、瑜珈等不同类型的练习)可隔天交互进行,并每周做2-3次全身力量训练共1-3套,因为各种不同的训练能锻鍊更多肌肉群,同时强化肌肉、肌腱和关节力量,间接增加跑步效率并降低伤害风险。 练跑时,避免跟好友比较速度,也不要担心跑得有多快,因为一旦你有了坚实的基础,速度自然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