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呢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呢

肩胛骨附近有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七星台(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肩贞)等。

秉风,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天宗,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七星台,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曲垣,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肩内陵:垂臂,在肩前腋前纹端与肩髃穴连线中点取穴。

以上就是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的解释,肩胛骨周围的穴位对治疗肩,颈疼的意义很重要,肩胛及上肢按摩在于松弛肩胛骨周边韧带、缓解疲劳、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等。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来说,可以外敷药物以及配合穴位的理疗、针灸、按摩等治疗。

肩胛骨酸痛的按摩手法 按摩天宗穴

取穴部位: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叁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天宗穴,力度适中,2-3分钟便可见效。

功效:天中穴是气血运行的部位,在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

刮肩胛骨能下奶吗

刮肩胛骨有助于下奶。

在肩胛骨附近,有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肩贞等穴位,其中刮痧肩井穴有很好的通络止痛、催乳的作用,因此刮肩胛骨也是有助于下奶的。

天髎怎么找

天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如何按摩肩膀酸痛

①肩井穴

治疗肩膀酸痛时,以穴道疗法最为有效,而其中又以肩井穴最为特效。肩井穴位于脖子根部与肩头连接线的正中央。可夹紧腋下,手指并拢于另一边的肩上。此时,刚好中指接触之处即为肩井穴。一压肩井穴,就会感到十分舒服的压痛(压时的痛楚),很容易就可找到。

肩井是治疗肩膀酸痛和肌肉纠结的代表性穴位,肩膀的肌肉越僵硬,酸痛的感觉就越强烈。按揉肩井穴,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钟,换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进行。用手指压住肩井穴,肩上的血液循环会变佳,硬梆梆的肩膀也会逐渐轻松。

②天宗穴、风池穴、天柱穴

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天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叁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触摸肩胛骨的中央,应可感知骨变薄而形成的凹陷之处,压压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风池穴、天柱穴看看。

肩胛骨酸痛怎么按摩

按摩肩髃穴

取穴部位:该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操作手法:一手按住患病的肩膀,用食指用力按揉3分钟,有酸胀感为佳,早晚各一次。

功效:大肠经上的穴位,用于治疗肩周炎、上肢瘫痪、臂神经痛等,配合肩髎、肩贞等穴位,适用于肩胛骨酸痛之症。

按摩肩井等三穴

取穴部位:肩井穴在人低头时,颈部后方会突出一块骨头,肩井穴在这块骨头与肩膀末端连接线的中间点;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操作手法:

1、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钟,换手。

2、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

3、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进行。

功效:主治肩背痹痛(肩胛骨酸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等症。

按摩天宗穴

取穴部位: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叁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操作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天宗穴,力度适中,2-3分钟便可见效。

功效:天中穴是气血运行的部位,在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

按摩肩贞穴

取穴部位:该穴位于人体的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操作手法:用拇指在患肩一边肩贞穴以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待有酸痛感为宜。

功效:小肠经上的穴位,主治肩臂疼痛等,适用于肩胛骨酸痛之症。

脖子落枕拔罐图片大全

1.大椎穴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2.大椎穴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3.大椎穴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1.肩井穴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2.肩井穴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3.肩井穴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1.天宗穴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2.天宗穴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3.天宗穴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1.悬钟穴位置:

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卧位,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取穴。

3.悬钟穴功效:

清热生气、悬钟穴有泄胆火、清髓热、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平肝熄风,舒肝益肾。

1.悬钟穴位置:

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2.悬钟穴取穴方法:

昆仑穴位于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俯侧卧取之。

3.悬钟穴功效:

散热化气。昆仑穴有疏风通络、活血止痛、安神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

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1、肩胛骨缝是膏肓穴

人体的肩背部有一个重要穴位——膏肓穴。中医典籍中有“运动膏肓穴,去除一身之疾”的说法。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

膏肓穴在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这个穴位比较隐蔽,刮痧渗透不进去,手也无法按到,想要活动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艾灸和自我锻炼。肩胛骨缝是什么穴位

2、艾灸膏肓穴的作用

孙思邈是中国古代着名医药学家,亦是养生的实践家,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奕奕,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孙思邈养生方法之一就是艾灸膏肓穴。

历代医家多认为,膏肓穴有补益虚损、养肺调心的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气喘、盗汗、肺痨等病症;心气不足、心火上扰所致的癫狂、健忘、遗精等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羸瘦虚损。

操作方法:用艾条悬灸此穴10-15分钟,或用艾灸仪在膏肓穴处施灸30-50分钟,每周3-5次,长期坚持会有很好的效果。

穴位按摩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俯伏位,在肩胛冈上窝中点,当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取穴。

天宗 【标准定位】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取法】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皮厚, 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静脉的分支。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 及其深面的冈下肌。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 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七星台: 穴位名称: 肩贞 [经穴]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耳鸣 。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臑俞 [经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蹻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天宗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作用】:舒筋活络,行气宽胸。 【主治】:①肩胛疼痛。②气喘。③乳痈。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秉风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胛疼痛,上肢痠麻。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类别】: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曲垣 [经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胛疼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肩外俞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舒筋活络 【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穴位名称: 肩中俞 [经穴] 【定位】: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作用】:宣肺解表,疏经活络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肩背疼痛。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肩内陵: 垂臂,在肩前腋前纹端与肩髃穴连线中点取穴。

面部手法: 取穴:印堂、睛明、阳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风池、合谷、四白。 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法、揉法、擦法、拿法。 操作:以患侧为主,健侧辅助 ①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阳白、睛明、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穴往返治疗,并可用揉法或按法先患侧后健侧。配合擦法治疗,但施手法时防止面部破皮。(鱼际揉法) ②一指禅推法施于风池及颈部,后拿风池、合谷。结束。 患部擦法:由眉上向下外方至耳前,再由地仓向外上方至耳前约3-5分钟。

有肩周炎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肩部的酸疼不适的,这样的情况对于以后的生活等方面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的,对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可以适当的进行针灸去治疗的,而上述讲的主要就是有关“穴位按摩肩周炎的方法有哪些”的知识,大家在平时多去学习学习的。

颈椎不好拔罐拔哪里

颈椎不好拔罐可以取以下穴位调理:

夹脊穴

位置:

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夹脊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背部,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

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功效:

夹脊穴缓解治疗心肺疾病、胃肠疾病、坐骨神经痛、腰痛等。

大椎穴

位置: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取穴:

患者在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相平(也可正坐低头,手按颈项部骨突最高点处下缘即是)。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

益气壮阳,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作用。

肩井穴

位置:

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取穴方法: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

功效:

疏导水液。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

天宗穴

位置:

天宗穴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属小肠经。

取穴方法: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功效:

天宗穴有生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行气宽胸的作用。

曲池穴

位置: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

取穴方法:

屈肘90度,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

功效:

转化脾土之热,燥化大肠经湿热,提供天部阳热之气。

肩胛骨痛的家庭按摩方法

一、改善肩胛骨痛的3个方法

1、时常将头部转向不同的方向。

2、将两肩向后打转,甚至伸个“大懒腰”。

3、下班回家后也可以用热敷,或在淋浴时用暖水喷射酸痛的部位,也有一定的舒解作用。

二、肩膀酸痛的简易穴道疗法

治疗肩膀酸痛时,以穴道疗法最为有效。这自古以来即有公论,而其中又以肩井穴最为特效。

用手指压住肩井穴,肩上的血液循环会变佳,硬梆梆的肩膀也会逐渐轻松。

三、穴位及刺激方法

肩井穴位于脖子根部与肩头连接线的正中央。一压肩井穴,就会感到十分舒服的压痛(压时的痛楚),很容易就可找到。

还可夹紧腋下,手指并拢于另一边的肩上。此时,刚好中指接触之处即为肩井穴。

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天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叁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触摸肩胛骨的中央,应可感知骨变薄而形成的凹陷之处,压压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风池穴、天柱穴看看。

天宗穴的定位在哪里

天宗的准确位置

天宗属于小肠经经脉之穴道,在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或者肩胛冈中点下缘,下1寸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垂肩,在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按压后有酸胀感。

2.在肩胛部,冈下窝中点凹陷处,与第4胸椎平齐,肩胛冈中点下缘处,按压有酸胀感。

按摩天宗的好处

经常对天宗穴进行按摩能够祛寒除湿,温经活血,还能防止胸部气血不通,使颈肩气血旺盛,舒缓肩部肌肉,对女性乳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胸痛有明显疗效;此外对肩胛疼痛,肩背损伤,上臂不能举,气喘,颊颌肿等病症具有改善作用。

天宗对症按摩手法

大鱼际揉天宗

患者取坐位,按摩者面对患者而立气候偏健侧,或者患者俯卧位,按摩者站立其侧,用一手大鱼际着力,吸定患侧天宗穴,腕稍背伸,拇指微内收,置于第二掌骨之桡侧,其余四指微分开,自然伸直,以腕关节为主动,带动前臂和手腕部作横向,来回不断的,有节奏的摆动,使着力部分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

功用: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主治肩胛部挫伤肿痛。

拇指按天宗穴

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者立于其后旁,面对患者,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按于天宗穴上,持续用力按压1分钟左右,其余四指轻按肩胛岗上窝处为依托,并协助拇指用力。

功用:舒筋活血,通络定痛。主治肩胛间综合征,颈椎病,颈肩疼痛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痹症,肩部伤筋等病症。

肩膀酸痛怎么快速缓解 穴位刺激按压法

治疗肩膀酸痛,以穴道疗法最为有效,而其中又以肩井穴最为特效。肩井穴位于脖子根部与肩头连接线的正中央。可夹紧腋下,手指併拢于另一边的肩上。此时,刚好中指接触之处即为肩井穴。一压肩井穴,就会感到十分舒服的压痛,很容易就可找到。

按揉肩井穴,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2分,换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换手。

肩膀的酸痛扩及背部时,指压天宗穴即可见效。天宗穴是位于肩胛骨正中央的穴道。在肩膀背侧,左右皆有参角形的骨,即肩胛骨。

以指触摸肩胛骨的中央,应可感知骨变薄而形成的凹陷之处,压压看,若感到刺痛,即是天宗穴。为提高效果,也可以刺激其它的风池穴、天柱穴。

消除肩膀酸痛的重要穴位,主要治疗由上身前弓或者长时间穿高跟鞋走路导致的肩膀酸痛。其位置在锁骨末端向下约两指宽的地方。按压方法,用手微微握住肩膀,将拇指放在中府穴上轻轻按压。

相关推荐

颈椎酸痛艾灸什么穴位

阿是穴:局部疼痛点。 大椎:标准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头项强痛,疟疾,热病,癫痫,骨蒸潮热,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脊背强急。现多用于颈肩部肌肉痉挛,颈椎病,落枕。 肩井:标准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取法: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主治: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亚健康系列:肩周炎、颈椎炎、头疼。 颈夹脊:标准定位在颈部,当第一颈椎至第七颈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7个穴位。 取穴:患者俯伏

秋季女人养阴记住按这8穴位

第一要穴:激起性亢奋 天柱穴: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1个穴位。 养性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在夫妻相处中,用拇指轻轻抚摸这个地方,会让女性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

肌肉酸软怎么缓解

一、改善颈肩痛的3个方法 1、时常将头部转向不同的方向。 2、将两肩向后打转,甚至伸个“大懒腰”。 3、下班回家后也可以用热敷,或在淋浴时用暖水喷射酸痛的部位,也一定的舒解作用。 二、治疗肩膀酸痛的简易穴道疗法 治疗肩膀酸痛时,以穴道疗法最为效。这自古以来即公论,而其中又以肩井穴最为特效。 用手指压住肩井穴,肩上的血液循环会变佳,硬梆梆的肩膀也会逐渐轻松。 三、治疗穴位及刺激方法 肩井穴位于脖子根部与肩头连接线的正中央。一压肩井穴,就会感到十分舒服的压痛(压时的痛楚),很容易就可找到。 还可夹紧腋下

肩周炎拔罐的位置图

大椎 位置: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天宗 位置: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垂臂,由肩胛冈下缘中点至肩胛下角做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为取穴部位,用力按压明显酸痛感。 主治: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软组织损伤,肘臂外后侧痛,上肢不举,颈项颊颔肿痛,乳痈,乳腺炎,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咳逆抢心,乳腺炎。 肩贞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按摩什么地方对心脏好 至阳穴

至阳穴也是一个对于心脏具保健养护作用的穴位,但是这个穴位办法自己独立按摩,需要他人的帮助来操作按摩。至阳穴位于我们背部的肩胛骨,两边肩胛骨下角连线通过脊柱的地方,即是第七胸椎棘突下面凹陷的地方。此穴位对于胸痛、胸闷,甚至是腹痛等症状的人群,具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还能够缓解心绞痛,平时那么可以让他人按摩此穴位,起到保健作用。

如何治疗肩膀酸痛呢

怎么缓解肩膀酸痛? 一、改善颈肩痛的3个方法 1、时常将头部转向不同的方向。 2、将两肩向后打转,甚至伸个“大懒腰”。 3、下班回家后也可以用热敷,或在淋浴时用暖水喷射酸痛的部位,也一定的舒解作用。 二、治疗肩膀酸痛的简易穴道疗法 治疗肩膀酸痛时,以穴道疗法最为效。这自古以来即公论,而其中又以肩井穴最为特效。 用手指压住肩井穴,肩上的血液循环会变佳,硬梆梆的肩膀也会逐渐轻松。 三、治疗穴位及刺激方法 肩井穴位于脖子根部与肩头连接线的正中央。一压肩井穴,就会感到十分舒服的压痛(压时的痛楚),很容易就可

推拿治疗咳嗽的手法

1、分推肩胛骨300次 位置: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操作: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刺激到的穴位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时间次数的操作上每次不少于200-300次,尤其针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气管炎、肺炎等则需要按摩的时间会更多5-10分钟。中间手法可以分推一段时间,然后揉肺俞,再分推,而后揉肺俞交替操作。 功效:

女人按摩7穴位 帮您去除寒气养身体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是女性养阴补肾的最好时机,除了食疗补肾之外可进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不花钱可养阴补肾、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1、肾俞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帮助。因此,月经不调的女性不妨试试按摩肾俞穴,以调脱月经不调的烦恼。 位置: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原理: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

肩周炎推拿手法治疗 肩关节炎按摩特效穴位

肩周炎发病与阳气不足关系密切,三间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手阳明大肠经是手三阳经中阳气最旺盛的一条经脉,经常刺激三间穴可以治疗肩周炎。 腧穴定位:在手背,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凹陷中。 按摩方法:可以用拇指指尖按,掐,揉三间穴。刺激该穴的同时可活动肩部,以增强疗效,每次10分钟,力度适中,至酸胀压痛感为度。 天宗属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循行于颈肩部,具较强的疏通经络,止痹痛之功,对颈肩部疼痛,上肢酸痛等病症较好疗效。 腧穴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

天髎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天髎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背部左右肩胛骨上侧)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天髎穴是手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肩相交之处,故祛风除湿,疏通经络,通经止痛,活血化瘀功效较强,以治肩颈部疾患为主;又因三焦经气入缺盆布膻中,本穴还可用于治胸中烦满。